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绿色建筑支撑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5113发布日期:2020-08-21 15:0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绿色建筑支撑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绿色建筑支撑平台。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色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利用各种支撑平台,从而方便对绿色建筑进行支撑,且在建筑的不同位置往往需要利用不同的建筑支撑平台,而一般在室内进行建筑施工往往需要临时搭建支撑平台,但是室内施工用的支撑平台存在以下问题:现有室内施工用的支撑平台往往灵活性太差,从而导致施工平台使用不方便,不便于根据使用需求对施工平台进行移动,且现有的室内支撑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差,容易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绿色建筑支撑平台,旨在改善现有室内施工用的支撑平台往往灵活性太差,从而导致施工平台使用不方便,不便于根据使用需求对施工平台进行移动,且现有的室内支撑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差,容易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意外。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绿色建筑支撑平台,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一侧插接有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支撑杆内设有升降电动推杆,第二底座上表面中部设有电控箱,第一底座顶端设有第一顶台,且第二底座顶端设有第二顶台,第一顶台和第二顶台之间插接在一起,第一顶台朝向外部的一侧中部铰接有爬梯,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朝向外部的一侧靠近两端的位置均设有支撑脚;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便于相互配合,进而方便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对整个支撑台进行支撑,进而方便支撑台的稳定,同时也便于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配合下便于整个支撑台的稳定,伸缩电动推杆便于对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方便对使得整个支撑台的尺寸进行变换,便于根据使用需求对支撑台进行调节,电控箱便于控制整个支撑台的驱动装置,从而方便对支撑台进行调节,且支撑台为蓄电结构,以便于整个支撑台的灵活使用,第一顶台和第二顶台便于相互配合,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站立在支撑台顶端进行工作,同时第一顶台和第二顶台插接在一起可以配合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的距离变换进行改变,进而方便整个支撑台的尺寸变换,爬梯便于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爬梯攀爬至支撑台顶端,便于支撑台的使用,且爬梯和第一顶台之间铰接在一起的目的是便于爬梯在使用时可以倾斜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攀爬至工作台顶端,支撑脚便于在不需要支撑台移动的时候将支撑台的万向轮支撑离地面,进而方便支撑台能够稳定的站立,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安全的进行施工。

优选的,第一顶台和第二顶台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

第一顶台设置有高度测量仪、风力测试仪、计时器和温湿度测试仪。

优选的,第二顶台上设置有喷水管,育苗床、微摄像头和长势分析仪,微摄像头拍摄设定高度的育苗床内的种苗在设定时间内长势,长势分析仪分析并记录种苗的生长数据;

当完成设定高度的生长数据记录后,升降电动推杆30升高设定的高度,再次进行种苗的生长数据的分析和记录。

微摄像头持续的拍摄种苗生长的照片,长势分析仪通过分析和对比种苗在不同时间段、不同时期的照片,判断种苗的生长情况,获取种苗的生长参数,在施工过程获取到建筑物的不同高度对于绿植的生长影响情况,为后期的绿色建筑的植物覆盖提供重要的参数。

优选的,第二顶台上设置有光照模拟器,在设定的高度处,通过光照模拟器模拟建筑施工完成后该处的光照条件,获得设定的光照条件,在设定的光照条件下,通过微摄像头拍摄设定高度的育苗床内的种苗在设定时间内长势。

