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02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窗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开闭汽车等车辆的车窗而升降窗玻璃的升降装置,特别涉及能够调控窗玻璃的升降位置的窗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的窗升降装置,提出了上下摇动窗玻璃上连接的臂来升降窗玻璃的所谓的单臂型窗升降装置。现有的单臂型窗升降装置采用下述结构具有与用马达等转动的小齿轮啮合来转动的圆弧状扇形齿轮,通过使该扇形齿轮上连接的臂与扇形齿轮一起转动,能够沿汽车的车窗等主体开口部上下移动该臂的顶端连接的窗玻璃。在这种窗升降装置中,在形成窗玻璃升降的移动范围长的装置的情况下,扇形齿轮的径向尺寸及长度随之增长,产生单臂型窗升降装置大型化的问题。
为了消除这种问题,本申请人先前开发了利用行星摆线减速机构的单臂型窗升降装置,实现了窗升降装置的小型化。在提出的该窗升降装置中,具备包含外齿轮(环形齿轮)和内齿轮(行星齿轮)的行星摆线减速装置,通过用马达等旋转驱动与外齿轮啮合的内齿轮来使内齿轮减速转动,通过使窗玻璃上连接的臂与该内齿轮卡合,能够以减小了的速度使臂转动,来移动窗玻璃。
然而,在该开发出的窗升降装置中,内齿轮在外齿轮内偏心旋转,所以为了将该内齿轮的旋转力取出到外部以使臂转动,需要在内齿轮和臂之间设有容许偏心旋转的空隙,其结果是,难以在将内齿轮密封在装置内的状态下进行安装。因此,有时由于尘土等异物通过该空隙而侵入到装置内,在齿轮间啮入异物,而产生齿轮破损。此外,水滴通过空隙从外部侵入到装置内,使外壳生锈,或者在冬季冻结,使各齿轮不能旋转工作等,成为升降装置可靠性降低、或者寿命缩短的原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升降装置,通过将外齿轮和内齿轮密封在窗升降装置内以防止异物或水滴的侵入,来提高耐粉尘性、耐水性、耐冻结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窗升降装置,包括旋转体,被旋转驱动;臂,被连接到与上述旋转体同心配置的输出轴上并被转动,以便升降汽车等车辆的窗玻璃;以及减速机构,使上述旋转体的旋转动作减速并传递给上述输出轴;其特征在于,上述减速机构包括外齿轮,由随着上述旋转体的旋转驱动而偏心旋转的内齿环形齿轮构成;以及内齿轮,在上述外齿轮的内部与该外齿轮啮合,而且与上述输出轴同心地被轴支承;上述旋转体、上述外齿轮、及上述内齿轮被安装在由底座和盖子构成的内部密封的壳体内,上述输出轴的顶端部从上述壳体中突出出来,而且在该顶端部处被连接到上述臂上。这里,最好包括传动板,该传动板将上述外齿轮的旋转力沿一个径向X方向和与其正交的另一径向Y方向传递给上述内齿轮。
作为本发明的第1形态,上述旋转体采用下述结构包括偏心圆环,该偏心圆环部和由与上述壳体一体设置的电动机旋转驱动的蜗轮一体设置,将上述外齿轮容纳在相对于上述输出轴偏心的圆形凹部内。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第2形态,上述旋转体采用下述结构包括偏心圆环,该偏心圆环在轴向上与上述输出轴相反的一侧被连接到一个端部从上述壳体中突出出来的旋转操作轴上,将上述外齿轮容纳在相对于上述输出轴偏心的圆形凹部内;在上述旋转操作轴的该一个端部上,连接有用手动操作来旋转驱动的操作手柄。
根据本发明的窗升降装置,能够通过旋转体的旋转动作使外齿轮偏心旋转,使与其啮合的内齿轮减速旋转,向输出轴输出减速了的旋转力以使臂旋转来升降窗玻璃。此时,外齿轮的旋转力通过传动板被分割到X方向及Y方向并被传递给内齿轮,所以能够以大致均匀的角速度来旋转驱动内齿轮,平稳地升降窗玻璃。此外,通过将旋转体、外齿轮、内齿轮、传动板安装在密封的壳体内,能防止尘土等异物或水滴的侵入,提高耐粉尘性、耐水性、耐冻结性。


