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570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盖组件及一种具有该上盖组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如电饭煲、电炖锅等部分烹饪器具产品中,产品的内盖上均设有用于密封内锅的密封环,且随着产品结构的不断更新和拓展,部分产品中对密封环与内盖之间的装配提出了定位准度要求,然,现有产品中的密封环均为圆环结构,这导致实现内盖与密封环之间组装定位的难度较大,如此则相对加大了密封环与内盖之间的组装难度、降低了产品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包括:内盖和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安装在所述内盖上,且所述内盖和所述密封环中的一个上设有防呆凸部,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防呆凸部相配合的防呆凹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盖组件,内盖和密封环中的一个上设有防呆凸部,另一个上设有防呆凹部,通过防呆凸部与防呆凹部配合以对内盖与密封环的组装进行定位指示、实现组装过程的防呆,这样可以简化内盖与密封环之间的定位工序、提高内盖与密封环之间的组装效率和装配精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上盖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防呆凸部为设在所述密封环 上的定位键,所述防呆凹部为设在所述内盖上的键槽,所述键槽用于容纳所述定位键。

在本方案中,密封环安装到内盖上时,密封环上的定位键配合到内盖上的键槽中,这样可以在组装过程中对密封环与内盖进行装配指示、实现内盖与密封环组装过程的防呆;且在密封环与内盖组装后,利用定位键与键槽的槽壁之间的干涉作用,可以限制密封环与内盖之间的相对转动、提高密封环的装配稳定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内盖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键槽形成在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所述定位键设在所述密封环的外周壁上,且沿所述密封环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密封环的一端装设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定位键伸入所述键槽中。

在本方案中,安装槽可以对密封环在内盖上的相对位置进行组装定位、且可以限制密封环与内盖之间的相对位移。此外,定位键与键槽的配合结构可以对密封环在安装槽内的相对位置进行组装定位,且限制密封环在安装槽内的相对旋转,具体地,在密封环与内盖相组装时,若非定位键与键槽对应,则会出现密封环上的定位键与安装槽的槽口边沿干涉而导致密封环无法装配到安装槽内的问题,以此形成密封环和安装槽之间的周向定位指示、实现内盖与密封环组装过程的防呆;且该设计中,定位键作为局部向外凸出密封环的环体的结构,键槽作为对定位键让位的结构,在组装过程中,定位键与键槽均位可位于组装人员的视野内,更利于组装人员将定位键与键槽对准、提高组装效率;且在密封环与内盖组装后,利用定位键与键槽的槽壁之间的干涉作用,可以限制密封环在安装槽内旋转、提高密封环的装配稳定性。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除此之外,也可将键槽设在密封环上,将定位键设于安装槽的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防呆凸部为设在所述内盖上的定位柱;所述防呆凹部为设在密封环上的插孔,所述插孔用于容纳所述定位柱。

在本方案中,具体地,插孔可以为通孔或盲孔,密封环安装到内盖上时, 密封环上的插孔套装到内盖上的定位柱上,这样可以在组装过程中对密封环与内盖进行装配指示、实现内盖与密封环组装过程的防呆;且在密封环与内盖组装后,利用定位柱与插孔之间的干涉作用,可以限制密封环与内盖之间的相对转动、提高密封环的装配稳定性。

更具体而言,优选但不局限于设置插孔的轴线与密封环的轴线平行,定位柱垂直于内盖的表面,以当密封环的一端装配到内盖上时,若非定位柱与插孔对应,则会出现定位柱抵靠在密封环的环体表面而导致密封环无法安装到内盖上,这样可以在组装过程中对密封环与内盖进行装配指示、实现内盖与密封环组装过程的防呆;优选插孔为通孔,以利于组装人员判断定位柱与插孔的配合情况,且进一步优选插孔深度大于或等于定位柱高度,以避免定位柱与其他结构之间干涉。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防呆凸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防呆凹部的数量与所述防呆凸部的数量相同,所述防呆凹部与所述防呆凸部一一对应且相配合。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设置一个防呆凸部和一个防呆凹部,这样可以加强密封环与内盖组装过程的定位辨识度,提高产品组装效率。

