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8206发布日期:2020-10-17 00:5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基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围护建筑基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基座。



背景技术:

在建设户外广告、板房建筑、花圃围护、道路围护、工地围护等设施时,需要将立柱或板材竖直固定设置,目前大多采用预制水泥基座或水箱基座用于安装立柱和板材。预制的水泥基座重量大,运输和安装均不方便,还会额外产生建筑废渣;水箱基座则需要灌装满水体才能实现稳定,在运输、施工现场容易破损使得水体流失,进而使水箱基座丧失稳定性,造成建筑、围护安装不稳定,安全风险较高,特别是塑胶水箱上用于安装立柱的竖直孔刚性往往不强,水体又无法给予立柱更多的夹紧力,容易造成立柱倾斜等缺陷。并且,无论预制水泥基座还是水箱基座,均是多个独立设置,安装时需要不断调整对齐,否则基座之间就会参差不齐,导致板材安装困难,安装后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基座,能够快捷对齐安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基座,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中空箱体,所述箱体包括顶盖、侧围和底盖,所述箱体的顶面具有用于插装立柱的插孔,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夹持立柱或上部承载物的夹持管,所述夹持管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筋用于固接所述夹持管,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凸条,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凸条相匹配的凹位用于与另一基座上的凸条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筋为4~8条,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四面内侧壁与所述夹持管之间,所述箱体的每面内侧壁与所述夹持管之间分别设置有1~2条连接筋,当所述箱体的某面内侧壁与所述夹持管之间的连接筋设置为2条时所述连接筋呈上下分布。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面具有墙板插槽,所述墙板插槽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左、右两侧,所述墙板插槽的两端贯穿所述插孔和所述箱体的左、右侧壁。

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面具有管线凹槽,所述管线凹槽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前、后两侧,所述管线凹槽的两端贯穿所述箱体的左、右侧壁。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后侧壁分别具有运输插槽,所述运输插槽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箱体的左、右侧壁。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后外侧壁分别固接有安装脚,所述安装脚上分别具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箱体前侧壁和/或后侧壁分别具有标牌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具有若干管线通孔。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面设置有第一、第二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箱体的左、右侧壁,所述第一、第二安装槽用于与铺设于地面的安装条卡装。

优选的,所述顶盖、侧围和底盖为一体成型或由上而下依次叠装的结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箱体装载废土渣实现基座的稳定功能,并通过在箱体底部设置第一、第二安装槽用于安装,安装时多个箱体底面的安装槽分别套装于同一地面凸条上,使得箱体安装更加整齐,地面凸条采用常见的角铁放置于地面上即可,当地面凸条放置于起伏路面时,箱体由于地面凸条的托起依然能实现平整安装,不会因路面起伏而起伏;

通过在箱体的左、右侧壁分别设置凸条和凹位,多个箱体依次相连时,前一箱体的凸条卡装于后一箱体的凹位内,使得连接更牢固,并能自动对齐;

通过在箱体前、后侧壁设置分别设置第一、第二运输插槽,用于叉车插入运输或绳套套住吊运;

通过的在箱体前侧壁或后侧壁设置标牌安装孔,使得商家的商标或广告牌可以螺钉拧紧于标牌安装孔内,实现宣传效果;

通过设置侧围和底盖构成箱体,因此在箱体解除安装时,只需解除底盖与侧围的连接,并提起侧围,就可将箱体内的废土渣倾倒出来,而不必将箱体整个倾倒,操作更快捷、安全;

通过在箱体顶面设置顶盖,并在顶盖设置管线凹槽用于放置水管电线等,当基座上安装喷淋装置、电子屏幕广告、灯柱等装置时,走线可以更加美观、方便、有序和安全;

通过在箱体侧壁设置管线通孔,使得水管、电线可以穿过箱体进行设置,满足多种走线需求,并能实现隐藏式走线;

通过设置墙板插槽,当板材插装于两根立柱之间时,板材的下端可以插入墙板插槽内,使得板材与底座之间封闭更紧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围墙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围栏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线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图1-图5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照图1-2所示,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基座,包括用于充填加重物的中空箱体,箱体包括顶盖3、侧围1和底盖2,顶盖3、侧围1和底盖2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为三者互相叠装的结构,本实施例优选为三者互相叠装的结构:侧围1具有顶面开口和底面开口,底盖2盖设于侧围1的底面开口,顶盖3盖设于侧围1的顶面开口。侧围1和底盖2构成空腔用于充填砂石、水、水泥或建筑废料等加重物,使箱体稳重足以充当基座。