图1是本发明的窗升降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窗升降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窗升降装置在组装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图4是沿图3的AA线的向视剖视图;图5是沿图3的BB线的向视剖视图;图6是沿图3的CC线的向视剖视图;图7是本发明的窗升降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8是图7的窗升降装置在组装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图9是限动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图9的限动器在组装状态下的平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窗升降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主视图。该窗升降装置构成用电动机来升降窗玻璃的所谓的自动开闭式窗。在未图示的汽车的车体上固定有窗升降装置1的壳体2,在上述壳体2上安装着电动机3。在该壳体2上的多处设有固定螺栓21,在其固定脚部21,上述壳体2由螺母等固定到汽车的车体上。此外,在上述壳体2内,内置有如后所述由行星摆线减速机构构成的减速机构,在上述减速机构的输出端安装有臂5的基端部51。上述臂5以上述基端部51为中心在所需的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并且在其顶端部52上连接有能够沿汽车的车窗等的主体开口部移动的窗玻璃6的一部分,窗玻璃6通过臂5的转动来升降。这里,该连接结构采用下述结构在臂5的顶端部52上连接有圆形滚轮53,使该圆形滚轮53卡合在窗玻璃6上所设的长槽轨道61内,在臂5转动时,圆形滚轮53在长槽轨道61内滑动,从而将臂5的转动变换为窗玻璃6的直线运动来升降窗玻璃6。在上述壳体2上设有用于驱动上述电动机3的电路部件和电极端子等,但是这里省略其说明。
图2是图1所示的壳体2内的结构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3是其在组装状态下被安装到车体壁板P上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而图4~图6分别是沿图3的AA线、BB线、CC线的向视剖视图,这些图夸张地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特征的部分。在图2至图6中,上述壳体2包括小径筒部203和大径筒部204沿轴向排列而形成的底座201;以及圆板状的盖子202,其周缘部通过铆接等被安装到上述底座201的上部开口边缘部上,用于在其与上述底座201之间以密封状态区划形成扁平的圆形空间。在上述壳体2内如上所述内装有减速机构4。也就是说,在上述壳体201内的中心位置上形成有中空毂205,在该中空毂205周围的上述小径筒部203内同轴支持有具有用放射状肋412加强的中空轴部411的蜗轮41,使其能够绕轴向旋转。此外,上述底座201上安装的上述电动机3的转轴31上安装的蜗杆32被配置在上述底座201内,并且与上述蜗轮41外周面上所设的外齿413啮合,在上述电动机43被驱动而使转轴31旋转时,蜗轮41由蜗杆32围绕中空毂205被旋转驱动。此外,在上述蜗轮41上,一体设有被配置在上述底座201的大径筒部204内的偏心圆环部414。上述偏心圆环部414的外周面被做成与上述中空毂205及中空轴部411同心的圆形,但是内周面被做成相对于上述中空毂205及中空轴部411偏心的圆形。
在上述中空毂205的内部嵌插有输出轴42,其在于上述底座201的外面一侧的端部上形成的矩形的嵌合部421处与上述臂5的基端部51上开口的嵌合孔511嵌合,与该臂5绕轴向一体相连。此外,在上述输出轴42的朝向底座开口一侧的端面的轴心位置上形成有凹部422,该凹部422与上述盖子202内表面上所设的突出部221嵌合而被轴承支持。此外,在上述盖子202的内表面上,沿一个径向(以下,将该方向称为Y方向),一体形成有沿与其垂直的方向(以下,称为X方向)对置的一对X侧导向部222。
