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副栓耦式防盗锁芯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21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正副栓耦式防盗锁芯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正副栓耦式防盗锁芯,包括锁套、锁胆、正边栓、副边栓、耦子。在耦子上对应正边栓的一侧设有制动凹槽;耦子上对应副边栓的一侧设有V形牙槽。正边栓的一侧与锁套内圆凹槽配合,另一侧的凸台与耦子的制动凹槽啮合。副边栓的一侧与锁套内圆凹槽配合,副边栓另一侧的V形齿牙与耦子的V形牙槽啮合。与正边栓配合的锁套内圆凹槽的正反转角宽度大于副边栓与V形齿牙完全啮合时的正反转角宽度。把正边栓、副边栓、耦子加工成线材,根据需要再将正边栓、副边栓和耦子线材加工所需要的长度和形状。正边栓槽、副边栓槽和耦子槽轴向两端呈工艺半圆槽。与现有边栓式防盗锁相比,本发明进一步提高了防盗性能,其工艺简化,加工难度低,生产效率高。
【专利说明】
正副栓耦式防盗锁芯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锁,尤指一种正副栓耦式防盗锁芯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当前,边栓式防盗锁芯逐步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有的通过叶片的牙槽与边栓配合,有的通过圆柱的牙槽与边栓配合。通过钥匙使每个叶片或圆柱弹子上的牙槽对齐,使边栓一端进入耦子牙槽,脱离与锁套的啮合,方能使钥匙带动锁胆转动。这种锁的防盗性能优点是锁套内孔的加工简单,适用于欧标锁标准的葫芦锁芯,但它存在以下防盗和技术问题:
[0003]1、在技术性开启状态下,通过扁状工具转动锁胆,使锁胆上的边栓与锁套产生向心的作用力,然后通过拨勾逐个将叶片的牙槽或圆柱弹子的螺纹状牙槽挑拨到与边栓齿牙啮合的位置,挑拨感明显,使边栓与叶片的牙槽或圆柱弹子的螺纹状牙槽对应,再继续旋转锁胆,使边栓与叶片的牙槽或圆柱弹子的牙槽啮合,即可容易打开防盗锁芯。其防盗性能较差。
[0004]2、如果选用叶片结构,每个叶片需与锁胆上轴向分布的叶片槽孔配合,叶片和叶片槽孔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精度要求较高,导致加工难度大,生产效率低。在锁胆上的与边栓间隙配合的边栓槽口、与叶片配合的叶片槽孔均为矩形,加工后需要经过冲制清根,其加工难度较大,生产效率较低。
[0005]3、如果选用圆柱弹子结构,锁胆上与其配合的圆孔虽然容易加工,但圆柱弹子上不仅要加工出与边栓齿牙啮合的螺纹状牙槽,螺纹状牙槽所在轴向位置还要与钥匙的级差相应合,体积很小,加工生产难度较大,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边栓式防盗锁结构的基础上,提高技术性开启难度的同时,使其结构不仅能够提高技术性开启难度,还能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以提高工业化生产能力。
[0007]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正副栓耦式防盗锁芯,包括锁套、锁胆、边栓、耦子。在锁胆的轴向方向,设有一正边栓和一副边栓。所述的正边栓与锁胆上的正边栓槽间隙配合;所述的副边栓与锁胆上的副边栓槽间隙配合。在每个耦子上对应正边栓的一侧设有制动凹槽;在每个耦子上对应副边栓的一侧设有V形牙槽。正边栓的一侧与锁套内圆凹槽配合;正边栓另一侧的凸台与耦子的制动凹槽啮合。副边栓的一侧与锁套内圆凹槽配合;副边栓另一侧的V形齿牙与耦子的V形牙槽啮合。与正边栓配合的锁套内圆凹槽的正反转角宽度大于副边栓与V形齿牙完全啮合时的正反转角宽度。多个耦子为一组,与锁胆上的耦子槽间隙配合,并沿锁胆轴向排列。在所述的耦子上至少设二个V形牙槽;在所述的耦子上至少设一个制动凹槽。
