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厨房专用电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8740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厨房专用电烤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烤箱,具体为一种家用厨房专用电烤箱,属于厨房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烧烤是人类最原始的烹调方式,是以燃料加热和干燥空气,并把食物放置于热干空气中一个比较接近热源的位置来加热食物。一般来说,烧烤是在火上将食物烹调至可食用,因此台湾亦有称此为烤肉。烧烤本身也成为一种多人聚会休闲娱乐方式或者是生意。不论在亚洲、美洲和欧洲,烧烤通常是小至家庭,大至学校的集体活动以及一些公司组织的集体活动。

由于将肉类烘烤时会产生烟雾,常见的烧烤都是在户外进行。但不少餐厅也发展出室内烧烤的用餐型式,在亚洲如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称之为烧肉店也叫烤肉店,也就是在室内每人座位前有建在桌子当中的烧烤架或烤盘,放上木炭或用气灶和电烤炉,架上网架或栏架、烤盘或烤炉让消费者自行将生肉或者生的食物烤熟的方式。虽然主要指烘烤肉类,但今日可烘烤的食材相当多种,可说是任何食材包括有蔬菜、水果等都可以烘烤,亚洲常见的还有豆腐、香菇、青椒等都是烧烤时常见的,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希望在家中就能便捷的吃到自己做的烧烤。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在提出一种家用厨房专用电烤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家用厨房专用电烤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厨房专用电烤箱,包括电烤箱主体,所述主体为方形结构,所述主体上设有烤制窗口,所述主体顶部设有排风扇和排气管,所述烤制窗口内为烤制台,所述烤制台的顶端面上设有隔热板,所述烤制台上设有金属杆,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一体式油水槽,所述油水槽上方设置有两条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外围设有半弧面的发热反光罩和发热管保护罩,所述油水槽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温度调节器和排风扇开关,所述主体的下方设有四组调节脚。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调节器采用无极调节手动旋转式,所述发热管保护罩采用耐高温耐腐蚀、无毒无害、对红外热源阻挡率极低的透明特殊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管采用红外发热管。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上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采用反光罩设计及防护罩,正面式辐射发热管,热量直接受以食物,箱体吸热量小,热量散失小,电能热效率高,因独特的油脂冷却功能,油脂与发热管无接触,油烟少,并通过排气扇散除油,烟减小对人体的伤害及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厨房专用电烤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厨房专用电烤箱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发热管保护罩;3、排水管;4、发热反光罩;5、油水槽;6、调节脚;7、发热管;8、隔热板;9、排风扇;10、排气管;11、温度调节器;12、烤制窗口;13、排风扇开关;14、金属杆;15、烤制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设计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家用厨房专用电烤箱,包括电烤箱主体1,所述主体1为方形结构,所述主体1上设有烤制窗口12,所述主体1顶部设有排风扇9和排气管10,所述烤制窗口12内为烤制台15,所述烤制台15的顶端面上设有隔热板8,所述烤制台15上设有金属杆14,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一体式油水槽5,所述油水槽5上方设置有两条发热管7,所述发热管7外围设有半弧面的发热反光罩4和发热管保护罩2,所述油水槽5上设置有排水管3,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温度调节器11和排风扇开关13,所述主体1的下方设有四组调节脚6。

所述温度调节器11采用无极调节手动旋转式,可以实现温度的随意调节,所述发热管保护罩2采用耐高温耐腐蚀、无毒无害、对红外热源阻挡率极低的透明特殊材质,所述发热管7采用红外发热管,所述排水管3上设有阀门,所述排风扇9可以将油烟从排气管10排出,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所述发热管7用于提供热源,所述发热管7保护罩2用于防止油与发热管7直接接触产生油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厨房专用电烤箱使用时,将该装置安放在厨房的台面上,通过调节脚6调节该装置水平,接通电源,调节温度,打开排风扇开关13,烧烤时通过烤制窗口12在烤制台15上放入肉串,油水滴入油水槽5通过排水管3排出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