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8356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电热水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

目前,出于安全考虑,电热水壶都具有防倾倒设计,在电热水壶意外倾倒时,壶体里的水不会流出。具体的,一般可在电热水壶的壶口或壶盖上设置出水按钮,出水按钮和出水口上的密封盖联动,且为了避免蒸汽积聚在壶体内部,壶盖上还设置有具有防倾倒装置的蒸汽孔。一般情况下,出水口上的密封盖呈关闭状态,而当希望出水时,可按动出水按钮,打开出水口上的密封盖,从而使电热水壶正常出水,而当电热水壶倾倒时,防倾倒装置会关闭蒸汽孔,避免壶体内的水溢出。

然而,当前利用出水按钮进行出水操作,使用较为不便,且出水按钮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加大产品成本和故障率;另外,在原本空间较小的壶盖上分别设计一个出水孔和一个防倾倒孔,很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水壶,能够在保证电热水壶防倾倒功能的同时,使出水孔进行正常出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具有开口的壶身和壶口组件,壶口组件具有和壶身的内腔连通的出水孔,出水孔和壶身内腔之间具有配重球槽,配重球槽内设置有可在配重球槽内移动的配重球,配重球槽至少沿第一方向被拉伸,以使电热水壶向第一方向倾斜时,配重球至多遮挡部分出水孔。这样电热水壶能够在水壶倒置时利用配重球堵住出水孔,避免漏水现象,而在电热水壶向着第一方向倾斜时,出水孔会打开,以进行正常倒水或饮水,且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将出水孔和防倾倒孔合并设计成一个孔,在具有防倾倒功能的前提下,保证了壶盖的美观。

可选地,配重球槽的水平横截面为椭圆面。因为椭圆内缘能够与配重球相切,保证配重球在配重球槽内可以顺畅地移动,同时椭圆长轴和短轴,因而具有方向性,可以将椭圆的长轴端沿第一方向设置,这样能够在电热水壶倾斜时,让配重球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椭圆的端部,以在电热水壶向第一方向倾斜进行出水的时候,配重球最多只会遮挡住一部分出水孔,可以保障电热水壶的顺利出水。

可选地,椭圆面的中心与出水孔的中心不在同一竖直轴线上,且椭圆面的中心相对于出水孔的中心向第一方向偏移。这样在倒水时,配重球会沿着第一方向移动至椭圆面的端部,因而不会封闭出水孔,能够保证倒水时流畅出水。

可选地,配重球槽的底部具有支撑配重球的支撑平面,配重球槽顶端的槽壁为圆弧面,且顶端的槽壁的弧度与配重球的形状相匹配。这样能够保证在电热水壶向其它方向倾倒以及倒置的时候,配重球将出水孔完全封堵,避免因封堵不完全而发生轻微的漏水现象。

可选地,出水孔的外侧设置有喇叭状壶嘴。这样通过设置喇叭状壶嘴,能够提高电热水壶的出水量,且人体工程学较好。

可选地,电热水壶还包括壶盖,壶盖通过水平转轴和壶口组件铰接,以开启或盖设在出水孔上。这样能够避免灰尘等污染物进入出水孔,进而从出水孔进入到壶内,避免发生因污染物进入出水孔而造成出水孔堵塞或壶体内水质污染的现象。

可选地,电热水壶还包括用于给壶身内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和用于接通所述加热装置电源的安全开关,安全开关和加热装置电连接;壶盖上设置有触发件,触发件被设置成在壶盖开启时向安全开关施加作用力,以使安全开关接通加热装置的电源。这样电热水壶必须保持出水孔为开启状态才能够进行加热,避免了在出水孔关闭状态下加热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可选地,触发件为磁性体,安全开关为磁性开关,触发件接近安全开关时,安全开关在触发件的磁力作用下接通加热装置的电源。

可选地,壶身外侧面设置有用于显示壶身内腔中液体温度的显示屏。这样用户可以实时掌握壶内液体的温度,以选择合适温度的液体饮用,用户体验感较好。

可选地,壶身底部外缘上还设置有向着第一方向凸出的防倾倒件。因为电热水壶沿第一方向倾斜出水时,水会从出水孔流出,所以防倾倒件可以在该第一方向上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电热水壶在倾倒时倒向该方向,即正常倒水或喝水的位置,从而避免了漏水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壶出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壶倒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壶身;2—壶口组件;3—配重球;4—壶盖;5—加热装置;6—安全开关;7—触发件;8—显示屏;9—防倾倒件;51—连接器座;52—连接器头;

