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HPC预拌工艺及其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95528发布日期:2021-09-10 22:18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UHPC预拌工艺及其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一种uhpc预拌工艺及其生产线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uhpc预拌工艺及其生产线。


背景技术:

2.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uhpc,也称作活性粉末混凝土。uhpc 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孔隙率低的超高强水泥基材料,它的基本配制原理是:通过提高组织成分的细度与活性,不使用粗骨料,使材料内部的孔隙与微裂缝减到最少,以获得超高强度与高耐久性。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超高的耐久性和超高的力学性能(抗压、抗拉以及高韧性)。由于其质轻,性能可靠,具有广阔的建筑工程和国防工程应用前景。
3.目前,国内、外uhpc混合料搅拌设备形式主要为类似普通水泥混凝土搅拌的一体机,由于uhpc涉及胶凝及钢纤维等多种原材料,普通水泥混凝土搅拌缸无法很好实现其配料及称量,需要大量人工及辅具机械进行物料投放,环境污染严重,机械自动化生产程度不高。且基于uhpc原材料配料中添加了钢纤维,其特性是易结团而不易打散;同时,由于uhpc相较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水泥等胶凝材料含量高,而水的含量低,水胶比较低,为达到搅拌均匀的效果,搅拌需要的时间约需10分钟以上,搅拌效率及产量低下,影响现场施工质量及进度。同时各原材计量精度准确性即与设计配合比重合度不高,制约影响uhpc最终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hpc预拌工艺,提前进行uhpc干混预拌,后期现场施工根据施工进度需要情况设置若干可移动式湿拌机,从而提高uhpc成品料产量和施工效率,确保计量精度,提升质量品质。
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uhpc预拌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水泥输送到水泥罐中,将细石英砂输送到第一石英砂罐中,将粗石英砂输送到第二石英砂罐中,将硅灰输送到硅灰罐中,将粉煤灰输送到粉煤灰罐中;步骤s2:先通过螺旋输送的方式,分别将水泥罐中的水泥、第一石英砂罐中的细石英砂、第二石英砂罐中的粗石英砂依次输送到第一累加秤中计量,再输送到第一过渡仓中;通过螺旋输送的方式,将硅灰罐中的硅灰、粉煤灰罐中的粉煤灰依次输送到第二累加秤中计量;将钢纤维输送到减重秤中计量,再输送到第二过渡仓中;步骤s3:将第一过渡仓中的水泥、细石英砂、粗石英砂输送到搅拌缸中,将第二累加秤中的硅灰、粉煤灰输送到搅拌缸中,将第二过渡仓中的钢纤维输送到搅拌缸中,通过搅拌缸均匀预拌;同时在步骤s1到步骤s3中,使得硅灰罐、粉煤灰罐位于第二累加秤的上方,使得第二累加秤位于搅拌缸的上方。
6.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2中,将位于减重秤中的钢纤维打散,且在输送到第二过渡仓时筛除成团的钢纤维。
7.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3中,通过脉冲除尘的方式,对第一过渡仓、第二累加秤下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并经回收后的粉尘投放到搅拌缸中。
8.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前进行uhpc干混预拌,后期现场施工根据施工进度需要情况设置若干可移动式湿拌机,从而提高uhpc成品料产量和施工效率,确保计量精度,提升质量品质;2、通过对uhpc原材料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各原材料不同的输送储存方式,保证各原材料物理的基本性能,有效解决uhpc各原材料的机械化储存和配送工作,减少了人工作业强度;例如水泥、细石英砂、粗石英砂采用螺旋输送的方式输送,通过第一累加秤累加称量,从而保证各原材料的计量精度;硅灰、粉煤灰的材料颗粒细微,容重较小,为减少质量损失,保障计量精度,其储存与称量工作均安排至搅拌缸上方,计量完后直接进搅拌缸;钢纤维具有易结团的性质,通过打散钢纤维已提高分散程度,便于在搅拌缸内均匀搅拌;3、水泥、粗石英砂、细石英砂、硅灰、粉煤灰采用封闭式储存管理,不与外接接触,最大限度保障原材料原有特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4、uhpc的设计理论是最大堆积密度理论,其组成材料不同粒径颗粒以最佳比例形成最紧密堆积,即毫米级颗粒(骨料)堆积的间隙由微米级颗粒(水泥、粉煤灰、矿粉)填充,微米级颗粒堆积的间隙由亚微米级颗粒(硅灰)填充。生产过程中微米级与亚微米级粒径材料的挥发流失,易形成混合料细小“孔洞”,大大降低混凝土强度。针对下料及搅拌过程中细小颗粒的挥发流失问题,通过脉冲除尘的方式,对第一过渡仓、第二累加秤下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并经回收后的粉尘投放到搅拌缸中,确保核心材料的核心组成不流失。
9.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hpc预拌生产线,提前进行uhpc干混预拌,后期现场施工根据施工进度需要情况设置若干可移动式湿拌机,从而提高uhpc成品料产量和施工效率,确保计量精度,提升质量品质。
10.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1.包括如下部分:水泥、细石英砂、粗石英砂输送称量系统,包括水泥罐、用于将水泥泵送至水泥罐内的高压气泵、细石英砂罐、粗石英砂罐、用于将粗石英砂和细石英砂输送到细石英砂罐和粗石英砂罐中的第一提升输送装置、第一累加秤、多个第一螺旋输送机、多个第一气动蝶阀、第一过渡仓、用于将第一累加秤中的原材料输送到第一过滤仓中的上料装置;多个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分别依次将水泥罐、细石英砂罐和粗石英砂罐中的原材料螺旋输送到第一过渡仓中,多个第一气动蝶阀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一累加秤之间;硅灰、粉煤灰输送称量系统,包括硅灰罐、粉煤灰罐、用于将硅灰和粉煤灰输送到硅灰罐和粉煤灰罐中的第二提升输送装置、第二累加秤、两个第二螺旋输送机,所述硅灰罐、粉煤灰罐位于第二累加秤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分别将硅灰罐、粉煤灰罐中的原材料螺旋输送到第二累加秤中;钢纤维输送称量系统,包括减重秤、用于将钢纤维输送到减重秤中的皮带输送机、用于接收从减重秤中输出的钢纤维的第二过渡仓;搅拌预拌系统,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过渡仓、第二累加秤、第二过渡仓的原材料并且进行搅拌的搅拌缸。
11.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粗石英砂罐、细石英砂罐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提升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细石英砂或粗石英砂的第一提升机、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提升机的物料的气动四通阀、与气动四通阀的其中一个出料端相连通的第三螺旋输送机、与第三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相连通的第一气动分料阀,所述气动四通阀的其余两个出料端分别连通两个粗石英砂罐,所述第一气动分料阀的两个出料端分别连通两个细石英砂罐。
12.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与第一累加秤的出料端相连通的第四螺旋输送机、与第四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相连通并且将原材料输送到第一过渡仓中的第二
提升机。
13.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提升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硅灰或粉煤灰的第三提升机、与第三提升机的出料端相连通的第二气动分料阀,所述第二气动分料阀的两个出料端分别连通硅灰罐和粉煤灰罐。
14.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中间部分朝向靠近减重秤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皮带输送机倾斜向上延伸部分的倾斜角度为65

