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模板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4967发布日期:2020-09-29 09:31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柱模板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用具,具体涉及一种柱模板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柱模板施工时,传统方柱紧固件利用脚手架管及木方固定,所以多采用裁切木方的方式,裁切后过短的木方无法再次循环使用,材料浪费较为严重,对施工成本控制造成很大的影响;新型柱模板紧固装置在这一问题上了有了新的突破,达到了环保施工、文明施工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柱模板紧固装置,拆除便捷,可有效的缩短工期,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柱模板紧固装置,包括两个一号连板和两个二号连板,每个所述一号连板的一端部对应一个二号连板一端部之间铰接,所述一号连板的自由端设有数个凸块,所述二号连板的自由端设有数组与凸块卡接配合的卡孔,所述凸块螺接在一号连板上。

上述模板紧固装置,所述凸块的截面呈一阶的台阶,所述凸块紧靠一号连板的那侧为小尺寸端。

上述模板紧固装置,所述凸块呈四棱锥台且其锥面的锥度不大于30°。

上述模板紧固装置,所述一号连板和二号连板的厚度为35~50mm,所述凸块的厚度比一号连板或二号连板的厚度大10~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不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能够节省大量的架管及木方,进一步节省材料成本和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台阶式凸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棱锥式凸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一号连板、2为二号连板、11为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柱模板紧固装置,包括两个一号连板1和两个二号连板2,每个所述一号连板1的一端部对应一个二号连板2一端部之间铰接,所述一号连板1的自由端设有数个凸块11,所述二号连板2的自由端设有数组与凸块11卡接配合的卡孔,所述凸块11螺接在一号连板1上。结合图1,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六个卡孔和一排3个凸块11,为了方便使用,根据现象需要,可以再安装一排凸块11,十分方便。

上述模板紧固装置,所述凸块11的截面呈一阶的台阶,所述凸块11紧靠一号连板1的那侧为小尺寸端。使用时,两组连板其实呈上下交叉叠加装配的,即一号连板1和二号连板2始终是一个在上、另一个在下,为了保证凸块11卡接时错位,将其设计为台阶状,避免凸块11在水平面上受力过大导致变形。

参考图3,另外一种结构为所述凸块11呈四棱锥台且其锥面的锥度不大于30°。使用时凸块11过盈装配在卡孔内,十分方便。

上述模板紧固装置,所述一号连板1和二号连板2的厚度为35~50mm,所述凸块11的厚度比一号连板1或二号连板2的厚度大10~20mm。



技术特征:

1.一种柱模板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一号连板(1)和两个二号连板(2),每个所述一号连板(1)的一端部对应一个二号连板(2)一端部之间铰接,所述一号连板(1)的自由端设有数个凸块(11),所述二号连板(2)的自由端设有数组与凸块(11)卡接配合的卡孔,所述凸块(11)螺接在一号连板(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模板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1)的截面呈一阶的台阶,所述凸块(11)紧靠一号连板(1)的那侧为小尺寸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模板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1)呈四棱锥台且其锥面的锥度不大于3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柱模板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连板(1)和二号连板(2)的厚度为35~50mm,所述凸块(11)的厚度比一号连板(1)或二号连板(2)的厚度大10~2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用具,具体是一种柱模板紧固装置,包括两个一号连板和两个二号连板,每个所述一号连板的一端部对应一个二号连板一端部之间铰接,所述一号连板的自由端设有数个凸块,所述二号连板的自由端设有数组与凸块卡接配合的卡孔,所述凸块螺接在一号连板上。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不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能够节省大量的架管及木方,进一步节省材料成本和施工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王发涛;李涛;孙磊;赵学坤;马传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