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81142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炸锅是在内锅组件的上面设置加热空气结构,加热空气结构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这种加热方式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炸锅对食物加热不均匀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及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内锅组件,设置在第一腔体中;上盖组件,设置在内锅组件的上方,上盖组件上设有导风组件;发热组件,设置在第二腔体中;送风组件,送风组件设置在第二腔体中,导风组件将送风组件送出的热风导入内锅组件内。进一步地,出风口位于进风口的上方,导风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内锅组件的上方,导风组件对应于出风口以将从出风口流出的热风导入内锅组件中。进一步地,导风组件包括固定部和导风部,固定部固定在上盖组件上,导风部固定在固定部上。进一步地,固定部和导风部一体成型,或固定部和导风部通过组装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导风部包括第一板段、第二板段及设置在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之间的第三板段,第一板段的远离第三板段的一端与第二板段的远离第三板段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板段的与第三板段连接的一端与第二板段的与第三板段连接的一端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导风部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段和第二连接板段,第一连接板段连接在第一板段和第三板段之间,第二连接板段连接在第二板段和第三板段之间,第一连接板段和第二连接板段均向远离出风口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段和第二连接板段为直板段、弯折板段或弧板段。进一步地,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相对于第三板段的沿竖直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进一步地,导风部包括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呈夹角设置。进一步地,导风组件组装于上盖组件上,或导风组件与上盖组件一体成型。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壳体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及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导风组件可以将送风组件送出的热风导入内锅组件内。导风组件具有导风的作用,可以将热风分流,热风分散到内锅组件中的各个区域,使热风与内锅组件中的食物接触,增加食物的烹饪速度。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俯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导风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的导风组件的导风部的俯视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二的导风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三的导风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四的导风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3、隔板;14、进风风道部;15、出风风道部;20、内锅组件;30、发热组件;40、导风组件;41、固定部;42、导风部;421、第一板段;422、第二板段;423、第三板段;424、第一连接板段;425、第二连接板段;50、送风组件;60、上盖组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包括壳体10、内锅组件20、上盖组件60、发热组件30及送风组件50。壳体10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及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内锅组件20设置在第一腔体中;上盖组件60设置在内锅组件20的上方,上盖组件60上设有导风组件40;发热组件30设置在第二腔体中;送风组件50设置在第二腔体中,导风组件40将送风组件50送出的热风导入内锅组件20内。应用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壳体10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及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导风组件40可以将送风组件送出的热风导入内锅组件 20内。导风组件40具有导风的作用,可以将热风分流,热风分散到内锅组件20中的各个区域,使热风与内锅组件20中的食物接触,增加食物的烹饪速度。送风组件50通过出风口12向第一腔体中送入热风,第一腔体、进风口11、第二腔体及出风口12在竖直平面内形成热风循环风道。上述烹饪器具采用循环加热的方式对内锅组件20中的食物进行加热烹饪,使得内锅组件20中的热风分布更均匀,保证内锅组件20内的温度更均匀,更好地进行烹调,快速地加热食物。由于热风只能从内锅组件20的上方进入内锅组件20,可选地,出风口12位于进风口11的上方。发热组件30通过出风口12将热风送入内锅组件20中,热风分散到内锅组件20中的各个区域,从而使内锅组件20里面的热风分布更均匀,食物加热更加均匀、快捷,增加食物的烹饪速度。为了将从出风口12的热风导入内锅组件20中,如图1至图3所示,可选地,导风组件40设置在壳体10内并位于内锅组件20的上方,导风组件40对应于出风口12以将从出风口12流出的热风导入内锅组件20中。导风组件40具有导风的作用,可以将热风分流,热风分散到内锅组件20中的各个区域,使热风与内锅组件20中的食物接触,增加食物的烹饪速度。如图3所示,可选地,导风组件40包括固定部41和导风部42,固定部41固定在上盖组件60上,导风部42固定在固定部41上。