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耳板的预制钢管剪力墙水平接缝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6131发布日期:2018-09-07 22:0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钢管剪力墙的连接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耳板的预制钢管剪力墙水平接缝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装配式建筑具有工期短、耗能低、绿色环保等优点,且装配式建筑能够进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施工,可以节省材料,减少浪费,且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质量,非常方便、快捷,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建筑,称为预制装配式建筑。

在装配式建筑中,常常会涉及到预制钢管剪力墙,预制钢管剪力墙体系在装配式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预制钢管剪力墙作为预制剪力墙的一种构造形式,它利用圆钢管对内部混凝土的三向围压作用提高混凝土的受压能力,提升整个剪力墙整体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因此预制钢管剪力墙在装配式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预制钢管剪力墙与预制钢筋剪力墙类似,均具有两种类型的接缝连接形式:一种是连接上下预制钢管剪力墙的水平接缝连接;另一种是连接相同楼层相邻两片墙体的竖向接缝连接。

目前,钢管剪力墙水平接缝的连接主要是依靠剪力墙内的竖向钢管,现今,上下两块剪力墙内的竖向钢管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焊接连接能够牢固、稳定地连接上下钢管,但是,焊接连接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将剪力墙吊装到位后,上片墙板不能搁置到下片墙板顶面,而是处于悬吊状态,在该种状态下连接上下钢管时,需要另外使用支架等装置对上剪力墙进行初步固定,然后相关工作人员才能够开始施工连接上下钢管,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过程耗时耗力;二是由于上下钢管的连接点位于上剪力墙底部,施工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蹲下来焊接钢管连接处,焊接质量不容易控制,精准性较低,并且,工作人员下蹲工作易产生身体疲劳,常时间下蹲工作也会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损伤;三是钢管焊接完成后,还要对连接节点处进行支模再现浇,施工步骤繁琐,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预制钢管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结构连接不可靠、施工难度大、施工步骤复杂的不足,提供一种带耳板的预制钢管剪力墙水平接缝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上耳板和下耳板连接上钢管和下钢管,从而完成预制钢管剪力墙的连接,该技术方案简化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低,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该技术方案中的上耳板和下耳板的强度可控,剪力墙连接稳固可靠。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耳板的预制钢管剪力墙水平接缝的连接结构,包括上剪力墙和下剪力墙,所述的上剪力墙内竖向设有上钢管,所述的下剪力墙内竖向设有下钢管,所述的下钢管的上部延伸至下剪力墙的顶端面并伸出下剪力墙的顶端面,所述的下钢管伸出下剪力墙顶端面部分的外侧壁上设有下耳板,所述的上钢管的上端延伸至上剪力墙的顶部并贯穿上剪力墙与外界连通,所述的上钢管下部的内侧壁上设有上耳板,所述的上钢管下部的内径不小于下钢管上端的外径、下耳板宽度和上耳板宽度数值的总和,所述的上耳板与下钢管的外侧壁之间留有空隙,且所述的下耳板与上钢管的内侧壁之间也留有空隙,用以形成通道,所述的上耳板和下耳板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合的部分,所述的上钢管和下钢管内还设有混凝土,用以连接并固定上耳板与下耳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耳板与下耳板位于同一侧,且所述的上耳板与下耳板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留有空隙,用以供混凝土通过。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耳板和下耳板分别垂直焊接在上钢管的内侧壁和下钢管的外侧壁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耳板和下耳板均为半圆环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钢管的底端面与上剪力墙的底端面平齐。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耳板的预制钢管剪力墙水平接缝的连接结构,通过上耳板和下耳板连接上钢管和下钢管,从而完成预制钢管剪力墙的连接,连接时,上剪力墙能搁置到下剪力墙顶端面,上剪力墙不再处于悬吊状态,上剪力墙与下剪力墙连接方便,并且,不需要现场支模板,可直接在钢管内浇筑混凝土,该连接结构大大简化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低,降低了施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耳板的预制钢管剪力墙水平接缝的连接结构,可根据不同的要求使用不同强度的上耳板和下耳板,上耳板和下耳板的强度可控,剪力墙连接稳固可靠。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耳板的预制钢管剪力墙水平接缝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的上钢管的上端延伸至上剪力墙的顶部并贯穿上剪力墙与外界连通,施工时,可以从上钢管的上端向上钢管和下钢管内浇筑混凝土,不需要在剪力墙上设置灌浆孔,非常方便,实用性强。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耳板的预制钢管剪力墙水平接缝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中的上耳板和下耳板均为半圆环形,上耳板的一侧能够贴合在上钢管的内侧壁上,下耳板的一侧能够贴合在下钢管的外侧壁上,上耳板和下耳板与上钢管和下钢管的连接可靠,提高了上钢管与下钢管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耳板的预制钢管剪力墙水平接缝的连接结构中的上钢管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钢管的整体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钢管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钢管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剪力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剪力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剪力墙和下剪力墙连接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剪力墙和下剪力墙连接到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上钢管和下钢管连接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耳板的预制钢管剪力墙水平接缝的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上钢管和下钢管连接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耳板安装在上钢管左侧壁上时的上钢管的仰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耳板安装在上钢管左侧壁上时上钢管和下钢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上剪力墙;2、下剪力墙;3、上钢管;4、下钢管;5、上耳板;6、下耳板;7、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耳板的预制钢管剪力墙水平接缝的连接结构,包括上剪力墙1和下剪力墙2,该上剪力墙1内竖向设有上钢管3,下剪力墙2内竖向设有下钢管4,其中,下钢管4的上部延伸至下剪力墙2的顶端面并伸出下剪力墙2的顶端面,上钢管3的上端延伸至上剪力墙1的顶部并贯穿上剪力墙1与外界连通,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下钢管4伸出下剪力墙2顶端面部分的外侧壁上设有下耳板6,上述的上钢管3下部的内侧壁上设有上耳板5,并且上述的上钢管3下部的内径不小于下钢管4上端的外径、下耳板6宽度和上耳板5宽度数值的总和。上述的上耳板5与下钢管4的外侧壁之间留有空隙,且上述的下耳板6与上钢管3的内侧壁之间也留有空隙,用以形成通道,该通道能够供尺寸合适的物体通过,并且,该通道也能够供流动性物质通过。与此同时,上述的上耳板5和下耳板6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合的部分,另外,上述的上钢管3和下钢管4内还设有混凝土7,用以连接并固定上耳板5与下耳板6。