75度,所述减重秤包括底座、振动盘、多个设置在底座和振动盘之间的缓冲胶块、设置在振动盘的外侧的振动器、设置在缓冲胶块与底座连接处且用于检测来自缓冲胶块的重力的称重传感器、一端并与振动盘的出料端相通且另一端向下延伸的出料通道、设置在出料通道远离振动盘的一端的筛网、连接在出料通道和振动盘之间且在振动过程中回收经过筛网留下的成团钢纤维的回料通道。
15.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提升机的进料端设置有第一预投放仓,所述第一预投放仓与第一提升机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蝶阀,所述第三提升机的进料端设置有第二预投放仓,所述第二预投放仓与第三提升机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手动蝶阀,还包括第一脉冲除尘器、与第一脉冲除尘器连通的第一除尘主管、连接在第一除尘主管和第一预投放仓之间的第一除尘分管、连接在第一除尘主管和第一提升机的出料端之间的第二除尘分管、连接在第一除尘主管和第二预投放仓之间的第三除尘分管、连接在第一除尘主管和第三提升机的出料端之间的第四除尘分管、连接在第一除尘主管和第二过渡仓之间的第五除尘分管,所述第一除尘分管、第二除尘分管、第三除尘分管、第四除尘分管、第五除尘分管远离第一除尘主管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手动蝶阀;所述水泥罐设置有两个,还包括第二脉冲除尘器、与第二脉冲除尘器相连接的第二除尘主管、连接在第二除尘主管和其中一个水泥罐顶部之间的第六除尘分管、连接在第二除尘主管和另一个水泥罐顶部之间的第七除尘分管,所述第六除尘分管、第七除尘分管远离第二除尘主管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四手动蝶阀。
16.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渡仓、第二累加秤位于搅拌缸的上方,还包括第三脉冲除尘器、与第三脉冲除尘器相连接的第三除尘主管、 连接在第三除尘主管和第一过渡仓之间的第八除尘分管、连接在第三除尘主管和第二累加秤之间的第九除尘分管,所述第八除尘分管、第九除尘分管远离第三除尘主管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五手动蝶阀,所述第三脉冲除尘器的出料端与搅拌缸顶部相连通。
17.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较高程度实现了uhpc预混料的工厂集中化、连续智能化生产。现uhpc预混(干拌)领域大多采用“计量