光照模拟器可以根据要求设定模拟出需要的光照条件,为后期的灯光设计提供参考。

进一步的,第一底座地面远离第二底座的两个边角处均设有万向轮,且第一底座朝向第二底座的一面靠近顶端和底端的位置均设有插板,底座上表面远离第二底座的一侧两个边角处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插口;万向轮便于第一底座配合第二底座,从而方便整个支撑台的移动,便于整个支撑台的使用,插板便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插接在一起,从而方便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配合使用,同时两个插板可以从上下两个方向对伸缩电动推杆进行保护,支撑杆便于配合第一顶台,插口便于第一顶台和支撑杆插接在一起,进而方便第一底座和第一顶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第一底座朝向外部的一侧底部两端均设有一对耳板,且耳板正上方均设有一对连接头,第一底座朝向第二底座的一面对齐伸缩电动推杆的位置设有连接槽,支撑杆内侧设有升降电动推杆;耳板便于第一底座和支撑架连接在一起,从而方便支撑架对整个支撑台进行支撑,连接头便于第一底座和液压缸连接在一起,从而方便在液压缸的驱使下能够使得支撑脚将支撑台稳定支撑起来,连接槽便于配合伸缩电动推杆使用,便于伸缩电动推杆稳定的通过螺栓和第一底座连接,支撑杆内部的升降电动推杆便于在需要对支撑台升高时能够驱使支撑台升高,便于支撑台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第二底座对齐插板的位置设有连接口,且第二底座对齐伸缩电动推杆的位置设有连接槽,第二底座其余位置的结构均与第一底座相同,伸缩电动推杆两端均设有连接板;连接口便于第二底座配合第一底座的插板,从而方便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相互插接在一起,连接槽便于第二底座和伸缩电动推杆连接,便于伸缩电动推杆的稳定安装和使用,第二底座其余位置的结构均与第一底座相同的目的是便于第二底座配合第二顶台使用,进而方便第二顶台能够稳定的和第二底座连接在一起,连接板便于伸缩电动推杆和第一底座以及第二底座连接在一起,便于伸缩电动推杆的安装和使用。

进一步的,第一顶台对齐支撑杆的位置设有插杆,且插杆和插口相匹配,插杆底端和升降电动推杆输出端连接在一起,第一顶台朝向第二顶台的一面设有导向板;插杆便于第一顶台和第一底座插接在一起,从而方便第一顶台配合第一底座使用,插杆和插口相匹配是便于插杆能够顺利插入插口内部,从而方便插杆和升降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导向板便于第一顶台和第二顶台插接在一起,进而方便第一顶台和第二顶台的使用。

进一步的,第一顶台上表面边缘除靠近第二顶台的一侧外其余三面均设有边栏,且第一顶台朝向外部的一侧边栏中部设有进出口,边栏朝向第二顶台的一面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导向杆;边栏便于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从而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容易从支撑台上摔落,便于提高支撑台的安全性,进出口便于和爬梯连接,从而方便通过爬梯便于工作人员攀爬至支撑台顶端,导向杆便于第一顶台和第二顶台进行插接在一起,从而方便第一顶台和第二顶台的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第二顶台对齐导向板的位置设有导向口,且第二顶台上表面边缘处除靠近第一顶台的一侧其余三侧均设有边栏,且边栏对齐导向杆的位置设有导向槽,第一顶台底面对齐第二底座的支撑杆的位置设有插杆;导向口便于第二顶台配合导向板使用,从而方便第一顶台和第二顶台之间插接在一起,边栏便于配合第一顶台的边栏,从而起到对工作人员保护的目的,导向槽便于第二顶台的边栏配合导向杆使用,插杆便于第二顶台配合第二底座使用。

进一步的,爬梯内侧由上到下设有若干横杆,且爬梯底端插接有伸缩腿,伸缩腿底端设有底脚,爬梯两侧靠近底端的位置设有压紧螺栓;横杆便于工作人员网上攀爬,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登上支撑台,伸缩腿便于将爬梯拉出,使得爬梯倾斜起来,进而方便工作人员攀爬,底脚便于支撑腿稳定的支撑在地面上,从而方便整个支撑台的稳定,压紧螺栓便于将伸缩腿伸出的长度进行固定,便于爬梯整体足够的稳定。

