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壶嘴的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6618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新型壶嘴的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新型壶嘴的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热水壶,特别是双层壶身(即壶身内部设有内胆)的电热水壶的壶嘴大部分都设置在壶身顶部开口处。倒水时,电热水壶内的水要先经过壶身顶部开口,然后再从壶嘴流出;甚至有些电热水壶内的水经过壶身顶部开口后还需经过壶盖内部后才能从壶嘴流出,这样人们在使用电热水壶倒水时,就需要将电热水壶倾斜较大的角度,比较费力,而且如果电热水壶内部的水需要经过壶盖内部后再流出的话,电热水壶内的水不能完全倒尽,总有一些残留。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将壶嘴设置在壶身侧部的,但是由于壶嘴与壶身内胆之间的密封不好,容易出现漏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新型壶嘴的电热水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得电热水壶倒水更加方便,而且电热水壶内部不会有水残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新型壶嘴的电热水壶,其中,包括壶身外壳、内胆、壶盖、把手、壶嘴和电加热体,所述内胆设在壶身外壳的内部,所述壶盖盖合在壶身外壳的顶部,所述把手设在壶身外壳的外侧部,所述电加热体设在所述内胆的底部,所述壶嘴包括壶嘴本体和壶嘴外壳,所述壶嘴本体设在所述壶嘴外壳内部,所述壶嘴本体一端连接在所述内胆中上部或中部的外壁上,且壶嘴本体与内胆内部连通,所述壶嘴本体另一端穿出壶身外壳,所述壶嘴外壳与所述壶身外壳连接。壶嘴设置在内胆的中上部或中部,这样可以使得人们在使用电热水壶倒水时,不用将壶身倾斜很大的角度就能将水从电热水壶内部倒出,而且很容易就可以将电热水壶内的水全部倒尽,不会有任何残留。

进一步的,所述壶嘴本体包括壶嘴出水管、加固件和连接件,所述壶嘴出水管连接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内胆的外壁,所述加固件套设在壶嘴出水管与连接件连接处的外侧。加固件的作用一方面是加强壶嘴出水管与连接件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是增强壶嘴出水管与连接件连接处的密封性,以保证倒水时,此处不会漏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内胆外壁连接的安装部和用于连接所述壶嘴出水管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一向斜上方弯折的圆管,所述连接部的内径与所述壶嘴出水管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壶嘴出水管的一端插设在所述连接部内,壶嘴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收口。连接部的内径与所述壶嘴出水管的外径相匹配可以保证壶嘴出水管插设在连接部内的紧密性;壶嘴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收口,也就是壶嘴出水管的出水口的管径小于壶嘴出水管的整体管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倒水时,当电热水壶内的水流到壶嘴出水管的出水口处时,由于管径突然减小,壶嘴出水管施加给水流的压力就会增大,因此水流的流速也会适当增加,这样从壶嘴出来的水流就会成饱满的圆柱形,看起来更加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件为两端内径不同的套管,其一端的内径与所述壶嘴出水管的外径相匹配,并且套设在壶嘴出水管的外壁上;其另一端的内径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相匹配,并且套设在连接部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内胆的端头设有环形端面,所述环形端面环设有第一锥形凸起。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内胆外壁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垫圈,所述环形密封垫圈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环形密封垫圈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环形端面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环形端面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环形密封垫圈另一侧的端面上环设有第二锥形凸起和第三锥形凸起。所述内胆外壁上与所述环形密封垫圈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环形密封垫圈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环形密封垫圈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安装部的环形端面上设置第一锥形凸起的目的是,当环形端面置于第一凹槽中时,所述第一锥形凸起可以将环形端面与第一凹槽底面之间的接触由面接触变为线接触,由于环形密封垫圈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所以线接触比面接触的密封性要好,可以更有效地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同样道理,环形密封垫圈另一侧的端面上设置第二锥形凸起和第三锥形凸起的目的也是为了将环形密封垫圈的端面与第二凹槽地面之间的接触变为线接触,增加连接处的密封性。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保证上述两个连接处不会漏水。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密封垫圈与所述内胆外壁之间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若干第一螺丝孔,所述内胆外壁上与所述安装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丝孔对应的第二螺丝孔。螺丝分别穿过第一螺丝孔和第二螺丝孔将安装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进而实现将壶嘴本体固定在内胆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将壶嘴设置在壶身内胆的中上部或中部,这样可以使得人们在使用电热水壶倒水时,不用将壶身倾斜很大的角度就能将水从电热水壶内部倒出,而且很容易就可以将电热水壶内的水全部倒尽,不会有任何残留。

2. 本实用新型在壶嘴出水管与连接件连接处设置了加固件,一方面可以加强壶嘴出水管与连接件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壶嘴出水管与连接件连接处的密封性,以保证倒水时,此处不会漏水。