提升

生产

计量

提升

生产”的露天间歇式的生产方式,未能实现“原材料提升入罐+自动配料计量+暂存+连续生产”的密闭连续式的生产方式。本生产线通过对材料针对性分析及机械原理的有效结合,实现了上述的生产方式,生产能力更优;同时实现提前进行uhpc干混预拌,后期现场施工根据施工进度需要情况设置若干可移动式湿拌机,从而提高uhpc成品料产量和施工效率,确保计量精度,提升质量品质;2、通过对uhpc原材料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各原材料不同的输送储存方式,保证各原材料物理的基本性能,有效解决uhpc各原材料的机械化储存和配送工作,减少了人工作业强度;例如水泥、细石英砂、粗石英砂采用螺旋输送的方式输送,通过第一累加秤累加称
量,从而保证各原材料的计量精度;硅灰、粉煤灰的材料颗粒细微,容重较小,为减少质量损失,保障计量精度,其储存与称量工作均安排至搅拌缸上方,计量完后直接进搅拌缸;钢纤维具有投放量大、易结团的性质,通过皮带输送机输送以增加输送量,通过减重秤的振动打散钢纤维已提高分散程度,便于在搅拌缸内均匀搅拌,且大倾角皮带输送机(倾斜角度为65

75度),避免钢纤维直接搬运到高度进行投料所造成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方便补充计量钢纤维;3、水泥、粗石英砂、细石英砂、硅灰、粉煤灰采用封闭式储存管理,不与外接接触,最大限度保障原材料原有特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4、uhpc的设计理论是最大堆积密度理论,其组成材料不同粒径颗粒以最佳比例形成最紧密堆积,即毫米级颗粒(骨料)堆积的间隙由微米级颗粒(水泥、粉煤灰、矿粉)填充,微米级颗粒堆积的间隙由亚微米级颗粒(硅灰)填充。生产过程中微米级与亚微米级粒径材料的挥发流失,易形成混合料细小“孔洞”,大大降低混凝土强度。针对下料及搅拌过程中细小颗粒的挥发流失问题,通过脉冲除尘(第三脉冲除尘器)的方式,对第一过渡仓、第二累加秤下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并经回收后的粉尘投放到搅拌缸中,确保核心材料的核心组成不流失;5、上料生产全过程密闭式处理、脉冲除尘,整个生产场地雨棚封闭,采用车间式管理,远高于排放标准,符合“绿色”环保型场站要求。
附图说明
18.图1是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图(图中为了皮带输送机不与其他部件重叠,上移了皮带输送机的位置);图2是实施例2的水泥、细石英砂、粗石英砂输送称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图3是实施例2中硅灰、粉煤灰输送称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图4是实施例2中钢纤维输送称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图5是实施例2中减重秤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皮带输送机和减重秤的位置为实际位置);图6是实施例2中减重秤的俯视图;图7是实施例2中的局部工作原理图(用于体现第三脉冲除尘器)。
19.附图标记:1、水泥罐;2、高压气泵;3、细石英砂罐;4、粗石英砂罐;51、第一提升机;52、气动四通阀;53、第三螺旋输送机;54、第一气动分料阀;6、第一累加秤;7、第一螺旋输送机;8、第一气动蝶阀;9、第一过渡仓;101、第四螺旋输送机;102、第二提升机;11、硅灰罐;12、粉煤灰罐;131、第三提升机;132、第二气动分料阀;14、第二累加秤;15、第二螺旋输送机;16、减重秤;161、底座;162、振动盘;163、缓冲胶块;164、振动器;165、称重传感器;166、出料通道;167、筛网;168、回料通道;17、皮带输送机;18、第二过渡仓;19、搅拌缸;20、第一预投放仓;21、第一手动蝶阀;22、第二预投放仓;23、第二手动蝶阀;24、第一脉冲除尘器;241、第一除尘主管;242、第一除尘分管;243、第二除尘分管;244、第三除尘分管;245、第四除尘分管;246、第五除尘分管;247、第三手动蝶阀;25、第二脉冲除尘器;251、第二除尘主管;252、第六除尘分管;253、第七除尘分管;254、第四手动蝶阀;26、第三脉冲除尘器;261、第三除尘主管;262、第八除尘分管;263、第九除尘分管;264、第五手动蝶阀。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实施例1:一种uhpc预拌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水泥输送到水泥罐中,将细石英砂输送到第一石英砂罐中,将粗石英砂输送到第二石英砂罐中,将硅灰输送到硅灰罐中,将粉煤灰输送到粉煤灰罐中;步骤s2:先通过螺旋输送的方式,分别将水泥罐中的水泥、第一石英砂罐中的细石英砂、第二石英砂罐中的粗石英砂依次输送到第一累加秤中计量,再输送到第一过渡仓中;通过螺旋输送的方式,将硅灰罐中的硅灰、粉煤灰罐中的粉煤灰依次输送到第二累加秤中计量;将钢纤维输送到减重秤中计量,再输送到第二过渡仓中;步骤s3:将第一过渡仓中的水泥、细石英砂、粗石英砂输送到搅拌缸中,将第二累加秤中的硅灰、粉煤灰输送到搅拌缸中,将第二过渡仓中的钢纤维输送到搅拌缸中,通过搅拌缸均匀预拌。
