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2806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梯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子,特别涉及一种防滑梯子。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使用梯子拿取放在高处的东西,在装修及建筑行业中梯子更是常见之物,在地面较光滑的情况下,梯子容易滑动,人在上面作业非常危险。

目前市面上的防滑梯子大都通过增加防滑底座,通过增设防滑底座,在防滑底座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及增大摩擦系数以达到增加梯子与地面的摩擦力的目的,该方法虽然增加梯子的防滑性,但还是并不能真正杜绝梯子滑到。而且现有的梯子一般都做得较短,通常只有三四米的长度,这是由于受梯子本身的结构使得梯子的强度受到限制,如果将一般梯子的长度增加到六米或者更长,当竖直或者水平放置使用时,使用者承载于其上,梯子的中部会出现明显的弯曲变形,因而比一般梯子更容易折断,从而降低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滑梯子,能有效防止梯子打滑而且梯子长度增加安全性也较高的梯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滑梯子,包括两个支撑脚和若干踏板,所述两个支撑脚上均设有反支撑脚与可伸缩支柱,所述可伸缩支柱包括芯杆及套杆,所述芯杆插设于所述套杆内,并可相对所述套杆抽出及推入;所述反支撑脚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撑脚活动连接,所述反支撑脚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芯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脚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套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芯杆设有通孔,所述套杆上还设有与所述通孔配合使用的插入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设于所述支撑脚的中部,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反支撑脚的下部,所述第三转轴设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反支撑脚接地端向上四分之一处,所述第三转轴设于所述支撑脚的最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套杆远离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插入件能够依次穿设所述凹槽和所述通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和反支撑脚的底部均设有防滑套。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通孔沿所述芯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两个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0-40c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反支撑脚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脚位于所述反支撑脚上端的部位抵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防滑梯子设有防滑反支撑脚及可伸缩支柱,在使用梯子时,反支撑脚与可伸缩杆固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支撑脚及反支撑脚与地面形成一三角形结构,使得梯子在地面不会发生打滑问题,解决目前市面上梯子使用时容易打滑的问题。而且在可伸缩杆长度可调节,使得梯子适用范围更广。

2.本发明防滑梯子由于设置有反支撑脚及可伸缩支柱,从而使梯子本体、反支撑脚、可伸支柱及地面形成之间形成三个三角形结构,利用三角形结构具有的稳定性达到加强梯子主体强度的目的,当得使用者处于所述梯子主体中部时,所述梯子主体中受到较大的压力,通过支撑脚、反支撑脚及可伸缩杆协同作用防止所述梯子主体中部发生较大的变形,从而避免梯子主体因受力过大而折断,使得整个梯子的强度比一般的梯子大,并且,由于强度增大,梯子的长度能够做得更长,达到一般梯子所不能到达的高度或距离,极大地增强了梯子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滑梯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滑梯子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脚;2-踏板;4-反支撑脚;3-可伸缩支柱;32-芯杆;31-套杆;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三转轴;33-通孔;34-插入件;3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附图,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防滑梯子。

一种防滑梯子,包括两个支撑脚1和若干踏板2。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踏板2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支撑脚1上,若干踏板2相互平行。两个支撑脚1上均设有反支撑脚4与可伸缩支柱3,可伸缩支柱3包括芯杆32及套杆31,芯杆32插设于套杆31内,芯杆32可相对套杆31抽出及推入;反支撑脚4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5与支撑脚1活动连接,反支撑脚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6与芯杆32的一端活动连接,支撑脚1通过第三转轴7与套杆31一端活动连接;芯杆32设有若干通孔33,套杆31上还设有与通孔33配合使用的插入件34,插入件34可活动地装设于套杆31上,套杆31上还可以设有插槽(未标示)以安放固定插入件34。

进一步的,第一转轴5设于支撑脚1中部,第二转轴6设于反支撑脚4的下部,第三转轴7设于第一转轴5上方位于支撑脚5的上部。更具体的,第一转轴5设于支撑脚1的重心位置,第二转轴6设于反支撑脚4接地端向上四分之一处,第三转轴7设于支撑脚1的最上端,防滑梯子具有更好的防滑效果及更好的强度。第一转轴5设有扭簧(未标示),扭簧一端与反支撑脚6抵接,另一端与支撑脚1位于反支撑脚6上端的部位抵接,在自然状态下,反支撑脚6与支撑脚5由于扭簧的应力作用下贴合。

进一步的,套杆31与第三转轴7连接相对另一端端面设有凹槽35,插入件34可吻合放入凹槽35中,插入件34能够依次穿设凹槽35和通孔33中。支撑脚1和反支撑脚6的底部均设有防滑套。若干个通孔33沿芯杆3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两个相邻通孔33间距为10-40cm。

下面简述防滑梯子使用方法,在自然状态下,反支撑脚6与支撑脚5由于扭簧的应力作用下贴合。需要使用时,打开反支撑脚4,把支撑脚1下端放置于地面,另一端靠在墙面或者其他坚固物体上;反支撑脚4与地面贴合,使用插入件34插入最近的通孔33,微调支撑脚1竖立的角度使插入件34充分贴合凹槽35,即可使梯子稳固并且达到防滑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