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固定端扶手和双固定端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7367发布日期:2022-02-08 08:3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单固定端扶手和双固定端扶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扶手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单固定端扶手和双固定端扶手。


背景技术:

2.为方便人们走行时能有所依扶,通常需要在楼梯、栏板、阳台或墙面等处设置兼具实用和装饰的扶手,扶手与栏杆或栏板联用以供人手扶。扶手的形式和选材既要满足人们攀扶的要求和舒适的手感,又要满足作为装饰构件的外观性能。
3.现在常用的扶手在进行安置时,为实现扶手的稳定支撑,通常需要将扶手的内衬直接焊接在把手上,还要在把手一端焊接安装板,通过安装板将把手固定在预设位置;由于把手和安装板的结构通常设置的比较薄,因而通过焊接方式经常会发生固定不牢的现象,并且,在焊接完成后,还需要对焊缝部位进行打磨,工艺复杂,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固定端扶手和双固定端扶手,旨在解决扶手的内衬结构固定易松动,且固定时工艺繁琐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扶手,包括:还包括:
6.固定座,用于固定在基体的预设位置处;
7.第一内衬,一端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另一端向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延伸;
8.第一把扶管,套接在所述第一内衬的外周,且内周面与所述第一内衬的外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把扶管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相抵接;以及
9.卡接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衬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把扶管的内周面之间,用于使所述第一内衬与所述第一把扶管卡接固定。
10.示例性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衬的外周面上的卡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扶管的内周面上且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的凸块;或
11.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扶管的内周面上的卡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衬的外周面上且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的凸块。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内衬包括:
13.支撑杆,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把扶管的内周面相贴合,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所述卡接结构;以及
14.两个安装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每个所述安装件上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安装件的所述安装孔内。
15.本技术中设置有安装件,方便通过该安装件上的安装孔实现将第一内衬固定在固定座上,由于第一内衬与第一把扶管之间固定连接,因而,可通过第一内衬的固定实现第一把扶管的固定,并将支撑杆设置在第一把扶管中,以实现对该第一把扶管的支撑。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为内部空心的管状结构,两个所述安装件分别与所述
支撑杆的两端旋接固定。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座包括:
18.固定板,用于固定在所述预设位置;
19.凸台,与所述固定板一体成型,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把扶管内,且伸入端与所述第一内衬固定连接。
20.通过固定板实现该单固定端扶手的固定,并通过凸台连接实现第一内衬与固定座的固定,从而实现对第一把扶管的支撑。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把扶管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连接有固定端头,所述固定端头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把扶管并与所述第一内衬的延伸端旋接固定。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所述单固定端扶手设置有第一内衬,可用于对第一把扶管进行支撑,提高扶手的承受力,通过在第一把扶管和第一内衬之间设置卡接结构,实现对第一把扶管和第一内衬的卡接固定,使第一把扶管和第一内衬之间的固定更安全可靠,另外,在本技术中还设置有固定座,通过固定座与第一内衬固定,并与第一把扶管相抵接,以便实现第一把扶管在基体上的固定。本技术提供的单固定端扶手固定可靠,且装配工艺简单,安装省时省力。
2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双固定端扶手,所述双固定端扶手包括:
24.两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单固定端扶手;
25.两个弯头连接段,分别与所述第一把扶管远离所述固定座一端固定连接;以及
26.水平连接段,连接于两个所述弯头连接段之间。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平连接段包括:
