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290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电水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电水壶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水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水壶广泛应用在办公和日常生活中。市面上出售的电水壶主要包括底座和壶体两部分,底座中心处和壶体的底部中心处设有插接式接电部,使用时,将壶体搁放在底座上,按下启动开关即可。这种电水壶具有以下不足之处:底座中的接电端子外露,其防水方式是通过位于底座中心处的环形挡台,挡住该环形挡台外侧的水流到接电端子上;但是如果使用者不小心把水直接撒到环形挡台内孔中,则会直接浇到接电端子上,如果水量稍多点,就可能导致底座上的两个接线端子发生短路等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把水洒进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的电水壶。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水壶,包括底座和壶体,底座中心处设有向上凸出的同心设置的外环形凸台和内环形凸台;内环形凸台的中心孔作为零线插孔,并内设零线端子;内环形凸台与外环形凸台之间的环形孔作为火线插孔,并内设火线端子;壶体底壁中心处设有向下凸出的用于插入零线插孔的零线接电柱和用于插入火线插孔的火线接电环;零线接电柱和火线接电环同心设置,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防水帽;防水帽包括环形连接部、设置在连接部外侧的具有弹性的外防水部和设置在连接部内侧的具有弹性的内防水部;所述外防水部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内防水部水平设置;从上往下看,外防水部呈环状,内防水部呈圆形;所述内防水部中心处还设有一条贯穿内防水部的线状刻痕;内环形凸台的外周壁上设有外凸的外环形挡台,该外环形挡台的凸出高度大于等于外防水部的厚度;当火线接电环插入火线插孔时,外防水部受力挤压弹性形变后贴附在内环形凸台的外周壁上;当零线接电柱穿过刻痕插入零线插孔时,内防水部上的线状刻痕受力插压后弹性形变成圆孔状;防水帽的顶壁水平设置。

本发明在使用时,防水帽可以防止液体洒进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中,有效提高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结构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水壶中壶体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水壶中底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电水壶中防水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防水帽的一种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二种电水壶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电水壶中底座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电水壶)

本实施例是一种电水壶,见图1至图5所示,包括底座1和壶体2,底座中心处设有向上凸出的同心设置的外环形凸台11和内环形凸台12;内环形凸台的中心孔作为零线插孔13,并内设零线端子14;内环形凸台与外环形凸台之间的环形孔作为火线插孔15,并内设火线端子16;壶体底壁中心处设有向下凸出的用于插入零线插孔的零线接电柱21和用于插入火线插孔的火线接电环22;零线接电柱和火线接电环同心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帽3;防水帽包括环形连接部31、设置在连接部外侧的具有弹性的外防水部32和设置在连接部内侧的具有弹性的内防水部33;所述外防水部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内防水部水平设置;从上往下看,外防水部呈环状,内防水部呈圆形;所述内防水部中心处还设有一条贯穿内防水部的线状刻痕34;当火线接电环插入火线插孔时,外防水部受力挤压弹性形变后贴附在内环形凸台的外周壁上;当零线接电柱穿过刻痕插入零线插孔时,内防水部上的线状刻痕受力插压后弹性形变成圆孔状。

(实施例2、电水壶)

本实施例是另一种电水壶底座,见图6和图7所示,包括底座1和壶体2,底座中心处设有向上凸出的同心设置的外环形凸台11和内环形凸台12;内环形凸台的中心孔作为零线插孔13,并内设零线端子14;内环形凸台与外环形凸台之间的环形孔作为火线插孔15,并内设火线端子16;壶体底壁中心处设有向下凸出的用于插入零线插孔的零线接电柱21和用于插入火线插孔的火线接电环22;零线接电柱和火线接电环同心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帽3;防水帽包括环形连接部31、设置在连接部外侧的具有弹性的外防水部32和设置在连接部内侧的具有弹性的内防水部33;所述外防水部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内防水部水平设置;从上往下看,外防水部呈环状,内防水部呈圆形;所述内防水部中心处还设有一条贯穿内防水部的线状刻痕34;内环形凸台的外周壁上设有外凸的外环形挡台4,该外环形挡台的凸出高度大于等于外防水部的厚度;当火线接电环插入火线插孔时,外防水部受力挤压弹性形变后贴附在内环形凸台的外周壁上;当零线接电柱穿过刻痕插入零线插孔时,内防水部上的线状刻痕受力插压后弹性形变成圆孔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