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与填充墙界面组合抗裂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66562发布日期:2020-03-24 21:3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框架结构与填充墙界面组合抗裂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框架结构与填充墙界面组合抗裂结构及施工方法,适用于框架结构与填充墙界面组合抗裂施工。



背景技术:

砌体本身属于脆性材料,其强度等级低、吸水率高、收缩变形大。对于砌体的胀缩,不同的部位是不相同的,往往是两头大而中间小,当填充砌体与混凝土墙柱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小且墙体材料的抗拉强度较大时,变形出现在界面处,产生界面缝。因此在混凝土墙柱与砌体接触的部位易出现裂缝,已成为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

混凝土结构室内填充墙砌体裂缝主要集中于砌体与混凝土框架梁、柱、墙的结合部位,属于工程质量通病范畴。因室内填充墙多使用轻质砌块材料,砌块墙体整体性较差,抗拉强度较低,与混凝土结构的材质不同且膨胀系数不同,两者变形很难协调一致,因此在温度影响下,易引起变形裂缝,并导致墙面抹灰层、涂料层表面开裂。

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裂缝的存在给人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也增加了外墙面渗漏风险,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和敏感的问题,因此应对其予以高度重视,亟需研发出一种可预防质量通病的框架结构与填充墙界面组合抗裂及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结构与填充墙界面组合抗裂结构及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模板装拆便捷,模板可循环利用,素混凝土构造柱的模板施工采用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加筋混凝土加强带采用门洞过梁混凝土加强带支模体系,填充墙顶填塞的施工采用填充墙顶后挤压填塞装置,可有效保障构造柱施工质量,从而预防质量通病的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一种框架结构与填充墙界面组合抗裂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2)砌筑部位基层清理、抄平;3)放线立皮数杆;

4)排砖撂底;5)砌筑填充墙;6)混凝土加强带模板支设;7)混凝土加强带施工;8)支设构造柱模板;9)浇注素混凝土构造柱;10)安装填充墙顶后挤压填塞装置;11)砌体顶部填塞。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方法施工得到的框架结构与填充墙界面组合抗裂结构。

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显著效果:

1本发明涉及的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设计新颖、合理,加工简单、安装方便,拆除灵活可以有效提高周转利用率高,对拉螺杆加固构造柱模板,可避免砖墙上留模板加固洞口,可有效保障构造柱施工质量,从而预防质量通病的发生。

2本发明采用的构造柱遇到螺杆孔较难布设时的支模体系和防水要求高外墙时的支模体系,采用预先植入的钢筋和l型预埋筋可解决构造柱模板的安装难题,抗侧轻钢架可保障模板的稳固,从而保障构造柱的施工质量。

3本发明涉及的门洞过梁混凝土加强带支模体系,结构设计新颖,可实现快速装拆,可有效保证门洞过梁混凝土加强带的施工质量。

4本发明中的活动推拉填塞板,安装时只需将拉杆套筒套在穿墙螺杆对应位置,采取措施作一固定,即可完成安装,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的原理图。

图2是遇到内墙时构造柱模板的平面安装示意图。

图3是遇到框架柱时构造柱模板的平面安装示意图。

图4是构造柱模板的立面安装示意图,此时构造柱模版遇到内墙或框架柱。

图5是遇到螺杆孔较难布设时构造柱模板的立面安装示意图。

图6是遇到螺杆孔较难布设时构造柱模板的平面安装示意图。

图7是遇到螺杆孔较难布设时构造柱模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8是遇到防水要求高外墙时构造柱模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门洞过梁混凝土加强带支模体系的结构图。

