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坐便器的自动翻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703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坐便器的自动翻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坐便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坐便器的自动翻盖装置。



背景技术:

坐便器被称为一项伟大的发明,它解决了人自身吃喝拉撒的进出问题,但是,随着座便器市场与技术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人们对座便器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请参阅图1,其是现有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坐便器通常包括坐便器主体1a、固定在坐便器主体上的水箱2a、枢接在坐便器主体上的便盖3a和座圈4a。人们如厕时,需要手动翻起便盖3a,而在翻起便盖3a的过程中,需要人弯腰去操作,很不方便,尤其是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以及脊椎不好的人群,弯腰翻起便盖3a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另外,长期使用的便盖上会有很多细菌滋生,用手接触便盖会很不卫生,特别是公共场合,坐便器使用量大,细菌传播快,有些人也会由于接触便盖而产生恶心的心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坐便器的自动翻盖装置,其可检测人靠近或远离坐便器的信号,并可在人靠近坐便器时自动翻起便盖、人离开坐便器时自动合上便盖。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坐便器的自动翻盖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重力感应件、控制器和驱动机构;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坐便器主体的外侧,且当感应源进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区域时,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发送第一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重力感应件设置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感应区域内,且当感应源进入所述重力感应件的感应区域时,所述重力感应件发送第二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序接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后,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到所述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供电装置;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座圈内,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在便盖的下表面并朝向座圈,且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对;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接收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控制信号,且分别向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供电,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对的一端的磁性相同,从而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形成排斥力,所述排斥力大于便盖的重力。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和重力感应件同时检测是否有人靠近坐便器,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进一步地,在有人靠近坐便器时,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将便盖自动打开,更加智能方便、更加卫生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设置在水箱正面,所述第四磁性件设置在便盖的上表面并朝向水箱,且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相对;所述供电装置接收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控制信号后,还分别向所述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供电,使所述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相对的一端的磁性相反,从而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形成吸引力。

进一步地,当感应源离开所述重力感应件的感应区域时,所述重力感应件发送第三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当感应源离开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区域时,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发送第四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序接收所述第三感应信号和第四感应信号后,发送第二控制信号到所述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接收该第二控制信号,并分别向所述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供电,且使所述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相对的一端的磁性相同,从而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形成排斥力。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装置接收该第二控制信号后,还分别向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供电,且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对的一端的磁性相同,从而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形成排斥力,所述排斥力小于便盖的重力。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在座圈上并朝向便盖,且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测距传感器感应到便盖离座圈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时,发送第五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该第五感应信号并发送第三控制信号到所述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接收该第三控制信号后,分别向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供电,且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对的一端的磁性相同;从而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形成排斥力,所述排斥力小于便盖的重力。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和重力感应件同时检测是否有人靠近坐便器,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进一步地,在有人靠近坐便器时,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将便盖自动打开;在人离开坐便器时,通过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将便盖自动盖上,相比于现有人手打开和盖上便盖的方式,更加智能方便、更加卫生安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坐便器的自动翻盖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合上便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磁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发明用于坐便器的自动翻盖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合上便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为解决手动翻盖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在原有坐便器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翻盖装置,具体的,该用于坐便器的自动翻盖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11、重力感应件12、控制器(图中未示)和驱动机构13。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1设置在坐便器主体1的外侧,且当感应源进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区域A时,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1发送第一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当感应源离开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区域A时,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1发送第四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重力感应件12设置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1的感应区域内,当感应源进入所述重力感应件的感应区域B时,所述重力感应件12发送第二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当感应源离开所述重力感应件的感应区域B时,所述重力感应件12发送第三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序接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后,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到所述驱动机构,以驱动便盖3翻起。所述控制器依序接收所述第三感应信号和第四感应信号后,发送第二控制信号到所述驱动机构,以驱动便盖3盖在座圈4上。

为实现自动翻盖的功能,本发明在便盖3和座圈4上增加了驱动机构。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13包括第一磁性件131、第二磁性件132、第三磁性件133、第四磁性件134和供电装置(图中未示)。所述第一磁性件131设置在座圈4内,所述第二磁性件132设置在便盖3的下表面并朝向座圈4,且与所述第一磁性件131相对。所述第三磁性件133设置在水箱2正面,所述第四磁性件134设置在便盖3的上表面并朝向水箱2,且与所述第三磁性件133相对。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接收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并分别向所述第一磁性件131、第二磁性件132、第三磁性件133和第四磁性件134供电,以改变所述第一磁性件131、第二磁性件132、第三磁性件133和第四磁性件134的磁性。

当感应源进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区域A时,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1发送第一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该第一感应信号;当感应源进入所述重力感应件的感应区域B时,所述重力传感器122发送第二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序接收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后,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到所述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并分别向所述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通入交流电信号,使所述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的两端分别形成磁极,且使所述第一磁性件131上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32相对的一端为N极,所述第二磁性件132上与所述第一磁性件131相对的一端也为N极,即使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相对的一端的磁性相同,进而使便盖3在所述第一磁性件131和第二磁性件132的排斥力作用下而从座圈4上弹起,并立在座圈4上。

