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8026发布日期:2018-12-19 06:4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在3d打印技术领域,现有的打印设备具有以下问题:

1.下料槽的下料通道与刮刀的出料通道长度相适等且与工作台的宽度相等,当下料通道内的沙子等打印物料由下料通道流出,并经刮刀的出料通道落入工作台时,由于沙子的流动性,下料时会有一部分沙子在刮刀两侧剧集并在刮刀移动时溢出工作台;为了避免溢出的沙子影响操作及便于对沙子回收利用,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在工作台的四周设置回收槽,使溢出工作台的沙子落入回收槽内;此办法可以解决沙子溢出问题,但是在3d打印设备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回收槽会减小工作台的面积;

2.打印材料铺平到工作台上时,两层打印材料通常需要用胶水来黏结,为了使打印的产品结构牢固,通常铺一层打印材料喷淋一层胶水;通常打印材料上淋上胶水后,需要胶水凝固后才能铺下一层打印材料,在工作环境温度较低时,通常需要等待,这延长了打印时间;此外部分打印材料,需要在喷淋胶水前加热以消除自身内部的应力,但是如果在工作群上方安装加热罩会使整个工作群保证较高的温度,但是对打印材料的加热并不理想;

3.供料机构采用上端供料时,为了使下料槽下料均匀,通常供料槽的出料口的长度与下料槽的进料口的长度适配且均不能比下料槽底部的下料通道长度短;在3d打印设备的尺寸较小或需要打印的产品的尺寸较小的时候,较小的下料通道可以采用此种方法供料;但是当3d打印设备尺寸较大,并且需要打印较大尺寸的产品时,这种供料方式增大了设备体积,使设备占用空间到达,同时由于供料槽尺寸较大,还不要增大成本投入,使设备成本增加;并且分料过程中分料辊的转动会产生离心力,使原本在分料辊内均匀的沙子向两侧聚集,使上料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d打印设备,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控制系统、设于机架上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供料机构、下料机构、胶水喷淋机构、升降机构、输送机构和设于输送机构上的工作缸;所述工作缸可在输送机构的作用下被输送到机架中心并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上升或下降;所述下料机构设于机架后侧且可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在工作缸前、后两侧往复移动并将打印材料铺平到工作缸上;所述供料机构设于机架上且可以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在下料机构位于工作缸的后侧时与下料机构连通并将打印材料供给给下料机构;所述胶水喷淋机构设于机架的左侧且可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在工作缸左、右两侧往复移动并将胶水喷淋到铺于工作缸上的打印材料上。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设于机架向的下料支撑座、设于下料支撑座上的下料槽、设于下料槽下方的刮刀、设于下料槽内的堵块,所述下料槽的底部设有下料通道,所述刮刀的长度与下料通道的长度相同,刮刀的两个刀片相对的设于下料通道两侧并在下料通道下方形成出料通道,所述堵块设于下料通道两端并使下料通道的有效长度短于出料通道的长度;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且可驱动下料支撑座沿机架前后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所述供料机构包括设与机架上的供料槽、设与供料槽下方的分料盒、设于分料盒内与分料电机传动连接的分料辊、设于分料盒的出料口下方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的搅拌轴、设于搅拌轴上的螺旋搅拌片,所述螺旋搅拌片以搅拌轴中点为起始点分别向搅拌轴的两端螺旋设置,搅拌轴中点两侧的螺旋搅拌片的旋向相反;所述搅拌轴设于下料槽内且与下料槽底部的下料通道平行设置,所述分料盒位于下料槽的中部。

