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8383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热水壶等自动化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家庭生活中。

目前,电热水壶等家用电器通常分为壶盖与壶体两部分,壶盖盖设在壶体上,通常可以在壶体的手柄上设置用以打开壶盖的开盖按钮。开盖按钮被按下时,可通过内置的联动机构使壶盖翻起,以进行接水等操作,在接水完成后,再用手将壶盖按下并合上。

然而,用户在使用电热水壶时,经常会只有单手能够进行操作。此时单手通常用来握持电热水壶及按开盖按钮,因而只能用另外一只手关闭壶盖,因而在遇到需要单手操作的场合时就难以关闭壶盖,造成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水壶,能够让用户单手进行壶盖的开盖和关盖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水壶,包括顶端具有开口的壶体和用于打开或关闭开口的壶盖,壶体上设置有手柄,壶盖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与壶体连接,以打开或关闭壶体,还包括壶盖按键和锁定组件,壶盖按键通过第二转轴设置在手柄上,且壶盖按键可绕第二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锁定组件和壶盖按键第一端连接,锁定组件用于随壶盖按键每次下压而交替地将壶盖按键锁定在第一位置或释放壶盖按键至第二位置;壶盖按键位于第一位置时,壶盖按键第二端抵接在壶盖上,以推动壶盖绕第一转轴转动打开;壶盖按键位于第二位置时,壶盖按键与壶盖脱离接触,以使壶盖至少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并盖合在壶体上。这样只要通过不断按动壶盖按键,即可实现壶盖的开盖和关闭的更替操作,而用户可以采用握持电热水壶的单手进行操作,操作较为方便快捷。

可选的,电热水壶还包括与壶盖连接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设置在第一转轴的朝向手柄的一侧,连接支架与壶盖按键的第二端抵接,连接支架绕第一转轴向下转动时,壶盖打开时;连接支架绕第一转轴向上转动时,壶盖关闭。这样连接支架可以实现壶盖与壶盖按键的连接和配合,保证壶盖按键的正常使用。

可选的,连接支架的与壶盖按键第一端抵接的部位具有圆弧面,圆弧面的弧度与壶盖按键第二端的转动轨迹相匹配。这样连接支架的与壶盖按键抵接的部位与壶盖按键之间始终保持没有死点的平滑接触,能够有效保证壶盖开合的平顺性。

可选的,锁定组件包括连杆和锁定器,连杆第一端与壶盖按键第一端铰接,连杆第二端伸入锁定器内部,锁定器用于随连杆的每次移动而交替的锁定连杆或释放连杆。因为连杆的伸缩升降运动始终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和锁定器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强。

可选的,壶盖按键具有按压面,按压面上有作用力时,壶盖按键绕第二转轴转动。这样可以让使用者便于对壶盖按键施加作用力,增强用户控制壶盖按键时的方便性和舒适度

可选的,壶盖按键设置在手柄的上半部。这样用户握持手柄时,可方便地通过大拇指或食指操控壶盖按键,进行开盖或关盖操作。

可选的,锁定组件设置在手柄内部。这样可以利用手柄内部空间,保证电热水壶的外形美观简洁。

可选的,第一转轴上还设置有第一扭簧。

可选的,电热水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与壶盖按键连接,以使壶盖按键绕第二转轴转动时施加反馈作用力。这样壶盖旋转打开时,第一扭簧压缩扭转,自身产生了一定的扭转弹力,当壶盖失去壶盖按键的推动及支撑时,即会在第一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迅速和壶体盖合,从而保证了电热水壶的自动关盖。

可选的,弹性件为第二扭簧,第二扭簧设置在第二转轴上。这样能够让用户在按压壶盖按键时感受到反馈的弹力,手感较为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壶开盖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壶关盖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壶的开盖按钮部位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壶体;2—壶盖;3—壶盖按键;4—锁定组件;5—加热盘;6—温控器;

11—开口;12—手柄;21—第一转轴;22—连接支架;31—第二转轴;32—按压面;41—连杆;42—锁定器;

221—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壶开盖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壶关盖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壶的开盖按钮部位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包括顶端具有开口11的壶体1和盖设在开口11上方,用于打开或关闭开口11的壶盖2,壶体1上设置有可供握持的手柄12,手柄的12至少一端与壶体1连接,壶盖2通过第一转轴21可转动地与壶体1连接,以打开或关闭壶体1,电热水壶还包括壶盖按键3和锁定组件4,壶盖按键3通过第二转轴31设置在手柄12上,且壶盖按键3可绕第二转轴31转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例如当壶盖按键3位于第一位置时,壶盖按键为按下状态,而壶盖按键3位于第二位置时,壶盖按键3为弹起状态,锁定组件4和壶盖按键3的第一端连接,锁定组件4用于随壶盖按键3每次下压而交替地将壶盖按键3锁定在第一位置,或者是释放壶盖按键3至第二位置。

