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嵌有隔热体的幕墙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54624阅读:来源:国知局
行的热传递。
[0052]此时,本发明的隔热体30由聚苯乙烯制成以具有低热传导性和充分强度,并且通过注塑成型来形成,隔热体30的上和下表面上形成有槽,使得分别形成在第一水平框架10和第二水平框架20上的结合突起11和结合突起21能够插入至该槽。
[0053]此外,通过上述的过程,在隔热体30与第一水平框架10和第二水平框架20相互装配之后,沿着第一水平框架10和第二水平框架20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多层玻璃,在多层玻璃I与多层玻璃I之间设置有使它们分离的同时维持结构健全性的平板形状的加强部件40 ο
[0054]根据本发明的加强部件40由诸如不锈钢的金属材料制成,此时在加强部件40的上下端通过诸如螺丝、螺栓、螺钉等的结合部件B来固定设置于上下方平行设置的第一水平框架10、第二水平框架20。
[0055]此时,如图6所示,加强部件40形成为具有与多层玻璃I的宽度基本相同的宽度,加强部件40的形状包括本体部41和结合部42,本体部41具有能够将在其上下方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水平框架10、第二水平框架20进行垂直连接的长度,结合部42在本体部41的两端分别以90度折曲形成以与第一水平框架10和第二水平框架20进行面接触,在结合部42中形成有贯通孔(未带有附图标记),以便通过结合部件B与第一水平框架10、第二水平框架20结合。
[0056]在第一水平框架10和第二水平框架20通过隔热体30相互装配的状态下,一对多层玻璃I分别设置在这样的加强部件40的上面和下面,此时如图7a所示,多层玻璃I形成为在两个玻璃板之间附着固定吸湿剂2、3和杆棒4的结构,沿着第一水平框架10和第二水平框架20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块5,以便在这样的多层玻璃I设置于第一水平框架10和第二水平框架20时多层玻璃I的下端或上端被放置且得到支撑,在多层玻璃I与第一水平框架10、第二水平框架20之间的空间设置有支持部件6,使得多层玻璃I被垂直支撑,覆盖支持部件6涂布有硅树脂S,使得多层玻璃I维持水密性的同时被垂直坚固地设置固定。
[0057]此外,如上所述在将多层玻璃I设置于第一水平框架10和第二水平框架20时,如图7b所示,在沿水平方向连续设置的多层玻璃I的两端之间沿垂直方向一同设置有金属材料的加强部件40,此时硅树脂S填充并密封加强部件40的两个侧面与多层玻璃I之间的空间。
[0058]上文中说明了加强部件40的宽度与多层玻璃的宽度相同,与此不同地,如图8所示,也可以实现为具有比多层玻璃I的宽度更宽的宽度,此时加强部件40的形状包括具有分别向沿垂直方向形成的本体部41的两侧扩展的宽度的扩展部41A,由此如图9所示,扩展部41A分别沿多层玻璃I的前后方向突出。
[0059]像这样在加强部件40具有比多层玻璃I的宽度更宽的宽度的情况下,强度进一步被加强,即使施加了风压等外力,第一水平框架10和第二水平框架20也不会易于沿前后方向弯曲或变形。
[0060]此外,尽管根据本发明的加强部件40优选由诸如不锈钢等的金属材料制成以具有适当的强度,在多层玻璃I的荷重依靠第一水平框架10和第二水平框架20得到坚固支撑、并且受到较小风压的建筑物的情况下,利用透明聚碳酸酯代替金属材料来制作加强部件40,从而使多层玻璃I与多层玻璃I之间的不透明空间最小化,以确保宽度更宽的视野。
[0061]根据隔热体30的形状、隔热体30如何与第一水平框架10、第二水平框架20相互装配,本发明的具有上述结构的内嵌有隔热体的幕墙以不同形态来实施,下文中将其作为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62]<实施例1>
[0063]如图10所示,实施例1涉及这样的结构,其中第一水平框架10和第二水平框架20中的每一个具有侧面开放的“U”字形状的截面,第一水平框架10和第二水平框架20的一侧端部上分别形成有上下突出的一对结合突起11和结合突起21,并且在结合突起11和结合突起21的内侧分别形成有垂直板12和垂直板22,其垂直地遮盖开放的侧面并且与隔热体30的侧面进行面接触。
[0064]在此情况下,隔热体30形成为本体31由“Y”字形态上下对称而形成的结构,在本体31的上面和下面的中央分别形成有放置多层玻璃I的放置槽32,在位于放置槽32的两侧的本体31上面和下面分别形成有结合槽33,从而第一水平框架10和第二水平框架20的结合突起11和结合突起21插入结合槽33以进行装配。
[0065]<实施例2>
[0066]如图1la和图1lb所示,实施例2涉及这样的结构,其中还包括分别从实施例1的第一水平框架10和第二水平框架20中形成的垂直板12和垂直板22水平突出的结合板13和结合板23,在结合板13和结合板23的前端分别形成有沿垂直方向上下突出的与隔热体30’进行插入结合的结合突起14和结合突起24,并且在隔热体30’的上面和下面分别形成有与结合突起14和结合突起24进行插入结合的结合槽35,此时在本体34中形成有使结合突起14和结合突起24便于装配的倾斜面,在整体上具有“S”字形状,在此情况下,不同于多层玻璃与隔热体30接触的实施例1,多层玻璃设置为与结合板13和结合板23接触。
