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24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窗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户,尤其是涉及一种窗扇能做0~180度翻转的窗户。所谓做0~180翻转的窗户也可以理解为例如一种具有装一般和/或隔热玻璃或类似物的门,属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业使用的窗户有多种多样,有平开式,推拉式及旋转式等,这些窗户各有特点,能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但都存在功能单一、兼容性差的缺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公开了一种专利号为ZL96236964.0、公开号为CN2262088Y、名称为“具有双自由度窗门的窗户”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的窗门由一对滑轨支承并形成滑动接触,滑轨由转轴与窗框形成转动连接配合,使窗门可以转动开启及沿滑轨向外推移。但由于窗户的窗门(窗扇)的转轴固定窗框上,滑轨自身不能平移,窗扇只能在原地旋启,限制了窗户的开启量,很难擦洗窗扇外表面。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扇能做0~180度翻转的窗户,以使窗扇可以旋转开启,便于安全地清洁窗扇的两面,并且可以将窗扇锁定在相对于窗框0~180度的任一位置。其中,导槽设计为便于清洁,并在万一磨损时能便于更换。
上述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即,在窗扇的一边上下设有两个滚轮,在窗框的上梁和下梁上,装设上、下工作面型材,在窗扇的上边框也装设工作面型材,其中窗框下梁的的下工作面型材用于装设第一导槽。窗框上梁的上工作面型材用于装设第二导槽,上滚轮与下滚轮和窗扇装配在一起,两滚轮与第一、第二导槽的底面滚动配合,窗扇的上边框工作面型材装设第三导槽,两侧均匀排列有卡口,卡口与一端固定在窗框上梁的支撑杆构成一个支撑限位机构。
导槽最好设计为可更换的,并在必要时可与工作面型材组合,并改装在标准的,亦即在商业上通用的窗框型材上。通过将导槽安置在窗框上可看得清楚的地方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处于敞开的状态,便于清洁。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开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中窗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窗扇能做0~180度翻转,在窗框1的上梁和下梁上,装设上、下工作面型材,在窗扇2的上边框也装设工作面型材,其中窗框1下梁的下工作面型材用于装设与下滚轮3配合的第一导槽6,窗框上梁的上工作面型材用于装设与上滚轮4配合的第二导槽5,上滚轮4、下滚轮3与窗扇2装配在一起,两滚轮与第一、第二导槽的底面滚动配合,窗扇2的上边框工作面型材装设第三导槽7,两侧均匀排列有卡口8,卡口8与一端固定在窗框1上梁的支撑杆9构成一个支撑限位机构。
上述结构,使得窗扇2可相对于窗框1平面做0~180度旋转;支撑杆9与第三导槽7上的卡口8构成的支撑限位机构可以保证窗扇2的牢固性,同时旋转开启任一角度可以随意锁定。这种结构便于对窗扇内外表面进行擦洗,通风好,采光好,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窗户,由窗扇、窗框、导槽构成,其特征在于该窗扇的一边上下设有两个滚轮,一方面借助于滚轮支承在下梁上,并可通过设在窗框下梁的第一导槽(6)移动,同时借助于滚轮通过设在窗框上梁的第二导槽(5)移动,有一支撑杆(9)一端固定在窗框上梁的一端,另一端通过设在窗扇上边框的第三导槽(7)移动,第三导槽两侧均匀排列有卡口(8),在窗框(1)的下梁、上梁及窗扇的上边框设有工作面型材,其中,窗框(1)的下工作面型材用于装设第一导槽(6),上工作面型材用于装设第二导槽(5),窗扇上边框上的工作面型材用于装设第三导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其特征在于至少第一导槽(5)具有由耐磨材料尤其是聚酰胺制的可更换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第三导槽由安装在工作面型材上的导轨构件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其特征在于工作面型材是窗框(1)和窗扇整体的组成部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户,尤其是窗扇能做0~180度翻转的窗户。在窗框的上梁和下梁上,装设上、下工作面型材。在窗扇的上边框也装设工作面型材。其中窗框下梁的下工作面型材装设第一导槽,窗框上梁的上工作面型材装设第二导槽,上滚轮与下滚轮和窗扇装配在一起,两滚轮与第一、第二导槽的底面滚动配合,窗扇的上边框工作面型材装设第三导槽,两侧均匀排列有卡口,卡口与一端固定在窗框上梁的支撑杆的另一端构成一个支撑限位机构。这种结构便于对窗扇内外表面进行擦洗,通风好,采光好,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E06B3/32GK2751129SQ200420052228
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2日
发明者刘剑青, 王安 申请人:东营市中正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