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铁屑清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12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间铁屑清洁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间铁屑清洁车,包括传动装置、吸附装置、收集装置、底板、两个支撑板和两个前轮。本实用新型的车间铁屑清洁车制造成本低,整体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磁铁的有效吸附距离大,弥补了常规清洁车对铁屑清洁效果不好的缺点;传送带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车间铁屑清洁车后轮驱动,无需外加电源,清洁高效。
【专利说明】
一种车间铁屑清洁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间清洁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间铁肩清洁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清洁车、吸尘器等清洁工具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目前存在的各种清洁车可以实现对尘土、碎肩等物品的吸附功能。然而,对于从事机械加工的生产车间来说,广泛存在着碎铁肩,因此采用一般的清洁车实现对这些车间的清洁比较困难,而对于人力清洁来说效率又远远不够;此外,车间地面有时凹凸不平,仅仅依靠简单的清扫来实现清洁更是难上加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间铁肩清洁车。
[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车间铁肩清洁车,包括传动装置、吸附装置、收集装置、底板、两个支撑板和两个前轮。
[0006]其中,传动装置包括前支架、传送带、从动辊、主动辊、皮带轮、皮带和后轮;前支架为一组位于底板前端左右两侧的相对应的支架结构,支架结构的主体为设置在底板前端的圆形结构,圆形结构的后端设置固定在底板中部两侧表面的连接结构,使前支架固定在底板的表面;两个支撑板分别竖直固定在底板的中部左右两侧;主动辊平行于底板,两端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两个支撑板的中部;从动辊平行于主动辊且位于主动辊的正上方,两端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两个支撑板的上部;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右端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后轮包括左后轮和右后轮,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底板的底面后端左右两侧;左后轮通过皮带和设置在主动辊末端的皮带轮相连。
[0007]吸附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磁铁安装座、若干磁铁和镂空滚筒;磁铁安装座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紧配合固定在前支架的左右两个圆形结构上并与其同轴;若干磁铁固定在磁铁安装座外表面的朝前下方,沿轴线成直线排列;镂空滚筒通过轴承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并套在磁铁安装座的外部,将若干磁铁包覆在其内部,传送带套在从动辊和镂空滚筒的外部,实现传送。
[0008]收集装置固定在底板的表面,上端设有开口,且开口位于从动辊的正下方,用于收集从传送带滚落的铁肩。
[0009]优选地,收集装置的底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滑槽;底板上设置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轨。
[0010]优选地,收集装置的后部设置把手,用于倾倒铁肩。
[0011]优选地,底板的后端设置斜向上方的扶手。
[0012]优选地,镂空滚筒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前支架圆形结构的直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间铁肩清洁车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I)本实用新型的车间铁肩清洁车制造成本低,整体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
[0015]2)磁铁的有效吸附距离大,弥补了常规清洁车对铁肩清洁效果不好的缺点;
[0016]3)传送带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车间铁肩清洁车后轮驱动,无需外加电源,清洁高效。
【附图说明】
一种车间铁屑清洁车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间铁肩清洁车的左视三维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间铁肩清洁车的右视三维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间铁肩清洁车上的吸附装置结构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间铁肩清洁车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实用新型有任何限制。
[0022]如图1-4所示,该车间铁肩清洁车包括传动装置1、吸附装置2、收集装置3、底板4、两个支撑板22和两个前轮5。
[0023]其中,传动装置I包括前支架6、传送带7、从动辊8、主动辊9、皮带轮10、皮带11和后轮12;前支架6为一组位于底板4前端左右两侧的相对应的支架结构,支架结构的主体为设置在底板4前端的圆形结构,圆形结构的后端设置固定在底板4中部两侧表面的连接结构,使前支架6固定在底板4的表面;两个支撑板22分别竖直固定在底板4的中部左右两侧;主动辊9平行于底板4,两端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两个支撑板22的中部;从动辊8平行于主动辊9且位于主动辊9的正上方,两端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两个支撑板22的上部;主动棍9和从动棍8的右端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后轮12包括左后轮13和右后轮14,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底板4的底面后端左右两侧;左后轮13通过皮带11和设置在主动辊9末端的皮带轮10相连,通过左后轮13驱动主动辊9的旋转;主动辊9通过齿轮带动从动辊8转动。