图10是混凝土加强带模板支设的立面示意图。

图11是填充墙顶后挤压填塞装置的结构图。

图12是填充墙顶后挤压填塞装置的侧面安装示意图。

图13是砌体顶部填塞处侧模的安装示意图。

图14是活动推拉填塞板的构造图。

图15是u型养水槽的安装示意图。

图16是砌体顶部填塞处侧模侧面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框架柱、2-素混凝土构造柱、3-填充墙、4-马牙槎、5-多层模板、6-止水螺杆、7-螺栓、8-方木、9-横向钢管、10-海绵条、11-橡胶塞、12-山形卡、13-外侧龙骨、14-抗侧轻钢架、15-构造柱模板、16-预先植入的钢筋、17-底固螺杆螺母、18-轻钢架底部固定件、19-底固螺杆、20-楼板预埋的固定件、21-斜支撑、22-楼板、23-l型预埋筋、24-止水钢片、25-轻钢、26-顶部耳板、27-挂浆板手柄、28-滑动挂浆板、29-加强带模板、30-变高度滑槽、31-门洞顶部模板、32-定型化支撑架墙夹固支模体系、33-门洞、34-门洞定型化支撑架、35-支架中立柱、36-支架边立柱、37-对拉螺杆、38-加筋混凝土加强带、39-加强带箍筋、40-加强带主筋、41-梁体、42-微膨胀混凝土、43-固定贴墙板、44-穿墙螺杆、45-活动推拉填塞板、46-连接杆、47-拉杆套筒、48-固定贴墙板紧固螺母、49-u型养水槽、50-u型养水槽润湿孔、51-固定贴墙板预留孔、52-端部u型活动夹墙板、53-填充墙顶部砌块、54-u型活动夹墙板预留槽、55-u型活动夹墙板固定螺栓、56-拉杆套筒定位挡板、57-拉杆套筒固定螺帽、58-水、59-侧模卡槽、60-基础梁顶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钢管焊接以及切割、钢筋笼绑扎、砼浇筑等施工技术要求不再赘述,重点阐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该说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的框架结构与填充墙界面组合抗裂结构的施工方法主要涉及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门洞过梁混凝土加强带支模体系,填充墙顶后挤压填塞装置,

如图1~图8所示,提供了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主要包括: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包含构造柱遇到内墙时的支模体系、构造柱遇到框架柱(1)时的支模体系、构造柱遇到螺杆孔较难布设时的支模体系和构造柱遇到防水要求高外墙时的支模体系,主要由框架柱(1)、素混凝土构造柱(2)、填充墙(3)、马牙槎(4)、多层模板(5)、止水螺杆(6)、螺栓(7)、方木(8)、横向钢管(9)、海绵条(10)、橡胶塞(11)、山形卡(12)、外侧龙骨(13)、抗侧轻钢架(14)、构造柱模板(15)、预先植入的钢筋(16)、底固螺杆螺母(17)、轻钢架底部固定件(18)、底固螺杆(19)、楼板预埋的固定件(20)、斜支撑(21)、l型预埋筋(23)、止水钢片(24)组成。框架柱(1)置于填充墙(3)的边侧,填充墙(3)与框架柱(1)交接处留马牙槎(4),并设置有素混凝土构造柱(2),素混凝土构造柱(2)采用模板采用本方案提供的混凝土构造柱支模体系。

如图2~图4所示,当构造柱遇到内墙时和框架柱(1)时的支模体系被展示,应用于素混凝土构造柱(2)遇到内墙时或者素混凝土构造柱(2)同时遇到内墙和框架柱(1),其中框架柱(1)置于填充墙(3)的边侧,素混凝土构造柱(2)置于框架柱(1)和填充墙(3)之间,主要由多层模板(5)、止水螺杆(6)、螺栓(7)、方木(8)、横向钢管(9)、海绵条(10)、橡胶塞(11)、山形卡(12)、外侧龙骨(13)组成。

多层模板(5)夹在填充墙(3)上,素混凝土构造柱(2)的外侧龙骨(13)位于多层模板(5)的外侧,方木(8)位于在多层模板(5)和外侧龙骨(13)之间,止水螺杆(6)穿过多层模板(5)和外侧龙骨(13)对拉紧固并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用山形卡(12)和螺栓(7)进行固定,具体的,素混凝土构造柱(2)的外侧龙骨(13)外侧通过横向钢管(9)紧固,然后用山形卡(12)卡紧,并用螺栓(7)进行固定。

