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539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食物制作装置,尤其涉及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是一种能够用热空气烹饪例如油炸食品的器具。空气炸锅使热空气流经过食物以增加到食物的热传递,从而减少烹饪时间。空气炸锅在市场上的流行得益于其能够以与传统油炸相比少得多的油来制备食物。然而,传统的空气炸锅在使用中仍然产生油烟,尤其是当以高于140摄氏度的温度烹饪含脂肪的食物时。

烹饪油烟是空气炸锅的主要缺点之一,其含有细微颗粒以污染空气,并因而导致持续长时间的令人讨厌的油烟味。此外,空气炸锅产生的烹饪油烟还会触发烟雾检测器和空气净化器的报警。烟雾产生已经成为针对空气炸锅产品的非技术性退货以及对空气炸锅产品的负面评价的主要原因。

已经提出了减少空气炸锅的烟雾产生的方案。但是如下文将会详细分析的,这些方案具有诸多缺陷,在功能、结构、操作和成本等诸多方面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空气炸锅能够有效地应对烹饪油烟。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空气炸锅。该空气炸锅包括:食物制备室;加热装置;气流发生装置,被配置为使被该加热装置加热的空气形成气流以加热该食物制备室内的食物;第一温度感测装置,位于该加热装置附近或其上,被配置为检测该加热装置表面的温度;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该第一温度感测装置检测的该加热装置表面的温度来控制该加热装置的操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该第一温度感测装置检测的该加热装置表面的温度而控制该加热装置的功率,以使该加热装置的表面温度位于表面温度预定值以下,其中该表面温度预定值等于或低于待制备食物的烟点温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空气炸锅还包括第二温度感测装置,其被配置为检测用于加热该食物制备室内的食物的该气流的温度;并且该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该第一温度感测装置检测的该加热装置表面的温度和该第二温度感测装置检测的该气流的温度来控制该加热装置的操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以无烟模式工作,在该无烟模式中,仅当该第一温度感测装置检测的该加热装置表面的温度低于该表面温度预定值并且该第二温度感测装置检测的该气流的温度低于气流温度预定值,该控制器才开启该加热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以普通模式工作,在该普通模式中,只要该第二温度感测装置检测的该气流的温度低于气流温度预定值,该控制器就开启该加热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无烟模式中能够以冷启动模式工作,在该冷启动模式中,在从该空气炸锅的操作开始起的预定时间段内,该控制器忽略该第一温度感测装置检测的该加热装置表面的温度而控制该加热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控制器中预存有针对不同食物种类和/或食物量的以下量中的至少一个:该表面温度预定值,该气流温度预定值,和该预定时间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空气炸锅还包括用户界面,以供用户设定该表面温度预定值,该气流温度预定值,食物种类和食物量中的至少一个。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用户界面还供用户至少从该无烟模式、普通模式和冷启动模式中进行选择。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空气炸锅还包括外壳,该食物制备室位于该外壳内并具侧壁和可透气底部,在该食物制备室的侧壁与该外壳之间形成空气流动通路;其中该气流发生装置被配置为使该气流通过该食物制备室的可透气底部在该食物制备室内部和该空气流动通路之间循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的空气炸锅通过控制加热装置的表面温度低于所烹饪食物的烟点温度,以简单有效的方式减少甚至消除了空气炸锅的使用过程中的油烟的产生,而不会提高空气炸锅的结构复杂性、设计难度和生产成本。而且,简单的结构不会提高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在有效应对油烟问题的同时,在此提出的空气炸锅还能够提高空气炸锅的用户友好性,同时仍然确保能够支持空气炸锅的多种烹饪方式。通过提供多种工作模式选择,使得该空气炸锅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通过提供用户界面以供用户进行操作设定,使得该空气炸锅能够针对不同的食物种类和食物量都提供相匹配的最佳操作参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以及特性结合以下对所附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空气炸锅的示意图。

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被理解为指代相同的、类似的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参考,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由附图所示出。实施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阐述所提供,并且不旨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例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所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被使用以生成又一进一步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属于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这些和其他修改和变化。

为了应对空气炸锅的油烟,某些方案使用快速清洁篮加上盖子来试图缓解该问题。但是,为了阻挡辐射,这样的炸锅丧失了其部分主要功能,例如无法进行三维烘烤上色,无法进行爆米花烹饪,等等。此外,烹饪过程中对食物的可视控制也受到不利影响。需要耐受高温的盖子提高了成本,而且结构的复杂性和故障可能性都相应增加。为了有效地应对炸锅的油烟问题并且克服传统方案中存在的这些以及其他潜在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新型空气炸锅。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空气炸锅100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总体上,该空气炸锅100包括外壳8,位于外壳8中的食物制备室1,气流发生装置2和加热装置3。