进一步的,支撑脚包括连接杆、底板、液压缸和连接销,连接杆一端通过连接销连接有底板,另一端和耳板转动连接在一起,连接杆上表面通过连接销连接有液压缸,液压缸顶端和连接头连接在一起;连接杆便于和底板连接,从而方便在液压缸的支撑下将连接杆以及底板向下压,从而方便将支撑台稳定的支撑起来,底板便于支撑在地面上,从而方便使得整个支撑台的稳定,液压缸便于根据使用需求将支撑脚向下支撑,便于支撑脚将整个支撑台稳定支撑起来,连接销便于支撑脚的各个部件转动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连接杆上表面两侧对称设有转接板,且底板上表面两侧设有耳板,液压缸对齐两个转接板之间的位置设有转动接头,且液压缸顶端设有插头;转接板便于连接杆和液压缸转动连接,从而方便液压缸的使用,耳板便于底板和连接杆转动连接在一起,转动接头便于液压缸配合转接板使用,便于液压缸的安装和拆卸,插头便于液压缸顶端和连接头转动连接在一起。

使用时根据使用需求通过电控箱控制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的伸缩电动推杆,使得伸缩电动推杆伸缩,从而方便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的距离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同时第一顶台和第二顶台之间也会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得整个工作台的面积发生变化,便于整个工作台的使用满足使用需求,之后控制支撑杆内部的升降电动推杆伸缩,从而使得支撑杆的高度进行调节在指定高度,之后将支撑台推动至指定位置后驱动液压缸,使得液压缸将支撑脚向下推动,从而在支撑脚的支撑下将万向轮支撑离底面,从而使得支撑台足够的稳定,之后转动爬梯,然后拉出伸缩腿,使得爬梯倾斜一定角度后拧紧压紧螺栓,之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爬梯攀爬至支撑台顶面,便于工作人员安全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建筑施工平台的结构进行改良和优化,使得建筑施工平台方便根据使用需求进行移动,同时也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工作台面进行尺寸变换,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工具不同的使用需求对建筑施工平台进行尺寸更改和变换,且这种施工支撑平台使用安全性能高,能够有效的减小意外的发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支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升降电动推杆和伸缩电动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顶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顶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底座;11-万向轮;12-支撑杆;121-插口;13-插板;14-耳板;15-连接头;2-第二底座;21-连接槽;22-连接口;30-升降电动推杆;31-连接板;32-伸缩电动推杆;4-电控箱;5-第一顶台;51-插杆;52-导向板;53-边栏;54-导向杆;55-进出口;6-第二顶台;61-导向口;62-导向槽;7-爬梯;71-横杆;72-伸缩腿;721-底脚;73-压紧螺栓;8-支撑脚;81-连接杆;811-转接板;82-底板;83-液压缸;831-插头;832-转动接头;84-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绿色建筑支撑平台,包括第一底座1,第一底座1一侧插接有第二底座2,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的支撑杆内设有升降电动推杆30,第二底座2上表面中部设有电控箱4,第一底座1顶端设有第一顶台5,且第二底座2顶端设有第二顶台6,第一顶台5和第二顶台6之间插接在一起,第一顶台5朝向外部的一侧中部铰接有爬梯7,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朝向外部的一侧靠近两端的位置均设有支撑脚8;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便于相互配合,进而方便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对整个支撑台进行支撑,进而方便支撑台的稳定,同时也便于在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的配合下便于整个支撑台的稳定,伸缩电动推杆32便于对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方便对使得整个支撑台的尺寸进行变换,便于根据使用需求对支撑台进行调节,电控箱4便于控制整个支撑台的驱动装置,从而方便对支撑台进行调节,且支撑台为蓄电结构,以便于整个支撑台的灵活使用,第一顶台5和第二顶台6便于相互配合,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站立在支撑台顶端进行工作,同时第一顶台5和第二顶台6插接在一起可以配合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之间的距离变换进行改变,进而方便整个支撑台的尺寸变换,爬梯7便于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爬梯7攀爬至支撑台顶端,便于支撑台的使用,且爬梯7和第一顶台5之间铰接在一起的目的是便于爬梯7在使用时可以倾斜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攀爬至工作台顶端,支撑脚8便于在不需要支撑台移动的时候将支撑台的万向轮11支撑离地面,进而方便支撑台能够稳定的站立,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安全的进行施工;这种结构使得建筑施工平台方便根据使用需求进行移动,同时也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工作台面进行尺寸变换,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工具不同的使用需求对建筑施工平台进行尺寸更改和变换,且这种施工支撑平台使用安全性能高,能够有效的减小意外的发生的概率。

