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摩擦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5400发布日期:2018-12-08 08:17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叠层摩擦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阻尼器,特别是一种叠层摩擦阻尼器,可用于建筑结构的消能减震控制,属于振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摩擦阻尼器是一类利用摩擦面在受压环境下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力,使外界输入能量转换为热能从而达到消耗输入进建筑物的能量的阻尼器。传统的摩擦阻尼器是通过如高强螺栓、过盈接触的方式赋予摩擦面一定大小的预压力,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摩擦面之间克服滑动摩擦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耗能目的,如pall摩擦阻尼器、钢管摩擦阻尼器、夹板转动摩擦阻尼器等。然而传统摩擦阻尼器由于只有一个或两个摩擦面,为达到预计出力需要数倍于阻尼出力的正压力。摩擦面在高预应力作用下表面摩擦性能随时间的变化是改变摩擦阻尼器即时性能、阻碍摩擦阻尼器应用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同时减小过大正压力对摩擦阻尼器摩擦面的损坏,提出一种叠层摩擦阻尼器,通过并联多个摩擦板的形式,使得摩擦阻尼器以在不损失阻尼器的出力前提下降低摩擦阻尼器摩擦面的正压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叠层摩擦阻尼器,包括左挡板、右挡板、第一摩擦板、第二摩擦板、盖板,所述左挡板、右挡板均为栅格状;所述左挡板包括第一竖板、第一固定夹板以及第一连接板,多组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夹板设置在第一竖板右侧,第一连接板竖直设置在第一竖板左侧中间;多组第一固定夹板之间并联夹持设置有多组平行设置的第一摩擦板;第一摩擦板中央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一组螺栓孔;位于外侧上下端的第一固定夹板外表面还设置有盖板,盖板上的螺栓孔设置与第一摩擦板上的螺栓孔设置对应一致;盖板左端通过销钉与第一摩擦板、第一固定夹板连接固定;所述右挡板包括第二竖板、第二固定夹板以及第二连接板,多组平行设置的第二固定夹板设置在第二竖板左侧,第二连接板竖直设置在第二竖板右侧中间;多组第二固定夹板间并联夹持设置有多组平行设置的第二摩擦板;第二摩擦板右侧端部与第二固定夹板之间通过贯穿的销钉固定连接;第二摩擦板中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与左端贯通的滑动槽;多组第一摩擦板和多组第二摩擦板之间相对平行交错叠合设置;滑动槽与第一摩擦板以及盖板上的螺栓孔对应,并通过竖直设置的螺栓将多组第一摩擦板以及多组第二摩擦板连接在一起,螺栓两端通过螺帽将第一摩擦板和第二摩擦板拧紧压实;所述螺栓孔中至少有两个中插入有螺栓,螺栓插入的数量根据阻尼器阻尼力需要确定。

进一步地,第一摩擦板与右侧对应的第二竖板之间、第二摩擦板与左侧对应的第一竖板之间设置有预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预位移为10-50mm。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摩擦板的一组螺栓孔的数量为5-15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摩擦板为4组,所述第二摩擦板为5组。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为φ3mm的304不锈钢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摩擦板的一组螺栓孔数量为11个,第一摩擦板的左数第3、7、11个螺栓孔中插入设置有螺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阻尼器能够以比传统摩擦阻尼器更小的正压力达到建筑物消能减震所需的阻尼器出力,保护摩擦阻尼器的摩擦面免受过大正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叠层摩擦阻尼器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阻尼器上下二等角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摩擦板详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摩擦板详图;

图5是本发明阻尼器试验所得滞回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叠层摩擦阻尼器,包括左挡板1、右挡板2、第一摩擦板3、第二摩擦板4、盖板5,所述左挡板1、右挡板2均为栅格状;所述左挡板1包括第一竖板11、第一固定夹板12以及第一连接板13,多组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夹板12设置在第一竖板11右侧,第一连接板13竖直设置在第一竖板11左侧中间;多组第一固定夹板12之间并联夹持设置有多组平行设置的第一摩擦板3;第一摩擦板3中央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一组螺栓孔9;位于外侧上下端的第一固定夹板12外表面还设置有盖板5,盖板5上的螺栓孔9设置与第一摩擦板3上的螺栓孔9设置对应一致;盖板5左端通过销钉与第一摩擦板3、第一固定夹板12连接固定;所述右挡板2包括第二竖板21、第二固定夹板22以及第二连接板23,多组平行设置的第二固定夹板22设置在第二竖板21左侧,第二连接板23竖直设置在第二竖板21右侧中间;多组第二固定夹板22间并联夹持设置有多组平行设置的第二摩擦板4;第二摩擦板4右侧端部与第二固定夹板22之间通过贯穿的销钉固定连接;第二摩擦板4中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与左端贯通的滑动槽10;多组第一摩擦板3和多组第二摩擦板4之间相对平行交错叠合设置;滑动槽10与第一摩擦板3以及盖板5上的螺栓孔9对应,并通过竖直设置的螺栓将多组第一摩擦板3以及多组第二摩擦板4连接在一起,螺栓两端通过螺帽将第一摩擦板3和第二摩擦板4拧紧压实;所述螺栓孔9中至少有两个中插入有螺栓,螺栓插入的数量根据阻尼器阻尼力需要确定。第一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23上均设置有连接孔,第一摩擦板3为4组,所述第二摩擦板4为5组。

图5为本实施例叠层摩擦阻尼器的实验所得曲线,性能稳定。其中,第一摩擦板3与右侧对应的第二竖板21之间、第二摩擦板4与左侧对应的第一竖板11之间设置有预位移,预位移为30mm。第一摩擦板3的一组螺栓孔的数量为11个,螺栓为φ3mm的304不锈钢螺栓。第一摩擦板3的左数第3、7、11个螺栓孔9中插入设置有螺栓。在不同螺栓拧紧扭矩下所得滞回曲线如图5所示。当螺栓的个数和拧紧扭矩增大时,阻尼器的出力将随之增大。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更清楚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列举,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对

本技术:
技术方案的变通亦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总之,上述实施例仅为列举,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层摩擦阻尼器,属于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左挡板、右挡板、第一摩擦板、第二摩擦板、盖板,所述左挡板、右挡板均为栅格状;左挡板内设置有第一摩擦板;右挡板内设置有第二摩擦板。多组第一摩擦板和多组第二摩擦板之间相对平行交错叠合设置,并通过螺栓拧紧压实;螺栓孔中至少有两个中插入有螺栓,螺栓插入的数量根据阻尼器阻尼力需要确定。该阻尼器能够以比传统摩擦阻尼器更小的正压力达到建筑物消能减震所需的阻尼器出力,保护摩擦阻尼器的摩擦面免受过大正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白国廷;彭凌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9.19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