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6631发布日期:2019-07-31 21:5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零能耗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



背景技术:

净零能耗建筑是从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方面,通过整合高效节能策略,从而实现降低能耗,并且能利用外部可再生能源系统,来达到弥补被消耗掉能源的目的。

现有的施工工艺中有被动式房屋,又叫被动式节能屋,是基于被动式设计而建造的节能建筑物。建筑不主动引进外界能源,最大限度地依靠设计与技术降低能耗。

在一定程度上净零能耗建筑和被动式房屋的节能理念是一致的,即都是要降低建筑自身能源散失,提高建筑的气密性,但是净零能耗建筑的气密性要求高于被动式房屋,现有的被动式房屋在建筑节点的保温气密结构处的做法是设置隔热结构来阻隔建筑节点处的冷热桥,但对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埋件或其他金属连接件连接节点处,现有的阻隔方法无法满足净零能耗建筑的要求,仍存在气密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解决现有的连接节点处气密性差无法满足净零能耗建筑要求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包括:

包裹外挂板的上部连接件的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

包裹外挂板的下部连接件的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以及

铺设于所述外挂板上位于室内的一侧的真空绝热板,所述真空绝热板对应覆设于所述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在外挂板的上部连接件和下部连接件处施工包裹对应连接件的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和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更好地阻断了建筑内外的热交换,提高了连接节点处的保温气密性,能够满足净零能耗建筑的气密性要求。且真空绝热板铺设在外挂板的内侧,并覆盖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和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真空绝热板的铺设连续不间断,因有聚氨酯发泡结构包裹住了连接件,而不会产生连接件阻挡真空绝热板铺设的现象发生,保证了真空绝热板的隔热效果,还使得真空绝热板的铺设作业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上部连接件固定连接的龙骨体系和围设于所述龙骨体系侧部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上部连接件处的叠合梁和外挂板围合形成一内部容置所述龙骨体系和所述上部连接件的围合空间,所述围合空间内满填有聚氨酯发泡剂从而形成包裹上部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

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形成于所述下部连接件处对应的建筑楼板的预留槽内,所述预留槽内还填充有位于所述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之上的加气块,所述加气块之上施工有找平层。

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真空绝热板上覆设有防水隔汽膜。

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隔汽膜上施工有抗裂砂浆保护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中上部连接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中下部连接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中上部连接件处的结构施工步骤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中下部连接件处的结构施工步骤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在外挂板的内侧面上铺设真空绝热板,提高建筑的保温气密性,利用真空绝热板来阻断外挂板处的热量交换。对于外挂板的上部连接件和下部连接件处,利用聚氨酯发泡剂进行包裹,所形成的聚氨酯发泡结构有效的阻断了上部连接件和下部连接件处的热量交换,保温性能好,且聚氨酯发泡结构为铺设的真空绝热板提供了平整的铺贴面,真空绝热板加聚氨酯发泡结构形成了双层的隔热结构,提高了保温气密薄弱的节点处的保温气密性,满足了净零能耗建筑的节能保温要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进行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中上部连接件处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中下部连接件处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净零能耗建筑外挂板的保温气密结构包括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21、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22以及真空绝热板23,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21包裹外挂板13的上部连接件131,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22包裹外挂板13的下部连接件132,真空绝热板23铺设于外挂板13上位于室内的一侧,真空绝热板23对应覆设于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21和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22上。

本实用新型的净零能耗建筑利用外挂板13作为建筑的外墙,该外挂板13的上部预设有上部连接件131,下部预设有下部连接件132,外挂板13通过上部连接件131与净零能耗建筑的叠合梁12固定连接,通过下部连接件132与净零能耗建筑的建筑楼板11固定连接。具体地,结合图3所示,在叠合梁12的端部处埋设有第一预埋连接件121,上部连接件131贴设于第一预埋连接件121处,并与第一预埋连接件121固定连接,从而完成了外挂板13上部的安装。较佳地,上部连接件131为倒置的L型板,该L型板的一翼板伸出外挂板13的内侧面形成连接部,而叠合梁12上对应该连接部设置有第一预埋连接件121,该第一预埋连接件121较佳为钢板,将连接板与钢板相贴合并焊接固定,从而完成了外挂板13的上部的固定。结合图7所示,在建筑楼板11的端部处对应外挂板13设有通长的预留槽111,在该预留槽111内埋设有与下部连接件132对应的第二预埋连接件112,通过将下部连接件132与对应的第二预埋连接件112固定连接,从而完成外挂板13的下部的安装。较佳地,下部连接件132为L型件,该L型件的一个翼板部分伸出外挂板13的内侧面形成安装部,在预留槽111内设置的第二预埋连接件112包括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杆,该连接杆穿过安装部上的连接孔,并通过螺合一螺母而与安装部紧固连接。较佳地,在上部连接件131和下部连接件132的连接处涂刷防锈漆,以提高连接处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21将上部连接件131露出于外挂板13的部分完全包裹,并将叠合梁12上的第一预埋连接件121也完全包裹,且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21部分贴设于外挂板13的内侧面,还部分贴设于叠合梁12的底面,从而通过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21的设置,阻断了上部连接件131和第一预埋连接件121处的热量交换,提高了保温气密性能。