固定部41起到固定的作用,例如固定部41固定在上盖组件60上,当然固定部41也可以固定在其他部件上。优选地,导风部42位于内锅组件20的轴线的靠近出风口12的一侧。采用上述板材结构的导风组件40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固定部41和导风部42一体成型,或固定部41和导风部42通过组装连接在一起。导风组件40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并不限于此。固定部41和导风部42均为板状结构。为了将更多的热风导入内锅组件20中,如图4所示,可选地,导风部42包括第一板段421、第二板段422及设置在第一板段421和第二板段422之间的第三板段423,第一板段421的远离第三板段423的一端与第二板段422的远离第三板段423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板段421的与第三板段423连接的一端与第二板段422的与第三板段423连接的一端之间的距离。第一板段421的远离第三板段423的一端和第二板段422的远离第三板段423的一端均远离内锅组件20的中心轴线设置。优选地,第一板段421和第二板段422相对于第三板段423的沿竖直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板段421、第二板段422及第三板段423均为弧板段。更优选地,第三板段423的中心位于出风口12的中心和内锅组件20的中心之间。为了进一步地将更多的热风导入内锅组件20中,导风部42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段424,第一连接板段424连接在第一板段421和第三板段423之间。导风部42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段425,第二连接板段425连接在第二板段422和第三板段423之间。优选地,第一连接板段424和第二连接板段425为弯折板段。当然,第一连接板段424和第二连接板段425可以为弧板段。 更优选地,第一连接板段424和第二连接板段425相对于第三板段423的沿竖直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导风组件40组装于上盖组件60上,或导风组件40与上盖组件60一体成型。导风组件40的固定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并不限于此。为了加快热风在热风循环风道中快速流动,可选地,送风组件50设置在第二腔体中,发热组件30相对于送风组件50靠近出风口12设置。送风组件50为贯流风轮,贯流风轮转动时,产生吸力,将风从进风口11处吸入,经过贯流风轮和发热组件后从出风口12出来,经过导风组件40导向,热风会分散到内锅组件20的各个区域,然后在贯流风轮的吸力作用下,热风沿内锅组件20出来之后通过内锅组件20与壳体10之间的缝隙进入进风口11处,形成一个空气对流的加热循环系统,从而使得内锅组件20里面热风分布较均匀,食物加热更加均匀、快捷。优选地,贯流风轮的旋转轴线垂直于内锅组件20的轴线。布置紧凑灵活,安装简便,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壳体10包括隔开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隔板13,出风口12和进风口11间隔设置在隔板13上。隔板13用于隔开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结构简单,制造简便,成本低廉。壳体10包括进风风道部14和出风风道部15,进风风道部14和出风风道部15均设置在第二腔体中,进风风道部14的进口形成进风口11,进风风道部14的出口对应于贯流风轮的进口,出风风道部15的进口对应于贯流风轮的出口,出风风道部15的出口形成出风口12,发热组件设置在出风风道部15中。这样可以将风道单独出来,可以方便其他零部件的设置,防止风影响其他的零部件。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二的结构,实施例二的导风部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导风部42的结构不同。在实施例一中,导风部42的中间呈圆弧形,两边呈阶梯式分布。而在实施例二中,导风部42分为五段,中间凸起,向两边导风,具体地,导风部42包括第一板段421、第二板段422、第三板段423、第一连接板段424及第二连接板段425,第三板段423设置在第一板段421和第二板段422之间,第一连接板段424连接在第一板段421和第三板段423之间,第二连接板段425连接在第二板段422和第三板段423之间,第三板段423为凸弧板段,第一连接板段424和第二连接板段425为直板段,第一连接板段424和第二连接板段425均向远离出风口12的方向延伸。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三的结构,实施例三的导风部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导风部42的结构不同。在实施例二中,导风部42分为五段,中间凸起,向两边导风。而在实施例三中,导风部42分为五段,中间凹进去,一部分留在中间,另一部分导向两边,具体地,第三板段423为凹弧板段。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四的结构,实施例四的导风部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导风部42的结构不同。在实施例一中,导风部42的中间呈圆弧形,两边呈阶梯式分布。而在实施例四中,导风部42倾斜一定角度,将风由斜面导入内锅,具体地,导风部42包括 第一板段421和第二板段422,第一板段421和第二板段422呈夹角设置,第一板段421和第二板段422均为直板段。优选地,第一板段421和第二板段422之间的夹角在90~160度的范围内。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空气炸锅采用贯流式的加热方式,马达组件高速运转使得风轮离心高速转动,产生吸力,将风从进风口处吸入,经过风轮和发热组件后从出风口出来,在不影响出风口风速的前提下,经过导风板导向,将热风导入内锅,热风会分散到内锅各个区域,热风沿内锅出来之后通过内锅与壳体之间的缝隙进入进风口处,形成一个空气对流的加热循环系统。导风板将热风进行分流,使热风与食物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内锅里面热风分布较均匀,以保证锅内的温度更均匀,更好的进行烹调,能更加快速的加热烹饪食物,增加食物的烹饪速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