食物制备室1可以具有侧壁11和底部12。有利地,底部12可由透气的结构制成,例如网。食物制备室1用于盛放待烹饪的食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气流发生装置2可以是设置在食物制备室1顶部中央的由电机6驱动的风扇。当然,其他任何能够导致气体流动的装置均可充当气流发生装置2。气流发生装置2移动食物制备室1内的空气以产生气流。加热装置3例如包括电阻加热器或者任何其他类型的加热设备。在操作中,加热装置3能够加热气流发生装置2产生的气流以使得被加热的气流能够在流经食物制备室1内的食物时加热待烹饪的食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气流发生装置2将空气向食物制备室1的顶部抽送。空气在到达食物制备室1顶部后沿着食物制备室1的顶壁向食物制备室1的侧壁方向移动。在食物制备室1的侧壁11与外壳8之间可具有一定的空间,以形成空气流动通路9。空气继续沿着侧壁11与外壳8之间的空气流动通路9向食物制备室1的下方移动,然后在食物制备室1的底部中央汇聚并再次穿过食物制备室1的透气底部12被风扇向上抽送进入食物制备室1。这样,在食物制备室1内部和空气流动通路9之间,能够形成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的气流循环。这有助于提高热气流对食物制备室1内的食物的加热效果。

加热装置3可以设置在气流发生装置2的下方。当空气在被气流发生装置2向上抽送的过程中,其先被气流发生装置2下方的加热装置3加热。被加热的空气再循环经过食物制备室1内的食物,以将热量传递给食物以烹饪食物。

在加热装置3附近或者直接在加热装置3上,可设有第一温度感测装置4。第一温度感测装置4用于检测加热装置3表面的温度。另外,还可以在食物制备室1中或用于加热食物的气流经过的任意位置(例如空气流动通路9中)设置第二温度感测装置6,以用于检测用于加热食物制备室1内的食物的气流的温度。

空气炸锅100还包括一个控制器5,以控制加热装置3的操作来适当地烹饪食物制备室1内的食物。空气炸锅100通常按照预定的加热曲线来控制加热装置3的操作。预定的加热曲线一般根据所要烹饪的食物种类、食物量等因素来确定,以针对具体的烹饪对象设定最适宜的加热参数。加热曲线可以是随时间变化的气流温度值,或者是随时间变化的加热装置3的功率值等,只要其能反映出针对烹饪食物的不同阶段对用于加热食物的气流温度的控制即可。在具有第二温度感测装置6的情况下,控制器5可以接收第二温度感测装置6检测的反映气流温度的信号,并基于第二温度感测装置6反馈的气流温度值来控制加热装置3的操作,以使当前气流温度遵循预定的加热曲线。

为了控制烹饪过程中的油烟的产生,控制器5还基于第一温度感测装置4检测的加热装置3表面的温度来控制加热装置3的操作。具体而言,在空气炸锅的工作过程中,油烟的产生是由于被气流携带的小的油/脂肪滴与相当高温度(高于油/脂肪滴的烟点温度,也高于气流的温度)的加热装置3直接接触。因此,如果在空气炸锅的工作过程中将加热装置3的表面温度控制在食物的烟点温度以下,将能够减少甚至避免油烟的产生。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为加热装置3设置一个等于或低于待加热食物的烟点温度的表面温度预定值。控制器5接收第一温度感测装置4检测到的信号,该信号反映加热装置3的表面温度。由此,控制器3可以基于该表面温度来控制加热装置3的操作。例如,如果第一温度感测装置4检测到的加热装置3的表面温度高于表面温度预定值,则控制器5降低加热装置3的功率或者甚至关闭加热装置3,从而使加热装置3的表面温度相应下降。响应于加热装置3的表面温度降低到表面温度预定值以下,控制器5可以再增大加热装置3的功率或打开加热装置3。通过使加热装置3的表面温度始终处于食物的烟点温度以下,即使在烹饪过程中有油滴与加热装置3表面接触,加热装置3表面的温度也不足以使油滴变为油烟,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了油烟的产生。

在同时具有该第一温度感测装置4和第二温度感测装置6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5可以根据第一温度感测装置4检测的加热装置3的表面的温度和第二温度感测装置6检测的气流的温度二者,来控制加热装置3的操作。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5可以首先判断第一温度感测装置4检测的加热装置3的表面的温度是否低于表面温度预定值。如果加热装置3的表面的温度不低于表面温度预定值,则直接关闭加热装置3。如果加热装置3的表面的温度低于表面温度预定值,控制器5可进一步判断第二温度感测装置6检测的气流的温度是否低于与加热曲线相关的气流温度预定值。如果当前气流的温度不低于气流温度预定值,说明用于加热食物的气流已经达到加热曲线所要求的预定温度。此时,加热装置3同样无需继续工作,因而控制器5也将加热装置3关闭以停止继续加热气流。反之,如果当前气流的温度仍低于气流温度预定值,则打开加热装置3来加热气流,以使气流达到加热曲线所要求的预定温度,以按照预定的温度加热食物。

