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清水混凝土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1905发布日期:2018-12-22 09:33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清水混凝土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饰清水混凝土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uhpc是一种具有超高性能的混凝土,堪称耐久性最好的工程材料,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而采用uhpc制作装饰清水混凝土的工艺还不够成熟,存在众多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饰清水混凝土的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赋予混凝土各种装饰造型效果,同时采用uhpc还可以使构件变得很轻薄,大大减轻建筑自重,结构致密、耐久性好,可实现与结构同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饰清水混凝土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衬模设计、制作及铺设,根据构件表面装饰造型的设计要求进行衬模的设计和制作;将制作好的衬模背面与底模粘合在一起;

2)底模制作、组装与清理,增加所述衬模后对底模的尺寸进行调整并进行底模组装;同时需要对底模的表面进行清理;

3)脱模剂喷涂,在衬模处均匀的喷涂脱模剂;

4)钢筋骨架的制作、入模及保护层控制,根据构件图纸进行钢筋骨架制作;制作好的钢筋骨架全部弯向内侧入模,以免扎破所述衬模;骨架的保护层采用悬挂方式进行设置;

5)uhpc制备,将原材料按照性能要求进行计算和试配,并将试配好的混凝土进行搅拌;

6)uhpc浇筑和振捣,将uhpc混凝土进行浇筑,并采用振动台、平板振动器或振捣棒进行振捣;

7)抹面及养护,对构件的成型表面进行抹面及压光,同时采用蒸汽养护;

8)构件标识、拆模、转运和存储,在拆模前对构件进行标识,再对构件进行起吊、拆模;然后使用专用吊具对构件进行转运并存放;

9)修补,对构件表面出现的磕碰和缺角进行修补;

10)喷涂防护剂或着色剂,在构件的表面喷涂防护剂或着色剂;

11)检验、成品保护和运输,构件出产前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构件表面包裹保护材料,然后进行运输。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衬模的设计和制作中包括衬模的材质、厚度、细部尺寸和侧模分割等设计要求。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粘合前需要使底模的表面保持平坦、干净和干燥;粘合时环境温度要符合粘合剂固化的温度要求,粘合后,要等到粘合剂完全固化达到足够强度才可以生产构件。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脱模剂使用与所述衬模相配套的水性蜡质脱模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uhpc的振捣要均匀连续,振捣时间为20-30秒,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陷,且有水泥浆出现并不再冒气泡时,结束振捣。

优选的,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0.5倍,振捣插点间距不应大于振捣棒的作用半径的1.4倍。

优选的,uhpc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超过200mm时,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200mm;分层振捣时,振捣棒的前端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小于50mm。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对构件成型表面的抹面及压光一般需要进行2~4遍。

优选的,蒸汽养护应带模静停或一次养护6h以上,静停环境温度应在10℃以上;如采取两次蒸养方式,则第一次养护的温度应在45℃以下,升温速率不超过12℃/h,恒温12h以上,降温速率不超过15℃/h,拆模时构件表面与环境温差不超过20℃;静停或第一次养护拆模后应以不超过12℃/h速率升温到70~90℃,并保持恒温12h以上,然后以不大于15℃/h的速率降温,拆模时构件表面与环境温差不超过20℃。

优选的,构件蒸汽养护后应进行自然养护,自然养护的环境平均温度宜高于10℃,构件表面应保存湿润不少于7d;冬期施工期间,应对构件进行包裹或覆盖,并适当延长自然养护时间。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装饰清水混凝土的制作工艺,uhpc以其高致密性、高强度、极高耐久性,在制作装饰构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使构件变得很轻薄,大大减轻建筑自重,结构致密、耐久性好,可实现与结构同寿命。同时通过衬模成型工艺可以赋予uhpc各种装饰造型效果;构件表面喷涂防护/着色剂进行防护,可以起到着色、防污染和防止漏出表面的钢纤维生锈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装饰清水混凝土的制作工艺流程图;

图2为衬模成型装饰清水混凝土构件的做法;

