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升降的转椅靠背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椅的靠背支架,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升降的转椅靠背支架。
背景技术:
可以转动的椅子,自开发生产以来,已经是人们非常喜爱的座具之一,广泛地使用于办公室、会议室、图书室、宾馆和家庭。在现有的技术中,转椅的靠背与座垫之间的高度和前后位置基本处于固定的状态,很难适合体格不同人群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调节靠背与座垫之间的高度和前后位置状态的转椅靠背支架,以适合体格不同人群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可升降的转椅靠背支架的技术方案,包括安装于转椅托盘支撑架后部、并且向上延伸的靠背支架,所述靠背支架下端部是连接块活动安装于转椅托盘支撑架后部,连接块的两侧固定着两根向上延伸的支杆,支杆的上端弧形连接,支杆安装滑动块,滑动块设有水平方向的滑槽,滑槽安装着具有垂直通孔的滑动销,滑动销的一端插入支杆的销孔内,滑动块的下部设有按钮,按钮上部的斜柱安装于滑动销的通孔内,斜柱的上端设有压縮弹簧顶着滑动块的上框架,滑动块设有多个靠背安装孔。[0005] 所述支撑架后部设有长槽和螺栓,安装着连接块。[0006] 所述滑动块的后部设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可升降的转椅靠背支架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调节靠背与座垫之间的高度和前后位置状态的转椅靠背支架,以适合体格不同人群的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升降的转椅靠背支架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沿A-A切面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的B向视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3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的可升降的转椅靠背支架,包括安装于转椅托盘支撑架12后部、并且向上延伸的靠背支架50,所述靠背支架50下端部是连接块56活动安装于转椅托盘支撑架12后部,连接块56的两侧固定着两根向上延伸的支杆51,支杆51的上端弧形连接,支杆51安装滑动块52,滑动块52设有水平方向的滑槽57,滑槽57安
3装着具有垂直通孔61的滑动销60,滑动销60的一端插入支杆51的销孔58内,滑动块52的下部设有按钮62,按钮62上部的斜柱63安装于滑动销60的通孔61内,斜柱63的上端设有压縮弹簧59顶着滑动块52的上框架,滑动块52设有四个靠背安装孔53。[0016] 所述支撑架12后部设有长槽55和螺栓54,安装着连接块56。[0017] 所述滑动块52的后部设有盖板64。 安装时,把靠背支架50下端部的连接块56用螺栓54安装在转椅托盘支撑架12后部的长槽55,可以前后伸縮调节靠背与座垫之间的前后位置。 在滑动块52后部靠背安装孔53中插入螺钉,在滑动块52的前面安装靠背。使用时按动按钮62,斜柱63带动滑动销60縮回后上下移动滑动块52,然后松开按钮62,滑动销60伸出,插入另一个销孔58内,实现调节靠背与座垫之间的高度。
权利要求一种可升降的转椅靠背支架,包括安装于转椅托盘支撑架(12)后部、并且向上延伸的靠背支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支架(50)下端部是连接块(56)活动安装于转椅托盘支撑架(12)后部,连接块(56)的两侧固定着两根向上延伸的支杆(51),支杆(51)的上端弧形连接,支杆(51)安装滑动块(52),滑动块(52)设有水平方向的滑槽(57),滑槽(57)安装着具有垂直通孔(61)的滑动销(60),滑动销(60)的一端插入支杆(51)的销孔(58)内,滑动块(52)的下部设有按钮(62),按钮(62)上部的斜柱(63)安装于滑动销(60)的通孔(61)内,斜柱(63)的上端设有压缩弹簧(59)顶着滑动块(52)的上框架,滑动块(52)设有多个靠背安装孔(53)。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升降的转椅靠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后部 设有长槽(55)和螺栓(54),安装着连接块(56)。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升降的转椅靠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52)的后 部设有盖板(6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转椅靠背支架,包括安装于转椅托盘支撑架后部、并且向上延伸的靠背支架,所述靠背支架下端部是连接块活动安装于转椅托盘支撑架后部,连接块的两侧固定着两根向上延伸的支杆,支杆的上端弧形连接,支杆安装滑动块,滑动块设有水平方向的滑槽,滑槽安装着具有垂直通孔的滑动销,滑动销的一端插入支杆的销孔内,滑动块的下部设有按钮,按钮上部的斜柱安装于滑动销的通孔内,斜柱的上端设有压缩弹簧顶着滑动块的上框架,滑动块设有多个靠背安装孔。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调节靠背与座垫之间的高度和前后位置状态的转椅靠背支架,以适合体格不同人群的使用。
文档编号A47C7/48GK201509925SQ200920199178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2日
发明者祝卫国 申请人:祝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