侧围1内固接有夹持管11,用于插装立柱,夹持管11的外侧壁与连接筋111的一端固接,连接筋111的另一端与侧围1的内侧壁固接,从而将夹持管11固接于侧围1内。夹持管11内侧壁上设置有不同厚度和形状的垫块用于调节夹持管11内的截面积的形状和大小,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立柱。

连接筋111为4~8条,分别设置于箱体的四面内侧壁与夹持管11之间,箱体的每面内侧壁与夹持管11之间分别设置有1~2条连接筋111,当箱体的某面内侧壁与夹持管11之间的连接筋111设置为2条时连接筋111呈上下分布。

侧围1的前侧壁下端分别固接有第一、第二前安装脚17a、17b,第一、第二前安装脚17a、17b上分别具有第一、第二前安装孔,侧围1的后侧壁下端分别固接有与第一、第二前安装脚17a、17b结构对称的第一、第二后安装脚,第一、第二后安装脚上分别具有第一、第二后安装孔171、172。螺钉穿过第一、第二后安装孔171、172并拧紧于底盖2上,从而将底盖2固接于侧围1的下端,螺钉还可采用长螺钉并拧紧于地面上,从而使侧围1压紧底盖2并固接于地面上。

底盖2底面具有平行设置且贯穿底盖2左、右侧壁的第一、第二安装槽21、22,侧围1上具有第一、第二缺口16a、16b与第一、第二安装槽21、22对正,确保第一、第二安装槽21、22两端贯通。安装时,在地面放置一对长条形的角铁,第一、第二安装槽21、22分别插装于角铁上,多个箱体可安装于同一对角铁上,使得安装更加整齐,当长条形的角铁放置于起伏路面时,长条形的角铁依靠自身强度维持平直,在地面低洼处箱体由角铁的托起,从而与位于其它位置的箱体的高度保持一致,实现平整安装,箱体之间不会因路面起伏而起伏。

侧围1左侧壁具有凹位12,侧围1的右侧壁具有凸条13,多个箱体依次相连时,前一箱体的凸条13卡装于后一箱体的凹位12内,使得连接更牢固,并能自动对齐。

侧围1的前、后侧壁分别具有平行设置且贯穿侧围1左、右侧壁的第一、第二运输插槽14、15,供绳套套入后吊装或叉车插入后进行运输。

侧围1的前、后侧壁分别具有标牌安装孔19,商家的商标、广告牌设置于侧围的前、后侧壁并通过螺钉拧紧于标牌安装孔19处。

侧围1的左、右侧壁分别具有若干管线通孔18,管线通孔18使得水管、电线可以穿过侧围1进入基座内部进行设置,实现隐藏走线,更加美观、牢固。

侧围1的侧壁优选采用反光材质或粘贴反光贴纸。

顶盖3上具有对正夹持管11的插孔31,顶盖3上开设有若干前后贯穿或左右贯穿的管线凹槽32,本实施例的管线凹槽32优选为左右贯穿。顶盖3顶面可放置太阳能发电板进行发电,则此时太阳能发电板底面的线路可通过管线凹槽32方便地进行走线。

顶盖3于插孔3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墙板插槽33,当板材插装于两根立柱之间时,板材的下端可以插入墙板插槽内,使得板材与底座之间封闭更紧密。

夹持管11底面封闭,且夹持管11的底面与底盖2之间留有间距,底盖2上具有支撑筋23用于支撑夹持管11的底面,使得箱体下部的空间更大,可以填充更多渣土,使得箱体重心更低更稳定。

参照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多个基座依次排列、首尾相连,前一基座的凸条13插入后一基座的凹位12中实现快速对齐连接,立柱4的底端穿过顶盖3上的插孔31插装于夹持管11内实现固定站立,立柱4的侧壁具有墙板滑槽,相邻两根立柱4之间滑动插装有墙板5,墙板5的两端分别滑动插装于相邻两根立柱4上的墙板滑槽中,最低一块墙板5的底部插装于基座顶面的墙板插槽33中。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墙板5可替换为广告板、屏幕等;也可只插装立柱4而不插装墙板5,并在外部覆透光保温膜或透光保温板等构成温室;

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还可插装高度较矮的立柱4和高度较矮的墙板5直接作为低矮围护使用,构成花圃围护、交通隔离栏等。

参照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线6埋设于管线凹槽32内实现隐藏走线,或者通过管线通孔18穿设于基座内部,管线6为电线或水管等。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