止水螺杆(6)中部设有止水钢片(24),橡胶塞(11)设在止水螺杆(6)杆上,且置于多层模板(5)和止水螺杆(6)之间,用于密封多层模板(5)和止水螺杆(6)之间的缝隙。

如图2~图3所示,海绵条(10)设在多层模板(5)与填充墙(3)之间,用于密封模板与填充墙(3)之间的缝隙。

如图5~图8所示,构造柱遇到螺杆孔较难布设时的支模体系和防水要求高外墙时的支模体系被展示,主要由抗侧轻钢架(14)、预先植入的钢筋(16)、构造柱模板(15)、斜支撑(21)、l型预埋筋(23)组成。

抗侧轻钢架(14)固定于楼板(22)上且设在构造柱模板(15)外侧,构造柱模板(15)通过预先植入的钢筋(16)固定在填充墙(3)外侧,或者通过l型预埋筋(23)固定在框架柱(1)内侧,构造柱模板(15)外侧用抗侧轻钢架(14)进行紧固。

预先植入的钢筋(16)按照等间距设在填充墙(3)外侧,l型预埋筋(23)设在框架柱(1)内侧,抗侧轻钢架(14)固定在楼板(22)上预埋的固定件(20)上。具体的,抗侧轻钢架(14)底部设有轻钢架底部固定件(18),轻钢架底部固定件(18)通过底固螺杆(19)与楼板预埋的固定件(20)实现紧固,即底固螺杆(19)穿过轻钢架底部固定件(18)并用底固螺杆螺母(17)进行固定。

如图5和图7所示,楼板预埋的固定件(20)设在楼板(22)顶部,抗侧轻钢架(14)之间设有斜支撑(21),以提高抗侧轻钢架(14)的整体刚度。

如图9~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门洞过梁混凝土加强带支模体系的结构被展示,主要包括:补强轻钢(25)、顶部耳板(26)、挂浆板手柄(27)、滑动挂浆板(28)、加强带模板(29)、变高度滑槽(30)、门洞顶部模板(31)、定型化支撑架墙夹固支模体系(32)、门洞(33)、门洞定型化支撑架(34)、支架中立柱(35)、支架边立柱(36)、对拉螺杆(37)、加筋混凝土加强带(38)、加强带箍筋(39)、加强带主筋(40)、侧模卡槽(59)。

填充墙(3)位于门洞(33)的两侧,门洞(33)内设有门洞定型化支撑架(34)、支架中立柱(35)和支架边立柱(36),定型化支撑架墙夹固支模体系(32)设置在门洞(33)过梁处上。

如图9所示,定型化支撑架墙夹固支模体系(32)由加强带模板(29)和门洞顶部模板(31)组成,门洞顶部模板(31)设在门洞(33)处,被置于门洞(33)内的门洞定型化支承架(34)支撑;加强带模板(29)采用“山字形”的阶梯状设计并置于门洞顶部模板(31)上,且卡在填充墙(3)顶部两侧,在加强带模板(29)内浇筑加筋混凝土加强带(38),加强带模板(29)顶部内壁设有变高度滑槽(30),变高度滑槽(30)处设有滑动挂浆板(27),滑动挂浆板(27)置于加筋混凝土加强带(38)上侧。

具体的,门洞顶部模板(31)顶部设有可卡位加强带模板(29)的侧模卡槽(59),加强带模板(29)置于侧模卡槽(59)内。加强带模板(29)侧壁设有补强轻钢(25),加强带模板(29)侧壁用补强轻钢(25)进行加强。加强带模板(29)顶部设有顶部耳板(26),加筋混凝土加强带(38)的加强带模板(29)通过对拉螺杆(37)和顶部耳板(26)实现紧固,即,对拉螺杆(37)穿过顶部耳板(26)紧固两侧的加强带模板(29)。

如图9~图10所示,滑动挂浆板(27)置于加强带模板(38)内部的变高度滑槽(30)内采用对称设置的方式设置。滑动挂浆板(27)通过变高度滑槽(30)可实现对不同高度的加筋混凝土加强带(38)进行刮平。具体的,挂浆板手柄(28)焊接在滑动挂浆板(27)顶部中部,形成一倒“t”字形结构,变高度滑槽(30)也采用“山字形”的阶梯状设计,滑动挂浆板(27)在变高度滑槽(30)可以实现从高到底的滑落。

