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制墙板和预制柱灌浆抗震套筒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1626发布日期:2019-12-27 15:27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预制墙板和预制柱灌浆抗震套筒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制墙板和预制柱灌浆抗震套筒组件。



背景技术:

建筑工业化预制装配式建筑中,预制竖向受力构件的抗震性能一直为业界所诟病。在传统现浇结构体系中,竖向受力构件混凝土柱和混凝土墙板在主筋采用套筒连接钢筋时,相邻接头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且不小于35d,然而装配式结构体系中,竖向受力构件预制柱和预制墙板的主筋采用全灌浆套筒或半灌浆套筒连接的方式,灌浆套筒的长度为统一规格且不小于8d。然而灌浆套筒连接方式中,所有竖向构件的主筋在同一截面断开且不存在接头错位,在抵挡地震横波的过程中有严重的结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地震横波对装配式建筑竖向构件的影响,提供一种用于预制墙板和预制柱灌浆抗震套筒组件。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预制墙板和预制柱灌浆抗震套筒组件,套筒组件用于预制墙板和预制柱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处,还包括两组套筒装置,第一组套筒装置包括第一灌浆套筒、第一灌浆孔和第一排浆孔;所述第一灌浆套筒的非灌浆连接段部分为圆锥筒形结构,其灌浆连接段为圆筒形结构,所述非灌浆连接段与灌浆连接段之间为圆角过渡段;所述第一灌浆孔设置于第一灌浆套筒的底部侧面,所述第一排浆孔设置于第一灌浆套筒的上部侧面;第二组套筒装置包括第二灌浆套筒、第二灌浆孔、第二下排排浆孔以及第二上排排浆孔;所述第二灌浆套筒的非灌浆连接段部分为圆锥筒形结构,其灌浆连接段为圆筒形结构,所述非灌浆连接段与灌浆连接段之间为圆角过渡段;所述第二灌浆孔设置于所述第二灌浆套筒的底部侧面,所述第二下排排浆孔设置于所述第二灌浆套筒的中部侧面,所述第二上排排浆孔设置于所述第二灌浆套筒的上部侧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二灌浆套筒的内壁为扎纹,轧纹增加灌浆料与灌浆套筒的摩阻力,所述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二灌浆套筒连接段内壁分别设置螺旋突起肋。

优选地,所述第一灌浆套筒长度为≥8d的套筒,所述第二灌浆套筒的长度为≥8d+500mm的套筒,所述d为所述纵向受力钢筋的公称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二灌浆套筒的屈服强度≥355mpa,抗拉强度≥600mpa,断后伸长率≥16%。

优选地,所述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二灌浆套筒的材质为球墨铸铁,其抗拉强度≥550mpa,断后伸长率≥5%,球化率≥85%,硬度介于180~250hbw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二灌浆套筒顶部截面标高以上5cm处分别设置排气孔,排气孔的设置能够确保灌浆的密实度。