在上述蜗轮41的偏心圆环部414的内部和上述盖子202包围的空间内,安装有外齿轮43。上述外齿轮43被做成具有与上述偏心圆环部414的偏心圆形对应的外形的圆环状,而且被做成沿内周形成内齿431的内齿环形齿轮。此外,在上述外齿轮43的与上述盖子202对置的一侧的面上,沿X方向一体形成有在Y方向上对置的一对Y侧导向部432。上述盖子202的X侧导向部222、和上述外齿轮43的Y侧导向部432被配置在同一面上,并且在由这些X侧导向部222和Y侧导向部432包围的区域内,安装有长方形板状的传动板44,该传动板44的X方向的两侧缘被滑动连接在上述X侧导向部222上,Y方向的两侧边被滑动连接在上述Y侧导向部432上。在上述传动板44的中心处设有中心孔441,其径向尺寸足以使上述输出轴42插入。
在上述外齿轮43的内部,沿轴向排列安装有内齿轮45和限动器46。上述内齿轮45被做成外径尺寸比上述外齿轮43的内径小、沿外周面具有外齿451的正齿轮,在其圆周的一部分处与上述外齿轮43的内齿431啮合,并且在其中心所设的非圆形孔(这里,是切除了两侧缘的圆形孔)452处与上述输出轴42的底座开口一侧的端部423结合,而且用C形环47止脱固定,与该输出轴42一体旋转。此外,上述限动器46被做成外径尺寸与上述外齿轮43的内径相同、在其外周面上具有外齿461的圆环状齿轮,与上述外齿轮43的内齿431啮合,与上述外齿轮43一体被旋转驱动。再者,在上述限动器46的内周面的圆周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沿内径方向突出的限动片462,而在上述内齿轮45的圆周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向上述限动器46一侧沿轴向突出的限动销453,随着上述内齿轮45的旋转动作,上述限动销453与上述限动片462沿圆周方向碰撞。
根据以上结构的窗升降装置,构成由输出轴42、外齿轮43、内齿轮45构成减速机构4的行星摆线减速机构。因此,在电动机3被驱动、经蜗杆32使蜗轮41围绕中空毂205转动时,在与其一体的偏心圆环部414的内部,旋转力被传递给外齿轮43。由此,外齿轮43在圆周的一部分处与内齿轮45啮合的状态下围绕中空毂205进行偏心旋转,通过该偏心旋转,内齿轮45与输出轴42一体旋转,向输出轴42输出旋转力。也就是说外齿轮43绕内齿轮45公转,内齿轮45与输出轴42一体自转。这里,如果假设内齿轮45的齿数为ZA,外齿轮43的齿数为ZB,则外齿轮43旋转一圈时内齿轮45的转速、即输出轴42的转速N为N=(ZA-ZB)/ZA。因此,通过适当设定内齿轮45的齿数ZA和外齿轮43的齿数ZB,能实现任意减速比的行星摆线减速机构。
此时,由于传动板44被滑动连接在外齿轮43的Y侧导向部432上,所以传动板44只能沿X方向滑动,而该传动板44被滑动连接在盖子202上形成的X侧导向部222上,只能沿Y方向滑动,所以蜗轮41的旋转力按时间被分别分割到X方向、Y方向而传递给外齿轮43。因此,蜗轮41的偏心圆环部414和外齿轮43经传动板44,构成类似所谓的欧氏联轴节的联轴节结构,其结果是,能够使由外齿轮43旋转的内齿轮45的旋转角速度大致一定,使输出轴42及与其连接的臂5以大致一定的角速度旋转。由此,利用电动机3的正转、反转使臂5以大致一定的角速度往复转动,能够沿汽车的车窗上下方向移动臂5的顶端部52上连接的窗玻璃6,开闭汽车的车窗。
另一方面,在通过臂5来进行窗玻璃6的升降动作时,如前所述,内齿轮45在外齿轮43的内部旋转,而此时,从内齿轮45的侧面沿轴向突出的限动器453沿外齿轮43的内周面移动。在内齿轮45沿一个方向转动而旋转到规定的旋转位置时,如图5所示,限动销453与限动器46的内周面上所设的限动片462的一个侧面碰撞。限动器46与外齿轮43啮合,沿旋转方向与外齿轮43成一体,所以在限动销与限动片462碰撞的时刻,限制了以后的外齿轮43及内齿轮45的旋转动作,因此也限制了臂5的转动。由此,通过对应于要限制窗玻璃6向下方移动的位置来设定上述限动销453和限动片462的位置,窗升降装置自身能够限制臂5的转动位置、即窗玻璃6的向下移动位置。因此,在将该窗升降装置应用于汽车的情况下,即使在汽车的主体一侧不设用于限制窗玻璃6向下移动的限制部件,也能够限制窗玻璃6的向下移动位置,不会使汽车的主体结构变得复杂。
