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震支座防火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651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震支座防火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防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隔震支座防火组件。
【背景技术】
[0002]隔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减震新技术,其中以隔震支座最为常用。隔震支座对地震的适应性广,且效果显著,因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
[0003]传统的层间隔震,一般将隔震支座外露于建筑外部,这种结构具有火灾的安全隐患,当火灾发生的时候,仅能靠防火喷淋,这有可能会使隔震支座受到损害。而隔震支座属于隔震建筑最重要的受力构件之一,有必要对其进行更好的防火保护。

【发明内容】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隔震支座防火组件,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隔震支座进行防火保护的问题。
[0005]一种隔震支座防火组件,包括上框架柱、下框架柱和设置在上框架柱和下框架柱之间的隔震支座,隔震支座的外侧套设有钢板,钢板围合封闭隔震支座。
[0006]优选的,钢板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均设有防火材料。
[0007]优选的,钢板的内侧面设有岩棉层;钢板的外侧面涂刷有防火涂料。
[0008]优选的,钢板固定于上框架柱或下框架柱。
[0009]优选的,钢板固定于下框架柱的外表面。
[0010]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包括上框架柱、下框架柱和设置在上框架柱和下框架柱之间的隔震支座,由于在隔震支座的外侧套设有钢板,且钢板围合封闭隔震支座,这就起到了防火作用,对隔震支座进行了防火保护。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申请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实施例1:
[0014]一种隔震支座防火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上框架柱11、下框架柱12和设置在上框架柱11和下框架柱12之间的隔震支座2,隔震支座2的外侧套设有钢板3,钢板3将隔震支座2围合封闭起来,杜绝了外部火患损毁。钢板3可以由多块板焊接围合起来,也可以是一体化并与隔震支座2形状相符的钢板3,以便于直接套设在隔震支座2的外部。
[0015]实施例2:
[0016]作为实施例1的改进,如图1所示,在钢板3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均设有防火材料,以进一步提升防火性。在本实施例中,钢板3的内侧面设有岩棉层31 ;钢板3的外侧面涂刷有防火涂料。
[0017]进一步的,钢板3是固定于上框架柱11或下框架柱12上,以保证隔震支座2能在允许的范围内滑动。在本实施例中,钢板3通过螺栓32固定于下框架柱12的外表面,形成单边固定,施工简单,更换方便。
[0018]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主权项】
1.一种隔震支座防火组件,包括上框架柱、下框架柱和设置在所述上框架柱和所述下框架柱之间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的外侧套设有钢板,所述钢板围合封闭所述隔震支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均设有防火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内侧面设有岩棉层;所述钢板的外侧面涂刷有防火涂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固定于所述上框架柱或所述下框架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固定于所述下框架柱的外表面。
【专利摘要】一种隔震支座防火组件,包括上框架柱、下框架柱和设置在上框架柱和下框架柱之间的隔震支座,隔震支座的外侧套设有钢板,钢板围合封闭隔震支座。钢板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均设有防火材料;钢板的内侧面设有岩棉层;钢板的外侧面涂刷有防火涂料;钢板固定于上框架柱或下框架柱;钢板固定于下框架柱的外表面。本申请起到了对隔震支座进行了防火保护的作用,且施工简单,更换方便。
【IPC分类】E04B1-94, E04B1-98
【公开号】CN204475565
【申请号】CN201520075157
【发明人】黄 俊
【申请人】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