连接上剪力墙1和下剪力墙2时,向下降落上剪力墙1使得下钢管4的上端套接在上钢管3下端的内部,然后向上钢管3和下钢管4内灌注混凝土7,固定上耳板5和下耳板6,由于本实施例的上钢管3的上端延伸至上剪力墙1的顶部并贯穿上剪力墙1与外界连通,因此,灌注混凝土7时,可以从上钢管3的顶部向上钢管3和下钢管4内灌注混凝土7,不需要在上剪力墙1或下剪力墙2上设置灌浆孔,非常方便,实用性强,同时,由于上钢管3下部的内径不小于下钢管4上端的外径、下耳板6宽度和上耳板5宽度数值的总和,因此,下钢管4的上部套接到上刚管3下部内时,套接过程不会被上耳板5下耳板6阻碍,上刚管3和下钢管4之间不会产生干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下耳板6的宽度即指下耳板6沿下钢管4径向方向凸出下钢管4外侧壁的距离,上耳板5的宽度即指上耳板5沿上钢管3径向方向凹进上钢管3内侧壁的距离。

具体地,上述的上耳板5和下耳板6可以设于同一侧,也可以设于不同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的上耳板5与下耳板6位于同一侧,且上耳板5与下耳板6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留有空隙,用以供混凝土7通过,如图10和图11所示,相对于附图中的方位来说,上耳板5和下耳板6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合的部分即指上耳板5的左侧端位于下耳板6右侧端的左侧,上剪力墙1和下剪力墙2连接好后,上耳板5位于下耳板6的下方,这样,上耳板5和下耳板6配合即可很好地承受竖直方向的拉力和压力,使得上钢管3和下钢管4的连接更加可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上述的设于上钢管3和下钢管4内的混凝土7能够依次通过下耳板6与上钢管3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隙、上耳板5与下耳板6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空隙、上耳板5与下钢管4的外侧壁之间的空隙进行流动,直至流动到上钢管3的底端面,与下剪力墙2的顶端面接触,如此,混凝土7即可填充上述的三个空隙处,尤其是填充上耳板5与下耳板6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空隙,混凝土7填充该空隙后,混凝土7即可连接并固定上耳板5和下耳板6,从而可实现上钢管3和下钢管4的稳固连接,也就是实现了上剪力墙1和下剪力墙2的稳固连接。本实施例通过上耳板5、下耳板6和混凝土7连接上剪力墙1和下剪力墙2,该方案结构简单,且简化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低,降低了施工成本。