如图11~图16所示,主要包括:固定贴墙板(43)、穿墙螺杆(44)、活动推拉填塞板(45)、连接杆(46)、拉杆套筒(47)、固定贴墙板紧固螺母(48)、u型养水槽(49)、u型养水槽润湿孔(50)、固定贴墙板预留孔(51)、端部u型活动夹墙板(52)、填充墙顶部砌块(53)、u型活动夹墙板预留槽(54)、u型活动夹墙板固定螺栓(55)、拉杆套筒定位挡板(56)、拉杆套筒固定螺帽(57)、填充墙(59);

固定贴墙板(43)设在填充墙(59)和梁体(41)两侧,一侧的固定贴墙板(43)上安装活动推拉填塞板(45),穿墙螺杆(44)设在填充墙(59)顶部且穿过并固定于填充墙(3)两侧的固定贴墙板(43),活动推拉填塞板(45)外侧中部设有连接杆(46),连接杆(46)的另一端连接穿墙螺杆(44)。

填充墙顶部砌块(53)置于填充墙(3)顶侧,u型养水槽(49)设在填充墙顶部砌块(53)上,用于对填充墙顶部砌块(53)进行养水湿润。中部设有活动推拉填塞板的预留孔;

连接杆(46)另一侧设有拉杆套筒(47),拉杆套筒(47)套在穿墙螺杆(44)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拉杆套筒(47)通过拉杆套筒固定螺帽(57)固定在穿墙螺杆(44)上,其中连接杆(46)为倒l字结构。

如图11~图12所示,端部u型活动夹墙板(52)设在固定贴墙板(43)的端部,端部u型活动夹墙板(52)的下部设有u型活动夹墙板预留槽(54),用于卡紧穿墙螺杆(44),穿墙螺杆(44)穿过u型活动夹墙板预留槽(54)被卡紧,然后用u型活动夹墙板固定螺栓(55)固定穿墙螺杆(44)和固定贴墙板(43)。

如图11和图13~图15所示,所述的穿墙螺杆(44)上设有拉杆套筒定位挡板(56),用于定位拉杆套筒(47),拉杆套筒(47)安装就位后用拉杆套筒固定螺帽(57)进行紧固。

如图12~图13和图15~图16所示,固定贴墙板(43)底部设有固定贴墙板预留孔(51),穿墙螺杆(44)穿过固定贴墙板(43)底部的固定贴墙板预留孔(51),固定贴墙板紧固螺母(48)置于穿墙螺杆(44)和固定贴墙板(43)连接位置,固定穿墙螺杆(44)和固定贴墙板(43)。

如图13和图15所示,固定贴墙板(43)中部设有用于连接活动推拉填塞板(45)的预留孔,活动推拉填塞板(45)安装在活动推拉填塞板的预留孔处,用于挤压填塞微膨胀混凝土(42)。

如图15所示,u型养水槽(49)中部底部设有u型养水槽润湿孔(50),u型养水槽(49)设在两个固定贴墙板(43)内侧,用于蓄水(58)湿润。

一种所述的框架结构与填充墙界面组合抗裂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填充墙(3)与混凝土结构墙、柱、梁间的拉结筋按照设计规格和间距采用化学植筋连接,制作皮数杆,注明砌体皮数、灰缝厚度、门洞(33)、窗户洞口、木砖、拉结筋等的尺寸标高;

2)砌筑部位基层清理、抄平:将基础梁顶面(60)、楼面和混凝土墙柱与砌体接触面的灰尘、污垢、杂物等,清扫干净,洒水湿润,根据最下面第一皮砌块的标高,拉通线检查,如水平灰缝厚度超过规定要求,用细石混凝土找平;混凝土结构墙、柱、梁与填充墙(3)的接触面采用机械喷涂或扫帚刷一层界面剂进行毛化处理,或将混凝土表面用錾子剔毛;