所述胶水喷淋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第三驱动组件、与第三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的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罩、设于喷淋罩内的若干储胶盒、设于喷淋罩内的若干的喷头及设于喷淋罩前后两侧的加热组件,所述每个储胶盒均与一个喷头连接,所述喷头的喷胶槽从喷淋罩下方伸出,所述每个加热组件均包括设与喷淋罩前后两侧的发热管罩和设于发热管罩内的发热管,所述发热管、若干喷头及第三驱动组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于机架左右两侧的输送槽,设于输送槽内的若干个滚轮、与滚轮传动连接的传动轮、设于机架前端带有驱动轮的输送电机、连接输送槽前端两个滚轮的输送轴,所述机架右侧的传动轮与驱动轮通过输送带传送连接,所述机架左侧的传送轮之间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下方的底板、设于底板上的升降电机、设于底板上与升降电机传送连接的升降丝杆、与升降丝杆传动连接的升降座,所述输送机构可以将工作缸输送到机架中心并使工作缸位于升降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堵块分为堵漏部和拿取部,所述堵漏部的外形与下料通道相适配,所述拿取部的截面为梯形,所述拿取部的底面积小于顶面积,所述下料槽两侧内壁的倾斜角度与拿取部侧面的倾斜角度适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发热管罩呈u型且开口向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下料槽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内壁向下料槽两侧倾斜设置使下料槽上方的进料口的宽度大于下料槽底部的下料通道的宽度。

所述升降座上方设有导向框,所述升降座套设与所述导向框内且可在升降丝杆的带动下沿导向框上升或下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下料槽两侧壁上设有台阶,当堵块置于下料通道内时所述台阶底部位于堵块顶面下方且位于拿取部底面上方;台阶内置有与台阶深度适配的挡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发热管罩内设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的形状与发热管罩相适配,发热管罩与喷淋罩之间设有隔热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刮刀的两个刀片上设有装配槽,下料槽底部设有与装配槽适配的装配孔,所述刮刀的两个刀位置可调的设于下料槽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分料盒内设有与分料辊适配的腔体,分料盒上设有与腔体连通的进料通道和落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和落料通道分别与供料槽的出料口和下料槽的进料口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每三个喷头为一喷淋组,相邻的两个喷淋组前后交错设置,所述三个喷淋组中位于中间的一个喷淋组的喷头上的喷胶槽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其左端的一个喷淋组上的喷头的喷胶槽的右端和其右端的一个喷淋组上的喷头的喷胶槽的左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丝杆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升降丝杆对称的设于底座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下料槽底部设有同时与刮刀和下料槽连接的连接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进料通道和落料通道交错设置与分料盒的两侧且进料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落料通道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分料辊上均布有分料槽,分料槽可在驱动件作用下与进料通道连通或与落料通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下料机构下方设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上设有过渡槽,所述过渡槽下方设有接料盒,当下料机构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作用下离开供料机构时,接料盒与分料盒的落料通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上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对称的设于底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机架两侧的第一传送带槽、设于每条传第一送带槽两端的转动轴、滚动于同一条第一传送带槽的两转动轴之间的第一传送带、连接两第一传送带槽后端的两转动轴的第一驱动轴、与第一驱动轴传动连接的下料电机,所述下料支撑座下方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于第一传送带上并随第一传送带的转动而带动下料槽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设于下料槽上方的搅拌电机、与搅拌电机转轴传动连接的主动齿轮,所述搅拌轴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横向驱动组件和纵向驱动组件,所述横向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机架两侧的第二传送带槽、设于每条第二传送带槽两端的转动轴、滚动于同一条第二传送带槽的两转动轴之间的第二传送带、连接两第二传送带槽后端的两转动轴的第二驱动轴、与第二驱动轴传动连接的横向驱动电机;所述纵向驱动组件包括第三传送带槽、设于第三传送带槽两端的转动轴、滚动于第三传送带槽的两转动轴之间的第三传送带、与第三传送带槽一端的转动轴传动连接的纵向驱动电机,所述第三传送带槽下方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设于第二传送带上并随第二传送带的移动而带动纵向驱动组横向移动;所述喷淋罩通过安装板设于第三传送带上并随第三传送带的移动而带动喷头纵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电机底部设有主动轮,所述升降丝杆下方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第四传送带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传送带槽内设有滑轨,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板及安装板下方设有滑动于滑轨上的滑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上设有涨紧杆,所述涨紧杆上设有涨紧轮,所述涨紧轮与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第四传送带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通过传送第五带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与第三传送带槽平行设置的拖链,所述第三传送带槽的一侧第二连接板上连接有与第二传送带槽平行设置的拖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喷淋机构移动时,前后两加热组件可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同时打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喷淋机构移动时,位于移动方向后端的加热组件处于打开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3d打印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一种3d打印设备的下料机构,下料槽内设有堵块,所述堵块设于下料通道两端并使下料通道的有效长度短于出料通道的长度;下料时,刮刀随下料槽移动,沙子经下料通道未被堵块堵上的部分流出,由于沙子的流动性,部分沙子从下料通道流出时向堵块下方聚集并在刮刀移动过程中从刮刀的出料通道流出并铺满工作台;刮刀的长度依然与工作台的宽度适配,从下料通道堵块两侧溢出的沙子刚好被刮刀铺设到工作台上,不会有沙子溢出。