进一步地,上述的上耳板5和下耳板6分别垂直焊接在上钢管3的内侧壁和下钢管4的外侧壁上,在实际操作中,制作带有上耳板5的上钢管3或者制作带有下耳板6的下钢管4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选用不同强度的上耳板5和下耳板6,上耳板5和下耳板6的强度可控,能够使上剪力墙1和下剪力墙2剪力墙连接更加稳固可靠,同时,采用焊接工艺可以使上耳板5和下耳板6与上钢管3和下钢管4连接更可靠,并且,上耳板5和下耳板6垂直焊接时,其与上钢管3的内侧壁和下钢管4的外侧壁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也使得上耳板5和下耳板6与上钢管3和下钢管4的连接更加稳固。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上耳板5和下耳板6均为半圆环形,如图1至图4所示,上耳板5的右侧壁贴合在上钢管3的内侧壁上,下耳板6的左侧壁贴合在下钢管4的外侧壁上,这样上耳板5和下耳板6与上钢管3和下钢管4的连接可靠,进一步提高了上钢管3与下钢管4连接的可靠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上述的上钢管3的底端面与上剪力墙1的底端面平齐,上剪力墙1和下剪力墙2连接好后,上钢管3的下端面与上剪力墙1、下剪力墙2之间的连接缝保持平齐。

施工时,首先根据建筑要求选择具有相应硬度、强度的上耳板5和下耳板6,并将上耳板5和下耳板6分别焊接到上刚管3和下钢管4中,然后预制带有上刚管3的上剪力墙1和带有下钢管3的下剪力墙2,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时,首先固定下剪力墙2,使下钢管4装有下耳板6的一端朝上,然后悬吊上剪力墙1,使下钢管4左侧的外侧壁对准上刚管3左侧的内侧壁并向下降落上剪力墙1,直至上剪力墙1的底端面与下剪力墙2的顶端面贴合,如图7所示,此时,上剪力墙1的左侧壁与下剪力墙2的左侧壁呈错开的状态,且下耳板6移动到位于上耳板5的上方位置处,接着,向左侧推动上剪力墙1,直至上剪力墙1的左侧壁和下剪力墙2的左侧壁保持平齐,如图8所示,此时,上耳板5和下耳板6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即具有重合的部分,最后,从上刚管3的顶部向上刚管3和下钢管4内灌注混凝土7,等待混凝土7凝固后即完成了上剪力墙1和下剪力墙2的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上耳板5和下耳板6连接上钢管3和下钢管4,从而完成预制钢管剪力墙的连接,连接时,上剪力墙1能搁置到下剪力墙2顶端面,上剪力墙1不再处于悬吊状态,上剪力墙1与下剪力墙2连接方便,并且,该连接结构不需要现场支模板,可直接向上钢管3和下钢管4内浇筑混凝土,该连接结构大大简化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低,降低了施工成本。

实施例2

参见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耳板的预制钢管剪力墙水平接缝的连接结构,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上述的上耳板5和下耳板6设于不同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相对附图来说,上述的上耳板5设于上钢管3左侧方位的内侧壁上,下耳板6设于下钢管4右侧方位的外侧壁上,同时,上耳板5和下耳板6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合的部分,并且,上耳板5与下钢管4的外侧壁之间留有空隙,下耳板6与上钢管3的内侧壁之间也留有空隙,在本实施例中,上耳板5和下耳板6之间在竖直方向上既可留有空隙,上耳板5和下耳板6的端部也可直接搭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耳板的预制钢管剪力墙水平接缝的连接结构,简化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低,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该技术方案中的上耳板和下耳板的强度可控,剪力墙连接稳固可靠。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