[0024]吸附装置2包括圆柱状的磁铁安装座15、若干磁铁16和镂空滚筒17;磁铁安装座15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紧配合固定在前支架6的左右两个圆形结构上并与其同轴;若干磁铁16固定在磁铁安装座15外表面的朝前下方,确保朝向地面,沿轴线成直线排列,并保持不动,用于将铁肩吸附至传送带7上;这种方法使磁铁16始终对准镂空滚筒17的吸附前缘,保证磁铁16的吸附磁力始终最大。镂空滚筒17通过轴承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并套在磁铁安装座15的外部,将若干磁铁16包覆在其内部,通过传送带7与从动辊8相连,传送带7套在从动辊8和镂空滚筒17的外部,实现传送;传动铁肩到达从动辊8,并落入收集装置3。将滚筒设计成镂空结构,能保证磁铁16的磁性损失最小,对于铁肩的吸附可靠性大幅提高。
[0025]收集装置3固定在底板4的表面,上端设有开口,且开口位于从动辊8的正下方,用于收集从传送带7滚落的铁肩。
[0026]收集装置3的底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滑槽18;底板4上设置与滑槽18相配合的滑轨19,更方便倾倒垃圾。
[0027]收集装置3的后部设置把手20,用于倾倒铁肩。
[0028]底板4的后端设置斜向上方的扶手21。
[0029]镂空滚筒17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前支架6圆形结构的直径。
[0030]现将本实用新型的车间铁肩清洁车的工作原理阐述如下:
[0031]以图1所示的方向为准,当需要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肩清洁车清洁铁肩时,首先由操作人员在待清理区域内通过扶手21向前推动铁肩清洁车,使铁肩清洁车走过的路径覆盖整个待清理的区域。铁肩清洁车的前轮5和后轮12即向前逆时针旋转,左后轮13依靠摩擦力通过皮带11和皮带轮10带动主动辊9进行逆时针转动;主动辊9通过齿轮带动从动辊8进行顺时针转动,从动辊8依靠摩擦力带动传送带7向右传动。
[0032]传送带7左端的镂空滚筒17也进行顺时针转动,将由若干磁铁16吸附至传送带7朝前下方的铁肩随传送带7向从动辊8处传送;当铁肩在传送带7的表面运行至从动辊8处,由于重力的作用掉落至收集装置3内。当收集装置3内的铁肩等垃圾需要倾倒时,操作人员拉动设置在收集装置3后部的把手20,收集装置3即通过互相配合的滑槽18和底板4上的滑轨19滑动到底板4的外部,将收集装置3搬离底板4,倾倒垃圾。
[0033]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车间铁肩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间铁肩清洁车包括传动装置(I)、吸附装置(2)、收集装置(3)、底板(4)、两个支撑板(22)和两个前轮(5); 其中,传动装置(I)包括前支架(6)、传送带(7)、从动辊(8)、主动辊(9)、皮带轮(10)、皮带(11)和后轮(12);前支架(6)为一组位于底板(4)前端左右两侧的相对应的支架结构,支架结构的主体为设置在底板(4)前端的圆形结构,圆形结构的后端设置固定在底板(4)中部两侧表面的连接结构,使前支架(6)固定在底板(4)的表面;两个支撑板(22)分别竖直固定在底板(4)的中部左右两侧;主动辊(9)平行于底板(4),两端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两个支撑板(22)的中部;从动辊(8)平行于主动辊(9)且位于主动辊(9)的正上方,两端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两个支撑板(22)的上部;主动辊(9)和从动辊(8)的右端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后轮(12)包括左后轮(13)和右后轮(14),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底板(4)的底面后端左右两侧;左后轮(13)通过皮带(11)和设置在主动辊(9)末端的皮带轮(10)相连; 吸附装置(2)包括圆柱状的磁铁安装座(15)、若干磁铁(16)和镂空滚筒(17);磁铁安装座(15)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紧配合固定在前支架(6)的左右两个圆形结构上并与其同轴;若干磁铁(16)固定在磁铁安装座(15)外表面的朝前下方,沿轴线成直线排列;镂空滚筒(17)通过轴承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并套在磁铁安装座(15)的外部,将若干磁铁(16)包覆在其内部,传送带(7)套在从动辊(8)和镂空滚筒(17)的外部; 收集装置(3)固定在底板(4)的表面,上端设有开口,且开口位于从动辊(8)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铁肩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收集装置(3)的底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滑槽(18);底板(4)上设置有与滑槽(18)相配合的滑轨(1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间铁肩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收集装置(3)的后部设置把手(20),用于倾倒铁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铁肩清洁车,其特征在于,底板(4)的后端设置斜向上方的扶手(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铁肩清洁车,其特征在于,镂空滚筒(17)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前支架(6)圆形结构的直径。
【文档编号】A47L11/24GK205697558SQ201620185073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0日
【发明人】董艇舰, 张晓敏, 段华杰, 刘鹏
【申请人】中国民航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