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0768发布日期:2018-08-17 20:5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板。



背景技术:

保温板通常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含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具有防潮、防水性能,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厚度,从而增加室内使用的面积,

现在家具建筑环境对防火要求较高,但是现在传统的保温板不是防火系数达不到要求,就是价格高昂,有的保温板的复合板材长期裸露在外面,时间久了,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在粘结过程中,若粘结效果不好,则可能脱落,既造成了安全隐患,又带来了资源的浪费,费事,费力,往往无法达到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保温板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坚固耐用的保温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保温板防火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保温板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坚固耐用的保温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饰层、防火层和保温层,所述装置层下面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结构,所述第一空腔结构内部填充有防火材料,所述防火层下面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部设置有加强条,所述保温层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结构,所述第二空腔结构内部填充有减震棉。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加强条由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保温层为泡沫聚苯、泡沫聚氨酯或泡沫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装饰层和防火之间采用强力胶粘结,所述防火层和保温层之间采用强力胶粘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装饰层外表面设置有花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装饰层、防火层和保温层设置有连通的锚杆,所述锚杆两段分别固定装饰层和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锚杆表面都是隔热耐高温的材料。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装饰层、防火层和保温层能够有效阻止火源的二次起火,通过表面设置的花纹,提高美观性,保温层内部设置的减震棉能够有效起到隔音减震的效果,所述保温层为泡沫聚苯、泡沫聚氨酯或泡沫混凝土。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防火保温板结构牢固,美观装饰效果好,具有良好的防火保温性能,使用安全可靠,同时兼具一定减震隔音作用,能隔除掉一定噪音,另外防护性强,边角不易受到损坏,大幅度延长了保温板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内部设置有加强条能够提高使用强度,提高该装置的耐用性。

3.本实用新型内部设置的锚杆提高保温板的支撑能力,与保温层的加强筋相配合,提高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保温层,2-防火层,3-装饰层,4-第一空腔结构,5-第二空腔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案例一: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饰层3、防火层2和保温层1,所述装置层下面设置有防火层2,所述防火层2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结构4,所述第一空腔结构4内部填充有防火材料,所述防火层2下面设置有保温层1,所述保温层1 内部设置有加强条,所述保温层1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结构5,所述第二空腔结构5内部填充有减震棉。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加强条由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保温层1为泡沫聚苯、泡沫聚氨酯或泡沫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装饰层3和防火之间采用强力胶粘结,所述防火层2 和保温层1之间采用强力胶粘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装饰层3外表面设置有花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装饰层3、防火层2和保温层1设置有连通的锚杆,所述锚杆两段分别固定装饰层3和保温层1。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锚杆表面都是隔热耐高温的材料。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装饰层3、防火层2和保温层1能够有效阻止火源的二次起火,通过表面设置的花纹,提高美观性,保温层1内部设置的减震棉能够有效起到隔音减震的效果,所述保温层1为泡沫聚苯、泡沫聚氨酯或泡沫混凝土。

本发明的防火保温板结构牢固,美观装饰效果好,具有良好的防火保温性能,使用安全可靠,同时兼具一定减震隔音作用,能隔除掉一定噪音,另外防护性强,边角不易受到损坏,大幅度延长了保温板的使用寿命,所述保温板层为泡沫聚苯、泡沫聚氨酯、保温砂浆或泡沫混凝土,所述底漆层下表面喷设有水泥基抹面防水胶浆层,所述装饰材料层与防火材料层之间设有柔性腻子。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