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升降脚手架上吊点桁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9009发布日期:2020-11-13 12:48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附着升降脚手架上吊点桁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上吊点桁架结构。



背景技术: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一种安装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外立面上使用的建筑施工用具,主要作用是是为施工人员提供作业平台和临边防护;由于脚手架架体的着力点均在建筑结构上,且能够沿建筑物或构筑物立面上升或下降,无需从底部到顶部全部搭设架体,因此更加适于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

但正是其着力点均在建筑结构上,因此其在使用时对稳定性要求更高,尤其是架体在上升、下降过程中更是如此,目前同类的升降脚手架结构上普遍针对架体防倾、防坠性能进行改进,而对于架体本身的稳定性并未进行实质性改进,大多还沿用的是传统脚手架的固定结构。

如公告号为cn21016421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升降脚手架用吊点桁架,该方案包括上吊点桁架和下吊点桁架,上吊点桁架和下吊点桁架均包括由横、竖矩管焊接而成的桁架主体,桁架主体上设有横梁组,横梁组的横梁与横梁之间还固定设有斜撑,上吊点桁架和下吊点桁架上均安装有吊点支座,作为上下吊点。

该方案中的上吊点桁架和下吊点桁架都是标准的矩形架体,其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在脚手架;此类桁架的固定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桁架远离吊点的栓接处易出现拉弯现象,影响架体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有必要针对升降脚手架的吊点桁架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上吊点桁架结构,通过将上吊点桁架双向固定,提高上吊点桁架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架体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上吊点桁架结构,附着升降脚手架包括竖向主框架和设置在竖向主框架内的多层脚手板,上吊点桁架结构设于竖向主框架一侧、并位于其中一层脚手板下方,所述上吊点桁架结构包括上吊点桁架,所述上吊点桁架顶部固设有连接部,所述上吊点桁架侧端与竖向主框架固接,所述连接部与其上方的脚手板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吊点桁架竖直设置在两相邻内立杆之间,位于脚手板下方;上吊点桁架通过螺栓固接在竖向主框架一侧,上吊点桁架顶部通过连接部与脚手板侧端固接,使得上吊点桁架的侧边、顶端均得到固定,实现上吊点桁架横向、竖向的双向固定,从而提高了上吊点桁架与竖向主框架的连接强度,避免出现桁架拉弯现象,为后续架体提升提供稳定基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吊点桁架主要由两上竖管、两上横管组成,两上竖管和两上横管围成矩形框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上竖管与两上横管配合形成最基础的框架,用最简单的结构实现最基本功能,方便现场安装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竖管端部竖向超过上横管端部,所述上竖管超出部分设为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上吊点桁架自身形成连接部,不用再后期专门固定,方便现场操作安装上吊点桁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竖向主框架中间层的脚手板一侧水平固接有副板,所述副板底部固接有固定件,所述上吊点桁架固接在竖向主框架后,所述连接部与固定件卡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吊点桁架顶部固接在副板上,副板固接在脚手板上,也能实现上吊点桁架的顶部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两个间隔分布的连接耳或为套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连接部方便插入到固定件中,实现卡接配合,为后续的栓接固定提供基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吊点桁架结构包括上吊点挂座,所述上吊点挂座包括上底板和两平行且间隔分布的上吊板,所述上底板竖直固接在上吊点桁架一侧,两上吊板垂直固接在上底板背离上吊点桁架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吊点挂座安装在上吊点桁架上,上底板为上吊板提供安装位置,上吊板与销轴配合为电动葫芦提供悬挂点,为后续的架体提升提供稳定的施力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底板为矩形板,上底板的长边尺寸与上吊点桁架的宽边尺寸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底板充当上吊点桁架的撑肋,提高上吊点桁架的结构强度,降低上吊点桁架形变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上吊点桁架上端设置额外的固定点,使其能与水平面防护相连接,自身结构得到横向、竖向的双向固定,从而提高了上吊点桁架与竖向主框架的连接强度,避免出现桁架拉弯现象,为后续架体提升提供稳定基础;

