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条楼面搁栅挡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4634发布日期:2019-08-23 22:0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条楼面搁栅挡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条楼面搁栅挡梁,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轻型木结构体系源于北美,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普遍应用。轻型木结构体系亦称“平台式骨架结构”,是将构件断面较小的规格材和板材均匀密布连接组成的一种空间箱型结构体系。规格材以较小的间距(一般为 400~610 mm)均匀布置形成结构骨架,这些骨架构件既是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又是内、外墙面和楼面、屋面面层的支撑构件,其结构体系的承载能力、刚度和整体性是通过主要结构构件(骨架杆件)和次要结构构件(墙面板、楼面板和屋面板)共同作用得到的。这种结构形式使得构件之间能够协调作用,其可靠性、构件利用的合理性均优于梁柱结构。

装配式竹结构由于竹梁无法达到框架结构梁的承载能力,所以采用与轻型木结构相似的搁栅结构来实现其承载能力。要使得竹格栅与上下层墙板形成整体,则需要一个能承上启下且与竹格栅密不可分的构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竹条楼面搁栅挡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条楼面搁栅挡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木条1、横向木条2;所述竖向木条1和横向木条2通过自钻螺丝3钉制成矩形的木骨架Ⅰ4,所述木骨架Ⅰ4的一侧按竹条楼面搁栅15的布置间距开槽形成有凹形部分和凸形部分相互间隔的木骨架Ⅱ5,所述木骨架Ⅱ5与下层墙板压顶梁11的外边线齐平,在木骨架Ⅱ5的凸出部分的两侧插入竖向木条1,形成木骨架Ⅲ6;所述木骨架Ⅲ6的未切割面上通过气钉8倾斜排列固定有竹条Ⅰ7,竹条Ⅱ9与竹条Ⅰ7相交倾斜排列在竹条Ⅰ7上,并通过气钉8固定形成双层竹条结构,双层竹条结构的边缘与木骨架Ⅲ6边缘平齐,形成木骨架Ⅳ10;在所述木骨架Ⅳ10切割面上的凸出部分设置有相同的双层竹条结构。

优选的,竹条楼面搁栅挡梁上下分别与上层墙板和下层墙板相连,其中穿墙螺杆14依次穿过上层墙板横向木条12竹条楼面搁栅挡梁上边缘的横向木条2、竖向木条1、竹条楼面搁栅挡梁下边缘的横向木条2、下层墙板压顶梁11、下层墙板横向木条13将几者固定。

优选的,所述竹条楼面搁栅15的端部与竹条楼面搁栅挡梁的凹形部分咬合连接,使得两者形成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竹条楼面搁栅挡梁的凹凸部位与楼面搁栅咬合固定,并且在挡梁中设置穿墙螺杆,贯通上下层竹墙板,加强上下层竖直方向的连接,加强整个结构体系的整体性,当搁栅受剪、受弯时,竹条楼面搁栅与木骨架预制竹墙板连接的地方不发生相对错动,进而提高竹木预制建筑的抗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挡梁将搁栅形成一个整体,增强了整体性,在地震中,有效防止了搁栅的位移。

2)通过穿墙螺杆,使得搁栅层与上下层墙体成为整体,在地震作用下,即使上下层没有直通的竖向构件,也能有效防止搁栅层与下层墙体发生位移错动。

3) 竹子是快速可再生的绿色建材,通过对木材与竹材的组合利用,实现就地取材、就地用工,降低建筑成本。

4) 采用小截面的木骨架和短竹条,即可制作较大跨度楼面梁,节约木材,保护森林,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5) 便于工业化标准化生产,促进装配式竹结构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挡梁与其他部件配合连接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挡梁与其他部件配合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搁栅与挡梁咬合连接图;

图中:1-竖向木条,2-横向木条,3-自钻螺丝,4-木骨架Ⅰ,5-木骨架Ⅱ,6-木骨架Ⅲ,7-竹条Ⅰ,8-气钉,9-竹条Ⅱ,10-木骨架Ⅳ,11-下层墙板压顶梁,12-上层墙板横向木条,13-下层墙板横向木条,14-穿墙螺杆,15-竹条楼面搁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竹条楼面搁栅挡梁,包括竖向木条1、横向木条2;将竖向木条1和横向木条2通过自钻螺丝3钉制成木骨架Ⅰ4,将木骨架Ⅰ4按竹条楼面搁栅15的布置间距标记定位,形成间隔的凹形部分和凸形部分,使得木骨架Ⅰ4与下层墙板压顶梁11的外边线齐平,将木骨架Ⅰ4多余的部分用锯子锯除,形成木骨架Ⅱ5;在木骨架Ⅱ5凸出部分的两侧插入竖向木条1,形成木骨架Ⅲ6;将竹条Ⅰ7倾斜排列在木骨架Ⅲ6的未切割面上,通过气钉8固定,之后将竹条Ⅱ9与竹条Ⅱ7相交倾斜排列在竹条Ⅰ7上,并通过气钉8固定,将形成的双层竹条结构的边缘切割至与木骨架Ⅲ6边缘平齐,形成木骨架Ⅳ10;在木骨架Ⅳ10切割面上的凸出部分,用相同的方法制作双层竹条结构,并将双层竹条结构的边缘切割至与木骨架Ⅳ10边缘平齐,形成一种竹条楼面搁栅挡梁。其中竹条楼面搁栅15采用木条制作成骨架,将竹片倾斜排列固定在骨架两侧,双层竹条结构中的竹条Ⅱ9与竹条Ⅱ7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实施例2:当将实施例1中的竹条楼面搁栅挡梁和竹条楼面搁栅15以及其他部件组合形成装配式竹结构时,其具体的连接如下:如图2和3所示:竹条楼面搁栅挡梁上下边分别与上层墙板和下层墙板相连,其中穿墙螺杆14依次穿过上层墙板横向木条12竹条楼面搁栅挡梁上边缘的横向木条2、竖向木条1、竹条楼面搁栅挡梁下边缘的横向木条2、下层墙板压顶梁11、下层墙板横向木条13将几者固定。通过穿墙螺杆14使得搁栅层与上下层墙体成为整体,在地震作用下,即使上下层没有直通的竖向构件,也能有效防止搁栅层与下层墙体发生位移错动。

如图4所示:所述一种竹条楼面搁栅挡梁的凹形部分与竹条楼面搁栅15的端部咬合连接,使得一种竹条楼面搁栅挡梁与竹条楼面搁栅15形成整体,增强了整体性,在地震中,有效防止了竹条楼面搁栅15的位移。

本实施例中形成的装配式竹结构满足低层建筑设防烈度九度的抗震设防要求,经历超九度罕遇烈度振动台试验后,足尺抗震房屋模型仅有轻微损坏,体现出优异的抗震性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