2.本发明的一种3d打印设备的供料机构,供料槽从上方对下料槽进行供料,沙子进入下料槽后,搅拌轴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转动,将落入搅拌轴中间的沙子向两侧搅拌,不仅可以使沙子均匀上料,并且可以将沙子中的结块打散。

3.本发明的一种3d打印设备的供料机构,由于搅拌轴的存在,分料盒的长度可以小于下料槽通道的长度,对下料槽中部集中供料,搅拌轴即可将沙子自下料槽中部均匀的向下料槽两侧输送;可以减小供料槽的体积,不仅使设备成本降低,还可以减小设备体积。

4.本发明的一种3d打印设备的胶水喷淋机构,喷淋罩前后两侧设有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加热组件,可以使位于移动方向后端的加热组件对喷有胶水的打印材料加热,加速固化,也可以使位于移动方向前端的加热组件对需要喷胶水的打印材料提前加热,消除打印材料自身的内应力,使胶水与打印材料结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3d打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移去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供料机构及下料槽的结构和位置关系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图4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搅拌轴与下料槽得劲结构及位置关系图;

图7为图6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第一传动带槽与第一连接板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图;

图10为图5下料槽部分移去堵块后的剖视图;

图11为图2中胶水喷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第二传送带槽移去部分组件后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11中喷淋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仰视图;

图15为图2中输送机构、升降机构及工作缸的结构及位置关系图;

图16为图2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料机构、11.下料槽、111.下料通道、112.台阶、12.刮刀、121.连接部、122.出料部、123.出料通道、124.装配槽、13.堵块、131.堵漏部、132.拿取部、14.挡板、15.连接片、16.第一驱动组件、161.第一传送带槽、162.第一传送带、163.第一驱动轴、164.下料电机、165.滑轨、17.下料支撑座、171.第一连接板、172.滑块、2.供料机构、21.供料槽、22.过渡板、23.搅拌装置、231.第二驱动组件、2311.搅拌电机、2312.主动齿轮、2313.第五传送带、232.搅拌轴、2321.螺旋搅拌片、2322.从动齿轮、24.分料盒、241.进料通道、242.落料通道、25.分料辊、251.分料槽、26.分料电机、27.接料盒、3.胶水喷淋机构、31.喷淋组件、311.喷淋罩、3111.安装板、312.储胶盒、313.喷淋组、3131.喷头、3132.喷胶槽、314.加热组件、3141.发热管罩、3142.发热管、315.隔热板、32.横向驱动组、321.第二传送带槽、322.第二传送带、323.第二驱动轴、324.横向驱动电机、33.纵向驱动组件、331.第三传送带槽、3311.第二连接板、332.第三传送带、333.纵向驱动电机、34.拖链、4.输送机构、41.输送槽、42.滚轮、43.传动轮、44.输送电机、45.驱动轮、46.输送轴、5.升降机构、51.底板、52.升降电机、521.主动轮、53.升降丝杆、531.从动轮、54.升降座、55.导向框、56.导向杆、57.第四传送带、58.涨紧轮、6.机架、7.控制系统、8.工作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3d打印设备,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机架6、设于机架6上的控制系统7、设于机架6上与控制系统7电连接的供料机构2、下料机构1、胶水喷淋机构3、升降机构5、输送机构4和设于输送机构4上的工作缸8;所述工作缸8可在输送机构4的作用下被输送到机架6中心并在升降机构5的作用下上升或下降;所述下料机构1设于机架6后侧且可在控制系统7的作用下在工作缸8前、后两侧往复移动并将打印材料铺平到工作缸8上;所述供料机构2设于机架6上且可以控制系统7的作用下在下料机构1位于工作缸8的后侧时与下料机构1连通并将打印材料供给给下料机构1;所述胶水喷淋机构3设于机架6的左侧且可在控制系统7的作用下在工作缸8左、右两侧往复移动并将胶水喷淋到铺于工作缸8上的打印材料上。