在本方案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设置多个防呆凸部和多个防呆凹部,这样可以加强防呆凸部与防呆凹部之间的干涉能力,以进一步提升组装后的产品中内盖与密封环之间的相对稳定性。更具体而言,对于密封环相对内盖在周向上具有多个允许安装点、且多个允许安装点之间旋转对称的情况下,多个防呆凸部可沿密封环的周向等间隔排布;对于密封环相对内盖在周向上具有一个允许安装点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多个防呆凸部沿密封环的周向相间隔地排布,且这些间隔中,至少一个间隔的宽度与其他间隔的宽度不同,以使内盖与密封环的组装关系唯一。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防呆凸部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防呆凸部沿所述密封环的周向非等间隔地排布。

在本方案中,设置多个防呆凸部沿密封环的周向非等间隔地排布,使相邻防呆凸部之间形成的这些间隔中,至少一个间隔的宽度与其他间隔的宽度不同,以使内盖与密封环的组装关系唯一,提高定位准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盖板,安装在所述密封环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密封环上设有定位部,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部相对应且相配合的定位配合部。

在本方案中,在密封环上设置定位部,在盖板上设置与该定位部相对应且相配合的定位配合部,利用定位部与定位配合部的配合结构对密封环与盖板之间的装配进行定位,这样可以确保盖板与密封环之间的装配精度,进而间接确保内盖与盖板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优选地,所述盖板封盖密封环的一端,且盖板为玻璃透视板。这样使用户可从外部通过透视板透视内锅中的烹饪情况,进一步拓展产品的实用性。

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设有电热元件。在盖板上设置电热元件,电热元件通电后产生的能量用于对内锅中的食物辅助加热,以提高食物上、下表面的受热均衡性,提高食物的烹饪口感,优选地,电热元件可为设置在盖板上的电热层或电热丝,其中电热层或电热丝接入烹饪器具的电源电路且从该电源电路中获得工作能源。此处进一步优选电热元件为透视电热膜,且盖板为玻璃透视板,以使盖板兼备透视、加热功能。此处,通过提高盖板与内盖之间、盖板与密封环之间的装配精度,可以有效保证其上的电热元件与内锅的相对位置精度,以此可以提高电热元件加热能效及产品的温控精度,且可以相对抑制产品非受热部位的温升。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密封环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盖板的容纳槽,所述定位部包括设在所述容纳槽内的凸起;所述定位配合部包括设在所述盖板上的缺口,所述缺口用于容纳所述凸起。

在本方案中,缺口和凸起的配合结构可以在盖板与密封环的组装过程进行定位指示,且在盖板与密封环组装后,利用缺口与凸起的干涉作用,可以限制盖板在容纳槽内旋转、提高盖板的装配稳定性;另外,该设计中凸起可一体成型在密封环上,而在盖板上设置缺口作为定位配合部,这使得在盖板加工形成该定位配合部的加工工艺更为简单,尤其对于盖板为玻璃制品的情况而言,可通过切削盖板的方式制得该缺口,这样可极大地降低盖板的加工难度,并相对减少对盖板强度的削弱、保证盖板的承载能力。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根据具体使用需求,也可将凸起结构设置在盖板上,将与凸起配合的缺口设置在密封环上。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凸起由所述容纳槽的部分侧壁凸出形成;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盖板的边缘,且所述缺口与所述凸起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盖组件。

可选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炖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因设置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盖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所示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所示上盖组件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所示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所示上盖组件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内盖,11安装槽,12键槽,20密封环,21定位键,22容纳槽,23第一凸起,24第一缺口,30盖板,31第二缺口,32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盖组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包括内盖10和密封环20,具体地,密封环20安装在内盖10上,且内盖10和密封环20中的一个上设有防呆凸部,另一个上设有与防呆凸部相配合的防呆凹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盖组件,内盖10和密封环20中的一个上设有防呆凸部,另一个上设有防呆凹部,通过防呆凸部与防呆凹部配合以对内盖10与密封环20的组装进行定位指示、实现组装过程的防呆,这样可以简化内盖10与密封环20之间的定位工序、提高内盖10与密封环20之间的组装效率和装配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8所示,优选地,防呆凸部为设在密封环20上的定位键21,防呆凹部为设在内盖10上的键槽12,键槽12用于容纳定位键21。

