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冰池的防水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9527发布日期:2020-11-13 12:50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冰池的防水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保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蓄冰池的防水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蓄冰池是冰蓄冷空调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冰蓄冷空调是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制冰储存在蓄冰装置中,白天融冰将所储存冷量释放出来,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及空调系统装机容量,而蓄冰池就是冰蓄冷储存装置。为防止能量损失,因此蓄冰池必须有良好的保温及防水性能。

现有的蓄冰池在池底和墙面铺装挤塑板和玻璃钢,实现蓄冰池的保温和防水。但是挤塑板拼装后存在缝隙,整体性较差,影响保温效果;玻璃钢的材质硬且脆,蓄冰池内温度变化较大,玻璃钢热胀冷缩后存在碎裂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冰池的防水保温结构,采用发泡聚氨酯保温层与喷涂聚脲复合防水层相结合,提高了蓄冰槽的防水和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蓄冰池的防水保温结构,包括设置在墙体和地面上的发泡聚氨酯保温层和聚脲复合防水层;

所述发泡聚氨酯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地面的表面,所述聚脲复合防水层位于所述发泡聚氨酯保温层的上方,且所述发泡聚氨酯保温层与所述聚脲复合防水层之间夹设有承压层;

所述发泡聚氨酯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墙体的表面,所述聚脲复合防水层位于所述发泡聚氨酯保温层远离所述墙体的一侧,且所述发泡聚氨酯保温层与所述聚脲复合防水层之间夹设有找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面和墙体的表面设有发泡聚氨酯保温层,保证其保温和防水性能;地面上位于发泡聚氨酯保温层的表面设有承压层,墙体上位于发泡聚氨酯保温层的表面设有找平层,有利于聚脲复合防水层的喷涂且保证其施工质量;在找平层和承压层的表面喷涂有聚脲复合防水层,保证聚脲复合防水层的防水密实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压层由c25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防水保温结构的结构强度,有利于聚脲复合防水层的喷涂,和保温层共同承受机组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找平层由抗裂砂浆浇筑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裂砂浆密实、强度高,保证找平层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找平层的平整度为2-3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聚脲复合防水层的喷涂且保证其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泡聚氨酯保温层的厚度为5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其保温和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脲复合防水层的厚度不低于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聚脲复合防水层的防水密实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面上位于所述聚脲复合防水层的表面设置有隔离层;

所述隔离层由塑料薄膜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保护聚脲复合防水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层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垫层;

所述保护垫层由c20细石混凝土浇筑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地面和墙体的表面设有发泡聚氨酯保温层,保证其保温和防水性能。

2.地面上位于发泡聚氨酯保温层的表面设有承压层,墙体上位于发泡聚氨酯保温层的表面设有找平层,有利于聚脲复合防水层的喷涂且保证其防水性能。

3.在找平层和承压层的表面喷涂有聚脲复合防水层,保证聚脲复合防水层的防水密实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蓄冰池的防水保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面;2、发泡聚氨酯保温层;3、承压层;4、聚脲复合防水层;5、隔离层;6、保护垫层;7、墙体;8、找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冰池的防水保温结构,采用发泡聚氨酯保温层2与喷涂聚脲复合防水层4相结合,提高了蓄冰槽的防水和保温效果。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蓄冰池的防水保温结构,安装在蓄冰池的地面1和墙体7上,且在地面1和墙体7的转角处用混凝土砂浆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不小于50mm。在地面1和墙体7的表面设有发泡聚氨酯保温层2,发泡聚氨酯保温层2的原料由聚醚和异氰酸酯按1:1配比而成。这里,发泡聚氨酯保温层2施工时,先在地面1上喷涂直至墙体7上高500mm处,再在墙体7上喷涂,喷涂后表面均为密实、平整,无漏喷、空鼓、开裂翘边、收头不严等现象,保证发泡聚氨酯保温层2的连续性和整体性,避免产生施工缝,有利于提高保温效果;发泡聚氨酯保温层2的喷涂厚度应严格为50mm,允许偏差为5mm,保证其保温和防水性能。

参照图1,地面1上位于发泡聚氨酯保温层2的表面设有承压层3,承压层3由c25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钢筋的规格为直径为ф12@200mm,双向双层设置,承压层的厚度为120mm,提高了防水保温结构的结构强度,且承压层3的表面平整度为2-3mm,有利于聚脲复合防水层4的喷涂,和保温层共同承受机组的压力。墙体7上位于发泡聚氨酯保温层2的表面设有8mm厚的找平层8,由抗裂砂浆浇筑而成,其内设有双层玻璃纤维网格布,保证其强度不低于c20,表面平整度为2-3mm,有利于聚脲复合防水层4的喷涂且保证其防水性能。

参照图1,在找平层8和承压层3的表面喷涂有聚脲复合防水层4,由异氰酸脂与端氨基化合物组分通过专用喷涂设备快速混合反应形成的弹性涂层,表面平整、无流挂、无针孔、无起泡、无空鼓、无开裂、无异物混入,且其厚度不低于2mm,保证聚脲复合防水层4的防水密实性。这里,聚脲复合防水层4施工时,先在喷涂范围薄喷一遍,施工聚脲涂层时,下一道要覆盖上一道的50%,同时下一道与上一道的喷涂方向要垂直,直至喷涂达到设计厚度,最后对感观厚度小的区域补充喷涂,确保涂层均匀;每道连续喷涂完成,两次施工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2h,施工6-24h内应施工上层聚脲,确保有充分的活性基团与上层反应,如施工间隔期超过2d,应重涂搭接剂,再施工聚脲,以保证层间附着力。

参照图1,地面1上位于聚脲复合防水层4的表面设置有隔离层5,隔离层5的厚度为0.4mm,由塑料薄膜制成,起到保护聚脲复合防水层4的效果。隔离层5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垫层6,保护垫层6的厚度为50mm,由c20细石混凝土浇筑而成,内设单层钢丝网片,钢丝网片的规格为ф4@150mm,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蓄冰池的防水保温结构,其主要工艺流程为:地面清理→地面发泡聚氨酯保温层施工→承压层施工→搭设墙体施工操作架→墙体发泡聚氨酯保温层施工→墙体找平层施工→墙体聚脲复合防水层施工→拆除操作架→地面聚脲复合防水层施工→地面隔离层施工→地面保护垫层施工→蓄水试验。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地面和墙体的表面设有发泡聚氨酯保温层,保证其保温和防水性能;地面上位于发泡聚氨酯保温层的表面设有承压层,墙体上位于发泡聚氨酯保温层的表面设有找平层,有利于聚脲复合防水层的喷涂且保证其防水性能;在找平层和承压层的表面喷涂有聚脲复合防水层,保证聚脲复合防水层的防水密实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