如图15所示,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设于机架6左右两侧的输送槽41,设于输送槽41内的若干个滚轮42、与滚轮42传动连接的传动轮43、设于机架6前端带有驱动轮45的输送电机44、连接输送槽41前端两个滚轮42的输送轴46,所述机架6右侧的传动轮43与驱动轮45通过输送带传送连接,所述机架6左侧的传送轮之间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

入股16、图17所示,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设于机架6下方的底板51、设于底板51上的升降电机52、设于底板51上与升降电机52传送连接的升降丝杆53、与升降丝杆53传动连接的升降座54,所述输送机构4可以将工作缸8输送到机架6中心并使工作缸8位于升降座54上。

优选地,升降座54上方设有导向框55,所述升降座54套设与所述导向框55内且可在升降丝杆53的带动下沿导向框55上升或下降;可以使升降座54上下移动平稳。

优选地,升降丝杆53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升降丝杆53对称的设于底座两侧,使升降座54受力均衡,升降过程比较稳定,底座上设有导向杆56,所述导向杆56对称的设于底座上;在升降座54升降过程纵,导向杆56其导向作用。

优选地,升降电机52底部设有主动轮521,所述丝杆下方设有从动齿轮2322,所述主动齿轮2312与从动齿轮2322通过第四传送带57传送连接。

优选地,底座上设有涨紧杆,所述涨紧杆上设有涨紧轮58,所述涨紧轮58与主动轮521和从动轮531通过第四传送带57传动连接,避免第四传送带57在主动轮521和从动轮531之间松弛。

工作时,输送机构4将工作缸8输送到机架6中心,并使升降杆置于升降座54上,然后升降机构5根据控制系统7的控制,使工作缸8按需升降;输送机构4在打印结束后将工作缸8从机架6中心移出。

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下料机构1包括设于机架6上的下料支撑座17、设于下料支撑座17上的下料槽11、设于下料槽11下方的刮刀12、设于下料槽11内的堵块13,所述下料槽11的底部设有下料通道111,所述刮刀12的长度与下料通道111的长度相同,刮刀12的两个刀片相对的设于下料通道111两侧并在下料通道111下方形成出料通道123,所述堵块13设于下料通道111两端并使下料通道111的有效长度短于出料通道123的长度;所述机架6上设有与控制系统7电连接且可驱动下料支撑座17沿机架6前后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16。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6包括设于机架6两侧的第一传送带槽161、设于每条第一传送带槽161两端的转动轴、滚动于同一条第一传送带槽161的两转动轴之间的第一传送带162、连接两第一传送带槽161后端的两转动轴的第一驱动轴163、与第一驱动轴163传动连接的下料电机164,所述下料支撑座17下方设有第一连接板171,所述第一连接板171设于第一传送带162上并随第一传送带162的转动而带动下料槽11移动。

优选地,堵块13分为堵漏部131和拿取部132,所述堵漏部131的外形与下料通道111相适配,所述拿取部132的截面为梯形,所述拿取部132的底面积小于顶面积,所述下料槽11两侧内壁的倾斜角度与拿取部132侧面的倾斜角度适配。

优选地,下料槽11两侧壁上设有台阶112,当堵块13置于下料通道111内时所述台阶112底部位于堵块13顶面下方且位于拿取部132底面上方;设置台阶112,便于取放堵块13。

优选地,台阶112内置有与台阶112深度适配的挡板14;当需要取出堵块13时,可以先将下料槽11两侧的挡板14取下,然后将堵块13取出;挡板14可以使下料槽11内壁保持平滑,避免沙子落入拿取部132与下料槽11内侧壁之间。

优选地,刮刀12的两个刀片上设有装配槽124,下料槽11底部设有与装配槽124适配的装配孔,所述刮刀12的两个刀位置可调的设于下料槽11底部;可以根据需要铺沙的厚度调整两刀片之间的距离,自由灵活。

优选地,下料槽11底部设有同时与刮刀12和下料槽11连接的连接片15;由于两刀片相对可调,当调整好两刀片的位置时,连接片15同时与下料槽11和刀片连接,使刀片连接牢固,避免松动。