请参阅图4,其是第一磁性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131为与座圈4形状相匹配的环形通电螺线管。具体的,所述第一磁性件131包括环形金属体1311和导线1313;所述导线1313由上至下绕设在所述环形金属体1311上,且所述导线13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132也为与座圈4形状相匹配的环形通电螺线管,且所述第二磁性件13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磁性件131的结构完全相同,这里不加赘述。

当感应源离开所述重力感应件的感应区域B时,所述重力感应件12发送第三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该第三感应信号;当感应源离开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区域A时,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1发送第四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序接收该第三感应信号和第四感应信号后,发送第二控制信号到所述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接收该第二控制信号,并分别向所述第三磁性件133和第四磁性件134通入交流电信号,使所述第三磁性件133和第四磁性件134的两端分别形成磁极,且使所述第三磁性件133上与所述第四磁性件134相对的一端为N极,所述第四磁性件134上与所述第三磁性件133相对的一端也为N极,即使第三磁性件133和第四磁性件134相对的一端的磁性相同,进而使立起的便盖3在所述第三磁性件133和第四磁性件134的排斥力作用下而往座圈4方向运动,之后便盖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盖在座圈4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性件133和第四磁性件134均为环形通电螺线管。本实施例的第三磁性件133和第四磁性件134与第一磁性件131仅仅只是大小不同,其他结构完全相同,这里不加赘述。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和重力感应件同时检测是否有人靠近坐便器,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进一步地,在有人靠近坐便器时,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将便盖自动打开;在人离开坐便器时,通过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将便盖自动盖上,相比于现有人手打开和盖上便盖的方式,更加智能方便、更加卫生安全。

本发明中的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不均限于均是通电螺线管,还可以为:所述第一磁性件为通电螺线管;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磁铁。或者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磁铁,所述第二磁性件为通电螺线管。或者所述第三磁性件为通电螺线管;所述第四磁性件为磁铁;或者所述第三磁性件为磁铁,所述第四磁性件为通电螺线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当感应源进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且进入所述重力感应件的感应区域时,所述供电装置还分别向所述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供电,使通过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弹起的便盖立起,在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的吸引力作用下,垂直固定在座圈上。

具体的,当感应源进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区域时,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发送第一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该第一感应信号;当感应源进入所述重力感应件的感应区域时,所述重力感应件发送第二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序接收该第一感应信号和第二感应信号后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到所述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还分别向所述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通入交流电信号,使所述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的两端分别形成磁极,且使所述第三磁性件上与所述第四磁性件相对的一端为N极,所述第四磁能件上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相对的一端为S极,即使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相对的一端的磁性相反而产生吸引力,进而将弹起的便盖进一步吸起,并垂直稳固地立在座圈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和重力感应件同时检测是否有人靠近坐便器,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进一步地,在有人靠近坐便器时,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将便盖自动打开,且通过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将便盖稳固地立在座圈上,相比于人手打开便盖的方式,更加智能方便、更加卫生安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当感应源离开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区域时,所述供电装置还分别向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供电,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产生排斥力,以托举着便盖,使其缓慢地盖在座圈上。

具体的,当感应源离开所述重力感应件的感应区域时,所述重力感应件发送第三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该第三感应信号;当感应源离开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区域时,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发送第四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序接收该第三感应信号和第四感应信号后,发送第二控制信号到所述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接收该第二控制信号,还分别向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通入变化的交流电信号,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两端分别形成磁极,且使所述第一磁性件上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对的一端为N极,所述第二磁能件上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对的一端为N极,即使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对的一端的磁性相同,且产生变化的排斥力,该排斥力相当于给便盖提供一个托举力,使得便盖缓慢地盖在座圈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和重力感应件同时检测是否有人靠近坐便器,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进一步地,在人离开坐便器时,通过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将立起的便盖往座圈上推,使便盖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盖在座圈上,且便盖在重力作用下往下落的过程中,通过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托举着便盖,防止便盖仅在重力作用下快速下落砸在座圈上而损坏座圈。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还包括一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在座圈上并朝向便盖,且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具体的,当感应源离开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感应区域时,且当便盖下落到离座圈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时,所述测距传感器传送第五感应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该第五感应信号后,发送第三控制信号到所述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接收该第三控制信号后,分别向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供电,且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对的一端的磁性相同,即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产生排斥力,以托举着便盖,使其缓慢地盖在座圈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为5-10cm。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红外线传感器和重力感应件同时检测是否有人靠近坐便器,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进一步地,在人离开坐便器时,通过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将立起的便盖往座圈上推,且通过测距传感器,在便盖快要盖设在座圈上时,通过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托举着便盖,防止便盖仅在重力作用下快速下落砸在座圈上,而损坏座圈。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