2、上吊点桁架的连接部由自身结构形成,减少了专门的安装操作,使上吊点桁架现场安装过程更加方便流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附着升降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上吊点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下吊点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下吊点桁架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上吊点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竖向主框架;11、外立杆;12、内立杆;13、三角斜撑;14、导轨;2、附墙支座;3、水平桁架;4、防护网片;5、脚手板;51、副板;52、固定件;6、上吊点桁架;61、上竖管;62、上横管;63、连接部;7、上吊点挂座;71、上底板;72、上吊板;8、下吊点桁架;81、下竖管;82、下横管;83、下斜撑;84、矩形空间;85、通孔;9、下吊点挂座;91、下底板;92、下吊板;93、挂板;10、电动葫芦;101、附墙吊点;20、建筑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如图1所示,包括竖向主框架1、附墙支座2、水平桁架3、外立面防护、脚手板5及水平面防护,其中竖向主框架1包括外立杆11、内立杆12、三角斜撑13及导轨14,外立杆11和内立杆12均设置为多个,沿水平方向并排间隔分布,且外立杆11和内立杆12前后一一对应;三角斜撑13用于连接前后相邻的内、外立杆11,左右相邻的内立杆12和左右相邻的外立杆11通过交错的架杆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竖向主框架1的架体;竖向主框架1的内立杆12面向建筑墙体20设置,导轨14设置在多个,并排固接在内立杆12的外侧。

附墙支座2通过穿墙螺栓安装在建筑墙体20上,附墙支座2端部与导轨14滑移连接,引导导轨14沿着附墙支座2作上下垂直运动,且不让竖向主框架1架体发生前后、左右的倾钭,从而实现和保障架体的正常升降运行,起着防倾覆和升降导向的功能。

水平桁架3设置在竖向主框架1架体下部位置处,竖向主框架1的内立杆12和外立杆11的相向侧均固接一组水平桁架3;水平桁架3将竖向主框架1架体底部全部连接形成整体来承载荷载,从而有效地加强了竖向主框架1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外立面防护包括防护网片4,防护网片4的边框上焊接有四个耳板,防护网片4通过耳板栓接在相邻外立杆11上,外立杆11铺满防护网片4后,构成竖向主框架1架体的外层立面防护体系,保证架体的立面空间处于完全封闭状态,防止架体内作业人员或物体抛落。

脚手板5水平布置于竖向主框架1架体内,并支撑在三角斜撑13上,脚手板5两侧分别与内、外立杆11相抵接,通过螺栓固定在内、外立杆11上。脚手板5在竖向主框架1架体内设置为多层,上下相邻脚手板5之间预留有过口,并设有相应的爬梯。

脚手板5与副板51、翻板组成水平面防护结构,副板51和翻板设置在竖向主框架1最底部及中间层,其中副板51位于相邻两内立杆12之间,通过螺栓水平固定在脚手板5靠近内立杆12的一侧,翻板通过合页铰接在副板51背离脚手板5的一侧;副板51用于填补脚手板5与建筑墙体20之间的缝隙,翻板能倾斜抵压在建筑墙体20上。

脚手板5与副板51、翻板连接,形成架体结构的水平面空间密闭防护,封闭各施工阶段防护架的底部,保障各操作层的整体密封性,防止架体内作业人员和物体坠落,确保施工作业安全。

竖向主框架1和建筑墙体20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竖向主框架1升降的提升系统,提升系统包括上吊点桁架6、上吊点挂座7、附墙吊点101、下吊点桁架8、下吊点挂座9及电动葫芦10,其中上吊点桁架6和下吊点桁架8上下间隔分布,均固接在竖向主框架1上,上吊点挂座7固接在上吊点桁架6上,下吊点挂座9固接在下吊点桁架8上,附墙吊点101位于上吊点桁架6和下吊点桁架8之间,通过穿墙螺栓固接在建筑墙体20上。

电动葫芦10悬挂在上吊点挂座7和下吊点挂座9之间,电动葫芦10中间挂件与附墙吊点101用销轴固定。电动葫芦10工作时,由上吊点挂座7和下吊点挂座9为其提供支撑。

如图2所示,上吊点桁架6包括上竖管61和上横管62,上竖管61和上横管62各设置为两个,围设形成矩形框架。上吊点桁架6竖直设置在两相邻内立杆12之间,位于其中一个脚手板5下方;上吊点桁架6与内立杆12相抵接的上竖管61通过螺栓固接在该内立杆12上,另一个上竖管61的上端向上超过上横管62端部,直至与其上方的脚手板5顶面平齐,上竖管61超出部分设为连接部63,连接部63通过螺栓固接在脚手板5的侧壁上。

如此使得上吊点桁架6的侧边、顶端均得到固定,实现上吊点桁架6横向、竖向的双向固定,从而提高了上吊点桁架6与竖向主框架1的连接强度,为后续架体提升提供稳定基础。

上吊点挂座7固定在上吊点桁架6上,两者组成了上吊点桁架结构。上吊点挂座7包括上底板71和上吊板72,上底板71为矩形板,上底板71的长边尺寸与上吊点桁架6的宽边尺寸相适配,上底板71通过螺栓或焊接竖向固定在上吊点桁架6的两上竖管61上;上吊板72设置为两个,平行且间隔垂直固接在上底板71背离上吊点桁架6的一侧,两上吊板72之间可穿设销轴,电动葫芦10的上吊点可悬挂在销轴上。