22.在步骤s2中,将位于减重秤中的钢纤维打散,且在输送到第二过渡仓时筛除成团的钢纤维。在步骤s3中,通过脉冲除尘的方式,对第一过渡仓、第二累加秤下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并经回收后的粉尘投放到搅拌缸中。同时在步骤s1到步骤s3中,使得硅灰罐、粉煤灰罐位于第二累加秤的上方,使得第二累加秤位于搅拌缸的上方。
23.实施效果:(1)提前进行uhpc干混预拌,后期现场施工根据施工进度需要情况设置若干可移动式湿拌机,从而提高uhpc成品料产量和施工效率,确保计量精度,提升质量品质。(2)通过对uhpc原材料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各原材料不同的输送储存方式,保证各原材料物理的基本性能,有效解决uhpc各原材料的机械化储存和配送工作,减少了人工作业强度;例如水泥、细石英砂、粗石英砂采用螺旋输送的方式输送,通过第一累加秤累加称量,从而保证各原材料的计量精度;硅灰、粉煤灰的材料颗粒细微,容重较小,为减少质量损失,保障计量精度,其储存与称量工作均安排至搅拌缸上方,计量完后直接进搅拌缸;钢纤维具有易结团的性质,通过打散钢纤维已提高分散程度,便于在搅拌缸内均匀搅拌。(3)水泥、粗石英砂、细石英砂、硅灰、粉煤灰采用封闭式储存管理,不与外接接触,最大限度保障原材料原有特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4)uhpc的设计理论是最大堆积密度理论,其组成材料不同粒径颗粒以最佳比例形成最紧密堆积,即毫米级颗粒(骨料)堆积的间隙由微米级颗粒(水泥、粉煤灰、矿粉)填充,微米级颗粒堆积的间隙由亚微米级颗粒(硅灰)填充。生产过程中微米级与亚微米级粒径材料的挥发流失,易形成混合料细小“孔洞”,大大降低混凝土强度。针对下料及搅拌过程中细小颗粒的挥发流失问题,通过脉冲除尘的方式,对第一过渡仓、第二累加秤下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并经回收后的粉尘投放到搅拌缸中,确保核心材料的核心组成不流失。
24.实施例2:一种uhpc预拌生产线,如图1到图4所示,包括如下四大部分:水泥、细石英砂、粗石英砂输送称量系统;硅灰、粉煤灰输送称量系统;钢纤维输送称量系统;搅拌预拌系统。
25.如图1和图2所示,水泥、细石英砂、粗石英砂输送称量系统包括水泥罐1、用于将水泥泵送至水泥罐1内的高压气泵2、细石英砂罐3、粗石英砂罐4、用于将粗石英砂和细石英砂输送到细石英砂罐3和粗石英砂罐4中的第一提升输送装置、第一累加秤6、多个第一螺旋输送机7、多个第一气动蝶阀8、第一过渡仓9、用于将第一累加秤6中的原材料输送到第一过滤仓中的上料装置。多个第一螺旋输送机7分别依次将水泥罐1、细石英砂罐3和粗石英砂罐4
中的原材料螺旋输送到第一过渡仓9中,多个第一气动蝶阀8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一螺旋输送机7和第一累加秤6之间。
26.如图2所示,水泥罐1、粗石英砂罐4、细石英砂罐3均设置有两个,第一提升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细石英砂或粗石英砂的第一提升机5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提升机51的物料的气动四通阀52、与气动四通阀52的其中一个出料端相连通的第三螺旋输送机53、与第三螺旋输送机53的出料端相连通的第一气动分料阀54,气动四通阀52的其余两个出料端分别连通两个粗石英砂罐4,第一气动分料阀54的两个出料端分别连通两个细石英砂罐3。上料装置包括与第一累加秤6的出料端相连通的第四螺旋输送机101、与第四螺旋输送机101的出料端相连通并且将原材料输送到第一过渡仓9中的第二提升机102。
27.如图1和图3所示,硅灰、粉煤灰输送称量系统包括硅灰罐11、粉煤灰罐12、用于将硅灰和粉煤灰输送到硅灰罐11和粉煤灰罐12中的第二提升输送装置、第二累加秤14、两个第二螺旋输送机15。硅灰罐11、粉煤灰罐12位于第二累加秤14的上方,两个第二螺旋输送机15分别将硅灰罐11、粉煤灰罐12中的原材料螺旋输送到第二累加秤14中,第二螺旋输送机15和第二累加秤14之间设置有气动蝶阀(图中未标注)。第二提升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硅灰或粉煤灰的第三提升机131、与第三提升机131的出料端相连通的第二气动分料阀132。第二气动分料阀132的两个出料端分别连通硅灰罐11和粉煤灰罐12。
28.如图1、图4到图6所示,钢纤维输送称量系统包括减重秤16、用于将钢纤维输送到减重秤16中的皮带输送机17、用于接收从减重秤16中输出的钢纤维的第二过渡仓18。皮带输送机17的中间部分朝向靠近减重秤16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皮带输送机17倾斜向上延伸部分的倾斜角度为65

