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
背景技术:
随着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演出活动中舞台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剧场演出音乐会时,由于因其巨大的舞台空间,扩散和吸收了大部分音乐能量,尤其是无扩声的原声演奏、演唱时,观众席所接收到的音乐功率微乎其微,音乐效果大打折扣。为使观众席达到理想的音效及声压,就需要在舞台上搭建反声罩,增加混响时间,美化音色,强化演奏效果,并增加早期反射声,使声音向前反射到观众席,而不是消失到舞台上方空间,使听众能够在大剧场中欣赏到如音乐厅中的美妙音色。由于反声罩的使用场景具有较高针对性,一般为不插电演唱会,交响乐,大合唱等环境下使用,故剧场在不使用时就会对反声罩进行拆除。
传统反声罩搭建中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摆放在舞台面上将两个侧面与后面围起来,另一部分安装在舞台顶部,挂装在舞台上方的吊杆上。由于传统反声罩顶板一般都不设计折叠功能,并且顶部反声罩安装后并不是与舞台面板水平的,而是需要一定角度,目前反声罩顶板角度调节基本都是手动调节,故吊装时需要多人配合,并且效率较低。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的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电动折叠设计避免人工翻转,并且可以进行角度调整,采用电动设计,单人即可完成所有环节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并节省了人工成本,质量轻,有效避免金属颤音的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转轴,所述第一架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架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与所述转轴连接的承载柱以及套设于所述承载柱上的滑套,所述滑套通过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滑套通过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承载柱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套连接的第一电机以及与所述转轴连接的第二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远离所述承载柱的一侧均设置有罩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均为铝合金件,所述罩板为纸铝蜂窝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架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一环箍,所述第二架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二环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承载柱绕与所述转轴的连接部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柱绕与所述滑套的连接部转动,且所述第一支撑柱绕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连接部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柱绕与所述滑套的连接部转动,且所述第二支撑柱绕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连接部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二电机绕与所述转轴的连接部转动,且所述第二电机绕与所述承载柱的连接部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滑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的凸起挡块。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电动折叠设计避免人工翻转,并且可以进行角度调整,采用电动设计,单人即可完成所有环节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并节省了人工成本,质量轻,有效避免金属颤音的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的第一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的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架体,11、第一连接杆,12、第一环箍,2、第二架体,21、第二连接杆,3、转轴,4、控制部,41、承载柱,42、滑套,421、第一支撑柱,422、第二支撑柱,423、凸起挡块,43、第一电机,44、第二电机,5、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随着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演出活动中舞台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剧场演出音乐会时,由于因其巨大的舞台空间,扩散和吸收了大部分音乐能量,尤其是无扩声的原声演奏、演唱时,观众席所接收到的音乐功率微乎其微,音乐效果大打折扣。为使观众席达到理想的音效及声压,就需要在舞台上搭建反声罩。由于传统反声罩顶板一般都不设计折叠功能,并且顶部反声罩安装后并不是与舞台面板水平的,而是需要一定角度,目前反声罩顶板角度调节基本都是手动调节,故吊装时需要多人配合,并且效率较低。
实施例一:如图1至4所示,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的实施例,一种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包括第一架体1、第二架体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转轴3,所述第一架体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二架体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1,所述转轴3上设置有控制部4,所述控制部4包括与所述转轴3连接的承载柱41以及套设于所述承载柱41上的滑套42,所述滑套42通过第一支撑柱42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1连接,所述滑套42通过第二支撑柱42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1连接,所述承载柱41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套42连接的第一电机43以及与所述转轴3连接的第二电机44。
在本实用新型中,首先是架体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包括第一架体1、第二架体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转轴3,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可以绕所述转轴3自由转动。所述转轴3上设置有控制部4,所述控制部4包括与所述转轴3连接的承载柱41,所述承载柱41上端挂载在舞台梁柱上将整个装置进行承载。
然后是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转动控制,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均安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一架体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二架体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1,所述控制部4的滑套42通过第一支撑柱42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1连接,所述滑套42通过第二支撑柱42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1连接,所述承载柱41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套42连接的第一电机43,在这里第一架体1通过第一支撑柱421、滑套42与第一电机43连接,当第一电机43将滑套42向上推动时,滑套32带动第一支撑柱421将第一架体1带动绕着转轴旋转进行折叠,同理第二架体2通过第二支撑柱422、滑套42与第一电机43连接,当第一电机43将滑套42向上推动时,滑套32带动第二支撑柱422将第二架体2带动绕着转轴旋转进行折叠。
以及整个装置一种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的微调,所述承载柱41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3连接的第二电机44,所述第二电机44绕与所述转轴3的连接部转动,且所述第二电机44绕与所述承载柱41的连接部转动,那么通过第二电机44推动所述转轴3绕所述承载柱41转动,调整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相对于承载柱41的角度。
总之,控制部4上的承载柱41承载着整个舞台反声罩顶板,然后控制部4通过第一电机43控制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绕转轴3转动,完成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收缩和张开,第二电机44控制转轴3绕承载柱41转动,从而达到反声罩顶板安装后调整角度的目的。
还有,所述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远离所述承载柱41的一侧均设置有罩板5,而且所述罩板5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弧形的反声罩面板的反声效果更好,起到更好的声反射效果。
而且,所述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均为铝合金骨架,采用铝合金型材焊接而成,具有质量轻、高刚度的特点,且所述罩板5为纸铝蜂窝板,由铝纸蜂窝芯用专业粘合剂在表面覆盖密度板制成,具备了铝蜂窝板和纸蜂窝板各种的优点,具有重量轻、避免金属颤音、防潮防蛀的特点,由于蜂窝复合板中间被蜂窝芯分隔成众多个封闭空间,阻止了空气的流动,使声波的传播受到阻碍,因此起到了声反射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结构简单,电动折叠设计避免人工翻转,并且可以进行角度调整,采用电动设计,单人即可完成所有环节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并节省了人工成本,质量轻,有效避免金属颤音的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
实施例二,仍如图1至4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的折叠效果更好,稳定程度更高,本实用新型中还具有以下设计:
首先,所述第一架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3转动连接的第一环箍12,所述第二架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3转动连接的第二环箍。方便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与所述转轴3转动连接。
然后,所述承载柱41绕与所述转轴3的连接部转动。方便第二电机44驱动时,可以调整整个装置的角度。
以及,所述第一支撑柱421绕与所述滑套42的连接部转动,且所述第一支撑柱421绕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连接部转动。方便第一支撑柱421与滑套42和第一连接杆11转动连接,方便第一架体1的转动控制。
另外,所述第二支撑柱422绕与所述滑套42的连接部转动,且所述第二支撑柱422绕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1的连接部转动。同样的,方便第二支撑柱422与滑套42和第二连接杆21转动连接,方便第二架体2的转动控制。
而且,所述第一电机43和第二电机44均为伺服电机。
最后,所述滑套4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机43连接的凸起挡块423,方便第一电机43推动滑套42进行位移。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结构简单,电动折叠设计避免人工翻转,并且可以进行角度调整,采用电动设计,单人即可完成所有环节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并节省了人工成本,质量轻,有效避免金属颤音的电动折叠舞台反声罩顶板。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