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模板用混凝土构筑物降温抗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7680发布日期:2019-03-02 02:3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模板用混凝土构筑物降温抗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混凝土构筑物抗裂的降温装置,特别是一种木模板用混凝土构筑物降温抗裂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水处理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在高温环境中,如在夏季施工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很高,成型混凝土构筑物受温度收缩和干缩影响,出现细微的温度裂缝,这种裂缝直接影响试漏和验收。

大型水处理构筑物裂缝的产生,是由于板状混凝土构筑物,中部水化热集中,在热膨胀的条件下混凝土凝固固化。当化学反应完成后,混凝土墙、板随着温度的下降,开始收缩,产生较强的拉伸应力。混凝土抗压强度很高,而抗拉强度很低。此时,周边已经冷却固化,所产生的内部拉伸应力,没有自由端可以用来收缩,因此,混凝土被拉断,形成贯通墙体的温度裂缝。由于裂缝大多小于0.2mm,修复难度很大,并多为损伤性修复影响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上述工艺过程中,多配合喷淋降温进行缓解。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尤其是采用木模板的混凝土构筑物,由于木模板导热效果不佳,因此,采用喷淋的方式很难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木模板浇铸,能有效进行降温的木模板用混凝土构筑物降温抗裂装置。

一种木模板用混凝土构筑物降温抗裂装置,包括混凝土构筑物,在所述的混凝土构筑物两侧的外侧端面分别安装有木模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构筑物内埋设导热管,导热管设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有多趟管路,所述管路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而且,所述管路布置位置距离构筑物上顶部1.25米起,到距离构筑物底板1.5米止。

而且,所述导热管为紫铜管,该紫铜管的管径为8-1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导热管采用预埋方式进行设置,将原有喷淋降温的方式替换为内部循环降温,从而有效克服木模板导热性能不佳的不足,实现将混凝土构筑物内产生的热量带出的工作要求;管路布置为距离构筑物上顶部1.25米起,到距离构筑物底板1.5米止的方式,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保证换热效果的基础上,又可保证相邻管路之间的间距不至于过小,既便于管路布置,又节省布设所用的紫铜管;采用管径为8-10mm的紫铜管可实现导热管易于布置,韧性较强,不易在布设过程和浇铸、振捣中变形、折断的工作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方式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木模板用混凝土构筑物降温抗裂装置,包括混凝土构筑物,在所述的混凝土构筑物两侧的外侧端面分别安装有木模板,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在所述混凝土构筑物内埋设导热管,导热管设置的进水口1和出水口2之间设置有多趟管路3,所述管路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路布置位置距离构筑物上顶部的距离a为1.25米,到距离构筑物底板的距离b为1.5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为紫铜管,该紫铜管的管径为8-10mm。

本实用新型中,为对构筑物的温度进行检测分析,可采用预埋热电阻,定时测温,进而根据浇注体温升,随时调节水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检测导热管出水口的出水温度不高于45℃;水压、水量控制根据出水温度要求,随时调整水压和水量;7天以后拆除模板,在导热管出水口位置安装喷淋装置,采用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养护的工序;完成浇筑施工后,锯掉露出构筑物的导热管的多余部分,采用水泥砂浆堵塞原进水口和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中,导热管采用预埋方式进行设置,将原有喷淋降温的方式替换为内部循环降温,从而有效克服木模板导热性能不佳的不足,实现将混凝土构筑物内产生的热量带出的工作要求;管路布置为距离构筑物上顶部1.25米起,到距离构筑物底板1.5米止的方式,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保证换热效果的基础上,又可保证相邻管路之间的间距不至于过小,既便于管路布置,又节省布设所用的紫铜管;采用管径为8-10mm的紫铜管可实现导热管易于布置,韧性较强,不易在布设过程和浇铸、振捣中变形、折断的工作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