上底板71直接固接在两上竖管61上,为上吊板72提供安装基础的同时,可以充当上吊点桁架6的撑肋,提高上吊点桁架6的结构强度,降低上吊点桁架6形变的可能。

下吊点桁架8位于上吊点桁架6正下方,也设置两相邻内立杆12之间,并与水平桁架3相对设置。如图3、图4所示,下吊点桁架8包括下竖管81、下横管82和下斜撑83,其中下竖管81数量为两个、下横管82数量为四个,两下竖管81呈竖直间隔分布,下横管82水平设置,沿竖向间隔分布在两下竖管81之间,与两下竖管81配合形成具有三个矩形空间84的基础框架。

三个矩形空间84呈上中下竖向排布,下斜撑83设置在上部矩形空间84和下部矩形空间84内,沿相应矩形空间84的对角线支撑在其内部,下竖管81、下横管82与下斜撑83配合形成z形结构,由z形结构对基础框架的边角进行拉紧固定,可以有效提高基础框架的自身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将下斜撑83的端部倒角让位处理,使其端部全面支撑在下竖管81内壁上,以提高下吊点桁架8结构强度,

相对位于上方的下斜撑83倾斜向下分布,相对位于下方的下斜撑83倾斜向上分布,两者对称设置,如此拼接形成的下吊点桁架8更加规整,受到外力时可以将力分摊至各处,降低下吊点桁架8形变的可能。

下吊点桁架8安装时,下吊点桁架8与内立杆12相抵接的下竖管81通过螺栓固接在该内立杆12上;下吊点桁架8另一下竖管81与水平桁架3相对交错位置处通过螺栓固接在一起,使得下吊点桁架8的两竖边均得到固定,从而提高了下吊点桁架8与竖向主框架1的连接强度,为后续架体提升提供稳定基础。

下吊点桁架8与水平桁架3相连的下竖管81,其管身上开设有间距分别为600mm和800mm的通孔85;目前行业内,水平桁架3的高度一般为600mm或800mm,通孔85的间距设置为600mm和800mm,能适应两种规格的水平桁架3,方便现场对应安装。

下吊点挂座9固定在下吊点桁架8上,两者组成了下吊点桁架结构。下吊点挂座9包括下底板91、下吊板92和挂板93,下底板91为矩形板,下底板91的长边尺寸与下吊点桁架8的宽边尺寸相适配,下底板91通过螺栓或焊接竖向固定在下吊点桁架8的中部矩形空间84处;下吊板92设置为两个,平行且间隔垂直固接在下底板91背离下吊点桁架8的一侧,两下吊板92之间可穿设销轴,电动葫芦10的下吊点可悬挂在销轴上;也可将挂板93悬挂在销轴上,挂板93上开设有另一方向的开口,电动葫芦10的下吊点与挂板93挂接。

提升系统的上吊点桁架6、下吊点桁架8与导轨14相对设置在内立杆12两侧;竖向主框架1与建筑墙体20之间设置多组提升系统,相邻内立杆12两侧的提升系统和导轨14呈对称分布,即第一个内立杆12的左侧连接提升系统的上吊点桁架6、下吊点桁架8,右侧连接导轨14,则第二个内立杆12的左侧连接导轨14,右侧连接提升系统的上吊点桁架6、下吊点桁架8,依次往复排布,如此能够使架体提升过程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偏提情况的发生,提高架体提升的稳定性。

相应的,将上吊点桁架6和下吊点桁架8的自身结构设置为上下对称,即上吊点桁架6的连接部63和下吊点桁架8的通孔85呈对称设置;如此,上吊点桁架6或下吊点桁架8能直接安装在内立杆12的左侧或右侧,不用再专门配置相应的吊点桁架架体,适应性更高。

实施例2: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如图5所示,上吊点桁架6的连接部63固接在副板51底部,连接部63上设置有能与其卡接配合的固定件52;固定件52可由两个间隔分布的连接耳组成,也可设置为套管,图5中的固定件52为两个连接耳。副板51可选为图2或图5或其他现有副板。

固定件52焊接固定在副板51底面,上吊点桁架6安装时,将连接部64插接在固定件52上,然后用螺栓将两者固接,实现上吊点桁架6横向、竖向的双向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