上述限动器46能够与外齿轮43在任意的圆周位置上啮合,所以通过变更该圆周位置,能够变更限动器46上所设的限动片462的圆周位置,变更内齿轮45及外齿轮43的旋转限制位置,从而变更臂5的转动位置、即窗玻璃6的向下移动一侧的限制位置。因此,即使在车窗尺寸因汽车车种的不同等而不同的情况下,也只需调整安装限动器46时的圆周位置就能够对应,在任何车窗尺寸的情况下都能够实现最佳的对窗玻璃的向下移动位置的限制。
这里,将限动器46上所设的限动片462设在圆周方向不同的两处上,在内齿轮45沿一个方向旋转时,限动销453从一个方向碰撞一侧的限动片,而在内齿轮45沿相反方向旋转时,该限动销453从另一个方向碰撞另一侧的限动片,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能够在内齿轮45的两个旋转方向上分别限制旋转位置。因此,在硬顶型汽车那样需要分别限制窗玻璃的向上移动位置和向下移动位置的情况下很有效。在此情况下,在窗玻璃的移动尺寸因汽车的车种而异的情况下,只要准备好将限动片分别形成于不同的圆周位置上的多种限动器,按照要装备的汽车的种类来选择安装限动器即可。限动器未必要在外周面的整个区域上具备外齿,能够按照要求的强度来适当调整其齿数,只要在减少齿数时只在沿限动器的圆周方向等分的区域上分别形成外齿即可。
这样,根据第1实施例的窗升降装置,能够将构成行星摆线减速机构4的外齿轮43和内齿轮45等容纳在由底座201和盖子202构成的密封状态的壳体2内,只有输出轴42的端部从壳体2中突出出来。因此,能够防止异物或水滴侵入到壳体2内,能够防止啮入异物而造成的齿轮破损、或者水滴造成的生锈或冻结,提高窗升降装置的可靠性。此外,由于将用于以均匀的角速度来旋转内齿轮45的传动板44配设得夹在外齿轮43的Y侧导向部432和盖子202的X侧导向部222之间,所以轴向尺寸不会太大,能够实现窗升降装置的薄型化。
图7是将本发明应用于通过用手动操作转动的手柄来旋转驱动驱动轴的手动式窗升降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8是组装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这里,第2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例相同,所以对等价的部分附以同一标号。壳体2由底座201、和该底座201的开口周缘部上铆接安装的盖子202构成,内部为密封状态。在上述底座201上设有中空毂205,在该中空毂205上插入有输出轴42,在该输出轴42的外侧端部上一体连接有臂5。此外,在上述输出轴42的内侧端部上形成有花键424,与内齿轮45的中心处开口的花键孔454键结合,沿旋转方向成一体,而且用C型环47来止脱固定。
此外,在与上述中空毂205同心的上述盖子202的中心位置上开有轴孔206,在该轴孔206上插入有旋转操作轴48并保持液密状态。在上述旋转操作轴48的外侧端部上形成有花键481,在开闭窗时能够连接用于进行旋转操作的操作手柄7。此外,在上述旋转操作轴48的内侧端部上一体形成有非圆形板482,与上述壳体2内安装的偏心旋转板49沿圆周方向一体结合。上述偏心旋转板49被做成在内表面一侧具有圆形凹部491的浅碟状,并且上述凹部491相对于上述旋转操作轴48及中空毂205偏心,由此形成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的偏心圆环部492。
在上述偏心圆环部492的内部安装有外齿轮43,其外径具有与偏心圆环部492的凹部491相同的圆周面,而且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内齿,在其圆周的一部分处与上述内齿轮45啮合。在上述外齿轮43的朝向上述底座2一侧的部分上一体形成有一对Y侧导向部432。此外,在与其对置的上述底座201的内表面上一体形成有一对X侧导向部222,在这些Y侧导向部432和X侧导向部222所夹的区域中安装有具有比上述中空毂205的外径足够大的轴孔441的正方形板状传动板44并使其各个边与上述各导向部432、222滑动连接。此外,在上述外齿轮43的内部,在与上述内齿轮45沿轴向邻接的位置上安装有限动器46,该限动器46的周面的多处形成的外齿461与上述外齿轮43的内齿431啮合。再者,在上述限动器46的内周面的圆周的一部分上一体设有限动片462,并且在上述内齿轮45的圆周的一部分上构成沿外径轴向突出的限动突起455并使其能够沿圆周方向碰撞,这与第1实施例相同。