优选地,每组套筒装置交替间隔设置于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预制墙板和预制柱灌浆作业前,优先进行底部分仓座浆施作,确保压力注浆机能够均匀填充灌浆作业面,并利用模数化钢垫片进行灌浆层的衬垫;在灌浆的过程中,采用配备压力表的专用压力注浆机,现场灌浆作业时,灌浆机压力不小于2.5mpa以确保较长钢筋的灌浆密实度;所述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二灌浆套筒内外表面不应有影响使用性能的夹渣、冷隔、砂眼、缩孔、裂纹等质量缺陷。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灌浆套筒,将预制墙板和预制柱中的竖向受力预制构件的连接截面优化为错位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竖向受力预制构件统一连接截面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装配式结构节点处的抗震性能,可以有效消减地震传播过程中的横波,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灌浆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1-第一灌浆套筒;22-第二灌浆套筒;23-第二灌浆孔;24-第二下排排浆孔;25-第二上排排浆孔;26-第一灌浆孔;27-第一排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种用于预制墙板和预制柱灌浆抗震套筒组件,套筒组件用于预制墙板和预制柱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处,还包括两组套筒装置,每组套筒装置交替间隔设置于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d为所述纵向受力钢筋的公称直径,第一组套筒装置包括第一灌浆套筒21、第一灌浆孔26和第一排浆孔27;所述第一灌浆套筒21长度为≥8d的套筒,所述第一灌浆套筒21的非灌浆连接段部分为圆锥筒形结构,其灌浆连接段为圆筒形结构,所述非灌浆连接段与灌浆连接段之间为圆角过渡段;所述第一灌浆孔26设置于第一灌浆套筒21的底部侧面,所述第一排浆孔27设置于第一灌浆套筒21的上部侧面;第二组套筒装置包括第二灌浆套筒22,第二灌浆孔23、第二下排排浆孔24以及第二上排排浆孔25;所述第二灌浆套筒22的长度为≥8d+500mm的套筒,所述第二灌浆套筒22的非灌浆连接段部分为圆锥筒形结构,其灌浆连接段为圆筒形结构,所述非灌浆连接段与灌浆连接段之间为圆角过渡段;所述第二灌浆孔23设置于所述第二灌浆套筒22的底部侧面,所述第二下排排浆孔24设置于所述第二灌浆套筒22的中部侧面,所述第二上排排浆孔25设置于所述第二灌浆套筒22的上部侧面;所述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二灌浆套筒顶部截面标高以上5cm处分别设置排气孔,排气孔的设置能够确保灌浆的密实度。

所述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二灌浆套筒的内壁为扎纹,轧纹增加灌浆料与灌浆套筒的摩阻力,所述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二灌浆套筒连接段内壁分别设置螺旋突起肋;所述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二灌浆套筒的屈服强度≥355mpa,抗拉强度≥600mpa,断后伸长率≥16%;所述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二灌浆套筒的材质为球墨铸铁,其抗拉强度≥550mpa,断后伸长率≥5%,球化率≥85%,硬度介于180~250hbw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预制墙板和预制柱灌浆作业前,优先进行底部分仓座浆施作,确保压力注浆机能够均匀填充灌浆作业面,并利用模数化钢垫片进行灌浆层的衬垫;在灌浆的过程中,采用配备压力表的专用压力注浆机,现场灌浆作业时,灌浆机压力不小于2.5mpa以确保较长钢筋的灌浆密实度;所述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二灌浆套筒内外表面不应有影响使用性能的夹渣、冷隔、砂眼、缩孔、裂纹等质量缺陷。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首先将上部预制柱和下部预制柱对应预留高出结构面72cm的主筋(含2cm灌浆层)一一对位,下落至离结构面22cm处再将上部预制柱和下部预制柱对应预留高出结构面22cm的主筋(含2cm灌浆层)一一对位,最终将预制柱临时支设在底部2cm高的模数化钢垫片上。

采用传统装配式工艺专用斜撑杆件临时固定后,进行预制柱2cm灌浆层的封堵作业。

采用上述配备压力表的专用压力注浆机在压力不小于2.5mpa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压力注浆施作。

从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二灌浆套筒的第一/第二灌浆孔进行压力注浆,待上部排浆孔即第一排浆孔、第二下排排浆孔和第二上排排浆孔依次出浆后,采用硬质胶塞依次封堵第一/第二灌浆孔和第一排浆孔、第二下排排浆孔以及第二上排排浆孔,最后进行收面处理;灌浆施作完成后进行高强灌浆料的养护作业。

根据附图2中可知,现有技术中的灌浆套筒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截面位于统一连接截面上,此结构方式不能有效地消减地震传播过程中的横波,而本实用新型将其连接截面进行错位连接,此结构方式大大提高了装配式结构节点处的抗震性能,可以有效消减地震传播过程中的横波,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社会效益。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