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法兰套筒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8861发布日期:2018-09-28 21:5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法兰套筒连接机构领域,具体涉及到钢管混凝土柱法兰套筒连接机构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建筑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是传统建造方法仍旧相对落后,并且劳动强度大,也存在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和粗放式等问题。考虑到这些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也在出台相关政策推行建筑工业化概念。所以装配式建筑是我国的未来发展方向。装配式建筑即指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能完成建筑的建设。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使得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同时,也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大致分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种类。装配式结构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解决各装配部件的连接问题。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的法兰套筒连接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法兰套筒连接机构,包括:

上钢管混凝土柱,其底部带有第一法兰连接盘,所述第一法兰连接盘下部设有下套筒;

下钢管混凝土柱,其顶部带有第二法兰连接盘,所述第二法兰连接盘顶部设有上套筒;

钢连接套筒,其顶部设有第三法兰连接盘、底部设有第四法兰连接盘;

所述上钢管混凝土柱的下套筒插入钢连接套筒中,使得第一法兰连接盘与第三法兰连接盘相连接;所述下钢管混凝土柱的上套筒插入钢连接套筒中,使得第二法兰连接盘与第四法兰连接盘相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法兰连接盘与第三法兰连接盘之间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法兰连接盘与第四法兰连接盘之间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上钢管混凝土柱、下钢管混凝土柱和钢连接套筒均为矩形或圆形;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法兰连接盘均为矩形或圆形。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法兰连接盘与第三法兰连接盘、所述第二法兰连接盘与第四法兰连接盘上均套设有钢制边框。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钢制边框包括主边框和副边框,所述主边框为U 形,所述副边框为I形,所述副边框的横截面呈燕尾形,所述主边框的U形连接处为与副边框相匹配的燕尾槽,所述主边框和副边框之间相焊接;所述主边框和副边框的边框大小与四个所述法兰连接盘相匹配,所述主边框和副边框的边框上开设有供高强螺栓穿过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的位置与法兰连接盘上的螺栓孔相匹配。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高强螺栓的螺杆包括螺杆和四个螺帽,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法兰连接盘,四个所述螺帽分别安装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法兰连接盘上以起到紧固作用。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下套筒与上套筒在钢连接套筒内相连接,其连接方式为:所述下套筒的顶部设有凹陷部,所述上套筒的底部设有突出部,所述凹陷部与凸出部相匹配。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上钢管混凝土柱和下钢管混凝土柱之间均填充有再生混凝土。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钢连接套筒的第三法兰连接盘和第四法兰连接盘之间垂直焊接有钢制三角加强块。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法兰连接盘与第三法兰连接盘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法兰连接盘与第四法兰连接盘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普通钢管法兰套筒的基础上使上下钢管混凝土柱伸入套筒一定尺寸,使得柱与柱、柱与套筒的连接长度增加,增强了整个节点区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使得上下柱连接更加牢靠,整个节点区也有了更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现有钢管混凝土柱纯法兰节点安装时不易对准螺栓孔的问题,工程采用由下至上的施工顺序,下柱安装好安装上柱是可将上柱临时搁置在套筒内的下柱上再来精确对准螺栓孔位;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柱和柱快速组装,加快了施工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类装配式钢管混凝土建筑工程和钢结构建筑工程;本实用新型增强了结构的安全储备,若螺栓连接失效,整个柱节点因套筒中伸入的柱会起到一定临时支撑而不会立即失效;本实用新型性价比较高,施工和维护费用较低;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机构,大大提高了柱节点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本实用新型加工工艺简单、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柱法兰套筒连接机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连接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柱法兰套筒连接机构分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强螺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钢管混凝土柱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连接套筒三角加强块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边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副边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套筒细节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套筒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法兰套筒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钢管混凝土柱1,其底部带有第一法兰连接盘101,所述第一法兰连接盘101下部设有下套筒102;

下钢管混凝土柱2,其顶部带有第二法兰连接盘201,所述第二法兰连接盘201顶部设有上套筒202;

钢连接套筒3,其顶部设有第三法兰连接盘301、底部设有第四法兰连接盘302;

所述上钢管混凝土柱1的下套筒102插入钢连接套筒3中,使得第一法兰连接盘101与第三法兰连接盘301相连接;所述下钢管混凝土柱2的上套筒202插入钢连接套筒3中,使得第二法兰连接盘201与第四法兰连接盘302 相连接;

使用时,将上钢管混凝土柱1的下套筒102插入钢连接套筒3中,再将下钢管混凝土柱2的下套筒202插入钢连接套筒3中,再将第一法兰连接盘 101与第三法兰连接盘301相连接、第二法兰连接盘201与第四法兰连接盘 302相连接,即完成连接,此钢管混凝土柱法兰套筒连接机构改善了现有钢管混凝土柱纯法兰节点安装时不易对准螺栓孔的问题,工程采用由下至上的施工顺序,下柱安装好安装上柱是可将上柱临时搁置在套筒内的下柱上再来精确对准螺栓孔位;此钢管混凝土柱法兰套筒连接机构实现了柱和柱快速组装,加快了施工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法兰连接盘101与第三法兰连接盘301之间通过高强螺栓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法兰连接盘201与第四法兰连接盘302 之间通过高强螺栓4固定连接,采用高强螺栓4能满足连接机构的结构强度,使得整体机构更加稳定、牢固。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钢管混凝土柱1、下钢管混凝土柱2和钢连接套筒3均为矩形或圆形;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法兰连接盘均为矩形或圆形,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结构外形。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法兰连接盘101与第三法兰连接盘301、所述第二法兰连接盘201与第四法兰连接盘302上均套设有钢制边框5,钢制边框5能进一步提升整个连接机构的整体性与结构强度。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制边框5包括主边框501和副边框502,所述主边框501为U形,所述副边框502为I形,所述副边框502的横截面呈燕尾形,所述主边框501的U形连接处为与副边框502相匹配的燕尾槽503,所述主边框501和副边框502之间相焊接;所述主边框501和副边框502的边框大小与四个所述法兰连接盘相匹配,所述主边框501和副边框502的边框上开设有供高强螺栓4穿过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的位置与法兰连接盘上的螺栓孔相匹配,在上钢管混凝土柱1、下钢管混凝土柱2和钢连接套筒3对接完成后,将U形主边框501套在法兰连接盘上,现将法兰连接盘的三个边封上,然后再将 I形副边框502插接在主边框501上,因为副边框502为燕尾形,主边框501 的端部连接处设有燕尾槽503,因此将副边框502插入主边框501内即可将法兰连接盘的第四个边也封上,然后再穿高强螺栓4,能是整个连接结构更加完整与稳定。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高强螺栓4的螺杆401包括螺杆和四个螺帽402,所述螺杆401穿过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法兰连接盘,四个所述螺帽 402分别安装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法兰连接盘上以起到紧固作用,高强螺栓4能将三套结构穿成一个整体,增强机构的结构强度。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套筒102与上套筒202在钢连接套筒3内相连接,其连接方式为:所述下套筒102的顶部设有凹陷部1021,所述上套筒 202的底部设有突出部2021,所述凹陷部1021与凸出部2021相匹配,此设计能使上、下套筒对接时更加准确,快捷。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钢管混凝土柱1和下钢管混凝土柱2之间均填充有再生混凝土6,可节约原材料,减少成本。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连接套筒3的第三法兰连接盘301和第四法兰连接盘302之间垂直焊接有钢制三角加强块303,进一步增强钢连接套筒3 的结构强度。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法兰连接盘101与第三法兰连接盘301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法兰连接盘201与第四法兰连接盘302大小相同。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混凝土柱法兰套筒连接机构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