根据以上结构的第2实施例的窗升降装置,构成由旋转操作轴48、偏心旋转板49、外齿轮43、内齿轮45构成行星摆线减速机构的减速机构4。因此,在转动操作操作手柄7来旋转驱动旋转操作轴48时,与其一体连接的偏心旋转板49旋转,在该偏心旋转板49上形成的偏心圆环部491处,旋转力被传递给外齿轮43。由此,外齿轮43在与内齿轮45啮合的状态下相对于输出轴42偏心旋转,通过该偏心旋转,与外齿轮43啮合的内齿轮45与输出轴42一起旋转,旋转力被输出到输出轴42。由此,与第1实施例同样,能够实现可以以任意减速比降低旋转操作轴的转速来旋转驱动输出轴的行星摆线减速动作。
在此情况下,传动板44与外齿轮43的Y侧导向部432滑动连接,传动板44只能沿X方向滑动,而且该传动板44与底座201上形成的X侧导向部222滑动连接,只能沿Y方向滑动,所以偏心旋转板49的旋转力在按时间被分别分割到X方向、Y方向的状态下被传递给外齿轮43,其结果是,能够使由外齿轮43旋转的内齿轮45的旋转角速度大致一定,使输出轴42及与其连接的臂5以大致一定的角速度旋转,这与第1实施例相同。由此,旋转操作轴48的正转、反转使臂5以大致一定的角速度往复转动,能够沿汽车的车窗上下方向移动臂5的顶端部52上连接的窗玻璃6,开闭汽车的车窗。
这样,根据第2实施例的窗升降装置,能够将构成减速机构4的外齿轮43和内齿轮45等容纳在由底座201和盖子202构成的密封状态的壳体2内。因此,能够防止异物或水滴侵入到壳体2内,能够防止啮入异物而造成的齿轮破损、或者水滴造成的生锈或冻结,提高窗升降装置的可靠性。在该第2实施例中,由于在盖子202中插入了旋转操作轴48,所以相应地密封性比第1实施例有所降低,但是由于盖子202朝向车室内,所以从该部分侵入的异物或水滴少,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由于将用于以相等的角速度来旋转内齿轮45的传动板44配设得夹在外齿轮43的Y侧导向部432和底座201的X侧导向部222之间,所以轴向尺寸不会太大,能够实现窗升降装置的薄型化。
这里,在第2实施例的结构中,也可以像第1实施例那样采用将偏心旋转板49与蜗轮一体形成并用电动机来旋转驱动的结构,如果这样,则也能够与第1实施例同样应用于自动开闭式窗装置。
此外,在第1实施例中,作为用于限制臂转动角度的限动器机构,在内齿轮上立设有限动销,但是也可以采用与第2实施例的限动突起455同样的结构。图9是其一例的内齿轮和限动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组装状态下的平面结构图。即,在内齿轮45的顶面上,一体形成将非圆形孔452的周围区域做成厚壁的圆形厚壁部456,并且使该厚壁部456的圆周的一部分沿半径方向突出而形成限动突起457。另一方面,限动器46被做成环状,在外周面上具有外齿461并与外齿轮43的内齿431啮合,这种结构与第1实施例相同,但是内周面被做成径向尺寸沿圆周方向变化的限动凸轮463 。该限动凸轮463的凸轮形状包括占圆周方向的大致1/4的径向尺寸最大的大径区域463a;在该大径区域463a的圆周方向两侧形成的径向尺寸有所减小的中径区域463b;以及由这些中径区域463b夹着的占圆周方向的相反一侧的大致1/2的径向尺寸最小的小径区域463c。
