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置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611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置放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放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置放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药置放系统是抽屉式的箱型结构,每次取药需要将抽屉抽出,然后再推回去,对于体力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取药也因为是抽屉式的结构非常的麻烦。更重要的是他的容积很少,经常需要补货。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置放系统,更方便的进行取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置放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中药置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筒、置放架、药筒前挡边、侧挡边、分格挡边、药筒底挡边和挡板,所述置放架的前后两侧设有药筒前挡边,所述侧挡边设于置放架的左右两侧,所述分格挡边固定于药筒前挡边和药筒底挡边上,所述分格挡边设于药筒与药筒之间,所述药筒底挡边固定于侧挡边上,所述挡板固定于分格挡边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药筒包括:翻盖、翻盖连接板、挡板、标签和提手,所述翻盖与翻盖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翻盖连接板的另一侧与药筒的开口的顶部连接,所述挡板设于药筒的开口的底部,所述标签贴于挡板上,所述提手设于药筒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药筒前挡边设有挂钩固定装置和挂钩,所述挂钩固定装置固定在药筒前挡边的前端,所述挂钩与挂钩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挂钩与翻盖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大大简化了抓取中药过程中复杂而又劳累的问题,通过设置一个倾斜的药筒形式配合一个为之设计的架子结构,大大提高了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身体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药筒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药筒100、翻盖110、翻盖连接板120、挡板130、标签140和提手150。

置放架200、药筒前挡边300、挂钩固定装置310和挂钩320。

侧挡边400、分格挡边500、药筒底挡边600和挡板7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药筒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一种中药置放系统包括:药筒100、置放架200、药筒前挡边300、侧挡边400、分格挡边500、药筒底挡边600和挡板700,置放架200的前后两侧设有药筒前挡边300,侧挡边400设于置放架200的左右两侧,分格挡边500固定于药筒前挡边300和药筒底挡边600上,分格挡边500设于药筒100与药筒100之间,药筒底挡边600固定于侧挡边上,挡板700固定于分格挡边的两侧。

如图2所示,药筒100包括:翻盖110、翻盖连接板120、挡板130、标签140和提手150,翻盖110与翻盖连接板120的一侧连接,翻盖连接板120的另一侧与药筒100的开口的顶部连接,挡板130设于药筒100的开口的底部,标签140贴于挡板130上,提手150设于药筒100的两侧。

药筒前挡边300设有挂钩固定装置310和挂钩320,挂钩固定装置310固定在药筒前挡边300的前端,挂钩320与挂钩固定装置310固定连接,挂钩320与翻盖110连接。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就是药筒100代替了传统的抽屉,另一部分就是通过铁架子代替了传统的箱型结构,通过置放架200及其他固定结构固定药筒100。

药筒100的结构也是很有针对性的,他和置放架200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方便工作人员抓药。药筒包括:翻盖110、翻盖连接板120、挡板130、标签140和提手150。翻盖采用的是双段连页设计,不是传统的一个盖子直接盖上,传统的这种结构抓药比较繁琐,而这种连页模式翻盖和闭盖就会很简单,同时配合翻盖连接板120,保证翻盖110的张开角度不会过大,和挂钩320结合,可以在翻盖后挂在挂钩320上,保持药筒100的开口敞开。

另一方面,架体结构主要包括:置放架200、药筒前挡边300、侧挡边400、分格挡边500、药筒底挡边600和挡板700。药筒前挡边300挡住药筒100的前端底板,分格挡边500和侧挡边400之间把药筒100分隔开,同时提供两端的支撑。药筒底挡边600则支撑药筒100的底部,同时挡板700保护药筒100掉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