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电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0067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电烤炉。



背景技术:

目前,热风电烤炉普遍应用于饭店﹑食堂﹑酒店等公共场所,热风电烤炉也发展出各式各样的电烤炉,但一般来说,现有技术中的热风电烤炉结构十分简单,价格低廉,操作不方便,热风循环效果不佳,烹饪温度不均匀,使烘烤出来的食物不均匀,达不到食物最好的效果,已经日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食物温度均匀和使用方便的热风电烤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风电烤炉,其中,包括炉壳体、在炉壳体内设有的内膛和在内膛下方设有的热风电控装置。热风电控装置包括在内膛下方设有的风机和在发热管,及连接风机和在发热管的温控器。内膛包括半密闭的风机隔板容器、在风机隔板容器两侧分别设有的网架和食物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加热食物温度均匀和使用方便的效果。由于内膛下方设有的热风电控装置。使用时,可以通过全方位立体内循环热风烘烤食物,烹饪时温度对流,使食物更均匀;有120分钟的时间设置,使烹饪时更方便快捷;有面火加热功能,使食物表面加工成金黄色;带有蒸汽湿气组合功能,使烹饪食物时,使食物色泽一致维持口感,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热风电烤炉的内膛抵抗压力强﹑不生锈﹑升温快﹑热量均匀﹑全方位立体内循环热风烘烤食物﹑烹饪时温度对流﹑温度不易散失﹑内膛网架和托盘轻便﹑内膛上方带有面火功能,使食物表面加工成金黄色,内膛带有蒸汽加湿功能,使烹饪食物时,使食物色泽一致维持口感,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又由于内膛结构设计合理,上下对接,前后对接的设计方案,内膛全方位对接处满焊,内膛前端开口设有折边与门胶条紧密贴合无缝隙,密封性好,使整个内膛在加热过程中升温快﹑热量均匀﹑全方位立体内循环热风烘烤食物﹑烹饪时温度对流,内膛的温度不易散。还有内膛背板全模具拉伸,设计合理巧秒,内膛背板上开有加强筋,在发热管加热时不会因为长时间受热受压而变形。内膛风机隔板设计合理的抽风口和出风口,使风机散发出的热风均匀﹑全方位立体内循环热风烘烤食物﹑烹饪时温度对流,风机隔板上用模具拉伸凸台,使风机隔板长时间受热受压时不会变形,风量对流不会失衡。内膛网架设计层次化均匀﹑可拆装式﹑结构简单精致,方便使用者摆放食物,方便清洗卫生,网架上的托盘更加精致美观,重量较轻,方便提取,我们配有专用的夹具给使用者操作提取托盘。内膛板材使用纯不锈钢板304#材料,在长期的使用中不会生锈,对食品安全人体健康方面不会有丝豪影响,符合国家的食品使用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热风电烤炉,包括炉壳体1、在炉壳体1内设有的内膛2和在内膛2下方设有的热风电控装置3。热风电控装置3包括在内膛2下方设有的风机和在发热管31,及连接风机32和在发热管31的温控器。内膛2包括半密闭的风机隔板容器21、在风机隔板容器21两侧分别设有的网架22和食物盘23。内膛2下方设有的热风电控装置3。使用时,可以通过全方位立体内循环热风烘烤食物,烹饪时温度对流,使食物更均匀;有120分钟的时间设置,使烹饪时更方便快捷;有面火加热功能,使食物表面加工成金黄色;带有蒸汽湿气组合功能,使烹饪食物时,使食物色泽一致维持口感,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热风电烤炉的内膛2抵抗压力强﹑不生锈﹑升温快﹑热量均匀﹑全方位立体内循环热风烘烤食物﹑烹饪时温度对流﹑温度不易散失﹑内膛2网架22和托盘轻便﹑内膛2上方带有面火功能,使食物表面加工成金黄色,内膛2带有蒸汽加湿功能,使烹饪食物时,使食物色泽一致维持口感,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又由于内膛2结构设计合理,上下对接,前后对接的设计方案,内膛2全方位对接处满焊,内膛2前端开口设有折边与门胶条紧密贴合无缝隙,密封性好,使整个内膛2在加热过程中升温快﹑热量均匀﹑全方位立体内循环热风烘烤食物﹑烹饪时温度对流,内膛2的温度不易散。还有内膛2背板全模具拉伸,设计合理巧秒,内膛2背板上开有加强筋,在发热管31加热时不会因为长时间受热受压而变形。内膛2风机32隔板设计合理的抽风口和出风口,使风机32散发出的热风均匀﹑全方位立体内循环热风烘烤食物﹑烹饪时温度对流,风机32隔板上用模具拉伸凸台,使风机32隔板长时间受热受压时不会变形,风量对流不会失衡。内膛2网架22设计层次化均匀﹑可拆装式﹑结构简单精致,方便使用者摆放食物,方便清洗卫生,网架22上的托盘更加精致美观,重量较轻,方便提取,我们配有专用的夹具给使用者操作提取托盘。内膛2板材使用纯不锈钢板304#材料,在长期的使用中不会生锈,对食品安全人体健康方面不会有丝豪影响,符合国家的食品使用标准。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