而壶盖按键3位于第一位置时,壶盖按键3的第二端抵接在壶盖2上,以推动壶盖2绕第一转轴21转动打开;而壶盖按键3为弹起状态时,壶盖按键3和壶盖2脱离接触,从而使壶盖2至少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并盖合在壶体1上。这样壶盖2就可以随壶盖按键3的每次按动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以交替呈打开或关闭状态。

具体的,电热水壶作为一种常用的液体加热容器,其包括有可以用于盛放水等待加热液体的壶体1,壶体1顶端具有开口11,能够进行倒水或者加水等操作。此外,为了在加热时对壶体1进行封闭,壶体1的开口11的上方盖设有壶盖2。壶盖2通常与壶体1铰接,具体的,在壶体1和壶盖2的结合部设置有第一转轴21,第一转轴21通常为水平转轴,壶盖2的一端或一侧通过第一转轴21铰接在壶盖2的开口边缘处,且能绕第一转轴21进行转动,从而为打开状态,或者盖设在壶体1的开口11处以关闭电热水壶的壶体1。壶盖2关闭时,电热水壶可以进行加热操作。为了进行加热操作,电热水壶还设置有加热盘5和温控器6等。

为了便于握持,电热水壶的壶体1上还设置有手柄12,手柄12的一端与壶体1连接,另一端可以为悬空端,也可以与壶体1的不同部位连接。因为手柄的尺寸较小,且手柄形状一般经过优化,能够让使用者较为轻松地握持住,并进行电热水壶的倒水、加水等操作。

为了让用户在单手握持电热水壶的手柄12时,还可以同时进行电热水壶的开盖和关盖操作,电热水壶还设置有开盖按钮3和锁定组件4。壶盖按键3通过第二转轴31设置在手柄12上,且壶盖按键3可绕第二转轴31转动。第二转轴31通常也为水平转轴,第二转轴31位于壶盖按键3的中部位置,因而壶盖按键3的两端可以绕该第二转轴31相对旋转,当用户对壶盖按键3施加作用力时,壶盖按键3即可绕第二转轴3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其中,壶盖按键3的第一位置可以为壶盖按键3向下按压时的最低位置,即壶盖按键3在第一位置时,其为按下状态,而壶盖按键3在第二位置时,壶盖按键3可为向上弹起的最高点,该点也同时是壶盖按键3的初始位置,此时壶盖按键3为弹起状态。

而锁定组件4和壶盖按键3的第一端连接,锁定组件4的内部通常设置有间歇运动机构,能够随运动次数进行卡合或脱离卡合,当壶盖按键3单次受力下压时,锁定组件4内部会利用壶盖按键3的驱动力驱动内部机构运转,从而将壶盖按键3钩住或卡合,从而使壶盖按键3被锁定,无法回复至原来的位置。该过程中,壶盖按键3的第二端抵接在壶盖2上,并推动壶盖2绕第一转轴21转动,壶盖2在壶盖按键3的作用力驱动下进行转动时,壶盖2与壶体1的开口11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即可实现壶盖2的打开。此时壶盖2在壶盖按键3的推动力作用下一直保持在第一位置,用户可以进行接水等操作;而壶盖按键3再次受到按压力而下压时,锁定组件4内部的锁定在壶盖按键3所施加的同一方向作用力驱动下移动至另一位置,从而脱离卡合,从而使壶盖按键3解锁释放,壶盖按键3即可由第一位置转动至初始的第二位置。此时,壶盖按键3和壶盖2脱离接触,壶盖2失去壶盖按键3的推动支撑,就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壶体1关闭盖合,以进行后续的加热作业。因而锁定组件4可随着壶盖按键3每次下压而不断交替地锁定壶盖按键3或释放壶盖按键3,从而让壶盖2在壶盖按键3的不同位置作用下呈交替打开或关闭状态。这样只要通过不断按动壶盖按键3,即可实现壶盖2的开盖和关闭的更替操作,而用户可以采用握持电热水壶的单手进行操作,操作较为方便快捷。

为了实现壶盖2和壶盖按键3的连接,电热水壶还包括与壶盖2连接的连接支架22,连接支架22设置在第一转轴21的朝向手柄12的一侧,连接支架22与壶盖按键3的第二端抵接,连接支架22绕第一转轴21向下转动时,壶盖2打开;连接支架22绕第一转轴21向上转动时,壶盖2关闭。

其中,连接支架22与壶盖2固定连接,且与壶盖2可以为分体式设置,也可以为一体式设置。连接支架22与壶盖按键3的第一端相抵接,在壶盖按键3绕第二转轴31旋转时,壶盖按键3的第二端即可推动连接支架22产生移动。而同时,因为连接支架22位于壶盖2在第一转轴21的朝向手柄12的一侧,即和壶盖2位于第一转轴21的不同侧,所以连接支架22转动时,会和壶盖2同时绕第一转轴21转动,且连接支架22的转动方向与壶盖2的转动方向相反。具体的,当连接支架22在壶盖按键3的推动下绕着第一转轴21向下转动时,盖在壶体开口11上的壶盖2会向上旋转打开;而当连接支架22绕第一转轴21向上转动时,壶盖2会向下旋转关闭。连接支架22可以实现壶盖2与壶盖按键3的连接和配合,保证壶盖按键3的正常使用。

