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一体化架空地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5852发布日期:2018-08-21 08:39阅读:17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装配式一体化架空地板系统。



背景技术:

架空地板与基层地面或楼面之间所形成的架空空间,不仅可以满足敷设纵横交错的电缆和各种管线的需要,而且通过设计,在架空地板适当部位设置通风口,还可以满足静压送风等空调方面的要求。目前,工业化建筑模式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架空地板体系中,承重层多为现场加工拼装,一方面存在较多切割作业,造成粉尘污染,另一方面工序复杂,影响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拼装方便的装配式一体化架空地板系统,可以避免切割作业及其造成的粉尘污染,同时构件预制,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提高施工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一体化架空地板系统,所述地板系统沿墙根设置,所述地板系统包括由下至上依序设置的承重层、平衡层和地板面层,所述承重层由多个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承重块拼接构成,相邻所述承重块之间的拼缝中夹设有第一高度调节支架,与墙根邻接的承重块下侧设有第二高度调节支架;其中,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体、第一螺杆及第一高度调节件,所述第一螺杆的下部穿入并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内部组接,所述第一螺杆的上部穿出于所述支架本体并与所述第一高度调节件螺接,所述第一高度调节件的顶面支撑相邻二所述承重块的底面;

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支架,与所述墙根贴合,所述与墙根邻接的承重块底部预留有螺栓孔,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支架包括第二支架本体、第二螺杆及第二高度调节件,所述第二螺杆的下部穿入并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内部组接,所述第二螺杆的上部穿出于所述支架本体并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螺接,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的顶面支撑于相邻二所述与所述墙根相邻的承重块的底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地板系统沿墙根或墙角设置,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支架与所述墙角匹配贴合,所述第二螺杆的顶部穿置于所述螺栓孔而定位于与所述墙角相邻的承重块内部。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地板面层为锁扣地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平衡层为无石棉硅酸钙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承重块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异形板、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及纤维增强硅酸钙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异形板具有一底面、与所述底面两端连接的二斜面及与所述二斜面连接的二水平支撑面,所述底面与所述斜面围设形成容纳所述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容纳空间,所述纤维增强硅酸钙板设于所述二水平支撑面及所述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上,所述二斜面呈倒八形以预留容置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支架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支架的空间,所述水平支撑面向两侧延伸为所述第一高度调节件及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提供支撑位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的纵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斜面与所述异形板的斜面平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异形板为1mm厚镀锌钢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包括底座、斜支撑及顶部平台,所述底座与所述顶部平台之间连接有所述斜支撑,所述斜支撑斜向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顶部平台的外缘,所述底座内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杆的底部嵌入的孔洞,所述顶部平台内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杆的顶部穿出的螺孔以令所述第一螺杆处于竖直状态。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装配式一体化架空地板系统所用构件可以实现工厂预制,产品一致性好,方便安装,施工效率高,减少劳动力投入,成功地解决了传统架空地板体系中现场施工的弊端,现场拼装,无现场湿作业和施工工序,符合绿色建造的理念要求。

(2)本发明相邻两承重块之间通过第一高度调节支架连接,无需穿设孔洞,减轻对地板系统的破坏;为了保证承重层与墙根之间的贴合,采用第二高度调节支架与所述墙根或墙角贴合,缩小地板系统与墙根墙角的缝隙,提高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配式一体化架空地板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1-1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承重块1;异形板11;底面111;斜面112;水平支撑面113;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12;纤维增强硅酸钙板13;平衡层2;地板面层3;第一高度调节支架4;第一支架本体41;底座411;斜支撑412;顶部平台413;第一螺杆42;第一高度调节件43;第二高度调节支架5;第二支架本体51;底座511;斜支撑512;顶部平台513;第二螺杆52;第二高度调节件53。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发明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一体化架空地板系统,所述地板系统沿墙根设置,所述地板系统包括由下至上依序设置的承重层、平衡层2和地板面层3,所述承重层由多个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承重块1拼接构成,相邻所述承重块1之间的拼缝中夹设有第一高度调节支架4,与墙根邻接的承重块1下侧设有第二高度调节支架5;其中,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支架4,包括第一支架本体41、第一螺杆42及第一高度调节件43,所述第一螺杆42的下部穿入并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41内部组接,所述第一螺杆42的上部穿出于所述支架本体41并与所述第一高度调节件43螺接,所述第一高度调节件43的顶面支撑于相邻二所述承重块1的底面。

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支架5与所述墙根贴合,所述与墙根邻接的承重块1底部预留有螺栓孔,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支架5包括第二支架本体51、第二螺杆52及第二高度调节件53,所述第二螺杆52的下部穿入并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51内部组接,所述第二螺杆52的上部穿出于所述支架本体51并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53螺接,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53的顶面支撑于相邻二所述与所述墙根相邻的承重块1的底面;当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支架5位于墙角(图未示)处时,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支架5与所述墙角匹配贴合,所述第二螺杆52的顶部穿置于所述螺栓孔而定位于与所述墙角相邻的承重块1内部。

所述承重块1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异形板11、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12及纤维增强硅酸钙板13。其中:

所述异形板11具有一底面111、与所述底面111两端连接的二斜面112及与所述二斜面112连接的二水平支撑面113,所述底面111与所述斜面112围设形成容纳所述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12的容纳空间,所述纤维增强硅酸钙板13设于所述二水平支撑面112及所述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12上,所述二斜面112呈倒八形以预留容置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支架4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支架5的空间,所述水平支撑面113向两侧延伸为所述第一高度调节件43及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53提供支撑位点,所述二水平支撑面113的外侧端部向上延伸对置于其内的所述纤维增强硅酸钙板13的侧面形成包裹。

所述螺栓孔从所述水平支撑面113的底面向纤维增强硅酸钙板13内部延伸;较优地,所述异形板11为1mm厚镀锌钢板,所述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12的厚度为30mm,所述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的厚度为10mm。

所述平衡层2为无石棉硅酸钙板10mm厚的无石棉硅酸钙板,所述地板面层3为5mm厚的pvc锁扣地板。

所述第一支架本体41包括底座411、斜支撑412及顶部平台413,所述底座411与所述顶部平台413之间连接有所述斜支撑412,所述斜支撑412斜向连接所述底座411与所述顶部平台413的外缘,所述底座411内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杆42的底部嵌入的孔洞,所述顶部平台413内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杆42的顶部穿出的螺孔以令所述第一螺杆42处于竖直状态。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底座41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更佳为正三角形,所述斜支撑412呈杆状,具有3个,等间距地设于所述顶部平台413与底座411之间,所述顶部平台413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高度调节支撑件43的截面呈矩形,所述高度调节件43的内部成形有内螺纹。

所述第二支架本体51包括底座511、斜支撑512及顶部平台513,所述底座511与所述顶部平台513之间连接有所述斜支撑512,所述斜支撑512斜向连接所述底座511与所述顶部平台513的外缘,所述底座511内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螺杆52的底部嵌入的孔洞,所述顶部平台513内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螺杆52的顶部穿出的螺孔以令所述第二螺杆52处于竖直状态。较优地,所述底座51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更佳为直角三角形,以便于在墙根及墙角处皆可实现所述第二支架本体51与所述墙根或墙角的贴合,缩小地板系统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提高施工质量,也可根据墙角的具体形状设计与之匹配的第二高度调节架5,缩小地板系统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所述斜支撑512呈杆状,具有3个,等间距地设于所述顶部平台513与底座511之间,所述顶部平台513的横截面呈矩形;较优地,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53的纵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斜面与所述异形板11的斜面平行。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