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气象站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9498发布日期:2021-11-25 13:0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区域气象站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象基站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区域气象站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区域气象站设置在户外,为了避免区域气象站被雨淋而损坏,通常在区域气象站顶部固定单层的防雨顶来进行防雨,但是在遇到大暴雨、冰雹等极端天气时,单层的防雨顶会遭受强大的外力冲击,防雨顶有可能受损使防护效果会变差,极有可能给区域气象站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坏,而且目前的防雨顶直接固定在气象站的顶部,在防雨顶损坏时,不方便对防雨顶进行单独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区域气象站防护装置。
4.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气象站顶部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包括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气象站上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顶部靠近边缘处通过缓冲柱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竖板,相邻两个所述竖板之间形成引水槽,所述引水槽的顶部固定有金属网兜,形成下拉所述金属网兜至最低点时所述金属网兜位于所述顶盖上方的结构。
5.优选地,所述固定盖的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位于所述固定盖外部的一端固定有转柄,所述气象站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定位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孔。
6.优选地,所述缓冲柱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盖顶部的圆筒,所述圆筒内部滑动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底部通过缓冲弹簧与所述圆筒内部底面连接,所述圆杆的顶部与所述顶盖连接。
7.优选地,所述圆杆下端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圆筒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固定盖顶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下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的上端焊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顶部焊接有上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的顶部与所述顶盖的底面连接。
9.优选地,所述顶盖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10.优选地,所述顶盖的顶部安装有避雷器。
11.优选地,所述顶盖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柱,所述避雷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柱相配合卡接的安装套,所述安装柱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套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通孔,通过螺栓、螺母和所述安装孔相配合将所述避雷器固定在所述顶盖的顶面。
12.本实用新型提供区域气象站防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设置防护盖,对区域气象站提供较好的防雨效果,而且防护盖采用双层结构,固定盖和顶盖之间通过缓冲柱连接,利用缓冲柱的缓冲作用,当冰雹或者大暴雨
落到防护盖上时,由于缓冲柱的缓冲作用,有效地缓冲并减少了冰雹或者大暴雨落下时对防护盖所造成的危害,有效的避免防护盖受大雨或者冰雹冲击而损坏,延长防护盖的使用寿命;
14.2:本实用新型在引水槽上设置金属网兜,在遇到大暴雨天气时,大暴雨落在金属网兜上,金属网兜可减慢雨水落下速度,避免防护盖受到冲击,在遇到冰雹天气时,冰雹落在金属网兜上,而金属网兜因本身的作用在受到向下的冲击力后会产生向上的回复力,可有效缓冲冰雹带来的冲击力,进一步避免防护盖受到冲击,保护区域气象站不受损坏;
15.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防护盖可拆卸的安装在气象站的顶部,在防护盖损坏时,可单独将防护盖拆下进行单独更换,避免了更换气象站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16.4:本实用新型在顶盖的顶部设置避雷器,对区域气象站起到防雷击保护,通过设置的安装柱、安装套、螺栓、螺母和安装孔相配合,将避雷器安装在顶盖的顶部,从而便于起到很好的防雷击的作用,增加该区域气象站自身的使用年限,而且避雷器拆卸和安装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图。
18.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盖俯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柱内部结构图。
21.图中:1