为了保证壶盖2在壶盖按键3的推动作用下顺利旋转打开,连接支架22的与壶盖按键3第二端抵接的部位具有圆弧面221,圆弧面221的弧度与壶盖按键3第二端的转动轨迹相匹配。这样连接支架22的与壶盖按键3抵接的部位与壶盖按键3之间始终保持没有死点的平滑接触,能够有效保证壶盖2开合的平顺性。

为了实现对壶盖按键3的锁定,锁定组件4具体可以包括连杆41和锁定器42,连杆41第一端与壶盖按键3第一端铰接,连杆41第二端伸入锁定器42内部,锁定器42用于随连杆41的每次移动而交替的锁定连杆41或释放连杆41。因为连杆41与壶盖按键3之间铰接,所以可将壶盖按键3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连杆41自身的伸缩升降运动。连杆41在壶盖按键3的每次下压作用下伸缩升降时,可将壶盖按键3上的作用力传递至锁定器42内部,锁定器42的内部机构可以在连杆41移动时的作用力驱动下,交替地对连杆41进行锁定或者释放,以达到壶盖按键3的锁定和释放。因为连杆的伸缩升降运动始终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和锁定器4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强。其中,锁定组件4一般可设置在电热水壶的内部,例如在手柄12内部,以利用手柄内部空间,保证电热水壶的外形美观简洁。

可选的,为了让用户便于控制壶盖按键3,壶盖按键3具有按压面32,按压面32上有作用力时,壶盖按键3绕第二转轴31转动。这样用户可以将手指放在壶盖按键3的按压面32上并施加按压力,并让壶盖按键3在按压力作用下绕着第二转轴3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以打开或者关闭电热水壶的壶盖2。为了方便操作,按压面32通常朝向电热水壶的外侧,且按压面32的面积较大,从而增强用户控制壶盖按键3时的方便性和舒适度。

因为用户通常采用单手握持手柄12进行操作,所以壶盖按键3可设置在手柄12的上半部。这样用户握持手柄12时,可方便地通过大拇指或食指操控壶盖按键3,进行开盖或关盖操作。

一般情况下,电热水壶的壶盖2的打开角度一般较小,这样在壶盖2失去了壶盖按键3的推动或支撑时,就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并和壶体1相盖合。而当壶盖2的打开角度较大,或者第一转轴21处的阻尼较强时,单靠壶盖2的自身重力进行关闭可能会较慢,此时,可在第一转轴21上设置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主体绕设在第一转轴21上,且第一扭簧的末端分别和壶盖2以及壶体1的开口11边缘部位相抵接。这样壶盖2旋转打开时,第一扭簧压缩扭转,自身产生了一定的扭转弹力,当壶盖2失去壶盖按键3的推动及支撑时,即会在第一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迅速和壶体1盖合,从而保证了电热水壶的自动关盖。

此外,为了增加壶盖按键3的手感,电热水壶还可以包括弹性件,弹性件与壶盖按键3连接,以使壶盖按键3绕第二转轴31转动时施加反馈作用力。弹性件可以为位于壶盖按键3内侧的压向弹簧,当壶盖按键3受压转动时,压向弹簧被压缩,并产生了反方向的弹力。或者,弹性件也可以为第二扭簧,第二扭簧设置在第二转轴31上。当壶盖按键3转动时,第二扭簧发生扭转,且扭转力与作用于壶盖按键3上的作用力方向也相反。这样能够让用户在按压壶盖按键3时感受到反馈的弹力,手感较为舒适。

本实施例中,电热水壶包括顶端具有开口的壶体和盖设在开口上方的壶盖,壶体上设置有可供握持的手柄,手柄的至少一端与壶体连接,壶盖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与壶体连接,以打开或关闭壶体,还包括壶盖按键和锁定组件,壶盖按键通过第二转轴设置在手柄上,且壶盖按键可绕第二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锁定组件和壶盖按键第一端连接,锁定组件用于随壶盖按键每次下压而交替地将壶盖按键锁定在第一位置或释放壶盖按键至第二位置;当壶盖按键在第一位置时,壶盖按键第二端抵接在壶盖上,以推动壶盖绕第一转轴转动打开;而壶盖按键在第二位置时,壶盖按键与壶盖脱离接触,以使壶盖至少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并盖合在壶体上。这样只要通过多次按动壶盖按键,即可实现壶盖的开盖和关闭的更替操作,而用户可以采用握持电热水壶的单手进行操作,操作较为方便快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