其中,1底模;2粘合剂;3衬模;4uhp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饰清水混凝土的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赋予混凝土各种装饰造型效果,同时采用uhpc还可以使构件变得很轻薄,大大减轻建筑自重,结构致密、耐久性好,可实现与结构同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饰清水混凝土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衬模设计、制作及铺设,根据构件表面装饰造型的设计要求进行衬模的设计和制作;将制作好的衬模背面与底模粘合在一起;2)底模制作、组装与清理,增加衬模后对底模的尺寸进行调整并进行底模组装;同时需要对底模的表面进行清理;3)脱模剂喷涂,在衬模处均匀的喷涂脱模剂;4)钢筋骨架的制作、入模及保护层控制,根据构件图纸进行钢筋骨架制作;制作好的钢筋骨架全部弯向内侧入模,以免扎破衬模;骨架的保护层采用悬挂方式进行设置;5)uhpc制备,将原材料按照性能要求进行计算和试配,并将试配好的混凝土进行搅拌;6)uhpc浇筑、振捣,将uhpc混凝土进行浇筑,并采用振动台、平板振动器或振捣棒进行振捣;7)抹面及养护,对构件的成型表面进行抹面及压光,同时采用蒸汽养护;8)构件标识、拆模、转运和存储,在拆模前对构件进行标识,再对构件进行起吊、拆模;然后使用专用吊具对构件进行转运并存放;9)修补,对构件表面出现的磕碰和缺角进行修补;10)喷涂防护剂或着色剂,在构件的表面喷涂防护剂或着色剂;11)检验、成品保护和运输,构件出产前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构件表面包裹保护材料,然后进行运输。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2,其中,图1为装饰清水混凝土的制作工艺流程图;图2为衬模成型装饰清水混凝土构件的做法。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饰清水混凝土的制作工艺。

工艺过程说明如下:

1衬模设计及制作

衬模3应在构件表面装饰造型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制作,包括衬模3的材质、厚度、细部尺寸、侧模分割等。既要达到设计要求的装饰造型效果,又要便于施工,不易损坏、漏浆等。

衬模3的材质应选择既有一定弹性和强度,在拆模和蒸养后不易变形,具有一定耐热和耐老化性能的材料。

2衬模铺设

2.1衬模背面处理

用细砂纸稍微打磨衬模3背面,利于衬模3与底模1更充分地粘合。

2.2底模清理

需要粘合的底模1表面必须平坦、干净、干燥。与底模1粘结之前,最好给底模1喷砂除锈或使用角磨器等对底模1表面进行处理。模台周围2米的范围内也应保持干净,以防沙尘污染。

2.3粘合剂准备

①按照粘合剂说明书进行配料、混合搅拌及使用。先搅拌主剂,再加入固化剂彻底搅拌均匀。为了搅拌更加充分而不产生结块,还需将混合后的粘合剂2倒入另一个空的、干净的容器中再次搅拌。

②混合搅拌好的粘合剂2应在粘合剂2使用期内尽快使用。

③环境温度低时,粘合剂2干凝时间需延长。

2.4粘合

①粘合前要在底模1上预铺衬模3,以检查尺寸和衬模3定位情况。

②粘合时环境温度要符合粘合剂2固化的温度要求。

③将搅拌混合好的模板粘合剂2倒在需要粘合的模台表面上,并用锯齿状的铲子推开,使粘合剂2均匀分布。要在模台表面一次性涂覆粘合一块衬模3所需要的粘合剂2,衬模3边缘粘合剂2涂覆稍厚些。

④粘合从底模1的一个边开始向前推进,模台与衬模3之间注意不能有气泡。

⑤粘合后,要等到粘合剂2完全固化达到足够强度才可以生产构件,环境温度低,时间需要延长。

3底模制作、组装及清理

3.1底模制作

注意增加衬模3后底模1的模板尺寸的调整。

3.2模板组装

将底模1的模板进行组装。注意各种接缝处的严密性,可采用玻璃胶进行封堵。

3.3模板清理

模具清理尤为重要。所有底模1的模板表面要干净、光洁,不能有渣土、脏印(手印、鞋印等)、锈迹、油污等。清理衬模3时先使用吸尘器去除残留物,注意衬模3凹凸造型的棱角;吸尘器清理后用刷子蘸清水刷,刷完用干净毛巾擦净水印,如仍有污迹,需用刷子蘸少许中性洗涤剂清洗并用干净毛巾擦干净。构件拆模后应及时清理、养护衬模,清理干净衬模3上的混凝土残留,印痕等。清理后覆盖塑料膜进行防护。

4脱模剂喷涂

所有衬模3及模板表面均需喷涂脱模剂,以减小uhpc4与模板的粘接力,便于uhpc构件养护后模板的拆除。隔离脱模剂应使用与衬模3相配套的水性蜡质脱模剂。喷涂要薄且均匀,不能出现脱模剂集聚现象。

5钢筋骨架制作、入模及保护层控制

5.1骨架骨架制作

须按照图纸要求制作,钢筋骨架各项尺寸误差符合规范要求。

5.2钢筋骨架入模

钢筋骨架绑丝全部弯向内侧,以免扎破衬模。钢筋骨架入模注意不要损坏衬模。

5.3保护层控制

①钢筋骨架的保护层采用悬挂方式设置,悬挂布点要合理,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均匀;悬挂要牢固,防止振捣时松脱。

②钢筋骨架入模固定完成后,需再次用吸尘器清理衬模3上掉落的碎屑。

6uhpc制备

6.1原材料

①原材料质量应符合相应要求;

②原材料应单独储存,防止变质和混料;