[0008]按所述的正边栓、副边栓、耦子的横截面外廓,初步分别加工成正边栓、副边栓、耦子线材,根据设计要求将正边栓、副边栓和耦子线材截成所需要的长度,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所述的锁胆上的正边栓槽和副边栓槽通过铣刀加工而成,正边栓槽和副边栓槽的轴向两端为工艺半圆槽。所述的锁胆上的耦子槽通过铣刀加工而成,锁胆上的耦子槽为径向贯通槽孔,耦子槽的轴向两端为工艺半圆槽。锁胆上的正边栓槽和副边栓槽轴向两端为工艺半圆槽,也正是铣刀的加工半径,解决边栓槽两端直口很难加工的问题。锁胆上的耦子槽两端为工艺半圆槽,避免难以加工的矩形。
[0009]本发明通过正边栓与锁胆上的正边栓槽间隙配合;通过副边栓与锁胆上的副边栓槽间隙配合,通过每个耦子上的制动凹槽与正边栓另一侧的凸台啮合,是插入钥匙使锁芯转动的必要条件。通过每个耦子上的V形牙槽与副边栓另一侧的V形齿牙与耦子上的V形牙槽啮合,既是插入钥匙使锁芯转动的必要条件,也是在技术性开启状态下,造成误判的条件,因为在技术性开启式,很难确定哪个V形牙槽是使锁芯真正转动开启的牙槽。设正边栓和副边栓的一侧与锁套内圆凹槽配合的目的是锁定锁芯,阻止非钥匙开启;设与正边栓配合的锁套内圆凹槽的正反转角宽度,大于副边栓与V形齿牙完全啮合时的正反转角宽度,其目的就是在技术性开启时,防止锁芯转动时,正边栓与锁套内圆凹槽即时产生摩擦力,避开副边栓,而直接感觉正边栓与耦子制动凹槽的啮合。当正边栓配合的锁套内圆凹槽的正反转角宽度,大于副边栓与V形齿牙完全啮合时的正反转角宽度,在技术性开启状态下,不能借用正边栓的摩擦力,而只能利用副边栓的摩擦力,逐个感觉挑拨耦子的V形牙槽与副边栓的V形齿牙啮合,然而,耦子上的V形牙槽至少两个以上,正确的只有一个,在一组多个耦子中很难个个都能够判断准确,一个不到位,就不能使正边栓和副边栓与耦子啮合。正边栓、副边栓不能与耦子完全啮合,意味着锁芯就不能转动,即不能进入开启状态。本发明通过副边栓与耦子的啮合为技术性开启照成一种假象,加到了技术性开启的难度,同时正边栓、副边栓共同能够配合增加了对锁芯暴力性开启的扭力的机械强度。它结构中的关键零件一耦子从形状上即有别于传统的叶片,又有别于传统的弹子,从结构上也与传统的弹子和叶片有所区别,因为该耦子的结构必须与正边栓和副边栓相互协同配合来完成主要防盗功能。
[0010]本发明的以正边栓、副边栓、耦子的横截面外廓为素线,纵向延伸,分别加工成正边栓、副边栓、耦子线材,根据设计要求将正边栓、副边栓和耦子线材截成所需要的长度,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所述的锁胆上的正边栓槽和副边栓槽通过铣刀加工而成,正边栓槽和副边栓槽的轴向两端为工艺半径圆槽。所述的锁胆上的耦子槽通过铣刀加工而成,锁胆上的耦子槽为径向贯通槽孔,耦子槽的轴向两端为工艺半径圆槽孔。本发明简化了原复杂的机械化生产工艺,保证技术要求的同时明显地降低了加工难度,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业化批量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剖视装配图。
[0012]图2为图1A-A剖视装配图。
[0013]图3为图1B处放大图。
[001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钥匙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锁胆的局部剖视装配图。
[001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锁胆的局部剖视图。
[0017]图7为图6的俯视图。
[001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正边栓和副边栓线材示意图。