75度(图中为72度),减重秤16包括底座161、振动盘162、多个连接在底座161和振动盘162之间的缓冲胶块163、设置在振动盘162的外侧的振动器164、设置在缓冲胶块163与底座161连接处且用于检测来自缓冲胶块163的重力的称重传感器165、一端并与振动盘162的出料端相通且另一端向下延伸的出料通道166、设置在出料通道166远离振动盘162的一端的筛网167、连接在出料通道166和振动盘162之间且在振动过程中回收经过筛网167留下的成团钢纤维的回料通道168。
29.如1所示,搅拌预拌系统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过渡仓9、第二累加秤14、第二过渡仓18的原材料并且进行搅拌的搅拌缸19。
3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第一提升机51的进料端设置有第一预投放仓20,第一预投放仓20与第一提升机51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蝶阀21,第三提升机131的进料端设置有第二预投放仓22,第二预投放仓22与第三提升机131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手动蝶阀23。还包括第一脉冲除尘器24、与第一脉冲除尘器24连通的第一除尘主管241、连接在第一除尘主管241和第一预投放仓20之间的第一除尘分管242、连接在第一除尘主管241和第一提升机51的出料端之间的第二除尘分管243、连接在第一除尘主管241和第二预投放仓22之间的第三除尘分管244、连接在第一除尘主管241和第三提升机131的出料端之间的第四除尘分管245、连接在第一除尘主管241和第二过渡仓18之间的第五除尘分管246。第一除尘分管242、第二除尘分管243、第三除尘分管244、第四除尘分管245、第五除尘分管246远离第一除尘主管24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手动蝶阀247(图中仅标注了其中一个)。水泥罐1设置有两个,还包括第二脉冲除尘器25、与第二脉冲除尘器25相连接的第二除尘主管251、连接在第二除尘主管251和其中一个水泥罐1顶部之间的第六除尘分管252、连接在第二除
尘主管251和另一个水泥罐1顶部之间的第七除尘分管253。第六除尘分管252、第七除尘分管253远离第二除尘主管25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四手动蝶阀254。
31.如图1和图7所示,同时第一过渡仓9、第二累加秤14位于搅拌缸19的上方,还包括第三脉冲除尘器26、与第三脉冲除尘器26相连接的第三除尘主管261、 连接在第三除尘主管261和第一过渡仓9之间的第八除尘分管262、连接在第三除尘主管261和第二累加秤14之间的第九除尘分管263。第八除尘分管262、第九除尘分管263远离第三除尘主管26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五手动蝶阀264,第三脉冲除尘器26的出料端与搅拌缸19顶部相连通。
32.实施效果:(1)较高程度实现了uhpc预混料的工厂集中化、连续智能化生产。现uhpc预混(干拌)领域大多采用“计量

