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9031发布日期:2018-09-28 22:04阅读:13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

目前,在剪力墙施工过程中,首先支设模板、钢筋,然后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模。

但是,在剪力墙外模板施工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在剪力墙外模板吊装过程中没有临时搁置的措施,其二,剪力墙墙根的加固是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剪力墙外模板支设困难,施工难度大,工作效率低,成形的剪力墙质量较差。此外,在剪力墙完成浇注后,剪力墙的形变十分容易破坏固定装置的结构,从而破坏剪力墙整体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其能使剪力墙外模板吊装过程更方便,降低施工难度,同时提高剪力墙整体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包括剪力墙外模板、剪力墙内模板以及固定物;所述剪力墙外模板和所述剪力墙内模板相互平行并设置在所述固定物上,以形成待浇注剪力墙,所述剪力墙外模板设置在所述固定物的外侧且垂直于水平面;所述剪力墙外模板与所述固定物之间设有加固机构以及弹性构件;所述加固机构包括承托件以及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承托件上;所述承托件具有安装部和承托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将所述承托件安装至所述剪力墙外模板的下部;所述承托部位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紧固件之间,用于承托所述剪力墙外模板;所述紧固件用于沿水平方向将所述剪力墙外模板紧固在所述固定物的侧面;所述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剪力墙外模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具有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相连,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相连的位置形成所述承托部;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设有支承套;所述支承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螺纹连接;所述支承套外周面形成所述承托部。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包括山型卡和螺母;所述山型卡套设在所述承托件上,所述螺母相对所述山型卡远离所述承托部并螺纹啮合在所述承托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构件包括两相对并排设置的钢管以及缓冲组件;两所述钢管卡接于所述山型卡与所述剪力墙外模板之间;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两所述钢管与所述山型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卡板以及弹性层;所述卡板与所述山型卡相对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弹性层的弹性间隙;所述弹性层设置在所述弹性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剪力墙内模板和所述剪力墙外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多根相互间隔的木方;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木方的外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将本实用新型安装部设置在剪力墙外模板的下部并与固定物固定,能够在剪力墙外模板吊装过程中临时搁置剪力墙外模板,从而使得剪力墙外模板支设简单,减小施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在剪力墙外模板搁置在承托部时,通过紧固件对剪力墙外模板进行抵压固定,能够对剪力墙墙根进行加固,使得成形的剪力墙质量较好,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3、在紧固件与剪力墙外模板之间设置弹性构件,使剪力墙发生形变时为剪力墙外模板提供一定的形变位移量,为剪力墙外模板的形变提供一定的空间以及起到持续抵顶剪力墙外模板的效果,避免剪力墙发生形变破坏其结构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剪力墙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剪力墙加固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0、剪力墙外模板;20、剪力墙内模板;30、固定物;40、加固机构;50、弹性构件;60、木方;41、承托件;42、紧固件;411、安装部;412、承托部;413、第一杆体;414、第二杆体;415、支承套;421、山型卡;422、螺母;51、钢管;52、卡板;53、弹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为了简化剪力墙吊装过程,同时加强剪力墙整体强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其包括剪力墙外模板10、剪力墙内模板20以及固定物30;剪力墙外模板10和剪力墙内模板20相互平行并设置在固定物30上,以形成待浇注剪力墙,剪力墙外模板10设置在固定物30的外侧且垂直于水平面,固定物30位于待浇注剪力墙的下部,也就是说,待浇注剪力墙将浇注在固定物30上,固定物30可以是例如上一次浇注的剪力墙或基体。

剪力墙外模板10与固定物30之间设有加固机构40以及弹性构件50;加固机构40包括承托件41以及紧固件42,紧固件42设置在承托件41上;承托件41具有安装部411和承托部412,安装部411用于将承托件41安装至剪力墙外模板10的下部;承托部412位于安装部411和紧固件42之间,用于承托剪力墙外模板10;紧固件42用于沿水平方向将剪力墙外模板10紧固在固定物30的侧面;弹性构件50设置在紧固件42与剪力墙外模板10之间。

在剪力墙外模板10吊装时,先将加固机构40的安装部411设置在固定物30的侧边,以为剪力墙外模板10提供可临时搁置的承托部412,降低剪力墙外模板10的吊装难度;随后通过承托件41上的紧固件42将剪力墙外模板10抵压在固定物30上,对剪力墙外模板10底部进行加固,提高剪力墙的结构强度。在紧固件42与剪力墙外模板10之间设置弹性构件50,在剪力墙形变过程中,剪力墙外模板10会往靠近或远离紧固件42方向位移,弹性构件50可以为剪力墙外模板10提供一定的弹性位移量,使位移后的剪力墙外模板10仍然能被紧固件42抵压,保证形变后的剪力墙也能保持其结构强度。

具体的,承托件41包括第一杆体413和第二杆体414;第一杆体413具有安装部411;第二杆体414与第一杆体413相连,第一杆体413和第二杆体414相连的位置形成承托部412,也就是说,使用时,剪力墙外模板10临时搁置在第一杆体413和第二杆体414的连接位置上。紧固件42设置在第二杆体414上。第一杆体413和第二杆体414可拆卸连接。将承托件41设置成模块化结构,能方便剪力墙加固结构的拆卸更换以及维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杆体413和第二杆体414之间设有支承套415;支承套4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杆体413和第二杆体414螺纹连接;支承套415外周面形成承托部412。通过支承套415分别螺接第一杆体413和第二杆体414,能实现可拆卸模块化的第一杆体413和第二杆体414连接结构,也能增加承托部412的承托力。

优选的,紧固件42包括山型卡421和螺母422;山型卡421套设在承托件41上,螺母422相对山型卡421远离承托部412并螺纹啮合在承托件41上。

弹性构件50包括两相对并排设置的钢管51以及缓冲组件;两钢管51卡接于山型卡421与剪力墙外模板10之间;缓冲组件设置两钢管51与山型卡421之间。

缓冲组件包括卡板52以及弹性层53,优选的,弹性层53为橡胶层,橡胶具有较好的弹性性能,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卡板52与山型卡421相对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弹性层53的弹性间隙;弹性层53设置在该弹性间隙内。以满足剪力墙膨胀或收缩形变时,通过橡胶层的弹性以及抗压性能,使紧固件42与剪力墙外模板10之间一直处于紧密接触的状态,并且使紧固件42对剪力墙外模板10持续施压的效果。

剪力墙内模板20和剪力墙外模板10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多根相互间隔的木方60;紧固件42设置在木方60的外侧。这里,在多根木方60与紧固件42之间,还能加设一块金属板材(图未示),金属板材位于多根木方60与钢管51之间,通过钢管51抵压于木方60,能使剪力墙受力更加均匀。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