③原材料标识清楚明确,防止用错。

6.2配合比

将原材料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设计计算和试配(包括试拌和性能试验),确认uhpc4的各项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6.3计量

uhpc4应采用自动计量系统,各种材料计量误差须符合相应要求。

6.4搅拌

①对uhpc4进行搅拌,搅拌设备应采用强制式,并符合uhpc4的搅拌要求;

②搅拌时间根据搅拌设备和uhpc4的实际搅拌效果确定。

7uhpc浇筑、振捣

7.1运输

搅拌运输车(或翻斗车)运输应保证uhpc4不发生分离离析现象。

7.2布料

在衬模3的表面进行uhpc4混凝土的布料,布料要均匀。

7.3振捣

①振捣可以采用振动台、平板振动器或振捣棒振捣。

②振捣要均匀连续,振捣时间20-30秒,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再冒气泡时,可结束振捣。振捣时避免振动棒磕碰侧模和衬模3,以防损坏衬模3或漏浆。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0.5倍,振捣插点间距不应大于振捣棒的作用半径的1.4倍。

③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00mm时,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200mm。分层振捣时,振捣棒的前端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应小于50mm。

8抹面及养护

8.1构件上成型面需要进行抹面并压光,一般需要进行2~4遍。

8.2蒸汽养护应带模静停或一次养护6h以上,静停环境温度应在10℃以上。如采取两次蒸养方式,则初养(一次养护)温度应在45℃以下,升温速率不超过12℃/h,恒温12h以上,降温速率不超过15℃/h,拆模时构件表面与环境温差不超过20℃;静停(或初养拆模后)应以不超过12℃/h速率升温到70~90℃,并保持恒温12h以上,然后以不大于15℃/h的速率降温,拆模时构件表面与环境温差不超过20℃。构件蒸汽养护后应进行自然养护,自然养护的环境平均温度宜高于10℃,构件表面应保存湿润不少于7d。冬期施工期间,应对构件进行包裹或覆盖,并适当延长自然养护时间。

9拆模、转运、存储

9.1构件标识

①构件应在脱模前进行标识,标识的内容应符合相关要求。

②标识应标注在构件显眼、容易辨识的位置,且在存放与安装过程中不容易被损毁。

③标识应采用统一的编制形式,可采用二维码或rfid芯片模式,便于信息化管理。

9.2拆模、起吊

①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40mpa方可拆模起吊构件。拆模不应损伤uhpc构件,不得使用震动方式拆模。

②起吊时注意防止构件吊钉处和边角损坏。uhpc构件起吊的吊点设置,除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满足平稳起吊的要求,平吊吊运宜不少于4个且不多于6个吊点,侧吊吊运宜不少于2个不多于4个吊点,且宜对称布置。复杂uhpc构件应设置临时固定工具,且吊点和吊具应进行专门设计。

9.3场内转运

①构件成品转运时,必须使用专用吊具且平稳吊放。

②成品转运时,运输车应有专用垫木,垫木包裹干净无纺布,以防污染清水面。

④转运过程中要平稳,防止发生成品损伤。

9.4构件存放

①uhpc构件存放场地应硬化处理,并有排水措施。

②uhpc构件应根据其形状选择合理的存放形式。

③垫块宜采用木质或硬塑胶材料,支垫清水面或装饰面时,需要采用软质材料包裹干净无纺布,避免造成构件外观损伤;对于高低口、转角等薄弱部位,应采用定型保护垫块或专用套件做加强保护。

10修补

构件出现边角磕碰、崩角掉角问题时需及时采用专用修补材料进行修补,待修补料凝固后用2000目砂纸打磨平整,打磨完成后擦去浮灰。

清水面缺陷修补后效果很难保证,应尽量不修补。

11喷涂防护/着色剂

11.1清理

构件存储后及时清理漏浆污染处,并用清水冲洗墙面,洗净浮灰后晾干。

11.2喷涂防护/着色剂

①喷涂后效果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②防护/着色剂材料、配比、配制、喷涂厚度和次数等技术要求按照选用的防护/着色剂厂家技术要求进行。

③喷涂后构件表面干透之前不得被雨淋。

12检验

构件出厂前要对构件结构性能、uhpc强度、构件外观、构件尺寸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才可出厂。

13成品保护

出厂时构件棱角包软质护角,清水装饰表面包裹保护材料。

14运输

14.1构件运输前应制订uhpc构件的运输计划及方案,并进行实际路线踏勘。超高、超宽、形状特殊的大型构件的运输和码放应采取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4.2uhpc构件的运输车辆应满足构件尺寸和载重的要求,装车运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装卸构件时应考虑车体平衡。

②运输时应采取绑扎固定措施,防止构件移动、倾倒或构件之间磕碰。

③运输竖向薄壁构件时应根据需要设置临时支架。

④对构件边角部或与紧固装置接触处的混凝土,宜采用垫衬加以保护。清水面或装饰面应采用软质材料进行特殊防护。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