11—开口;21—出水孔;22—配重球槽;23—支撑平面;24—喇叭状壶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水壶,以克服现有的防倾倒电热水壶内部结构复杂,加工制造成本高、故障率高的问题。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壶出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壶倒置时的结构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包括具有开口11的壶身1和壶口组件2,壶口组件2盖设在开口11顶端,壶口组件2具有和壶身1的内腔连通,可使壶身1内液体倒出的出水孔21,出水孔21与壶身1内腔之间具有配重球槽22,配重球槽22内设置有可在配重球槽22内移动,以在电热水壶倒置时封堵出水孔21的配重球3,配重球槽22至少沿第一方向被拉伸,以使电热水壶向着第一方向倾斜时,配重球3至多只能遮挡住部分出水孔21。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包括具有开口11的壶身1和壶口组件2,壶口组件2盖设在壶身1的开口顶端,壶口组件2具有出水孔21,出水孔21和壶身1的内腔相通,通过出水孔21,可使壶身1内的液体倒出。出水孔21与壶身1内腔的之间设置有配重球槽22,配重球槽22内设置有可在配重球槽22内移动配重球3,且配重球槽22在第一方向上被拉伸至较大范围,这样配重球3在移动至配重球槽22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部时,配重球3与上方的出水孔21之间不能够完全重叠,所以此时配重球3只能够部分遮挡出水孔21,或者使出水孔21完全露出。其中,第一方向通常为电热水壶进行出水时,壶身1的倾斜方向。因而本实施例的电热水壶可在水壶倒置时利用配重球堵住出水孔,避免漏水现象,而在电热水壶向着第一方向倾斜时,出水孔会打开,以进行正常倒水或饮水,此外,电热水壶还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低,故障率低等优点。

具体地,壶身1的形状可以为直筒形,也可以为中部向外凸起的筒状。为了保证对出水孔21的封闭效果,配重球3的形状通常为圆形。此外,配重球3可以为玻璃球、陶瓷球或金属球等。

具体地,配重球3可在重力的作用下,在配重球槽22中移动,配重球槽22一般沿着第一方向被拉伸,所以配重球槽22通常可以为长形槽等形状,或者,配重球槽22也可以在各个水平方向上均被拉伸,以构成一个较大的圆形槽,电热水壶倾斜时,配重球3会在重力作用下移动至配重球槽22的边缘,而配重球槽22中心部位上方的出水孔21不会被配重球3完全遮盖。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当配重球3随着电热水壶朝第一方向倾斜而改变位置时,配重球3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动到配重球槽22的边缘位置时,此时,配重球3没有完全封堵出水孔21,电热水壶内的水可从出水孔21中倒出。而当电热水壶倒置,或者朝其它方向倾斜时,请参照图3,此时,配重球3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动,最后停留在配重球槽22顶端,将出水孔21封堵,此时,电热水壶内的水不能够从出水孔21中倒出,避免了漏水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地,配重球槽22的水平横截面为椭圆面。因为椭圆内缘能够与配重球相切,保证配重球在配重球槽内可以顺畅地移动,同时椭圆长轴和短轴,因而具有方向性,可以将椭圆的长轴端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电热水壶倾斜时,让配重球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椭圆的端部,以在电热水壶向第一方向倾斜进行出水的时候,配重球最多只会遮挡住一部分出水孔,可以保障电热水壶的顺利出水。

进一步地,且椭圆面的中心相对于出水孔21的中心向第一方向偏移。具体地,当配重球槽22在在垂直于出水孔21孔口方向的截面为椭圆面。椭圆面的中心与出水孔的中心不在同一竖直轴线上,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并且,椭圆面的中心相对于出水孔21向着第一方向偏移。如图2所示,例如,当壶身内液体倒出时壶身的倾斜方向为向右倾斜时,相应地,此时,椭圆面的中心相对于出水孔21的中心同样向右偏移,这样,在倒水的时候,当壶身1为向右倾斜时,配重球3则相应地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右侧移动至椭圆面端部边缘,以将出水孔21露出,使壶内的水从出水孔21倒出。这样,通过使椭圆面的中心相对于出水孔的中心向第一方向偏移。这样在倒水时,配重球会沿着第一方向移动至椭圆面的端部,保证倒水时流畅出水。

