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板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03786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跳板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跳板固定器。
【背景技术】
[0002]跳板在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广泛。其常规做法是用铁丝将跳板固定在脚手架管上,长期使用由于铁丝的锈蚀和疲劳使用,使得铁丝容易断裂,跳板容易松动脱落,造成安全隐患。
[0003]目前针对固定跳板的材料器具普遍为铁丝。当铁丝脱落时,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用铁丝进行二次加固或是用跳板在探头处进行反向铺设。不论采用何种处理方式,都需在高空进行作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需耗用二次人工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期性的固定器具,为跳板与脚手架的固定提供安全和时间上的保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0006]跳板固定器,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长340mm,一端折边90°留出35mm宽边形成L形,另外一端钻孔;
[0007]所述下固定板一端与上固定板的折边活动连接自由转动,另外一端折边90°留出35mm宽边形成L形,再折边90°留出20mm焊接螺杆,用于与上固定板的钻孔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0008]下固定板中部有与脚手架钢管斜向交叉契合的凹槽。
[0009]按上述方案,所述上、下固定板采用25mm宽,1.5mm厚的铁片。
[0010]按上述方案,所述下固定板中部与脚手架钢管交叉契合的凹槽为斜向扭结而成。
[0011]按上述方案,所述跳板固定器使用时斜向固定垂直搭接的脚手架钢管和跳板。
[0012]按上述方案,所述上、下固定板自由转动的活动链接方式采用螺栓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使用该装置避免了对铁丝断裂脱落的跳板进行2次加固,节省人工费用,材料费用。
[0015]本装置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危险,使得作业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时,不须担心脚手架板不牢靠。
[0016]本装置拆卸方便,安装效率高。
[0017]本装置一次性投入,可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跳板固定器不意图;
[0019]1-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3_转动连接;4_上固定板宽边;5_下固定板宽边; 6-凹槽;7-螺栓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实施例进一步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1]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跳板固定器,包括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2;所述上固定板长340mm,一端折边90°留出35mm宽边4形成L形,另外一端钻孔;
[0022]所述下固定板2 —端与上固定板I的折边即宽边4活动连接自由转动即转动连接3,另外一端折边90°留出35mm宽边5形成L形,再折边90°留出20mm焊接螺杆,用于与上固定板的钻孔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即螺栓连接7 ;
[0023]下固定板2中部有与脚手架钢管斜向交叉契合的凹槽6。由于本新型跳板固定器斜绑跳板和脚手架钢管,下固定板的凹槽为了与钢管更加契合,需要根据其与钢管的夹角进行调整,其凹槽大致呈螺旋形斜面。
[0024]优化地,上、下固定板采用25mm宽,1.5mm厚的铁片。
[0025]优化地,下固定板中部与脚手架钢管交叉契合的凹槽为斜向扭结而成。
[0026]优化地,所述跳板固定器使用时斜向固定垂直搭接的脚手架钢管和跳板。
[0027]优化地,上、下固定板自由转动的活动链接方式采用螺栓连接。
【主权项】
1.跳板固定器,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长340mm,一端折边90°留出35mm宽边形成L形,另外一端钻孔; 所述下固定板一端与上固定板的折边活动连接自由转动,另外一端折边90°留出35mm宽边形成L形,再折边90°留出20mm焊接螺杆,用于与上固定板的钻孔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下固定板中部有与脚手架钢管斜向交叉契合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跳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固定板采用25mm宽,1.5mm厚的铁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跳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中部与脚手架钢管交叉契合的凹槽为斜向扭结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跳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固定板自由转动的活动链接方式采用螺栓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跳板固定器。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长340mm,一端折边90°留出35mm宽边形成L形,另外一端钻孔;所述下固定板一端与上固定板的折边活动连接自由转动,另外一端折边90°留出35mm宽边形成L形,再折边90°留出20mm焊接螺杆,用于与上固定板的钻孔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下固定板中部有与脚手架钢管交叉契合的凹槽。使用该装置避免了对铁丝断裂脱落的跳板进行2次加固,节省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危险,使得作业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时,不须担心脚手架板不牢靠。
【IPC分类】E04G7-28
【公开号】CN204311728
【申请号】CN201420647878
【发明人】刘堃, 王仁泽, 钟福堂, 尹德星, 颜青钢, 巴怀安, 冀胜飞
【申请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