另外,由于上部连接件131和叠合梁12的第一预埋连接件121连接时,该上部连接件131的下表面与叠合梁12的下表面不再同一标高,两个标高差为上部连接件131的厚度,若直接将真空绝热板23铺设在上部连接件131和叠合梁12上,则在上部连接件131和叠合梁12的连接处会产生真空绝热板贴合不紧密的问题,在上部连接件131和叠合梁12的连接处会有缝隙存在,进而影响保温性能。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21包裹上部连接件131,并将上部连接件131和叠合梁12连接处的高差包裹,从而该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21为真空绝热板23提供了平整的铺贴面,使得该真空绝热板23能够平整的包覆该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21,提高了真空绝热板23敷设的质量,保证了保温气密性,还使得真空绝热板的敷设简单方便。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22设于建筑楼板11的预留槽111内,并将预留槽111内的下部连接件132的部分和第二预埋连接件112包裹,且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22与对应的外挂板13和建筑楼板11相贴合,通过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22的设置,阻断了下部连接件132和第二预埋连接件112处的热量交换,提高了保温气密性能。

另外,由于下部连接件132凸伸出外挂板13的内侧面,这样在铺设真空绝热板23时,下部连接件132会阻挡真空绝热板23的设置,若另下部连接件132穿过真空绝热板23,势必会破坏真空绝热板23内部的真空状态,从而影响了其绝热性能,真空绝热板23为整体结构,板内为真空状态,一旦对真空绝热板23进行切割或打孔,就破坏了真空绝热板23内部的真空状态,从而使得整块真空绝热板23的绝热性能失效。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22包裹下部连接件132,避免了真空绝热板23与下部连接件132的接触,使得真空绝热板23可铺设于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22的平整的表面,提高了真空绝热板23的敷设质量,保证了保温气密性,还使得真空绝热板的敷设简单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气密结构还包括与上部连接件131固定连接的龙骨体系241和围设于龙骨体系241侧部的挡板242,挡板242与上部连接件131处的叠合梁12和外挂板13围合形成一内部容置龙骨体系241和上部连接件131的围合空间243,该围合空间243内满填有聚氨酯发泡剂从而形成包裹上部连接件131的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21。

结合图4所示,龙骨体系241包括多个横向龙骨和多个连接龙骨,多个横向龙骨和多个连接龙骨连接成框架结构,将框架结构的一侧与外挂板相贴,框架结构的顶部与上部连接件131固定连接,且框架结构的宽度大于上部连接件131露出外挂板13的部分的长度。接着结合图5所示,采用两个挡板242,一个挡设在框架结构的底部,另一个挡设在框架结构上远离外挂板13的一侧,两个挡板242垂直连接,位于框架结构底部的挡板242的端部抵靠于外挂板13,位于框架结构侧部的挡板242的端部抵靠于叠合梁12,从而两个挡板242和对应的外挂板13与叠合梁12围合形成了容置空间243,龙骨体系241和上部连接件131及第一预埋连接件121置于该容置空间243内。接着结合图6所示,向容置空间243内满填聚氨酯发泡剂从而形成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21,该第一聚氨酯发泡结构21将上部连接件131和第一预埋连接件121严密包裹。

进一步地,在设置龙骨体系241时,在龙骨体系241的表面涂刷防锈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2、如7至图10所示,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22形成于下部连接件132处对应的建筑楼板11的预留槽111内,该第二聚氨酯发泡结构22之上设有填充于预留槽111内的加气块251,利用加气块251填充该预留槽111,在加气块251上施工有找平层252,该找平层252的顶面距预留槽111的槽口或建筑楼板11的表面留有一定的距离,覆设在外挂板13的内侧面的真空绝热板23于找平层252处弯折并覆于找平层252上,通过找平层252粘接该真空绝热板23,且真空绝热板23将预留槽111填满,位于预留槽111内的真空绝热板23的上表面与建筑楼板11的上表面相平齐。较佳地,找平层252为粘结砂浆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在真空绝热板23上覆设有防水隔汽膜26,通过防水隔汽膜26来提高真空绝热板23的保温气密性能。

真空绝热板23铺设在外挂板13的内侧面,在一楼层内,真空绝热板23的上部上返包覆挡板242并铺设在叠合梁12的底面,真空绝热板23的下部弯折铺设于加气块251上,并置于预留槽111内;防水隔汽膜26铺设于真空绝热板23的内侧面(对应室内的侧面),防水隔汽膜26的上部翻折并对应真空绝热板23设置,防水隔汽膜26的下部翻折对应覆设在真空绝热板23上并铺设于建筑楼板11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在防水隔汽膜26上施工有抗裂砂浆保护层27,通过设置的抗裂砂浆保护层27保护防水隔汽膜26和真空绝热板23。较佳地,抗裂砂浆保护层27采用5mm厚的抗裂砂浆涂覆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气密结构在净零能耗建筑的内部设置包围室内空间的真空绝热板23、防水隔汽膜26以及抗裂砂浆保护层27,其中的真空绝热板23铺设在外挂板13的内侧面(对应室内的侧面)、叠合梁12的底面(对应室内的面)以及建筑楼板11的预留槽111内,真空绝热板23的铺设能够做到连续不间断的要求,通过真空绝热板23隔绝了室内空间与外界空间,从而阻断了热量交换,提高了净零能耗建筑的保温气密性能。防水隔汽膜26对应铺设在真空绝热板23上,且防水隔汽膜26还铺设于建筑楼板11的表面,进一步地将室内空间包围,提高了保温气密效果。在防水隔汽膜26上施工的抗裂砂浆保护层27,对防水隔汽膜26起到了有效的保护,助力了净零能耗建筑功能的达成。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