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休息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7884发布日期:2019-06-11 22:40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休息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休息棚。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着各种各样的休息棚,可是这些休息棚存在着一些缺陷,有的是一个整体,不可拆卸,有的部件太大,拆卸后也不便运输,有的是不可增减空间,在不同空间的地方上不能通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休息棚,其结构简单,运输方便,容易拆卸和组装,通过螺杆、螺母就可把每个部件固定连接起来,组装后也比较牢固,不易损坏,而且通用性高,根据不同大小的空地可增减休息棚的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休息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并排连接的后框架、多个并排连接的顶框架、两左右对称的侧框架、地钉固定件、“T”形的座椅支撑架、座椅横杆、侧框支撑杆、座椅、顶部支撑横杆、“L”形的中部支撑杆,两个所述侧框架分别位于所述休息棚两侧,所述侧框架与所述后框架之间、所述侧框架与所述顶框架之间、所述顶框架与所述后框架之间均呈“L”形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横杆安装在两所述侧框架之间,每个所述顶框架的前边安装在所述顶部支撑横杆上,每个所述侧框架下部安装一侧框支撑杆,两个所述顶框架的连接处下方设有一所述座椅支撑架,所述座椅支撑架下部安装在地面,每个顶框架下方设有两所述座椅横杆,每所述座椅横杆的一端安装在侧框支撑杆上,每所述座椅横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座椅支撑架上,两所述座椅横杆上安装两所述座椅,每个所述后框架下部设有两所述地钉固定件,所述地钉固定件固定安装在地面,每两个所述顶框架设有一所述中部支撑杆,所述中部支撑杆上部安装在所述顶框架和所述顶部支撑横杆的下方,所述中部支撑杆下部安装在所述后框架的侧边。

优选地,所述顶部支撑横杆由多节横杆连接,多节所述横杆通过嵌入直铁片连接,每节所述横杆的长度是所述顶框架长度的两倍。

优选地,每个所述后框架和每个所述顶框架均为直角四边形设置,所述后框架和所述顶框架的所有框边均可拆卸,每两相邻的框边通过嵌入“L”形的铁片连接。

优选地,所述侧框架为上宽下窄的直角梯形设置,所述侧框架包括有上侧框架和下侧框架,所述上侧框架和所述下侧框架框边均可拆卸,每两相邻的框边通过嵌入所述“L”形的铁片连接,每个所述下侧框架下部设有两个侧框角铁,一所述侧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两个所述侧框角铁上,两个所述侧框角铁位于一所述下侧框架下部。

优选地,所述中部支撑杆由竖立支撑柱和横支撑柱构成,所述竖立支撑柱和横支撑柱通过嵌入的两铁片呈“L”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休息棚,其结构简单,运输方便,容易拆卸和组装,通过螺杆、螺母就可把每个部件固定连接起来,组装后也比较牢固,不易损坏,而且通用性高,根据不同大小的空地可增减休息棚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组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装图;

图中:1-后框架,2-顶框架,3-侧框架,4-地钉固定件,5-座椅支撑架,6-座椅横杆,7-侧框支撑杆,8-座椅,9-顶部支撑横杆,10-中部支撑杆,11-铁片,91-直铁片,92-横杆,101-竖立支撑柱,102-横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3,一种休息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并排连接的后框架1、多个并排连接的顶框架2、两左右对称的侧框架3、地钉固定件4、“T”形的座椅支撑架5、座椅横杆6、侧框支撑杆7、座椅8、顶部支撑横杆9、“L”形的中部支撑杆10,两个所述侧框架3分别位于所述休息棚两侧,用于做休息棚的侧面,所述侧框架3与所述后框架1之间、所述侧框架3与所述顶框架2之间、所述顶框架2与所述后框架1之间均呈“L”形连接,形成休息棚的基本外框架,所述顶部支撑横杆9安装在两所述侧框架3之间,用于支撑所述顶框架2,每个所述顶框架2的前边安装在所述顶部支撑横杆9上,每个所述侧框架3下部安装一侧框支撑杆7,用于支撑所述座椅横杆6,两个所述顶框架2的连接处下方设有一所述座椅支撑架5,同样用于支撑所述座椅横杆6,所述座椅支撑架5下部安装在地面,固定位置后不会移动,每个顶框架2下方设有两所述座椅横杆6,用于安装并支撑所述座椅8,每所述座椅横杆6的一端安装在侧框支撑杆7上,每所述座椅横杆6的另一端安装在座椅支撑架5上,两所述座椅横杆6上安装两所述座椅8,用于坐人,每个所述后框架1下部设有两所述地钉固定件4,用于安装螺丝,所述地钉固定件4固定安装在地面,固定所述后框架1的位置,每两个所述顶框架2设有一所述中部支撑杆10,用于支撑顶部的部件,所述中部支撑杆10上部安装在所述顶框架2和所述顶部支撑横杆9的下方,所述中部支撑杆10下部安装在所述后框架1的侧边,同时所述中部支撑杆10下部连接两所述后框架1。

具体的,所述顶部支撑横杆9由多节横杆92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横杆9拆卸后方便运输,多节所述横杆92通过嵌入直铁片91连接,组装后成为所述顶部支撑横杆9,每节所述横杆92的长度是所述顶框架2长度的两倍,刚好支撑并连接着两所述顶框架2,而且在增减所述休息棚空间的时候,方便拆卸安装。

具体的,每个所述后框架1和每个所述顶框架2均为直角四边形设置,在增减所述休息棚空间的时候,便于卸装,所述后框架1和所述顶框架2的所有框边均可拆卸,每两相邻的框边通过嵌入“L”形的铁片11连接,在拆卸后的部件方便搬运。

具体的,所述侧框架3为上宽下窄的直角梯形设置,占地面积小,支撑顶部面积大,所述侧框架3包括有上侧框架31和下侧框架32,便于卸装,所述上侧框架31和所述下侧框架32框边均可拆卸,便于搬运,每两相邻的框边通过嵌入铁片11连接,每个所述下侧框架32下部设有两个侧框角铁33,用于安装所述侧框支撑杆7,一所述侧框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安装两个所述侧框角铁33上,用于支撑所述座椅横杆6,两个所述侧框角铁33位于一所述下侧框架32下部。

具体的,所述中部支撑杆10由竖立支撑柱101和横支撑柱102构成,所述竖立支撑柱101和横支撑柱102通过嵌入的两所述铁片11呈“L”形连接,使得所述中部支撑杆10不易变形,加大承受力。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卸和组装较为方便简易,通过螺杆、螺母就可把部件固定连接起来,组装后牢固。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