28.多个第二把扶管,沿所述第二把扶管的轴向首尾顺次排列,位于两端的所述第二把扶管与所述弯头连接段连接;
29.多个第二内衬,分别与所述第二把扶管一一对应,套设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把扶管内,且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把扶管的内周面相贴合;以及
30.多个连接件,分别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把扶管之间,并与相邻所述第二把扶管内对应的所述第二内衬固定连接。
31.示例性的,所述连接件包括:
32.固定部,轴径与所述第二把扶管的轴径相等,且所述固定部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把扶管的端面相抵接;以及
33.两个连接部,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部的两端面上,且两个所述连接部旋入所述第二内衬中。
3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弯头连接段的两端垂直设置,且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把扶管和所述第二把扶管中,所述弯头连接段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把扶管的内周面、所述第二把扶管的内周面之间均设有所述卡接结构。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所述双固定端扶手由于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单固定端扶手,因而具有该单固定端扶手的所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双固定端扶手固定可靠,装配工艺简单,且安装省时省力;并且由于本技术实施例中还设置了弯头连接段和水平连接段,因而可满足需要转弯处的扶手设置,并可任意调整把扶部位的长度,以适应生活需要。
附图说明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固定端扶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固定端扶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9.图3为图1所示ⅰ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4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平连接段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4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固定端扶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42.图中:1、固定座;11、固定板;12、凸台;2、第一内衬;21、支撑杆;211、卡槽;22、安装件;221、安装孔;3、第一把扶管;31、凸块;4、固定端头;5、弯头连接段;6、水平连接段;61、连接件;611、固定部;612、连接部;62、第二把扶管;63、第二内衬;7、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4.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固定端扶手和双固定端扶手进行说明。所述单固定端扶手包括固定座1、第一内衬2、第一把扶管3和卡接结构;固定座1用于固定在基体的预设位置处;第一内衬2的一端与固定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固定座1的外侧延伸;第一把扶管3套接在第一内衬2的外周,且内周面与第一内衬2的外周面相贴合;第一把扶管3的一端与固定座1相抵接;卡接结构设置在第一内衬2的外周面与第一把扶管3的内周面之间,用于使第一内衬2与第一把扶管3卡接固定。
4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指的基体可以是楼梯、栏板、阳台、地面或墙面等需要一端固定扶手的位置,此处还可以是斜坡面或山体上需要固定扶手供人把扶的位置,在进行该单固定端扶手固定时,只需要通过螺纹紧固件将该单端固定扶手的固定座1固定在需要的位置即可实现供人把扶的目的。
4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单固定端扶手设置有第一内衬2,可用于对第一把扶管3进行支撑,提高扶手的承受力,通过在第一把扶管3和第一内衬2之间设置卡接结构,实现对第一把扶管3和第一内衬2的卡接固定,使把手和第一内衬2之间的固定更安全可靠,另外,在本技术中还设置有固定座1,通过固定座1与第一内衬2固定,并与第一把扶管3相抵接,以便实现第一把扶管3在基体上的固定。本技术提供的单固定端扶手固定可靠,且装配工艺简单,安装省时省力。
47.具体的,请参阅图3,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内衬2的外周面上的卡槽211,以及设置在第一把扶管3的内周面上且与卡槽211卡接配合的凸块31。通过将第一把扶管3上的凸块31限位在第一内衬2上的卡槽211内,实现对第一把扶管3和第一内衬2的压装固定
48.作为上述卡接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把扶管3的内周面上的卡槽211,以及设置在第一内衬2的外周面上且与卡槽211卡接配合的凸块31。
49.另外,请参阅图3,为方便将第一内衬2压装入第一把扶管3内,可将第一把扶管3上的凸块31设置成圆弧面。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所采用的第一把扶管3两端均设置有凸块31,并且,第一把扶管3的长度可以按照需要进行设计,同时,该第一把扶管3上可设置多个凸块31,以方便安装。对于轴径较大,且对压装力要求较高的扶手进行安装时,可采取压装工具将第一内衬2固定在第一把扶管3内。
