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剪力墙一次组装成型的钢木复合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9819发布日期:2018-07-24 22:09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变形缝剪力墙一次组装成型的钢木复合模板,属于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引领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新的施工方法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青睐和关注。在施工变形缝侧墙的时候,通常需要先施工完变形缝一侧剪力墙,再施工另一侧剪力墙,工序搭接复杂、施工速度慢;另外在两侧绑扎成型的剪力墙的钢筋骨架之间放置聚苯板与两侧墙体砼同时浇筑,聚苯板属于柔性材料,受两侧砼的挤压,极易导致墙体变形、截面尺寸误差超标。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目前急需一种具有操作简单、几何尺寸准确、棱角方正,安装速度快、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几何尺寸准确、棱角方正,安装速度快、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的变形缝剪力墙一次组装成型的钢木复合模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变形缝剪力墙一次组装成型的钢木复合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型钢模板和两个竹胶板,两个竹胶板之间设置定型钢模板,定型钢模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竹胶板间隔设置,间隔距离为剪力墙的宽度,定型钢模板和两侧的竹胶板的对应位置上设置多个套管孔,定型钢模板与竹胶板对应的套管孔内设置套管,套管内设置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的扁铁环设置在定型钢模板内侧,竹胶板与对拉螺栓的螺杆固定,同侧的多个扁铁环内竖直设置一根钢筋插销。

优选的,所述的竹胶板的外侧设置方木次楞,所述的螺杆外部穿过钢管主楞并依次套设山形卡和紧固螺帽。

优选的,所述的定型钢模板包括钢骨架和两个钢板,钢骨架包括方钢边框和若干竖向方钢、水平方钢,若干竖向方钢与方钢边框的短边平行并将两端分别与方钢边框的两侧长边焊接,若干竖向方钢之间间隔设置,若干水平方钢与方钢边框的长边平行并将两端分别与方钢边框的两条短边焊接,若干水平方钢之间间隔设置,两个钢板设置在钢骨架两侧并焊接固定,钢板上设置多个套管孔。

优选的,所述的钢板边缘上设置吊环。

优选的,所述的钢板的边缘设置钢筋支点孔,钢筋支点孔内设置钢筋支点与下层墙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设置定型钢模板,在定型钢模板的两侧安装竹胶板,竹胶板与定型钢模板间隔设置,宽度为剪力墙的宽度,设置套管连接并通过对拉螺栓固定,能够一次成型,无需两侧墙体分别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变形缝剪力墙一次组装成型的钢木复合模板,具有操作简单、几何尺寸准确、棱角方正,安装速度快、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的有益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型钢模板,在定型钢模板的两侧安装竹胶板,竹胶板与定型钢模板间隔设置,宽度为剪力墙的宽度,设置套管连接并通过对拉螺栓固定,能够一次成型,无需两侧墙体分别施工。

3、本实用新型中定型钢模板包括钢骨架和钢板,强度较高,避免在施工时中间部分承受不住两侧剪力墙的压力。

4、本实用新型中钢板上设置吊环,方便吊装或移动钢模板至合适的位置。

5、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速度快、墙体几何尺寸准确,可在施工现场就地组装的钢木复合模板,且具有工具化、定型化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定型钢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模板体系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对拉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方钢边框 2、竖向方钢 3、水平方钢 4、钢骨架 5、钢板 6、吊环 7、套管孔 8、钢筋支点 9、竹胶板 10、套管 11、对拉螺栓 12、钢筋插销 13、方木次楞 14、钢管主楞 15、山形卡 16、紧固螺帽 17、扁铁环 18、螺杆 19、钢筋支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设置定型钢模板,定型钢模板包括钢骨架4和两个钢板5,根据设计要求,即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长度和宽度,确定钢骨架4的尺寸。钢骨架4由方钢边框1和若干竖向方钢2、水平方钢3焊接而成。若干竖向方钢2与方钢边框1的短边平行并将两端分别与方钢边框1的两侧长边焊接,若干竖向方钢2之间间隔设置,若干水平方钢3与方钢边框1的长边平行并将两端分别与方钢边框1的两条短边焊接,若干水平方钢3之间间隔设置。

再在两侧设置钢板5,厚度为5mm,焊接组成定型钢模板。钢板5上设置多个套管孔7,本实施例中套管孔7的内径为50mm。钢板5的边缘还设置钢筋支点孔19,通过钢筋支点8将定型钢模板固定在下层墙体上,本实施例中钢筋支点孔19的内径为30mm。本实施例中钢板5边缘上设置吊环6,本实施例中吊环6的直径为20mm。

如图2所示,待墙体钢筋绑扎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在下层墙体顶部预留孔内穿入钢筋支点8,本实施例中钢筋支点8的直径为25mm,用塔吊将定型钢模板立放于钢筋支点8上,做临时固定。

在定型钢模板的两侧设置竹胶板9,两个竹胶板9之间设置定型钢模板,定型钢模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竹胶板9间隔设置,间隔距离为剪力墙的宽度,定型钢模板和两侧的竹胶板9的对应位置上设置多个套管孔7,定型钢模板与竹胶板9对应的套管孔7内设置套管10,套管10内设置对拉螺栓11,对拉螺栓11的扁铁环17设置在定型钢模板内侧,竹胶板9与螺杆18固定,同侧的多个扁铁环17内竖直穿入一根钢筋插销12固定。

竹胶板9的外侧设置方木次楞13,并在方木次楞13的相应位置开孔嵌入对拉螺栓11,在对拉螺栓11的螺杆18端穿过钢管主楞14并依次设置山形卡15和紧固螺帽16,调节紧固螺帽16,组成钢木复合模板。在钢木复合模板预留的剪力墙的位置浇筑混凝土,形成剪力墙。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对拉螺栓11包括扁铁环17和螺杆18,螺杆18的长度与剪力墙的宽度相等,扁铁环17焊接在螺杆18一端的两侧,螺杆18的另一端侧面设置螺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