可选的,配重球槽22的底部具有支撑配重球3的支撑平面23,配重球槽22顶端的槽壁为圆弧面,且顶端的槽壁的弧度与配重球3的形状相匹配。具体地,支撑平面23可以为覆盖整个配重球槽22的网状支撑平面,也可以为覆盖整个配重球槽22的具有孔的支撑平面,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孔的直径小于配重球3的直径。当然,支撑平面还可以是多个支撑支架,上述多个支撑支架组合在一起围成一个中部具有孔的支撑平面,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上述孔的直径同样小于配重球3的直径。

进一步地,配重球槽22顶端的槽壁为圆弧面,且配重球槽22顶端的槽壁的弧度与配重球3的形状相匹配。例如,当配重球3的形状为圆形时,相应地,配重球槽22顶端槽壁的弧度与圆形配重球3相匹配。需要说明的是,配重球槽22顶端指的是配重球槽22与出水孔21连通的部位。这样,通过将配重球槽顶端的槽壁设置为圆弧面,且配重球槽顶端的槽壁的弧度与配重球的形状相匹配,能够保证在电热水壶向着其它方向倾倒或者直接倒置的时候,配重球将出水孔完全封堵,避免因封堵不完全而发生轻微的漏水现象。

进一步地,出水孔21的外侧设置有喇叭状壶嘴24。通过设置喇叭状壶嘴,能够提高电热水壶的出水量,且人体工程学较好。

进一步地,电热水壶还可以包括壶盖4,壶盖4通过水平转轴和壶口组件2铰接,以开启或盖设在出水孔21上。这样,通过设置壶盖,当电热水壶不烧水的时候,壶盖盖设在出水孔中,能够避免灰尘等污染物进入出水孔,进而从出水孔进入到壶内,避免污染物将出水孔堵塞或造成壶体内水质污染的现象。

可选的,电热水壶还可以包括用于给壶身内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5和用于接通加热装置电源的安全开关6,安全开关6和加热装置5电连接;壶盖4上设置有触发件7,触发件7被设置成在壶盖4开启时向安全开关6施加作用力,以使安全开关6接通加热装置5的电源。这样必须保持出水孔为开启状态才能够进行加热,避免了在出水孔关闭状态下加热而引起的安全隐患。其中,加热装置5可以是设置在壶身1底部的电阻式加热装置。

可选地,触发件7为磁性体,安全开关6为磁性开关,触发件7接近安全开关6时,安全开关6在触发件7的磁力作用下接通加热装置5的电源。

可选的,壶身1外侧面可设置有用于显示壶身1内腔中液体温度的显示屏8。这样,通过在壶身外侧设置用于显示壶身内腔中液体温度的显示屏,用户可以实时掌握壶内液体的温度,以选择合适温度的液体饮用,用户体验感较好,此外,通过在壶身外侧设置用于显示壶身内腔中液体温度的显示屏,用户可以实时掌握壶内液体的温度,当壶内液体的温度低于用户需要的温度时,用户可以适时对壶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此外,为了控制电热水壶发生倾倒时的倾倒方向,壶身1底部外缘还设置有防倾倒件9,防倾倒件9向着第一方向凸出。其中,防倾倒件9可以为凸出于壶身1外缘的定位块,例如如图2所示,当壶身1内液体倒出的一侧为右侧时,相应地,防倾倒件9设置在右侧。因为电热水壶沿着第一方向倾斜出水时,水能够从出水孔流出,这样防倾倒件可以在该第一方向上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电热水壶在倾倒时倒向正常倒水或喝水的位置而发生漏水现象。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还包括连接器座51和连接接头52。连接器座51与加热装置5电连接,连接器座51和连接接头52对接时,可以为加热装置5提供电源。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通过在出水孔朝向壶身内腔的内侧设置配重球槽,并在配重球槽内设置可在配重球槽内移动的配重球,配重球槽至少沿第一方向被拉伸,以使所述电热水壶向第一方向倾斜时,配重球至多遮挡部分出水孔。这样电热水壶能够在水壶倒置时利用配重球堵住出水孔,避免漏水现象,而在电热水壶向着第一方向倾斜时,出水孔会打开,以进行正常倒水或饮水,并且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低,故障率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