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间墙外扣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3926发布日期:2020-05-29 12:16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窗间墙外扣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玻璃幕墙系统构件领域,具体地,是一种应用于玻璃幕墙系统的窗间墙条带式复合铝外扣板。



背景技术:

在建筑幕墙立面设计系统中,经常需要使用到铝外扣板、彩釉玻璃、金属板、穿孔金属板等装饰构件用作幕墙窗间墙分隔条带,以优化完善幕墙设计系统,达到立面均衡、协调统一目的。虽然各种材质与做法的窗间墙设计条带已经较为普遍,但铝扣板的种类较少、形式单一,创意不足,设计缺乏推敲。存在诸多立面效果不佳,而且没有形成系统化,无法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小厂家生产装饰效果差的缺点。

现有技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钢结构墙外板安装结构》(公开号:cn207739440u)涉及一种钢结构墙外板安装结构,主要设计要点是,包括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的主钢柱,主钢柱上安装有水平的c型钢,c型钢组成墙面框架,所述c型钢上安装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固定墙外板至c型钢上,墙外板外侧表面为波纹面,平行于波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凹槽和凸起,垂直于波纹方向侧边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与波纹面配合并压在墙外板的波纹面,两个相邻的两个挡水板之间设置有一个压板,压板跨在两个挡水板上并挤压挡水板。本实用新型具有波纹外表面的墙外板拼接处密封性较好的优点。

但是现有技术,结构复杂,不易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窗间墙外扣板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窗间墙外扣板结构,包括:龙骨机构,所述龙骨机构与结构主体及玻璃幕墙竖向杆件连接;扣板本体,所述扣板本体与所述龙骨机构连接;其中所述龙骨机构包括:竖撑主龙骨,所述竖撑主龙骨与所述结构主体及所述玻璃幕墙竖向杆件连接;竖撑次龙骨,所述竖撑次龙骨设置在所述扣板本体的内壁上,所述竖撑主龙骨与所述竖撑次龙骨连接。

优选地,所述竖撑主龙骨通过横向龙骨与所述竖撑次龙骨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横向龙骨上设有连接槽,所述竖撑次龙骨嵌入所述连接槽内。

优选地,所述横向龙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横向龙骨分别设置在所述竖撑主龙骨的顶部及底部。

优选地,所述竖撑主龙骨通过连接单元与所述结构主体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竖撑主龙骨上;连接垫片,所述连接垫片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连接垫片与所述结构主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竖撑主龙骨通过连接座与所述玻璃幕墙竖向杆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玻璃幕墙竖向杆件通过连接片与所述结构主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龙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龙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扣板本体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竖撑次龙骨贴合设置在所述扣板本体的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窗间墙外扣板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结构简单,方便维护。

基于上述结构上的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具备如下优势:除了具有普通幕墙窗间墙分隔条带的使用功能和优点以外,还具有科技感、轻盈感,外观新颖独特,简约大方,符合现代风格建筑设计意向,能够工业化生产、可单元拼装、局部使用或整体使用。并且,本实用新型与建筑物之间,以及各个单体之间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合理回收,维修可更换,能够有效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单元结构平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扣板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竖撑主龙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扣板本体拼接示意图。

图中:

1-结构主体2-玻璃幕墙竖向杆件3-玻璃幕墙

4-竖撑主龙骨5-竖撑次龙骨6-横向龙骨

7-连接槽8-连接杆9-连接垫片

10-连接座11-连接片12-扣板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窗间墙外扣板结构,包括竖撑主龙骨4,竖撑主龙骨4与结构主体1及玻璃幕墙竖向杆件2连接。具体地,竖撑主龙骨4通过连接单元与结构主体1连接;其中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杆8,连接杆8的一端连接在竖撑主龙骨4上,连接垫片9设置在连接杆8的另一端,连接杆8通过连接垫片9与结构主体1连接。竖撑主龙骨4通过连接座10与玻璃幕墙竖向杆件2连接。

竖撑次龙骨5贴合设置在扣板本体12的内壁上,竖撑主龙骨4通过横向龙骨6与竖撑次龙骨5连接。具体地,在横向龙骨6上设有连接槽7,竖撑次龙骨5嵌入连接槽7内。横向龙骨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横向龙骨6分别设置在竖撑主龙骨4的顶部及底部。