根据该结构,如图10所示,在随着内齿轮45的旋转而使限动突起457在限动器46的内周面、即限动凸轮463内旋转时,如该图中的虚线所示,限动突起457的顶端部在次摆线轨迹上移动。然后,在旋转了规定的旋转角度、限动突起457沿外径方向移动的时刻,其顶端面沿外径方向与中径区域463b碰撞,限制了以后的限动突起457的旋转、即内齿轮45的旋转。此时,限动突起457沿突出方向即径向与中径区域463b碰撞来限制旋转,所以能够提高限动突起457的机械耐力,能够防止限动突起457的变形,使其发挥稳定的限动功能。当然,大径区域463a是在限动器46与外齿轮43一起相对于内齿轮45偏心转动时为了使限动突起457不干扰限动凸轮463而设的退让区域。此外,上述限动凸轮463的小径区域463c是为了增大限动器46的径向的宽度尺寸来提高限动器46的机械强度而设的,即使在通过臂5向内齿轮45施加强的外力的情况下,在防止限动凸轮463的破损方面也是有利的。在此结构中,在限制内齿轮45的两个方向的旋转位置的情况下,只要适当设定两侧的中径区域463b的径向尺寸即可。当然,在上述第2实施例的限动器中,也可以将限动片做成这种限动凸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窗升降装置采用下述结构用于构成将蜗轮或偏心旋转板等旋转驱动的旋转体的旋转力减速并传递给输出轴的减速机构的外齿轮、内齿轮、传动板等与旋转体一起被安装在由底座和盖子构成的内部密封的壳体内,输出轴的顶端部从壳体中突出出来并被连接到用于升降窗玻璃的臂上;从而能够通过旋转体的旋转动作使外齿轮偏心旋转,使与其啮合的内齿轮减速旋转,向输出轴输出减速了的旋转力以使臂旋转来升降窗玻璃,并且尘土等异物或水滴不会侵入到壳体2的内部,能够得到耐粉尘性、耐水性、耐冻结性优良的可靠性高的窗升降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窗升降装置,包括旋转体,其被旋转驱动;臂,被连接到与上述旋转体同心配置的输出轴上并被转动,以便升降汽车等车辆的窗玻璃;以及减速机构,使上述旋转体的旋转动作减速并传递给上述输出轴;其特征在于,上述减速机构包括外齿轮,由利用上述旋转体的旋转驱动而偏心旋转的内齿环形齿轮构成;以及内齿轮,在上述外齿轮的内部与该外齿轮啮合,而且与上述输出轴同心地被轴支承;上述旋转体、上述外齿轮、及上述内齿轮被安装在由底座和盖子构成的内部密封的壳体内,上述输出轴的顶端部从上述壳体中突出出来,而且在该顶端部处被连接到上述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板,该传动板将上述外齿轮的旋转力沿一个径向X方向和与其正交的另一径向Y方向传递给上述内齿轮;上述外齿轮沿上述X方向一体具有在Y方向上对置的一对Y侧导向部件,在上述壳体上沿Y方向一体具有在X方向上对置的一对X侧导向部件,上述传动板由在上述两个导向部件间与各个导向部件滑动连接、能够分别沿X方向及Y方向移动的矩形板状部件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体包括偏心圆环部,该偏心圆环部与蜗轮一体设置,将上述外齿轮容纳在相对于上述输出轴偏心的圆形凹部内,所述蜗轮由与上述壳体一体设置的电动机旋转驱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体包括偏心圆环部,该偏心圆环部在轴向上与上述输出轴相反的一侧被连接到一个端部从上述壳体中突出出来的旋转操作轴上,将上述外齿轮容纳在相对于上述输出轴偏心的圆形凹部内;在上述旋转操作轴的该一个端部上,连接有用手动操作来旋转驱动的操作手柄。
全文摘要
一种窗升降装置,通过密封构成减速机构的部件以防止异物或水滴的侵入,来提高耐粉尘性、耐水性、耐冻结性。包括:被旋转驱动的蜗轮;臂,被连接到与蜗轮同心配置的输出轴上并被转动,以便升降窗玻璃;以及减速机构,使蜗轮的旋转动作减速并传递给输出轴;其中,减速机构包括:外齿轮,由利用蜗轮偏心旋转的内齿环形齿轮构成;内齿轮,与该外齿轮啮合,而且与输出轴同心地被轴支承;以及传动板,将外齿轮的旋转力沿X方向及Y方向传递给内齿轮。蜗轮、外齿轮、内齿轮、及传动板被安装在由底座和盖子构成的内部密封的壳体内。输出轴的顶端部从壳体中突出出来并被连接到臂上。
文档编号E05F11/38GK1379163SQ0210879
公开日2002年1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2日
发明者铃木统久, 大高浩, 佐藤诚晃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