气象站、2

防护盖、3

固定盖、4

顶盖、5

竖板、6

引水槽、7

金属网兜、8

定位螺杆、9

转柄、10

螺纹孔、11

圆筒、12

圆杆、13

缓冲弹簧、14

限位块、15

限位槽、16

下支撑柱、17

支撑弹簧、18

上支撑柱、19

避雷器、20

安装柱、21

安装套、22

安装孔、23

通孔、24

螺栓、25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此外,术语“外”、“内”、“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5.实施例一:如图1和2所示,区域气象站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气象站1顶部的防护盖2,设置防护盖2,对区域气象站提供较好的防雨效果。
26.防护盖2包括可拆卸的连接在气象站1上固定盖3,固定盖3的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8,定位螺杆8位于固定盖3外部的一端焊接固定有转柄9,气象站1的侧壁开设有与定位螺杆8相配合的螺纹孔10。
27.固定盖3的顶部靠近边缘处通过缓冲柱连接有顶盖4。设置的防护盖2可拆卸的安装在气象站1的顶部,在防护盖2损坏时,可单独将防护盖2拆下进行单独更换,避免了更换气象站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28.防护盖2采用双层结构,固定盖3和顶盖4之间通过缓冲柱连接,利用缓冲柱的缓冲作用,当冰雹或者大暴雨落到防护盖上时,由于缓冲柱的缓冲作用,有效地缓冲并减少了冰雹或者大暴雨落下时对防护盖2所造成的危害,有效的避免防护盖2受大雨或者冰雹冲击而损坏,延长防护盖2的使用寿命。
29.如图3所示,顶盖4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竖板5,竖板5焊接咋顶盖4的顶部,相邻两个竖板5之间形成引水槽6,引水槽6的顶部焊接固定有金属网兜7,形成下拉所金属网兜7至最低点时金属网兜7位于顶盖4上方的结构。
30.本实用新型在引水槽6上设置金属网兜7,在遇到大暴雨天气时,大暴雨落在金属网兜7上,金属网兜7可减慢雨水落下速度,避免防护盖2受到冲击,在遇到冰雹天气时,冰雹落在金属网兜7上,而金属网兜7因本身的作用在受到向下的冲击力后会产生向上的回复力,可有效缓冲冰雹带来的冲击力,进一步避免防护盖2受到冲击,保护区域气象站不受损坏。
31.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如图4所示,缓冲柱包括焊接固定在固定盖3顶部的圆筒11,圆筒11内部滑动连接有圆杆12,圆杆12的底部通过缓冲弹簧13与圆筒11内部底面连接,缓冲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圆杆12、圆筒11采用焊接固定连接,圆杆12的顶部与顶盖4焊接固定连接。
32.圆杆12下端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与圆杆12一体成型设置,圆筒11的内侧开设有与限位块14相配合的限位槽15,限位块14与限位槽15滑动连接。设置限位块14与限位槽15,可保证圆杆12在圆筒11内部上下移动的平衡性,防止产生倾斜。
33.固定盖3顶部的中心处焊接固定安装有下支撑柱16,下支撑柱16的上端焊接有支撑弹簧17,支撑弹簧17的顶部焊接有上支撑柱18,上支撑柱18的顶部与顶盖4的底面焊接固定连接。
34.顶盖4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这样设置便于雨水从防护盖2顶部流下。
35.当冰雹或者大暴雨落到防护盖上时,产生的震动会传递给上支撑柱18并对支撑弹簧17进行挤压,产生的震动会传递给下支撑柱16并对支撑弹簧17进行挤压,从而进行缓冲减震,有效地缓冲并减少了冰雹或者大暴雨落下时对防护盖所造成的危害,有效的避免防护盖受大雨或者冰雹冲击而损坏,延长防护盖的使用寿命。
36.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顶盖4的顶部安装有避雷器19。避雷器19采用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不在过多介绍。
37.顶盖4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柱20,安装柱20焊接在顶盖4的顶部,避雷器19的底部设
置有与安装柱20相配合卡接的安装套21,安装套21通过螺钉固定在避雷器19的底部,安装柱20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安装孔22,安装套21的侧壁开设有与安装孔22相对应的通孔23,通过螺栓24、螺母25和安装孔22相配合将避雷器19固定在顶盖4的顶面。
38.设置避雷器19,对区域气象站起到防雷击保护,通过设置的安装柱20、安装套21、螺栓24、螺母25和安装孔22相配合,将避雷器19安装在顶盖4的顶部,从而便于起到很好的防雷击的作用,增加该区域气象站自身的使用年限,而且避雷器拆卸和安装较为方便。
3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区域气象站提供较好的防雨效果,而且防护盖可有效地缓冲并减少了冰雹或者大暴雨落下时对防护盖所造成的危害,有效的避免防护盖受大雨或者冰雹冲击而损坏,延长防护盖的使用寿命;防护盖可拆卸的安装在气象站的顶部,在防护盖损坏时,可单独将防护盖拆下进行单独更换,避免了更换气象站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40.尽杆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