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电极成型冷却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2840发布日期:2019-12-27 16:39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电极成型冷却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电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却入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石墨电极成型冷却入水装置由于成型水池短,而且石墨电极在进入水池后冷却时间短,从而降低了石墨电极的冷却效率,使得不能在规定时达到冷却效果。之后通过夹具将石墨电极从水中捞出后,容易出现弯、扁废品,要避免这类缺陷,生产出高品质的石墨电极,就必须延长冷却时间,这就增加了能源、设备和工时等消耗,大大增加了产品成本,因此需要在现有冷却入水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电极成型冷却入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于解决现有石墨电极冷却时间短冷却效率低使得成品容易出现弯、扁废品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石墨电极成型冷却入水装置,该装置中通过设置传送辊轴和电机,低频率电机带动传送辊轴进行慢速传送,使得石墨电极冷却时间更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电极成型冷却入水装置,包括冷却水池、控制结构和传送结构,控制结构设置于冷却水池外部,传送结构内置于冷却水池内部;

控制结构包括入水板、出料台、控制器、触动开关和电机,出料台放置于冷却水池一侧并高于冷却水池,入水板固定于出料台边缘处,触动开关内置于入水板中心处表面,控制器置于出料台内部且电性连接于触动开关,电机设置于冷却水池另一侧底部,并且电性连接于控制器;

传送结构包括传送辊轴、辊轴转轴、传输带和收纳台,传送辊轴活动内置于冷却水池内部,辊轴转轴贯穿于传送辊轴中心处并固定于冷却水池内壁,传输带套装于传送辊轴表面,收纳台开设于冷却水池的另一侧边缘上端与出料台对应处;

冷却水池底部一侧设置有水冷液传输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入水板为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5-25°之间,且入水板表面设有波浪纹状突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内部设有触动开关信号接收器、电机驱动器和电路板,且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转速频率为每分钟20-30转,且电机与辊轴转轴有联动带套装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送辊轴排列设置于冷却水池内部中间处,且靠近收纳台处的传送辊轴呈向上排列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送辊轴表面涂覆有隔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种石墨电极成型冷却入水装置的优点在于设置有传送辊轴,通过设置圆柱状的传送辊轴使得石墨电极能够得到力度均匀方便固定的传送,可在传送辊轴间缓慢滚动进行整形,避免传送过程中石墨电极出现方向倾斜挤压出现废品的情况;

2、该种石墨电极成型冷却入水装置设置有入水板,由倾斜设置的波浪纹凸起的入水板使得石墨电极的入水更加顺利流畅,且波浪纹凸起减缓了石墨电极下水的冲击力,防止水冷液体的溅出,使得冷却水池能够更好的进行冷却;

3、通过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电机,通过使用磁通矢量控制的变频器,减小电机的高频率转动,使得联动的传送辊轴转动频率也变低,通过降低传送的速度使得石墨电极在冷却水池中冷却时间变长,使得冷却效率更高,保证了有效的冷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池结构示意图。

图1-2中:1-冷却水池,2-入水板,3-触动开关,4-出料台,5-控制器,6-传送辊轴,7-电机,8-辊轴转轴,9-水冷液传输口,10-收纳台,11-传输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触动开关、控制器、电机、变频器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石墨电极成型冷却入水装置,包括冷却水池1、控制结构和传送结构,控制结构设置于冷却水池1外部,传送结构内置于冷却水池1内部;

控制结构包括入水板2、出料台4、控制器5、触动开关3和电机7,出料台4放置于冷却水池1一侧并高于冷却水池1,入水板2固定于出料台4边缘处,入水板2为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5-25°之间,且入水板2表面设有波浪纹状突起,由倾斜设置的波浪纹凸起的入水板2使得石墨电极的入水更加顺利流畅,且波浪纹凸起减缓了石墨电极下水的冲击力,防止水冷液体的溅出,使得冷却水池1能够更好的进行冷却,触动开关3内置于入水板2中心处表面,控制器5置于出料台4内部且电性连接于触动开关3,控制器5内部设有触动开关信号接收器、电机驱动器和电路板,且控制器5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机7设置于冷却水池1另一侧底部,并且电性连接于控制器5,且电机7与辊轴转轴8有联动带套装连接,由转速频率为每分钟20-30转的低频电机7使得联动的传送辊轴6转动频率也变低,通过降低传送的速度使得石墨电极在冷却水池1中冷却时间变长,使得冷却效率更高,保证了有效的冷却;

传送结构包括传送辊轴6、辊轴转轴8、传输带11和收纳台10,传送辊轴6活动内置于冷却水池1内部,传送辊轴6排列设置于冷却水池1内部中间处,且靠近收纳台10处的传送辊轴6呈向上排列设置,传送辊轴6表面涂覆有隔热材料,通过设置圆柱状的传送辊轴6使得石墨电极能够得到力度均匀方便固定的传送,可在传送辊轴6间缓慢滚动进行整形,避免传送过程中石墨电极出现方向倾斜挤压出现废品的情况,辊轴转轴8贯穿于传送辊轴6中心处并固定于冷却水池1内壁,传输带11套装于传送辊轴6表面,收纳台10开设于冷却水池1的另一侧边缘上端与出料台4对应处;冷却水池1底部一侧设置有水冷液传输口9。

工作原理:

通过使用磁通矢量控制的变频器,减小电机7的高频率转动,使得电机7的转速频率为每分钟所需的控速。

使用方法: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电极成型冷却入水装置时,首先,当石墨电极从出料台4出来后滚至入水板2表面,并通过倾斜的入水板2进入冷却水池中,由石墨电极触碰到入水板2表面的触动开关3,使得控制器5接收到信号并且控制电机7进行运作,带动辊轴转轴8的转动,再通过套装于辊轴转轴8表面的传输带11使得传送辊轴6进行对石墨电极的传送,再将在冷却水池1中冷却后的石墨电极传输至收纳台10由工作人员进行收纳。

综上,该装置中通过设置传送辊轴和电机,低频率电机带动传送辊轴进行慢速传送,使得石墨电极冷却时间更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