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框架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24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门窗框架型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框架型材,特别是一种作为门窗框架管纱上滑及上亮顶的铝合金型材。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门窗框架型材主要有铝合金和硬塑料两种,其中,铝型材最为普及,现有的70、80、90系列的铝合金门窗固定上的管纱上滑及上亮顶型材,安置玻璃及塑胶密封条的安装槽(密封槽)在管纱上滑边框上部,呈上凸状,使用时玻璃放置中间,塑胶密封条放置两侧,玻璃一侧或两侧有铝合金三角压线加以固定。存在如下缺陷一是铝合金型材加工复杂,制作成本高;二是安装工序多,非常麻烦。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加工简单、安装方便、制作成本低的门窗框架型材。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是一种门窗框架型材,包括安装槽、密封槽、边框,密封槽和安装槽之间空间相通,该密封槽和安装槽由边框下凹形成,密封槽的深度大于安装槽,两者形成拐角形状。
经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型材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2、安装容易方便,省去倒角、压线、剔口几道工序;3、制作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纱上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亮顶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亮顶和管纱上滑装配使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纱上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4所示,一种门窗框架型材,由密封槽1、安装槽2、边框3,其中密封槽1和安装槽2之间空间相通,密封槽1和安装槽2由边框下凹形成,密封槽1的深度大于安装槽2,两者形成拐角形状。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亮顶和管纱上滑实施状态剖面图,玻璃4放置于安装槽2内,被密封槽1内密封条5压实,起到固定玻璃4的作用,省去了倒角、三角压线等工序,安装更加简单方便。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纱上滑和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与
图1的区别在于其下部滑道的结构不同,此结构的管纱上滑下部在两条平行滑道6,增加推拉窗扇的密封性。
权利要求1.一种门窗框架型材,包括密封槽(1)、安装槽(2)和边框(3),密封槽(1)和安装槽(2)之间空间相通,其特征在于该密封槽(1)、安装槽(2)由边框(3)下凹形成,密封槽(1)的深度大于安装槽(2),两者形成拐角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窗框架型材。包括密封槽1、安装槽2和边框3,密封槽1和安装槽2之间空间相通,其特征在于该密封槽1、安装槽2由边框3下凹形成,密封槽1的深度大于安装槽2,两者形成拐角形状。本实用新型优点1.型材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2.安装容易方便,省去倒角、压线、剔口几道工序;3.制作成本低。
文档编号E06B7/16GK2711343SQ20042005221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9日
发明者亓培强 申请人:亓培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