5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1或图2,第一内衬2包括支撑杆21和两个安装件22;支撑杆21的外周面与第一把扶管3的内周面相贴合,支撑杆21上设置有卡接结构;两个安装件22分别固定在支撑杆21的两端,每个安装件22上沿支撑杆21的轴向均设有安装孔221,固定座1固定在其中一个安装件22的安装孔221内。
51.具体的,请参阅图1,在固定座1和第一内衬2的安装件22之间通过固定件7固定,固定件7的一端穿过固定座1,并与其中一个安装件22上的安装孔221旋接。
52.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中所采用的安装件22的一端伸入支撑杆21,适于增大与固定件7的旋和长度,使固定安全可靠。
53.本技术中设置有安装件22,方便通过该安装件22上的安装孔221实现将第一内衬2固定在固定座1上,由于第一内衬2与第一把扶管3之间固定连接,因而,可通过第一内衬2的固定实现第一把扶管3的固定,并将支撑杆21设置在第一把扶管3中,以实现对该第一把扶管3的支撑。
54.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杆21为内部空心的管状结构,两个安装件22分别与支撑杆21的两端旋接固定。通过将支撑杆21设置成空心管,可提高支撑杆21的抗扭能力,同时减轻支撑杆21的重量,增强该单固定端扶手的稳定性。
5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1,固定座1包括固定板11和凸台12,固定板11用于固定在预设位置;凸台12与固定板11一体成型,一端伸入第一把扶管3内,且伸入端与第一内衬2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板11实现该单固定端扶手在基体上的固定,并通过凸台12与第一内衬2的连接实现第一内衬2与固定座1的固定,从而实现对第一把扶管3的支撑。具体的,固定件7的一端穿过固定板11和凸台12,并旋接在安装件22上,实现固定座1与第一内衬2的固定,从而实现对第一把扶管3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把扶管3的一端与凸台12相抵接,用于避免第一把扶管3的晃动。
5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1及图2,第一把扶管3远离固定座1的一端连接有固定端头4,固定端头4的一端伸入第一把扶管3的内部,并与第一内衬2的延伸端旋接固定。为避免第一把扶管3的端部划伤人,因而在第一把扶管3远离固定座1的一端设置固定端头4,同时,增加该单固定端扶手的美观性。
57.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把扶管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摩擦块,摩擦块沿第一把扶管3的轴向和周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摩擦块,以增加第一把扶管3外表面的摩擦力,避免人手扶上去时发生打滑现象。
58.请参阅4和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双固定端扶手,双固定端扶手包括两个上述任一项的单固定端扶手,两个弯头连接段5以及水平连接段6;两个弯头连接段5分别与第一把扶管3远离固定座1一端固定连接;水平连接段6连接于两个弯头连接段5之间。
5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双固定端扶手由于具有上述任一项的单固定端扶手,因而具有该单固定端扶手的所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双固定端扶手固定可靠,装
配工艺简单,且安装省时省力;并且由于本技术实施例中还设置了弯头连接段5和水平连接段6,因而可满足需要转弯处的扶手设置,并可任意调整把扶部位的长度,以适应生活需要。
60.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把扶管3和第二把扶管62结构相同,但是第一把扶管3和第二把扶管62的长度和连接位置不同,且第一内衬2和第二内衬63结构相同,具体的长度和固定位置可根据设计和安装的需要进行设置。
6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4和图5,水平连接段6包括多个第二把扶管62、多个第二内衬63和多个连接件61;多个第二把扶管62沿第二把扶管62的轴向首尾顺次排列,位于两端的第二把扶管62与弯头连接段5连接;多个第二内衬63分别与第二把扶管62一一对应,套设在对应的第二把扶管62内,且外周面与第二把扶管62的内周面相贴合;多个连接件61分别设于相邻两个第二把扶管62之间,并与相邻第二把扶管62内对应的第二内衬63固定连接。
62.为方便将多段第二把扶管62固定,以适应不同长度需要,本装置中采用了连接件61,且为使固定更可靠,该连接件61与第二内衬63的安装件22旋接固定。
63.具体的,请参阅图4,连接件61包括固定部611和两个连接部612;固定部611的轴径与第二把扶管62的轴径相等,且固定部611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把扶管3的端面相抵接;两个连接部612分别固定在固定部611的两端面上,且两个连接部612旋入第二内衬63中。
64.将固定部611的轴径设置成与第二把扶管62的轴径相同,一方面便于把扶,另一方面也方便将第二把扶管62的两端抵接在连接件61的固定部611上;通过将连接部612旋入安装件22上的安装孔221内,实现两段第二内衬63之间的固定,从而将两段第二把扶管62连接在一起。
65.请参阅图5,弯头连接段5的两端垂直设置,且分别伸入第一把扶管3和第二把扶管62中,弯头连接段5的外周面与第一把扶管3的内周面、第二把扶管62的内周面之间均设有卡接结构。具体的,弯头连接段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形的卡槽211,弯头连接段5的两端插入第一把扶管3或第二把扶管62内,且卡槽211与凸块31相配合。优选的,在该弯头连接段5的两端设置有轴径减小,且适于插入第一把扶管3或第二把扶管62内的轴段,该插入端上设置有卡槽211,通过该卡槽211与第一把扶管3、第二把扶管62上的凸台12配合,方便将弯头连接段5压装在第一把扶管3或第二把扶管62内。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