[001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耦子线材示意图。
[0020]图10本发明实施例2的主剖视装配图。
[0021]图11为图1C-C剖视装配图。
[002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钥匙示意图。
[0023]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锁胆的主剖视图。
[0024]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
[0025]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耦子线材示意图。
[0026]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副边栓线材示意图。
[0027]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正边栓线材示意图。
[0028]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封盖线材示意图。
[0029]图中标记:1钥匙2锁胆3锁套4耦子5正边栓6栅板7栅槽8耦子槽9AB钥匙弹珠10封珠11弹簧12锁套内圆凹槽13凸台14、15耦子凸台16耦子17V形牙槽18副边栓19、20蛇形槽21、22复位弹簧23副边栓槽24正边栓槽25封盖26耦子槽27耦子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参照图1、图2、图3、图4。正副栓耦式防盗锁芯的实施例1,包括锁套3,锁胆2,正边栓5,副边栓18,耦子4、16,钥匙1,AB钥匙弹珠9、弹簧11、封珠10。它的正边栓5和副边栓18通过一个隔板而间隔,并置于耦子4和耦子16的上方。正边栓和副边栓上端与锁套内圆凹槽12配合,尤其是与正边栓上端配合的锁套内圆凹槽的转角宽度大于正边栓的厚度,使正边栓随锁胆作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的时候,正边栓的正反两侧的锁套内圆凹槽12留有一定的转角空间,其目的是让正边栓在技术性开启的时候不会产生摩擦力。副边栓与锁套内圆凹槽为间隙配合,锁套内圆凹槽与副边栓之间没有转角空间。在开启状态,正边栓下端通过矩形状的凸台13与耦子的U形状的凹槽啮合;副边栓下端的V形齿牙与耦子的V形牙槽17啮合。在耦子朝向钥匙孔的一端设有与钥匙蛇形槽配合的耦子凸台14、15,每个耦子上只有一个与钥匙蛇形槽配合的耦子凸台。如果钥匙蛇形槽为两条19、20,耦子4的耦子凸台和耦子16的耦子凸台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钥匙蛇形槽配合;如果钥匙蛇形槽为一条,耦子4的耦子凸台和耦子16的耦子凸台与所对应的钥匙蛇形槽配合。耦子4、16沿锁胆2上的耦子槽8轴向交错排列。耦子下部与栅板6之间的栅槽7间隙配合,在锁胆径向方向,耦子上部宽于耦子下部,耦子上有宽窄形成的直口被栅板架托,构成耦子的径向滑道,当钥匙I插进钥匙孔的时候,耦子在耦子凸台与钥匙的蛇形槽的配合过程中,随钥匙的插入作径向位移,最终使每个耦子定位在开启位置。
[0031]参照图5。所述的正副栓耦式防盗锁芯的实施例1,其锁胆上的正边栓5和副边栓18分别与正边栓槽和副边栓槽间隙配合。正边栓和副边栓轴向两端设有复位弹簧21、22。图中只显示了正边栓复位弹簧位置,副边栓的复位弹簧与此相同,故此省略该图。
[0032]参照图6、图7。锁胆上的正边栓槽24和副边栓槽23轴向两端为工艺半圆槽,也正是铣刀的加工半径,解决边栓槽两端矩形直口很难加工的问题,在两工艺半圆槽中心之间为正边栓和副边栓的实际长度。锁胆上的耦子槽8轴向两端及每个栅板槽下端均为工艺半圆槽,避免难以加工的矩形直口,在两工艺半圆槽中心之间为耦子排列的实际空间。