3. 本实用新型在壶嘴出水管的出水口设置收口,使得从壶嘴出来的水流成饱满的圆柱形,看起来更加美观。

4. 本实用新型在多处连接端面设置锥形凸起,将连接处的面接触变为线接触,大大增强了连接处的密封性,可以有效避免连接处的漏水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胆与壶嘴本体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纵向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环形密封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环形密封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环形密封垫圈纵向剖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具有新型壶嘴的电热水壶,其中,包括壶身外壳1、内胆2、壶盖3、把手4、壶嘴5和电加热体6,所述内胆2设在壶身外壳1的内部,所述壶盖3盖合在壶身外壳1的顶部,所述把手4设在壶身外壳1的外侧部,所述电加热体6设在所述内胆2的底部,所述壶嘴5包括壶嘴本体51和壶嘴外壳52,所述壶嘴本体51设在所述壶嘴外壳52内部,所述壶嘴本体51一端连接在所述内胆2中上部或中部的外壁上,且壶嘴本体51与内胆2内部连通,所述壶嘴本体51另一端穿出壶身外壳1,所述壶嘴外壳52与所述壶身外壳1连接。壶嘴5设置在内胆2的中上部或中部,这样可以使得人们在使用电热水壶倒水时,不用将壶身倾斜很大的角度就能将水从电热水壶内部倒出,而且很容易就可以将电热水壶内的水全部倒尽,不会有任何残留。

如图3和4所示,所述壶嘴本体51包括壶嘴出水管511、加固件512和连接件513,所述壶嘴出水管511连接在所述连接件513的一端,所述连接件5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内胆2的外壁,所述加固件512套设在壶嘴出水管511与连接件513连接处的外侧。加固件512的作用一方面是加强壶嘴出水管511与连接件513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是增强壶嘴出水管511与连接件513连接处的密封性,以保证倒水时,此处不会漏水。

如图3到7所示,所述连接件513包括用于与所述内胆2外壁连接的安装部5131和用于连接所述壶嘴出水管511的连接部5132,所述连接部5132为一向斜上方弯折的圆管,所述连接部5132的内径与所述壶嘴出水管511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壶嘴出水管511的一端插设在所述连接部5132内,壶嘴出水管511的另一端设有收口5111。连接部5132的内径与所述壶嘴出水管511的外径相匹配可以保证壶嘴出水管511插设在连接部5132内的紧密性;壶嘴出水管511的另一端设有收口5111,也就是壶嘴出水管511的出水口的管径小于壶嘴出水管511的整体管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倒水时,当电热水壶内的水流到壶嘴出水管511的出水口处时,由于管径突然减小,壶嘴出水管511施加给水流的压力就会增大,因此水流的流速也会适当增加,这样从壶嘴5出来的水流就会成饱满的圆柱形,看起来更加美观。

如图3和4所示,所述加固件512为两端内径不同的套管,其一端的内径与所述壶嘴出水管511的外径相匹配,并且套设在壶嘴出水管511的外壁上;其另一端的内径与所述连接部5132的外径相匹配,并且套设在连接部5132的外壁上。

如图4、图6到图11所示,所述安装部5131靠近所述内胆2的端头设有环形端面5134,所述环形端面5134环设有第一锥形凸起5135。所述安装部5131与所述内胆2外壁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垫圈7,所述环形密封垫圈7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环形密封垫圈7靠近所述安装部513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环形端面5134相匹配的第一凹槽71,所述环形端面5134置于所述第一凹槽71中,环形密封垫圈7另一侧的端面上环设有第二锥形凸起72和第三锥形凸起73。所述内胆2外壁上与所述环形密封垫圈7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环形密封垫圈7相匹配的第二凹槽21,所述环形密封垫圈7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1中。安装部5131的环形端面5134上设置第一锥形凸起5135的目的是,当环形端面5134置于第一凹槽71中时,所述第一锥形凸起5135可以将环形端面5134与第一凹槽71底面之间的接触由面接触变为线接触,由于环形密封垫圈7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所以线接触比面接触的密封性要好,可以更有效地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同样道理,环形密封垫圈7另一侧的端面上设置第二锥形凸起72和第三锥形凸起73的目的也是为了将环形密封垫圈7的端面与第二凹槽21地面之间的接触变为线接触,增加连接处的密封性。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保证上述两个连接处不会漏水。

如图4所示,所述环形密封垫圈7与所述内胆2外壁之间设有过滤网8。

如图5和图6、图11所示,所述安装部5131上设有若干第一螺丝孔5133,所述内胆2外壁上与所述安装部513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支架22,所述安装支架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丝孔5133对应的第二螺丝孔221。螺丝分别穿过第一螺丝孔5133和第二螺丝孔221将安装部5131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支架22上,进而实现将壶嘴本体51固定在内胆2外壁上。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