优选地,每个刀片均分为与下料槽11连接的连接部121和相对于连接部121向下倾斜设置的出料部122,两出料部122相对设于下料通道111下方且组成出料通道123,所述出料通道123的截面为漏斗形;漏斗形的出料通道123便于沙子经下料通道111落入出料通道123。

优选地,第一传送带槽161内设有滑轨165,所述第一连接板171下方设有滑动于滑轨165上的滑块172;滑轨165不仅对下料支撑座17起支撑作用,还在第一传送带162带动下料支撑座17移动过程中起导向作用,使下料支撑座17移动平稳。

如图5至图10所示,所述供料机构2包括供料槽21、设于供料槽21下方的分料盒24、设于分料盒24内与分料电机26传动连接的分料辊25、设于分料盒24下方的下料槽11及设于下料槽11内的搅拌装置23,所述分料盒2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供料槽21的出料口和下料槽11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下料槽11底部设有下料通道111,所述搅拌装置23包括第二驱动组件231、与第二驱动组件231传动连接的搅拌轴232、设于搅拌轴232上的螺旋搅拌片2321,所述螺旋搅拌片2321以搅拌轴232中点为起始点分别向搅拌轴232的两端螺旋设置,搅拌轴232中点两侧的螺旋搅拌片2321的旋向相反;所述搅拌轴232设于下料槽11内且与下料槽11底部的下料通道111平行设置,所述分料盒24位于下料槽11的中部;所述分料盒24内设有与分料辊25适配的腔体,分料盒24上设有与腔体连通的进料通道241和落料通道242,所述进料通道241和落料通道242分别与供料槽21的出料口和下料槽11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分料辊25上均布有分料槽251,分料槽251可在分料电机26作用下与进料通道241连通或与落料通道242连通,并将从供料槽21获得打印材料经落料通道242输送到下料槽11内的搅拌轴232上。

优选地,第二驱动组件231包括设于下料槽11上方的搅拌电机2311、与搅拌电机2311转轴传动连接的主动齿轮2312,所述搅拌轴232上设有从动齿轮2322,所述主动齿轮2312与从动齿轮2322通过第五传送带2313传动连接。

优选地,下料槽1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内壁向下料槽11两侧倾斜设置使下料槽11上方的进料口的宽度大于下料槽11底部的下料通道111的宽度;便于沙子进入下料槽11,同时下料槽1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内壁向下料槽11两侧倾斜设置,当搅拌轴232搅拌沙子时,沙子被甩到下料槽1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然后沿前后侧壁滑下,落入下料通道111。

优选地,进料通道241和落料通道242交错设置与分料盒24的两侧;使当第一个分料槽251上装满沙子并在分料电机26的作用下输送到落料通道242的过程中其他分料槽251也不停的经过进料通道241并获得沙子;在这个过程中,每有一个分料槽251的沙子经落料通道242流出就有一个分料槽251从进料通道241获得沙子。

优选地,进料通道241的宽度大于所述落料通道242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下料机构1下方设有过渡板22,所述过渡板22上设有过渡槽,所述过渡槽下方设有接料盒27,当下料机构1在第一驱动组件16的作用下离开供料机构2时,接料盒27与分料盒24的落料通道242连通;下料机构1离开时,供料机构2的分料辊25上与落料通道242对应的分料槽251内的打印材料落入接料盒27内。

如图11至图14所示,所述胶水喷淋机构3包括设于机架6上与控制系统7电连接的第三驱动组件、与第三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的的喷淋组件31,所述喷淋组件31包括喷淋罩311、设于喷淋罩311内的若干储胶盒312、设于喷淋罩311内的若干的喷头3131及设于喷淋罩311前后两侧的加热组件314,所述每个储胶盒312均与一个喷头3131连接,所述喷头3131的喷胶槽3132从喷淋罩311下方伸出,所述每个加热组件314均包括设与喷淋罩311前后两侧的发热管罩3141和设于发热管罩3141内的发热管3142,所述发热管3142优选红外线发热管3142,所述发热管3142和若干喷头3131与控制系统7电连接。

