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行走式吊篮牵引机构的越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86770发布日期:2021-07-30 13:3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用于行走式吊篮牵引机构的越障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行走式吊篮牵引机构的越障结构。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吊篮作为一种高空作业设备,大量地应用于高层建筑、高层工业设备的施工和维护,使得施工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大为提高。

在高层建筑中,现在普遍采用固定式高空作业吊篮,在高层工业设备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移动式作业吊篮,尤其是在大高度的桶形壳式结构的施工中,需要以桶形壳体结构作为轨道,行走一周,连续施工。在桶形壳体的圆周上分布着许多单向高出壳体4~5mm的纵向焊缝,即轨道厚度会在纵向焊缝处突然增厚8~10mm,由于行走滚轮是对称布置于轨道两侧,使得行走滚轮难以越过焊缝或产生很大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冲击,如果采用较大的行走间隙,在通过焊缝时,则使高空作业吊篮突然出现振幅为15~25mm的上下窜动,对高空作业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巨大影响。

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稳定性好、整体抖动小的用于行走式吊篮牵引机构的越障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性好、整体抖动小的用于行走式吊篮牵引机构的越障结构。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行走式吊篮牵引机构的越障结构,包括滚轮、活动支架和固定支架;成对的所述滚轮分别安装在所述活动支架的两端;所述活动支架的中段部位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所述滚轮与筒形容器的壁面贴合;所述固定支架与吊篮结构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滚轮的上方;所述驱动轮与筒形容器的顶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支架成对设置;不同所述活动支架上的所述滚轮分别与容器壁的内外两侧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的转轴竖直设置;所述驱动轮在筒形容器的顶部圆周行走,带动所述滚轮水平环向调节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吊篮结构对应设置在筒形容器的容器壁的异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的下端延伸设置有板件;所述板件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活动支架的中段部位与所述安装孔配合铰接相连;调节与所述活动支架配合的安装孔高度,对应调节越障结构的高度调节能力。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行走式吊篮牵引机构的越障结构,包括滚轮、活动支架和固定支架;成对的所述滚轮分别安装在所述活动支架的两端;所述活动支架的中段部位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所述滚轮与筒形容器的壁面贴合;所述固定支架与吊篮结构对应连接;牵引机构依靠滚轮与筒形容器表面接触来提供受力支点,从而可以卡在筒形容器的顶部保持自身运行稳定,进而带动吊篮结构同步移动,实现高空作业区域的快速转换;当移动过程中遇到避免上的焊缝时,滚轮会相应抬升,从而带动活动支架发生相对转动进行适应性调节,这样就可以显著减少固定支架和吊篮所受的震动,从而实现越障的稳定可靠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吊篮牵引机构主视图;

图2为吊篮牵引机构侧视图;

图3为吊篮牵引机构越障功能部位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安装孔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用于行走式吊篮牵引机构牵引机构的越障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滚轮1、活动支架4和固定支架5;成对的所述滚轮1分别安装在所述活动支架4的两端;所述活动支架4的中段部位与所述固定支架5铰接;所述滚轮1与筒形容器9的壁面贴合;所述固定支架5与吊篮结构对应连接;牵引机构依靠滚轮1与筒形容器9表面接触来提供受力支点,从而可以卡在筒形容器9的顶部保持自身运行稳定,进而带动吊篮结构同步移动,实现高空作业区域的快速转换;当移动过程中遇到避免上的焊缝时,滚轮1会相应抬升,从而带动活动支架4发生相对转动进行适应性调节,这样就可以显著减少固定支架5和吊篮所受的震动,从而实现越障的稳定可靠动作。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支架5上安装有驱动轮102;所述驱动轮102位于所述滚轮1的上方;所述驱动轮102与筒形容器9的顶部配合,通过驱动轮102在筒形容器9顶部的移动,与滚轮1的移动相互配合;图中箭头所示位置是吊篮结构的悬挂部位,吊篮结构及操作人员的重力通过固定支架5的悬臂部分作用到滚轮1上,令滚轮1压紧筒形容器9的侧壁,而驱动轮102所受的压力相对较小,可以确保其在转向调节时的动作流畅。

所述活动支架4成对设置;不同所述活动支架4上的所述滚轮1分别与容器壁的内外两侧贴合,利用这样的夹持状分布,可以有效防止固定支架5发生翻转、侧偏等情况。

所述滚轮1的转轴竖直设置;所述驱动轮102在筒形容器9的顶部圆周行走,带动所述滚轮1水平环向调节位置,固定支架5自身的高度恒定,通过绳索的收放,就可以在吊篮结构周向调节的同时实现作业区域的上下切换。

所述固定支架5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101;所述驱动电机101与吊篮结构对应设置在筒形容器的容器壁的异侧,可以利用电机101及相应的机座重量来平衡一部分吊篮弯矩,使滚轮1受压减小。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固定支架5的下端延伸设置有板件51,板件51可以采用异种材质通过焊接与固定支架5连成一体,从而降低加工孔位的难度;所述板件51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52;所述活动支架4的中段部位与所述安装孔52配合铰接相连;调节与所述活动支架4配合的安装孔52高度,对应调节越障结构的高度调节能力,与活动支架4配合的安装孔52离固定支架5越远,活动支架4转动适应容器壁起伏的空间越大,但对于板件51的结构强度要求越高,所以在实际安装时可以根据现场容器壁的焊缝分布情况、板件51材质进行具体调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用于行走式吊篮牵引机构的越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轮(1)、活动支架(4)和固定支架(5);成对的所述滚轮(1)分别安装在所述活动支架(4)的两端;所述活动支架(4)的中段部位与所述固定支架(5)铰接;所述滚轮(1)与筒形容器的壁面贴合;所述固定支架(5)与吊篮结构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行走式吊篮牵引机构的越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5)上安装有驱动轮(102);所述驱动轮(102)位于所述滚轮(1)的上方;所述驱动轮(102)与筒形容器的顶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行走式吊篮牵引机构的越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4)成对设置;不同所述活动支架(4)上的所述滚轮(1)分别与容器壁的内外两侧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行走式吊篮牵引机构的越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的转轴竖直设置;所述驱动轮(102)在筒形容器的顶部圆周行走,带动所述滚轮(1)水平环向调节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行走式吊篮牵引机构的越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5)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101);所述驱动电机(101)与吊篮结构对应设置在筒形容器的容器壁的异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行走式吊篮牵引机构的越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5)的下端延伸设置有板件(51);所述板件(51)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52);所述活动支架(4)的中段部位与所述安装孔(52)配合铰接相连;调节与所述活动支架(4)配合的安装孔(52)高度,对应调节越障结构的高度调节能力。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行走式吊篮牵引机构的越障结构,包括滚轮、活动支架和固定支架;成对的所述滚轮分别安装在所述活动支架的两端;所述活动支架的中段部位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所述滚轮与筒形容器的壁面贴合;所述固定支架与吊篮结构对应连接;牵引机构依靠滚轮与筒形容器表面接触来提供受力支点,从而可以卡在筒形容器的顶部保持自身运行稳定,进而带动吊篮结构同步移动,实现高空作业区域的快速转换;当移动过程中遇到避免上的焊缝时,滚轮会相应抬升,从而带动活动支架发生相对转动进行适应性调节,这样就可以显著减少固定支架和吊篮所受的震动,从而实现越障的稳定可靠动作。

技术研发人员:王铁柱;蔡东高;吴仁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空机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3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