参照图2所示:第一底座1地面远离第二底座2的两个边角处均设有万向轮11,且第一底座1朝向第二底座2的一面靠近顶端和底端的位置均设有插板13,底座上表面远离第二底座2的一侧两个边角处设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顶端插口121;万向轮11便于第一底座1配合第二底座2,从而方便整个支撑台的移动,便于整个支撑台的使用,插板13便于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插接在一起,从而方便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的配合使用,同时两个插板13可以从上下两个方向对升降电动推杆30进行保护,支撑杆12便于配合第一顶台5,插口121便于第一顶台5和支撑杆12插接在一起,进而方便第一底座1和第一顶台5连接在一起;第一底座1朝向外部的一侧底部两端均设有一对耳板14,且耳板14正上方均设有一对连接头15,第一底座1朝向第二底座2的一面对齐伸缩电动推杆32的位置设有连接槽21,支撑杆12内侧设有升降电动推杆30;耳板14便于第一底座1和支撑架连接在一起,从而方便支撑架对整个支撑台进行支撑,连接头15便于第一底座1和液压缸83连接在一起,从而方便在液压缸83的驱使下能够使得支撑脚8将支撑台稳定支撑起来,连接槽21便于配合伸缩电动推杆32使用,便于伸缩电动推杆32能够稳定的通过螺栓和第一底座1连接,支撑杆12内部的升降电动推杆30便于在需要对支撑台升高时能够驱使支撑台升高,便于支撑台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

参照图3和图4所示:第二底座2对齐插板13的位置设有连接口22,且第二底座2对齐伸缩电动推杆32的位置设有连接槽21,第二底座2其余位置的结构均与第一底座1相同,伸缩电动推杆32两端均设有连接板31;连接口22便于第二底座2配合第一底座1的插板13,从而方便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相互插接在一起,连接槽21便于第二底座2和伸缩电动推杆32连接,便于伸缩电动推杆32的稳定安装和使用,第二底座2其余位置的结构均与第一底座1相同的目的是便于第二底座2配合第二顶台6使用,进而方便第二顶台6能够稳定的和第二底座2连接在一起,连接板31便于伸缩电动推杆32和第一底座1以及第二底座2连接在一起,便于伸缩电动推杆32的安装和使用。

参照图5所示:第一顶台5对齐支撑杆12的位置设有插杆51,且插杆51和插口121相匹配,插杆51底端和升降电动推杆3输出端连接在一起,第一顶台5朝向第二顶台6的一面设有导向板52;插杆51便于第一顶台5和第一底座1插接在一起,从而方便第一顶台5配合第一底座1使用,插杆51和插口121相匹配是便于插杆51能够顺利插入插口121内部,从而方便插杆51和升降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导向板52便于第一顶台5和第二顶台6插接在一起,进而方便第一顶台5和第二顶台6的使用;第一顶台5上表面边缘除靠近第二顶台6的一侧外其余三面均设有边栏53,且第一顶台5朝向外部的一侧边栏53中部设有进出口55,边栏53朝向第二顶台6的一面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导向杆54;边栏53便于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从而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容易从支撑台上摔落,便于提高支撑台的安全性,进出口55便于和爬梯7连接,从而方便通过爬梯7便于工作人员攀爬至支撑台顶端,导向杆54便于第一顶台5和第二顶台6进行插接在一起,从而方便第一顶台5和第二顶台6的配合使用。

