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玻璃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186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玻璃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玻璃门锁。
普通的玻璃门锁,无论从质量上、功能上均存在诸多不足。由于锁体是横装结构,从外观造型上看显得不对称、不协调,影响玻璃门的整体美观效果。从质量上看该门锁是采用普通板材加工零件拼装而构成。存在强度低,刚性不足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玻璃门锁,该门锁的外观造型简洁、美观、对称、协调,且产品的性能稳固,强度高,刚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由左锁体和右锁体组合而构成,左右锁体以竖直式结构设置在两玻璃门上,左锁体为锁的固定部分,包括U型内、外把手、档盒外面板、螺栓、支承板、锁舌固定槽、档盒内面板;其中内、外把手通过内螺丝分别与档盒的内、外面板构成固定连接,锁舌固定槽位于锁体的侧面,并通过支承板固定在内把手的下端;所说的右锁体为锁的主体部分,包括U型内、外把手、外面板、螺栓、内面板、锁舌、锁具、手动开关;其中内、外把手通过内螺丝分别与内、外面板构成固定连接,锁具位于把手的下部,通过锁芯固定在内、外面板上,锁芯的内端连接手动开关,外端为开锁孔。上述的内外面板与玻璃门之间设有防滑夹板予以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新颖,外观造型美观、协调,性能稳固,强度高,刚性好,锁舌功能顺畅。使用单一方面进行锁定,在正常状态下,锁舌退回,可随意进出开门,使用十分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为左锁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侧面音视图;图3为右锁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面剖视图。

图1、图2所示由玻璃门1、外把手2、档盒外面板3、螺栓4、支承板5、锁舌固定槽6、内把手7、档盒内面板8组成。
如图3-图4所示,由玻璃门1-1、外把手2-1、外面板3-1、固定螺栓4-1、内把手7-1、内面板8-1、锁舌9、锁具10、手动开关11组成。
实施例新型玻璃门锁采用了与众不同的结构特点,使左、右锁体以竖直式的结构方式设置在两玻璃门上。其中左锁体为锁的固定部分,包括U型内、外把手7、2,档盒外面板3、固定螺栓4、支承板5、锁舌固定槽6、档盒内面板8。其中内外把手通过内螺丝分别与档盒的内、外面板构成固定连接。锁舌固定槽6位于锁体的侧面,并通过支承板5固定在内把手7的下端。所说的右锁体为锁的主体部分,包括U型内、外把手7-1、2-1,外面板3-1,固定螺栓4-1、内面板8-1、锁舌9、锁具10、手动开关11。其中内、外把手通过内螺丝分别与内外面板构成固定连接。锁具10位于把手的下部,通过锁芯固定在内外面板上,锁芯的内端连接手动开关11,外端为开锁孔。左右锁体的内外面板与玻璃之间采用防滑纸板通过固定螺栓4予以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玻璃门锁,由左锁体和右锁体组合而构成,其特征在于左、右锁体以竖直式结构设置在两玻璃门上,左锁体为锁的固定部分,包括U型内、外把手(7、2)档盒外面板(3)、固定螺栓(4)、支承板(5)、锁舌固定槽(6)、档盒内面板(8),其中内、外把手通过内螺丝分别与档盒的内、外面板构成固定连接,锁舌固定槽(6)位于锁体的侧面,并通过支承板(5)固定在内把手(7)的下端;所说的右锁体为锁的主体部分,包括U型内、外把手(7-1、2-1)、外面板(3-1)固定螺栓(4-1)、内面板(8-1)、锁舌(9)、锁具(10)、手动开关(11);其中内、外把手通过内螺丝分别与内、外面板构成固定连接,锁具(10)位于把手的下部,通过锁芯固定在内外面板上,锁芯的内端连接手动开关(11),外端为开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玻璃门锁,其特征在于内外面板与玻璃门之间设有防滑夹板予以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玻璃门锁,由左锁体和右锁体组合构成,其特征是:左、右锁体以竖直式结构设置在两玻璃门上,左锁体为锁的固定部分,由内、外把手、档盒内外面板、锁舌固定槽组成:右锁体为锁的主体部分,由内外把手、内外面板、锁具、锁舌、手动开关组成。上述组成的新型玻璃门锁,其外观造型简洁、美观、对称、协调,而且性能稳固,强度高,刚性好,使用十分方便。可广泛用于左右开门的所有玻璃门上。
文档编号E05B65/00GK2480496SQ0124063
公开日2002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8日
发明者林世铭 申请人:从化市比达利金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