在本方案中,密封环20安装到内盖10上时,密封环20上的定位键21配合到内盖10上的键槽12中,这样可以在组装过程中对密封环20与内盖10进行装配指示、实现内盖10与密封环20组装过程的防呆;且在密封环20与内盖10组装后,利用定位键21与键槽12的槽壁之间的干涉作用,可以限制密封环20与内盖10之间的相对转动、提高密封环20的装配稳定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内盖10上设有安装槽11,键槽12形成在安装槽11的侧壁上;如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8所示,定位键21设在密封环20的外周壁上,且沿密封环20的径向向外延伸;密封环20的一端装设在安装槽11内,定位键21伸入键槽12中。

在本方案中,安装槽11可以对密封环20在内盖10上的相对位置进行 组装定位、且可以限制密封环20与内盖10之间的相对位移。此外,定位键21与键槽12的配合结构可以对密封环20在安装槽11内的相对位置进行组装定位,且限制密封环20在安装槽11内的相对旋转,具体地,在密封环20与内盖10相组装时,若非定位键21与键槽12对应,则会出现密封环20上的定位键21与安装槽11的槽口边沿干涉而导致密封环20无法装配到安装槽11内的问题,以此形成密封环20和安装槽11之间的周向定位指示、实现内盖10与密封环20组装过程的防呆;且该设计中,定位键21作为局部向外凸出密封环20的环体的结构,键槽12作为对定位键21让位的结构,在组装过程中,定位键21与键槽12均位可位于组装人员的视野内,更利于组装人员将定位键21与键槽12对准、提高组装效率;且在密封环20与内盖10组装后,利用定位键21与键槽12的槽壁之间的干涉作用,可以限制密封环20在安装槽11内旋转、提高密封环20的装配稳定性。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除此之外,也可将键槽设在密封环20上,将定位键设于安装槽11的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防呆凸部为设在内盖10上的定位柱(图中未示出);防呆凹部为设在密封环20上的插孔(图中未示出),插孔用于容纳定位柱。

在本方案中,具体地,插孔可以为通孔或盲孔,密封环20安装到内盖10上时,密封环20上的插孔套装到内盖10上的定位柱上,这样可以在组装过程中对密封环20与内盖10进行装配指示、实现内盖10与密封环20组装过程的防呆;且在密封环20与内盖10组装后,利用定位柱与插孔之间的干涉作用,可以限制密封环20与内盖10之间的相对转动、提高密封环20的装配稳定性。

更具体而言,优选但不局限于设置插孔的轴线与密封环20的轴线平行,定位柱垂直于内盖10的表面,以当密封环20的一端装配到内盖10上时,若非定位柱与插孔对应,则会出现定位柱抵靠在密封环20的环体表面而导致密封环20无法安装到内盖10上,这样可以在组装过程中对密封环20与内盖10进行装配指示、实现内盖10与密封环20组装过程的防呆;优选插孔为通 孔,以利于组装人员判断定位柱与插孔的配合情况,且进一步优选插孔深度大于或等于定位柱高度,以避免定位柱与其他结构之间干涉。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设置一个防呆凸部和一个防呆凹部,具体地,如图4所示,该防呆凸部为设在密封环20上的一个定位键21,该防呆凹部为设在内盖10上的一个键槽12,这样可以加强密封环20与内盖10组装过程的定位辨识度,提高产品组装效率。

在本方案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设置多个防呆凸部和多个防呆凹部,这样可以加强防呆凸部与防呆凹部之间的干涉能力,以进一步提升组装后的产品中内盖10与密封环20之间的相对稳定性。