玻璃幕墙竖向杆件2通过连接片11与结构主体1连接。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所示,单元式“c”字形铝复合扣板本体12并不只限于以上的复合铝板,也可以采用其他金属板或穿孔金属板。并且,也可以采用穿孔金属板和非穿孔金属板相结合,通过两者不同的组合方式组装成不同形式的窗间墙条带效果。因此,以上采用的单元式“c”字形铝复合扣板本体12只是一个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各部件组装好,再将窗间墙外扣板整体结构通过膨胀螺栓将竖撑主龙骨4与建筑结构主体1的挑梁连接即可,安装方便。另外,根据使用需求,本实用新型可以局部使用,也可以多个单元连接一起整段使用。多个单元连接在一起时,单元式“c”字形铝复合扣板本体12之间用深灰色密封胶填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银白色窗间墙复合铝外扣板除了具有普通铝扣板的使用功能和优点以外,还能够工业化生产、可单元拼装、适用于不同的幕墙立面设计中,外观新颖独特,简约大方,适用范围广泛。并且,本实用新型与建筑主体结构之间,以及各个单体之间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合理回收,维修可更换,能够有效节约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技术:
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窗间墙外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龙骨机构,所述龙骨机构与结构主体及玻璃幕墙竖向杆件连接;

扣板本体,所述扣板本体与所述龙骨机构连接;其中

所述龙骨机构包括:

竖撑主龙骨,所述竖撑主龙骨与所述结构主体及所述玻璃幕墙竖向杆件连接;

竖撑次龙骨,所述竖撑次龙骨设置在所述扣板本体的内壁上,所述竖撑主龙骨与所述竖撑次龙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间墙外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主龙骨通过横向龙骨与所述竖撑次龙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间墙外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向龙骨上设有连接槽,所述竖撑次龙骨嵌入所述连接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窗间墙外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龙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横向龙骨分别设置在所述竖撑主龙骨的顶部及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间墙外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主龙骨通过连接单元与所述结构主体连接;其中

所述连接单元包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竖撑主龙骨上;

连接垫片,所述连接垫片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连接垫片与所述结构主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间墙外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主龙骨通过连接座与所述玻璃幕墙竖向杆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间墙外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幕墙竖向杆件通过连接片与所述结构主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间墙外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龙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扣板本体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间墙外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次龙骨贴合设置在所述扣板本体的内壁上。

10.一种窗间墙外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龙骨机构,所述龙骨机构与结构主体及玻璃幕墙竖向杆件连接;

扣板本体,所述扣板本体与所述龙骨机构连接;其中

所述龙骨机构包括:

竖撑主龙骨,所述竖撑主龙骨与所述结构主体及所述玻璃幕墙竖向杆件连接;

竖撑次龙骨,所述竖撑次龙骨设置在所述扣板本体的内壁上,所述竖撑主龙骨与所述竖撑次龙骨连接;

所述竖撑主龙骨通过横向龙骨与所述竖撑次龙骨连接;

在所述横向龙骨上设有连接槽,所述竖撑次龙骨嵌入所述连接槽内;

所述横向龙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横向龙骨分别设置在所述竖撑主龙骨的顶部及底部;

所述竖撑主龙骨通过连接单元与所述结构主体连接;其中

所述连接单元包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竖撑主龙骨上;

连接垫片,所述连接垫片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连接垫片与所述结构主体连接;

所述竖撑主龙骨通过连接座与所述玻璃幕墙竖向杆件连接;

所述玻璃幕墙竖向杆件通过连接片与所述结构主体连接;

所述龙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龙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扣板本体的两侧;

所述竖撑次龙骨贴合设置在所述扣板本体的内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窗间墙外扣板结构,包括:龙骨机构,龙骨机构与结构主体及玻璃幕墙竖向杆件连接;扣板本体,扣板本体与龙骨机构连接;龙骨机构包括:竖撑主龙骨,竖撑主龙骨与结构主体及玻璃幕墙竖向杆件连接;竖撑次龙骨,竖撑次龙骨设置在扣板本体的内壁上,竖撑主龙骨与竖撑次龙骨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方便维护。基于上述结构上的改进,除了具有普通幕墙窗间墙分隔条带的使用功能和优点以外,还具有科技感、轻盈感,外观新颖独特,简约大方,符合现代风格建筑设计意向,能够工业化生产、可单元拼装、局部使用或整体使用。并且与建筑物之间,以及各个单体之间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合理回收,维修可更换,能够有效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常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0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