参照图6所示:第二顶台6对齐导向板52的位置设有导向口61,且第二顶台6上表面边缘处除靠近第一顶台5的一侧其余三侧均设有边栏53,且边栏53对齐导向杆54的位置设有导向槽62,第一顶台5底面对齐第二底座2的支撑杆12的位置设有插杆51;导向口61便于第二顶台6配合导向板52使用,从而方便第一顶台5和第二顶台6之间插接在一起,边栏53便于配合第一顶台5的边栏53,从而起到对工作人员保护的目的,导向槽62便于第二顶台6的边栏53配合导向杆54使用,插杆51便于第二顶台6配合第二底座2使用。

参照图7所示:爬梯7内侧由上到下设有若干横杆71,且爬梯7底端插接有伸缩腿72,伸缩腿72底端设有底脚721,爬梯7两侧靠近底端的位置设有压紧螺栓73;横杆71便于工作人员网上攀爬,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登上支撑台,伸缩腿72便于将爬梯7拉出,使得爬梯7倾斜起来,进而方便工作人员攀爬,底脚721便于支撑腿稳定的支撑在地面上,从而方便整个支撑台的稳定,压紧螺栓73便于将伸缩腿72伸出的长度进行固定,便于爬梯7整体足够的稳定。

参照图8所示:支撑脚8包括连接杆81、底板82、液压缸83和连接销84,连接杆81一端通过连接销84连接有底板82,另一端和耳板14转动连接在一起,连接杆81上表面通过连接销84连接有液压缸83,液压缸83顶端和连接头15连接在一起;连接杆81便于和底板82连接,从而方便在液压缸83的支撑下将连接杆81以及底板82向下压,从而方便将支撑台稳定的支撑起来,底板82便于支撑在地面上,从而方便使得整个支撑台的稳定,液压缸83便于根据使用需求将支撑脚8向下支撑,便于支撑脚8将整个支撑台稳定支撑起来,连接销84便于支撑脚8的各个部件转动连接在一起;连接杆81上表面两侧对称设有转接板811,且底板82上表面两侧设有耳板14,液压缸83对齐两个转接板811之间的位置设有转动接头832,且液压缸83顶端设有插头831;转接板811便于连接杆81和液压缸83转动连接,从而方便液压缸83的使用,耳板14便于底板82和连接杆81转动连接在一起,转动接头832便于液压缸83配合转接板811使用,便于液压缸83的安装和拆卸,插头831便于液压缸83顶端和连接头15转动连接在一起。

使用方法:使用时根据使用需求通过电控箱4控制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之间的伸缩电动推杆32,使得伸缩电动推杆32伸缩,从而方便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之间的距离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同时第一顶台5和第二顶台6之间也会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得整个工作台的面积发生变化,便于整个工作台的使用满足使用需求,之后控制支撑杆12内部的升降电动推杆30伸缩,从而使得支撑杆12的高度进行调节在指定高度,之后将支撑台推动至指定位置后驱动液压缸83,使得液压缸83将支撑脚8向下推动,从而在支撑脚8的支撑下将万向轮11支撑离底面,从而使得支撑台足够的稳定,之后转动爬梯7,然后拉出伸缩腿72,使得爬梯7倾斜一定角度后拧紧压紧螺栓73,之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爬梯7攀爬至支撑台顶面,便于工作人员安全作业。

本实施例中,第一顶台5和第二顶台6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

第一顶台5设置有高度测量仪、风力测试仪、计时器和温湿度测试仪。

本实施例中,第二顶台6上设置有喷水管,育苗床、微摄像头和长势分析仪,微摄像头拍摄设定高度的育苗床内的种苗在设定时间内长势,长势分析仪分析并记录种苗的生长数据;

当完成设定高度的生长数据记录后,升降电动推杆30升高设定的高度,再次进行种苗的生长数据的分析和记录。

本实施例中,第二顶台6上设置有光照模拟器,在设定的高度处,通过光照模拟器模拟建筑施工完成后该处的光照条件,获得设定的光照条件,在设定的光照条件下,通过微摄像头拍摄设定高度的育苗床内的种苗在设定时间内长势。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