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保护层支座型控制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97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凝土保护层支座型控制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业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的控制件,特别是一种混凝土保护层支座型控制件。
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的控制件普遍采用呈长方体的水泥砂浆垫块。当这种垫块用于平面型构件控制时,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缺点一、这种垫块强度不高,易被直径20毫米以上的钢筋压碎,从而失去保护作用,二、通常这种垫块的体积为50 50 20毫米,作为固结块,在新浇筑混凝包裹时,接触层面大,不利于钢筋的阻水防锈,而且安装麻烦,施工质量不高,易产生保护层厚薄不均、钢筋外露等质量问题,三、由于水泥凝固期的需要,水泥砂浆垫块的制作比较费时,需占用较大场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水泥砂浆垫块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支撑强度高、安装方便、能有效控制平面型结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混凝土保护层支座型控制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混凝土保护层支座型控制件,其特征是由弧形板、左、右支撑肋、垂直肋、水平肋构成的塑料件,弧形板开口向上,左、右支撑肋径向对称地位于弧形板下方,垂直肋与水平肋互相固定连接,位于弧形板下方左右支撑肋之间,左、右支撑肋及垂直肋的上端与弧形板固定连接,水平肋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撑肋固定连接。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保护层支座型控制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的俯视图。

图1和图2所示,混凝土保护层支座型控制件是由弧形板1、左、右支撑肋2、9、垂直肋3、水平肋5构成的塑料件,弧形板1开口向上,左、右支撑肋2、9径向对称地位于弧形板1下方,垂直肋3与水平肋5互相固定连接,且位于弧形板下方左右支撑肋2、9之间,左、右支撑肋2、9及垂直肋3的上端与弧形板1固定连接,水平肋5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撑肋2、9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板便于托住钢筋,支撑肋、垂直肋、水平肋有助于整体加强对钢筋的支撑作用,使混凝土能对支座型控制件充分握裹。
本实用新型支座型控制件具有质量轻、支撑强度高、整体注塑制做简便、批量大、安装方便、与钢筋接触层面小、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准确、施工质量高等优点,主要用于平面型构件下卧保护层的控制。
为了加强本实用新型支座型控制件的结构强度,同时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控制件支撑更稳固,进一步的特征是,如
图1和图2所示,(1)、具有垂直于轴向且与弧形板1、左、右支撑肋2、9、垂直肋3、水平肋5固定连接的加强肋4,和垂直于轴向且与左、右支撑肋2、9、垂直肋3、水平肋5固定连接的加强板6,(2)、左、右支撑肋下端固定连接支座脚7、8,实施例中,支座脚呈圆柱体形,其长度超出弧形板1的宽度,使支撑更稳固。
权利要求1.混凝土保护层支座型控制件,其特征是由弧形板、左、右支撑肋、垂直肋、水平肋构成的塑料件,弧形板开口向上,左、右支撑肋径向对称地位于弧形板下方,垂直肋与水平肋互相固定连接,位于弧形板下方左右支撑肋之间,左、右支撑肋及垂直肋的上端与弧形板固定连接,水平肋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撑肋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保护层支座型控制件,其特征是具有垂直于轴向且与弧形板、左、右支撑肋、垂直肋、水平肋固定连接的加强肋,和垂直于轴向且与左、右支撑肋、垂直肋、水平肋固定连接的加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保护层支座型控制件,其特征是左、右支撑肋下端固定连接支座脚,支座脚呈圆柱体形,其长度超出弧形板的宽度。
专利摘要混凝土保护层支座型控制件,是由弧形板、左、右支撑肋、垂直肋、水平肋构成的塑料件,弧形件开口向上,左、右支撑肋径向对称地位于弧形板下方,垂直肋与水平肋互相固定连接,位于弧形板下方左右支撑肋之间,左右支撑肋及垂直肋的上端与弧形板固定连接,水平肋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撑肋固定连接。具有支撑强度高、安装方便、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准确等优点,适用平面型构件下卧保护层的控制。
文档编号E04F21/00GK2276530SQ96243168
公开日1998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1日
发明者孙国强 申请人:南京三建(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