提升

生产

计量

提升

生产”的露天间歇式的生产方式,未能实现“原材料提升入罐+自动配料计量+暂存+连续生产”的密闭连续式的生产方式。本生产线通过对材料针对性分析及机械原理的有效结合,实现了上述的生产方式,生产能力更优;同时实现提前进行uhpc干混预拌,后期现场施工根据施工进度需要情况设置若干可移动式湿拌机,从而提高uhpc成品料产量和施工效率,确保计量精度,提升质量品质。(2)通过对uhpc原材料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各原材料不同的输送储存方式,保证各原材料物理的基本性能,有效解决uhpc各原材料的机械化储存和配送工作,减少了人工作业强度;例如水泥、细石英砂、粗石英砂采用螺旋输送的方式输送,通过第一累加秤6累加称量,从而保证各原材料的计量精度;硅灰、粉煤灰的材料颗粒细微,容重较小,为减少质量损失,保障计量精度,其储存与称量工作均安排至搅拌缸19上方,计量完后直接进搅拌缸19;钢纤维具有投放量大、易结团的性质,通过皮带输送机17输送以增加输送量,通过减重秤16的振动打散钢纤维已提高分散程度,便于在搅拌缸19内均匀搅拌,且大倾角皮带输送机17(倾斜角度为65

75度),避免钢纤维直接搬运到高度进行投料所造成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方便补充计量钢纤维。(3)水泥、粗石英砂、细石英砂、硅灰、粉煤灰采用封闭式储存管理,不与外接接触,最大限度保障原材料原有特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4)uhpc的设计理论是最大堆积密度理论,其组成材料不同粒径颗粒以最佳比例形成最紧密堆积,即毫米级颗粒(骨料)堆积的间隙由微米级颗粒(水泥、粉煤灰、矿粉)填充,微米级颗粒堆积的间隙由亚微米级颗粒(硅灰)填充。生产过程中微米级与亚微米级粒径材料的挥发流失,易形成混合料细小“孔洞”,大大降低混凝土强度。针对下料及搅拌过程中细小颗粒的挥发流失问题,通过脉冲除尘(第三脉冲除尘器26)的方式,对第一过渡仓9、第二累加秤14下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并经回收后的粉尘投放到搅拌缸19中,确保核心材料的核心组成不流失。(5)上料生产全过程密闭式处理、脉冲除尘,整个生产场地雨棚封闭,采用车间式管理,远高于排放标准,符合“绿色”环保型场站要求。
3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