3)放线立皮数杆:根据设计图纸弹出的轴线、墙边线、素混凝土构造柱位置线、素混凝土构造柱线、门洞(33)和窗户洞口线立皮数杆,皮数杆标出砌体的皮数、灰缝厚度及门洞(33)和窗户洞口、拉墙筋、墙梁等构造标高;

4)排砖撂底:根据要砌筑的填充墙体的长度、高度试排砖,摆出素混凝土构造柱(2)、门洞(33)、窗及孔洞的位置;外墙第一皮砖撂底时,横墙应排丁砖,梁及梁垫的下面一皮砖、窗台等阶台水平面上一皮砖应用丁砖砌筑;

5)砌筑填充墙: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呢过,交接处咬槎搭接,掉角严重的砖或砌块不宜使用;填充墙(3)与混凝土结构间低标号素混凝土构造柱(2),应先将素混凝土构造柱(2)位置进行弹线,在填充墙(3)与框架柱(1)交接处留设马牙槎(4),利用混凝土制模体系增设素混凝土构造柱(2);为了便于加筋混凝土加强带(38)支设模板,在填充墙(3)上需设置穿墙螺杆(44)的预留孔;素混凝土构造柱(2)遇到螺杆孔较难布设时的支模体系和防水要求高外墙时,为了便于其支设模板,在填充墙(3)上需设置预先植入的钢筋(16);

6)混凝土加强带模板支设:先安装加筋混凝土加强带(38)的钢筋骨架,在门洞(33)处搭设定型化支撑架墙夹固支模体系(32),定型化支撑架墙夹固支模体系(32)由加强带模板(29)和门洞顶部模版(31)组成,将加强带模板(29)卡在填充墙(3)两侧并搁置在门洞顶部模版(31)顶部的侧模卡槽(59)上,加强带模板(29)侧面采用补强轻钢(25)进行补强,用对拉螺杆(37)穿过加强带模板(29)顶部的顶部耳板(26)并进行紧固,加强带模板(29)顶部内壁设有变高度滑槽(30),将滑动挂浆板(28)对称布设在变高度滑槽(30)内;

7)混凝土加强带施工:在门洞(33)顶部或距墙底一定高度处时设置一道加筋混凝土加强带(38),增加填充墙(3)体的整体性,人为增加了一次技术间歇,可以避免墙体一次砌筑过高,加筋混凝土加强带(38)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

8)支设构造柱模板:支设模板前,对柱墙面及地面的浮灰,尘土进行清理干净,支设模板前沿砌体马牙槎(4)凹凸边缘粘贴双面胶带,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根据实际工程,可采用素混凝土构造柱(2)遇到内墙时的支模体系、构造柱遇到框架柱(1)时的支模体系、素混凝土构造柱(2)遇到螺杆孔较难布设时的支模体系和素混凝土构造柱(2)遇到防水要求高外墙时的支模体系,为方便混凝土振捣,模板可分段支设;

9)浇注素混凝土构造柱:先浇水湿润素混凝土构造柱(2)模板和墙柱,采用混凝土分层浇筑,并用插入式振动棒插入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浇筑混凝土时应把进料口满浇,保证素混凝土构造柱(2)顶部混凝土与结构梁之间混凝土密实,同时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在素混凝土构造柱(2)模板外侧辅助振捣,逐点向上移,移动间距不宜过大,做到均匀振实,拆模后表面清晰、平整、光滑,马牙槎(4)垂直平整且进出一致;

10)安装填充墙顶后挤压填塞装置:填充墙(3)砌至接近梁体(41)、板底时,留出的一定高度的空隙进行填充,在填充墙(3)上安装穿墙螺杆(44),在穿墙螺杆(44)上安装固定贴墙板(43)并进行固定,在填充墙(3)端部安装端部u型活动夹墙板(52)并进行固定;

11)砌体顶部填塞:在填充墙(3)顶部的填充墙顶部砌块(53)上安装u型养水槽(49),然后进行浇水(58)湿润,然后拆除u型养水槽(49)进行微膨胀混凝土(42)填塞,并用固定贴墙板(43)上安装的活动推拉填塞板(45)进行挤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