更具体而言,对于密封环20相对内盖10在周向上具有多个允许安装点、且多个允许安装点之间旋转对称的情况下,可进一步设置多个防呆凸部沿密封环20的周向等间隔排布。

对于密封环20相对内盖10在周向上具有一个允许安装点的情况下,可设置两个防呆凸部沿密封环20的周向相间隔地排布,且进一步设置多个防呆凸部沿密封环20的周向非等间隔地排布;具体地,多个防呆凸部中相邻两个防呆凸部之间形成一个间隔,多个防呆凸部之间所形成的多个间隔中,其中,至少一个间隔的宽度与其他间隔的宽度不同,以使内盖10与密封环20的组装关系唯一,例如,如图5所示,在密封环20上设有两个定位键21,这两个定位键21之间形成有两个间隔,且两个间隔的宽度不同;除此之外,本方案中也可设置三个定位键21,三个定位键21之间形成三个间隔,且至少一个间隔的宽度与其他两个间隔的宽度不同,优选三个间隔的宽度不同。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还可在密封环20上设置四个、五个或更多定位键21,在此不再一一详述,但均应在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8所示,密封环20上设有定位部;上盖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密封环20上的盖板30,盖板30上设有与定位部相对应且相配合的定位配合部。

在本方案中,在密封环20上设置定位部,在盖板30上设置与该定位部相对应且相配合的定位配合部,利用定位部与定位配合部的配合结构对密封环20与盖板30之间的装配进行定位,这样可以确保盖板30与密封环20之间的 装配精度,进而间接确保内盖10与盖板30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优选地,所述盖板30封盖密封环20的一端,且盖板30为玻璃透视板。这样使用户可从外部通过透视板透视内锅中的烹饪情况,进一步拓展产品的实用性。

优选地,所述盖板30上设有电热元件。在盖板30上设置电热元件,电热元件通电后产生的能量用于对内锅中的食物辅助加热,以提高食物上、下表面的受热均衡性,提高食物的烹饪口感,优选地,电热元件可为设置在盖板30上的电热层或电热丝,其中电热层或电热丝接入烹饪器具的电源电路且从该电源电路中获得工作能源。此处进一步优选电热元件为透视电热膜,且盖板30为玻璃透视板,以使盖板30兼备透视、加热功能。此处,通过提高盖板30与内盖10之间、盖板30与密封环20之间的装配精度,可以有效保证其上的电热元件与内锅的相对位置精度,以此可以提高电热元件加热能效及产品的温控精度,且可以相对抑制产品非受热部位的温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密封环20上设有用于容纳盖板30的容纳槽22;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定位部包括设在容纳槽22内的第一凸起23,且优选第一凸起23由容纳槽22的部分侧壁凸出形成;如图6和图7所示,定位配合部包括形成在盖板30外侧的该第二缺口31,第二缺口31用于容纳凸起,其中,优选盖板30上设有切边,以通过去除材料的方式在盖板30的边缘处形成该第二缺口31,且第二缺口31与第一凸起23相适配。当然,本设计并不受图示中结构的限制,其中,第二缺口31也可位于盖板30的板面区域内。

在本方案中,缺口和凸起的配合结构可以在盖板30与密封环20的组装过程进行定位指示,且在盖板30与密封环20组装后,利用缺口与凸起的干涉作用,可以限制盖板30在容纳槽22内旋转、提高盖板30的装配稳定性;另外,该设计中凸起可一体成型在密封环20上,而在盖板30上设置缺口作为定位配合部,这使得在盖板30加工形成该定位配合部的加工工艺更为简单,尤其对于盖板30为玻璃制品的情况而言,可通过切削盖板30的方式制得该缺口,这样可极大地降低盖板30的加工难度、并相对减少对盖板30强度的削弱、保证保盖板30的承载能力。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根据具体使用需求,如图8至图10所示,可在盖板30上设置第二凸起32,在密封环20上设置与第二凸起32配合的第一缺口24。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盖组件。

可选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炖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因设置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盖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盖组件,内盖和密封环中的一个上设有防呆凸部,另一个上设有防呆凹部,通过防呆凸部与防呆凹部配合以对内盖与密封环的组装进行定位指示、实现组装过程的防呆,这样可以简化内盖与密封环之间的定位工序、提高内盖与密封环之间的组装效率和装配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