[0033]参照图8、图9。以正边栓5和副边栓18横截面的形状为素线,沿轴向延伸,加工成型的线材,使用时根据需要截取长短。以耦子4最大横截面外廓为素线,如图沿其纵向延伸,加工成型的线材,根据需要截取长短,然后根据技术要求加工V形牙槽、制动凹槽及耦子凸台。
[0034]参照图10、图11、图12。正副栓耦式防盗锁芯的实施例2,包括锁套3,锁胆2,正边栓5,副边栓18,耦子4,钥匙I。锁胆上的正边栓5和副边栓18在耦子左右两侧分布,耦子在锁胆径向中部。耦子下方为钥匙1,耦子上方为耦子弹簧27,在耦子弹簧上部设有封盖
25。在耦子朝向副边栓一侧的上下方向设有至少两个V形牙槽17,在开启状态,副边栓的V形齿牙与正确的V形牙槽啮合。耦子朝向正边栓一侧设有制动凹槽,在开启状态,正边栓的凸台13与耦子的制动凹槽啮合。耦子与耦子槽8间隙配合。钥匙横截面呈山字,在钥匙中梁上根据极差打出不同深度的牙花。
[0035]参照图13图14。在正副栓耦式防盗锁芯的实施例2中,与正边栓间隙配合的正边栓槽24,与副边栓间隙配合的副边栓槽23是在锁胆的径向方向贯通的,它的轴向两端为工艺半圆槽,在两工艺半圆槽中心之间为正边栓和副边栓的实际长度。稱子槽8、26轴向两端为工艺半圆槽,在稱子槽上部的两工艺半圆槽中心之间为稱子排列的实际空间。
[0036]参照图15。耦子的上部呈立方柱形,下部为圆柱形或立方柱形,底部加工成圆柱形时,底部加工成圆头状,底部加工成立方柱形时,也将底部加工成圆头状。如图,以反映制动凹槽和V形牙槽的端面为它的正面,按它的主要矩形轮廓线为素线沿纵向延伸加工成线材,并按需要的尺寸截取,然后再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
[0037]参照图16、图17。以正边栓5和副边栓18横截面的形状为素线,沿轴向延伸,力口工成型的线材,使用时根据需要截取长短。
[0038]参照图18。以封盖25横截面的形状为素线,沿轴向延伸,加工成型的线材,使用时根据需要截取长短。
【权利要求】
1.一种正副栓耦式防盗锁芯,包括锁套、锁胆、边栓、耦子,其特征在于:在锁胆的轴向方向,设有一正边栓和一副边栓,所述的正边栓与锁胆上的正边栓槽间隙配合,所述的副边栓与锁胆上的副边栓槽间隙配合;在每个耦子上对应正边栓的一侧设有制动凹槽,在每个耦子上对应副边栓的一侧设有V形牙槽;正边栓的一侧与锁套内圆凹槽配合,正边栓另一侧的凸台与耦子的制动凹槽啮合;副边栓的一侧与锁套内圆凹槽配合,副边栓另一侧的V形齿牙与耦子的V形牙槽啮合;与正边栓配合的锁套内圆凹槽的正反转角宽度大于副边栓与V形齿牙完全啮合时的正反转角宽度;多个耦子为一组,与锁胆上的耦子槽间隙配合,并沿锁胆轴向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副栓耦式防盗锁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耦子上至少设二个V形牙槽;在所述的耦子上至少设一个制动凹槽。
3.一种正副栓耦式防盗锁芯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边栓、副边栓、耦子的横截面外廓初步加工成正边栓、副边栓、耦子线材,根据设计要求将正边栓、副边栓和耦子线材截成所需要的长度,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所述的锁胆上的正边栓槽和副边栓槽通过铣刀加工而成,正边栓槽和副边栓槽的轴向两端为工艺半圆槽;所述的锁胆上的耦子槽通过铣刀加工而成,锁胆上的耦子槽为径向贯通槽孔,耦子槽的轴向两端为工艺半圆槽。
【文档编号】E05B15/00GK104213768SQ201310211306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31日
【发明者】孙皆宽, 于继泉 申请人:孙皆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