在以上所述的控制器5对加热装置3的控制方式中,由于加热装置3的表面温度受到限制,其加热食物的时间周期可能比加热装置3的表面温度不受限制的情况下更长。因此,空气炸锅100可以提供用户可选的不同工作模式,以在快速烹饪和消除油烟的功能之间进行选择。例如,对于例如炸薯条之类的部分烹饪情形,其几乎不会产生油烟的特点也因而无需对加热装置3的表面温度进行限制。因此,空气炸锅100可以提供用户界面,以供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无烟模式或者普通模式。

在无烟模式中,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样,可以仅当第一温度感测装置4检测的加热装置3表面的温度低于表面温度预定值并且第二温度感测装置6检测的所述气流的温度低于气流温度预定值,控制器5才开启加热装置3。另一方面,在普通模式中,控制器5可以不考虑加热装置3的表面温度。此时,只要第二温度感测装置6检测的气流的温度低于气流温度预定值,控制器5就可以开启加热装置3。

将会理解,在空气炸锅100每次工作的开始阶段,食物制备室1中的食物的温度通常还较低。由此,食物中的油脂此时几乎还没有溢出到空气中,气流中也就几乎不携带油滴。因此,即使加热装置3的表面温度达到烟点温度以上,此时也几乎不会产生油烟。为了加快无烟模式下的烹饪速度,可以在加热的开始阶段选择不限制加热装置3的表面温度,以使气流温度快速上升到气流温度预定值。为此,在某些实施例方式中,在选定无烟模式后,空气炸锅100还可以具有冷启动模式。在这种冷启动模式中,在从空气炸锅的操作开始起的预定时间段内,控制器5可以忽略第一温度感测装置4检测的加热装置3表面的温度而控制加热装置3。直到冷启动模式结束后,食物温度已经足够高的情况下,控制器5才开始考虑加热装置3的表面温度,并以前述的无烟模式的控制逻辑来控制加热装置3的操作。

用户界面可以为使用者提供选项,以允许使用者在选择了无烟模式的情况下进一步选择冷启动模式。而且,可以理解的是,食物制备室1中的食物的种类以及食物的量都可能影响食物中的油脂溢出的速度。例如,含油脂较少的食物溢出油脂的速度更慢,较大的食物量更慢地达到溢出油脂的温度。因此,用户界面还可以支持用户对冷启动模式所持续的预定时间段的长度进行设定,以使得所选择的预定时间段与所要烹饪的食物的种类及食物量相匹配。

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5中可以针对不同食物种类和/或食物量,而预先存储冷启动模式所持续的相应时间段。相应地,用户界面提供对食物种类以及食物量的选项。当用户选择了特定的食物种类及食物量后,控制器5可以自动调用与所选择的食物种类及食物量相对应的预存的冷启动模式所持续的预定时间段。作为替代,控制器5也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食物种类和食物量自动计算冷启动模式所持续的预定时间段。这样,用户无需关注针对不同食物种类及食物量的具体的控制参数,而仅通过容易地选择适当的食物种类和食物量,即可获取与之匹配的最佳控制参数。

另外,不同食物种类的烟点温度可能不同。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食物种类设定不同的表面温度预定值,以使得控制器5对加热装置3的表面温度的控制与所加热的食物种类匹配。该不同的表面温度预定值也可以预存在控制器5中,用户可以通过从用户界面选择特定的食物种类来应用相应的预存的表面温度预定值。

备选地或者附加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器5中还可以预存针对不同食物种类和不同的食物量的气流温度预定值,以适应对不同食物种类和不同的食物量所需的不同加热气流温度(或加热曲线)。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来对不同食物种类和不同的食物量来设定相应的气流温度预定值,例如,通过食物种类、食物量与相应的气流温度预定值的对应关系来设定。

在上文描述的这些可选实施例中,空气炸锅可以根据不同的食物类型或者烹调量,而自适应地控制烹调模式和/或烹调中的各种参数,从而兼顾油烟控制和烹调效果。

应当留意的是,上述的实施例的给出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是限制其范围;并且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采取修改和变化,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很容易理解。这些修改和变化被认为是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另外,在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该被解释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动词“包括”及其变体的使用并不排除存在权利要求所述以外的元件或步骤。元件或步骤前的不定冠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