[0067]<实施例3>
[0068]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3中的隔热体30’的形状相同但是其结合结构不同,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水平框架10”和第二水平框架20”的垂直板12和垂直板22上形成的结合板13和结合板23的前端形成有具有箭头形状的倾斜面的结合突起14’和结合突起24’,通过结合突起14’和结合突起24’,隔热体30’不会脱离,并且维持坚固的结合状态。
[0069]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幕墙中,隔热体设置在框架的内部,因而不存在隔热体从框架脱离的忧虑,并且第一水平框架和第二水平框架通过隔热体相互结合,因而设置简便,此外第一水平框架和第二水平框架通过隔热体设置为物理隔离,因而根本上防止通过水平框架进行的热传递,提高隔热性能。
【主权项】
1.一种内嵌有隔热体的幕墙,包括: 第一水平框架(10),其一侧的上下两端上分别形成有突出的结合突起(11),并且设置在室内侧; 第二水平框架(20),其一侧的上下两端上分别形成有突出的结合突起(21),并且以与所述第一水平框架(10)相对的状态下设置在室外侧;以及 隔热体(30),其上面和下面的中央分别形成有能够放置多层玻璃(I)的放置槽(32),所述隔热体(30)的所述放置槽(32)的两侧的上面和下面分别形成有与所述结合突起(11、21)进行插入结合的结合槽(33),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框架(10)和所述第二水平框架(20)的结合突起(11、21)各自与所述隔热体(30)的结合槽(33)进行插入结合,使得所述第一水平框架(10)与所述第二水平框架(20)相互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有隔热体的幕墙,其中 在所述隔热体(30)的放置槽(32)中沿着所述第一水平框架(10)和所述第二水平框架(20)沿水平方向连续设置有多层玻璃(I),在连续的所述多层玻璃(I)之间设置有平板形状的加强部件(40),所述加强部件(4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上下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一水平框架(10)、所述第二水平框架(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有隔热体的幕墙,其中 所述第一水平框架(10)和所述第二水平框架(20)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嵌有隔热体的幕墙,其中 所述加强部件(40)的宽度与所述多层玻璃(I)的宽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嵌有隔热体的幕墙,其中 在所述第一水平框架(10)和所述第二水平框架(20)的形成有所述结合突起(11、21)的部分的内侧,分别形成有各自与所述隔热体(30)的侧面进行面接触的垂直板(12、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嵌有隔热体的幕墙,其中 在所述垂直板(12、22)上分别形成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结合板(13、23),在所述结合板(13、23)的前端形成有与所述隔热体(30)进行插入结合的突出的结合突起(14、14’、24、24’),所述多层玻璃(I)设置为与所述结合板(13、23)接触而不是设置于在所述隔热体(30)的中央形成的放置槽(32)中。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内嵌有隔热体的幕墙,包括:第一水平框架(10),安装在室内侧,其一侧的上端和下端上均具有结合突起(11);第二水平框架(20),与第一水平框架(10)相对地安装在室外侧,其一侧的上端和下端上均具有结合突起(21);以及隔热体(30),包括形成在其上面和下面的中央的放置槽(32)以用于放置多层玻璃(1)、和形成在放置槽(32)的两侧的上面和下面上的结合槽(33)以装入结合突起(11、21),其中第一和第二水平框架(10、20)的结合突起(11、21)装入至隔热体(30)的结合槽(33),使得第一水平框架(10)与第二水平框架(20)相互结合。由于该结构,本发明易于设置并且因根本上防止经由水平框架的热传递而改善隔热性能。
【IPC分类】E04B1/80, E04B2/88, E04B2/96
【公开号】CN105074100
【申请号】CN201480009134
【发明人】全其权
【申请人】株式会社重一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4年3月21日
【公告号】WO2014157878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