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横向驱动组32件和纵向驱动组件33,横向驱动组32件带动喷头3131横向移动使工作台上与一排喷头3131的喷胶槽3132宽度相适配的打印材料被喷淋上胶水;当相应宽度的打印材料被喷淋上胶水后,纵向驱动组件33带动喷头3131纵向移动向为被喷淋胶水的方向移动,使打印材料不重复喷淋胶水。

所述横向驱动组32件包括设于机架6两侧的第二传送带槽321、设于每条第二传送带槽321两端的转动轴、滚动于同一条第二传送带槽321的两转动轴之间的第二传送带322、连接两第二传送带槽321后端的两转动轴的第二驱动轴323、与第二驱动轴323传动连接的横向驱动电机324;所述纵向驱动组件33包括第三传送带槽331、设于第三传送带槽331两端的转动轴、滚动于第三传送带槽331的两转动轴之间的第三传送带332、与第三传送带槽331一端的转动轴传动连接的纵向驱动电机333,所述第三传送带槽331下方设有第二连接板3311,所述第二连接板3311设于第二传送带322上并随第二传送带322的移动而带动纵向驱动组件33横向移动;所述喷淋罩311通过安装板3111设于第三传送带332上并随第三传送带332的移动而带动喷头3131纵向移动。

优选地,发热管罩3141呈u型且开口向下;发热管罩3141内设有形状与发热管罩3141相适配的反光罩;u型开口向下的发热管罩3141可以限制发热管3142的辐射范围,使发热管3142热量集中,且反光罩可以将发热管3142向上辐射的热量反射下来,提高热量利用率。

优选地,发热管罩3141与喷淋罩311之间设有隔热板315,隔热板315对喷淋罩311及其内部的储胶盒312和喷头3131其保护作用,避免加热管使其温度过高,影响其化学性质。

优选地,每三个喷头3131为一喷淋组313,相邻的两个喷淋组313前后交错设置,所述三个喷淋组313中位于中间的一个喷淋组313的喷头3131上的喷胶槽313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其左端的一个喷淋组313上的喷头3131的喷胶槽3132的右端和其右端的一个喷淋组313上的喷头3131的喷胶槽3132的左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喷淋机构沿工作台移动一次,所经过的工作台面上的打印材料全部被均匀的淋上胶水,既没有重叠淋胶的区域,也不会有漏淋胶的区域。

所述各喷淋组313之间可以连动式连接,每个喷淋组313上的喷之间相互独立,且所有喷淋组313同时打开的喷头3131数量相同,此时喷淋机构沿工作台面移动一次,工作台面上被喷头3131覆盖的区域被喷淋的胶水层数与每个喷淋组313中喷胶的喷头3131数量相等,自由灵活。

所述各喷淋组313之间也可以相互独立,每个喷淋组313上的喷头3131之间相互独立,且所有喷淋组313同时打开的喷头3131数量相同,可以根据需要喷胶的宽度、位置、及层数决定工作时需要打开的喷淋组313的数量和打开的喷淋组313上可以喷胶的喷头3131的数量;自由灵活。

优选地,第二传送带槽321和第三传送带槽331内均设有滑轨165,所述第二连接板3311和安装板3111下方均设有滑动于滑轨165上的滑块172;滑轨165不仅对下料第二连接板3311和安装板3111起支撑作用,还在第二传送带322带动第二连接板3311、第三传送带332带动安装板3111移动过程中起导向作用,使第二连接板3311和安装板3111移动平稳。

优选地,安装板3111上连接有与第三传送带槽331平行设置的拖链34,第三传送带槽331一侧的第二连接板3311上连接有与第二传送带槽321平行设置的拖链34。

当打印材料喷胶前不需要加热时,在胶水喷洒到打印材料上时,控制系统7每次只启动位于移动方向后端的加热组件314,位于移动方向后端的加热组件314可以对胶水和打印材料的结合面加热,加速固化,可以缩短工件的打印时间;当打印材料在喷胶水前需要加热时,控制系统7可以同时启动两加热组件314或只启动位于移动方向前端的加热组件314,位于移动方向前端的加热组件314先预热打印材料,然后喷头3131将胶水喷淋到打印材料上,位于移动方向后端的加热组件314可根据需要打开并对胶水和打印材料的结合面加热,加速固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